钢琴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探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钢琴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钢琴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探究

【摘要】作为钢琴演奏者,只有同时具备高超的演奏技巧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确保在演奏中正常发挥演奏水平。对广大高校学生而言,在学习钢琴演奏技术的同时,增强提升自身心理素质同样十分重要。即使平时表现再出色,也有可能出现临场发挥失常的情况。之所以发生类似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较差。在演奏钢琴时,每一个瞬间都是演奏者自身技巧和情感的融合。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下,很多高校钢琴教师更多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而忽略了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本文在对钢琴演奏中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深入探索通过高校钢琴演奏教学培养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途径。

【关键词】钢琴演奏;心理素质;培养途径;演奏教学;表演艺术

作为一种表演艺术,钢琴演奏者平时掌握的技巧与知识会通过短暂的演奏得以呈现。而这短暂的表演时间,也是演奏动机、欲望、情感以及控制等系列活动的集中体现。演奏者的心理状态与演奏效果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如何将心灵、身体与音乐相互结合,从而获得最完美的演奏效果,也是钢琴演奏者奋斗和追求的目标。钢琴演奏的过程也是大量学习掌握各种技巧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演奏者心理的变化,需要不同的心理要素相互进行协调。稳定的心理要素同时也是钢琴演奏获得成功的关键。

一、钢琴演奏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要求

(一)具有艺术表演的自信心。对高校学生而言,自信是艺术表现的前提和基础。与其他形式的表演艺术一样,钢琴演奏同样要求演奏者在瞬间完美展现自己的训练成果。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演奏者必须具备出色的心理素质。对高校音乐教师而言,不同的学生其心理素质不同,但自信心始终是心情放松的前提。部分学生自信心不足,对公开表演存在抗拒心理,观众的评论及眼光都会导致其心理压力增大。由于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学生的表演效果远不如平时演奏的水平。演奏的失败又会对其自信心造成打击,导致学生心理负担加重。部分学生则完全不惧怕公开表演,甚至围观者越多会越兴奋,并且认为这是展现自我的最好机会。在这种心理意识主导下,其注意力会更加集中,情感表达更加饱满,与音乐的契合度也会更高,从而获得出人意料的好成绩。所以,在开展高校钢琴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想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就必须注重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二)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作为一种艺术表演形式,钢琴演奏具有即时性、现场性和表现性等三大特征,对演奏者的应变能力也有着极高的要求。在钢琴演奏时,很可能会发生一些超出主观控制的情况。比如因现场提供的钢琴不顺手,而导致心理上的不适应。或者是舞台上的灯光不合适,或者是乐谱方式不符合平时的习惯,这些原本很小的因素,都有可能因特殊的场景而无限放大,进而导致学生情绪紧张。学生在演奏时还有可能发生丢音、跑音等问题,如果学生心理素质较差,很可能会因此引发会严重的后果,甚至导致演奏彻底失败。因此,在进行现场演奏时,学生必须具备灵活应变的能力,要积极地克服现场发生的各种突发状况,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因为慌乱而影响演奏;即使在演奏时发生一些微小的失误,也要尽量地去弥补,确保顺利地完成整场演奏。

二、学生在钢琴演奏中常见心理素质问题及具体原因

(一)面对新事物的畏惧心理。对高校学生而言,在钢琴演奏的前期和后期,都需要学习掌握大量的技巧。无论是学习钢琴演奏之前,还是后期的强化训练,都要接触很多新的事物。当学习进入中期后,很多学习者会出现懈怠的情况,表现出信心不足,不愿坚持学习的负面情绪。之所以会出现以上问题,主要是由于人在接触新的事物时,由于不了解事物的特征,以及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很容易产生不可控的心理效应,这种效应会干扰学生的大脑神经系统,从而让他们心生畏惧。

