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学钢琴教学心理素质培养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由于钢琴学习具备一定的难度以及复杂性,因此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考虑到中学生的情感丰富且情绪波动较大,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因此教师在日常的钢琴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与锻炼。不仅应当重视学生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与培训,更应当注重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与锻炼,使其能够积极正面地面对钢琴学习。
【关键词】中学;钢琴教学;心理素质;策略
钢琴教学活动的特征在于综合性与复杂性,钢琴演奏大部分都是现场演奏,因此需要钢琴演奏者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来面对演奏与练习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情况。要求学习者在长时间的学习与训练中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形成强大的心理素质,为钢琴学习的有效性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应当实现钢琴教学与心理素质培养的高度结合,推动钢琴教学的良性发展。
一、钢琴学习的心理影响现象
(一)急于求成
部分学生由于钢琴学习的基础较差且起步较晚,因此极易产生急于求成的心理,期望能够在短期内掌握钢琴的演奏方式与技巧,能够将其灵活地运用在正式钢琴演奏当中。这样急于求成的心理不仅无法有利于学生的钢琴学习,同时还会让学生产生悲观以及急躁的情绪,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自卑心理和恐惧心理
部分中学生学习钢琴的时间较短,由于年龄因素的影响使其手指早已僵化成型,进而“输在了起跑线上”,增加了钢琴学习的难度。所以,这些学生在钢琴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遭遇挫折与困难,极易产生自卑感,甚至对学习钢琴产生畏惧感,丧失钢琴学习的积极性与勇气,自暴自弃,产生自卑感与恐惧心理[1]。
(三)演奏的心理障碍
钢琴演奏大部分是在现场完成的,因此演奏者的生理与心理始终在高度紧张状态。部分演奏者在现场演奏的时候,由于现场的灯光以及听众等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会使心理与生理产生和日常练习时不同的感受,因为精神的高度紧张,使演奏者没有办法全身心的投入到演奏中,甚至是无法掌控自己的双手以及肢体动作,进而使得演奏效果不尽人意。
二、钢琴学习心理影响现象的成因
(一)心理品质
中学生的意志品质、情绪情感等方面的控制直接决定着钢琴学习与演奏的效果,学生学习钢琴的动机、心理意志、情绪情感等方面的变化直接的影响着学生钢琴练习的效率与演奏质量。钢琴教学属于艺术类教学活动,如果学生情绪受到了外界干扰,便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钢琴演奏中。所以,学生日常的钢琴训练不仅应当注重学习技能技巧,还能够重视培养学生的强大心理品质[2]。
(二)练习水平
为了能够降低钢琴演奏时的心理压力,大量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钢琴演奏技术是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实现感觉与记忆上的加深。在练习当中没有解决掉的问题势必会暴露在现场演奏当中,如果演奏出现失误,便会让演奏者的心理状态失衡,从而出现越错越紧张的恶性循环。
(三)演奏经验
钢琴演奏中环境因素起决定性的作用,现场演奏规模的扩大便意味着竞争的激烈程度,直接决定着学生心理压力。钢琴演奏是在现场的单独演奏,在灯光、扩声以及听众情绪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步的加重了学生的心理压力,这便需要学生应当多去参加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有针对性有组织性地培养与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
三、钢琴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内容
(一)和谐心态
钢琴学习非常枯燥,需要大量的练习,学生不仅要消耗大量的体力与脑力,更重要的是要时刻确保和谐心态,不骄不躁。钢琴学习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不同程度的失误,心理素质不佳的学生很有可能就此放弃。但是,想要提升自身的钢琴演奏水平便需要坚持,刻苦努力,时刻保持和谐心态,克服自身的厌倦与急躁的情绪。所以钢琴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和谐心态[3]。
(二)应变能力
上文提到钢琴演奏与钢琴学习中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在钢琴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学生应变能力的培养,而这同样是优秀钢琴演奏者必备的心理素质之一。钢琴教学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问题,演奏中弹错了音符、忘记了曲谱等。当出现问题的时候,学生先是感觉不知所措,之后暂停演奏,当学生演奏经验不断丰富之后,自身应变能力便会有所提升,便能够快速地应对突发情况并且做出调整。通过不同的练习与实践锻炼与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
(三)坚定意志
钢琴学习是枯燥且乏味的,因此学生必须具备坚定的意志,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钢琴演奏者。钢琴学习只是在兴趣的基础上是很难长时间的坚持的,因此,教师在日常的钢琴教学当中,不仅应当及时地给予学生鼓励,使学生能够保持钢琴学习的兴趣,还应当培养学生的坚定意志,使其能够克服学习中的各种难题与障碍,让学生能够勤学苦练,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四、钢琴教学中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策略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
中学阶段的钢琴教学活动当中,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首先应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钢琴学习当中,为学生的现场钢琴演奏奠定坚实的基础。当学生处于钢琴入门阶段的时候,教师应当利用各种不同的方式给学生灌输正确的学习观念,相信“钢琴学习就是做游戏”,如果学生在心理上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就会重新的认识钢琴学习,从而为学生营造出轻松且无压力感的钢琴学习氛围,引导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钢琴学习当中。中学生具备一定的竞争意识,因此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点,在日常的钢琴教学中组织各种形式的比赛、音乐会等,使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当中相互交流从而取长补短。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应当及时给予奖励,鼓励其再接再厉,对于成绩欠佳的学生教师更应当给予正面的鼓励,帮助其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教师及时的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于及时地调整以及优化教学方案与内容,提升钢琴教学的有效性。
(二)心理练习习惯的培养
心理练习主要是指在脱离了钢琴乐谱之后,演奏者只在自己的大脑当中练习以及思考感情演奏过程中的动作。心理训练同样属于想象练习的一种,不会受到时间、空间以及设备等方面的影响,肌肉不会出现疲劳感。正确且高效的心理练习可以获得良好的练习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心理练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清晰思维、丰富想象力以及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因此,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注意力与想象力等方面的心理素质展开专项训练。这样的练习能够帮助学生将钢琴演奏的全过程都储存在大脑的记忆当中,从而不会再对演奏感到陌生以及畏惧。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每晚入睡之前,首先将身体慢慢的放松,随后在大脑中想象乐谱,