(二)学习过程中产生对他人的依赖心理。因为钢琴演奏教学存在较大的难度,再加上经济水平的提高,高校音乐教师在开展钢琴演奏教学时,通常会采用“一对一”的模式,从而确保在最短时间内提高教学的质量,这种模式也有利于高校音乐教师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但这种模式同样也存在缺陷,学生在学习时过于依赖他人,很少主动地发现问题,只有当老师指出错误时,他们才会去改正,导致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幅度下降。对高校学生而言,在学习钢琴演奏的过程当中自主地发现问题并积极改正,同时也是建立自信心的过程,而学生对老师的依赖会极大地降低他们建立自我并进行自我肯定的概率。

三、在钢琴演奏中培养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途径

(一)通过强化演奏技术来提升学生心理素质。钢琴演奏技术包括多个方面,比如双手之间的协调、手指跑动、音阶练习等。对钢琴演奏者而言,技术是否全面娴熟是演奏成功的前提。在技术问题尚未成功解决之前,就让学生进行公开演出,只会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因此,钢琴演奏技术是否扎实,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高校音乐教师在平时的训练当中,要下意识地加强对学生的训练,只有通过长时间反复的练习,才能为学生上台演奏奠定坚实基础。此外,高校教师在开展钢琴演奏教学的过程当中,还要注意反复强化演奏的难点及重点,确保学生完全掌握并内化于心,而不是简单地按照琴谱进行弹奏。反复练习也并非一味机械地重复,这样并不能取得好的效果,过于枯燥的练习只会让学生倍感乏味,甚至完全失去学习钢琴演奏的兴趣。所以,即使是平时的训练,也要有具体的目标,是为了训练手指,还是为了增强乐感,只有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进行训练,才能有效地解决技术难题,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乐曲和表现乐曲。

(二)通过熟悉演奏曲目来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对钢琴演奏学习者而言,娴熟的技术固然极其重要,但对作品的理解,对作品风格的体会,在演奏当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只有认真学习把握乐曲的风格、结构及和声配置等,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所以,在开始演奏音乐作品之前,高校音乐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演奏的技巧,还要帮助学生仔细了解掌握与作品相关的信息,具体包括作曲家的创作手法、作品本身的曲式结构等,尽量让学生深入全面地分析把握作品,才能显著地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此外,对高校学生而言,背谱同样极其重要。在正式演奏之前,如果演奏者没有全面把握乐曲,再加上演奏时情绪紧张,很容易出现忘谱、跑音等情况,甚至造成演奏中断,而背谱可以十分有效地克服上述问题。学生背谱越是熟练,演奏时的信心就越强,此外,背谱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刻领悟乐曲的内涵,为成功演奏奠定基础。

(三)通过身体各种机能的协调配合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学生在钢琴演奏时,必须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同时调动身体各个部分,包括手、眼、耳、目等,要使各个感官完美地相互配合,才能使演奏的效果达到最佳。任何心理障碍都可能影响这种配合,甚至使得演奏彻底失败。对学生而言,“怯场”是较为常见的消极心理。许多学生在开始演奏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可以从容自若地进行演奏,但是只要一上台演奏,就会感到紧张,甚至脑海当中完全空白、双手动作失控,根本无法顺利地进行演奏。以上情况在高校学生当中十分常见,如果无法及时地进行调整,就会打击学生信心,让学生失去表演的动力。当学生出现上述情况时,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引导和帮助。首先,教师要以平等的心态与学生进行交流,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与想法,了解他们出现问题的原因,合理地提供帮助。其次,在开始演奏之前,教师必须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条件,让学生的情绪尽量保持放松,避免因为心理压力过大而导致演奏失败。除此之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演奏时多注意音乐的美感及内涵,从而将其他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帮助学生成功地克服紧张心理。所以,对高校钢琴教师而言,在开展钢琴演奏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良好心态的培养。

(四)通过端正心态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对高校钢琴演奏教学而言,如何培养学生的平常心,同样十分重要。当学生上台演奏时,总会出现一些突发的情况,如果学生无法保持平常的心态,就无法正确地应对。作为钢琴演奏者,需要长期保持平和的心态,不管是平时的练习,抑或是上台演奏,都不能过于随便,或者急于求成。在平时的练习当中,要尽力注意乐曲的节奏、音色以及音调,尽量要求自己完美地发挥;但是,在上台演奏时,则需要知道世间事物难以尽善尽美,要尽量接受未知因素对演奏带来的影响。只要尽可能保持平时练习的水准,心平气和地接受演奏当中出现的瑕疵,确保顺利地完成整个演奏,自己的表演就不会出现太重大的错误,也不会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教会学生在演奏当中始终保持平和心态,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确保学生发挥出最佳演奏水平。在进行演奏时,学生应当尽量集中注意力,全身心投入演奏,上述过程不能只在舞台演奏当中才引起重视,在平时的训练中同样也要关注这一问题。高校教师应当明白,学生在舞台上的表演是平时训练的缩影,要教导学生将每一次训练都当成正式的演出,才能让平时的演奏练习充分发挥价值。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公开演奏的信心,帮助学生成功克服舞台演奏当中心理压力过大的问题。

(五)通过培养应变能力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在确保学生基础已经十分扎实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加强对学生应变能力的培养。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教师可安排学生提前去现场感受体验,帮助学生熟悉环境。在平时的训练当中,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确保学生可以从容自如地应对各种意外情况。对高校学生而言,其应变能力与自身实践经验有着密切联系。结合高校钢琴演奏教学的需求,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比如,可以运用多媒体模拟钢琴演奏的情境,引导学生亲身体验,然后讨论如何才能正确应对各种突发情况。通过模拟训练,帮助学生将心理素质转化为自身的技能,增强自身的心理素质,更加从容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教师还可以将不同的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相互进行结合,拓展延伸教学的内容,确保通过钢琴演奏教学让学生接触更多与钢琴演奏相关的知识。

(六)通过丰富的舞台实践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就高校钢琴演奏教学的情况来看,大多数以“一对一”模式为主,教师与学生都比较固定,时间一长,学生就会习惯小范围的演奏情境。如此一来,外部环境稍微变化,就会导致学生难以适应。因为舞台演奏与平时练习存在差别,不仅场地会发生变化,听众、钢琴也会出现变化,而以上因素都会影响演奏者的心理。所以,教师除了要求学生在平时训练当中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外,同时还需要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舞台经验。比如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演出,通过公开演奏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唯有如此,学生在演奏时才能从容自若,灵活应变。在平时的演奏练习当中,高校钢琴教师也可以有意训练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可以结合教学的需求改变教学模式,让学生们一起练习,互相聆听对方演奏,然后再交流意见,从而让学生适应在多人面前进行演奏。在开展教学的过程当中,也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感想,让学生在演奏时充分发挥自己的风格,增强他们对演奏的兴趣,如果学生确实言之有理,教师应当及时给予鼓励,帮助学生积累更多与演奏实践相关的经验。

四、结语

对钢琴演奏者而言,熟练的演奏技巧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样重要。出色的技巧是成功演奏的必要条件,尤其是对高校学生而言,只有掌握并熟悉演奏技巧,演奏时才会更加轻松自然。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技巧水平,集中所有注意力进行演奏,从而确保演奏取得成功。此外,作为高校钢琴教师,在开展钢琴演奏教学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细致深入地把握乐曲,才能让学生的情绪始终保持放松。通过平时长期的训练,再加上丰富的舞台实践,一定能够帮助学生成功克服“怯场”心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以最完美的状态完成演奏,实现高校钢琴演奏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钟岚.基于钢琴教学中学生演奏心理素质培养研究[J].山西青年,2019(11):238-239.

[2]邓磊.高职高专钢琴教学中学生的演奏心理培养[J].北方音乐,2019,39(8):137-138.

[3]辛永姝.浅谈钢琴演奏的心理素质培养[J].北方音乐,2018,38(10):39-40.

[4]桑雅玲.钢琴演奏教学中的弹奏技能和心理素质培养研究[J].艺术科技,2018,31(2):173.

[5]杨小龙.论钢琴演奏教学之心理能力培养[J].钢琴艺术,2018(11):26-29.

作者:王盈莉 杨闰涵 单位:吉林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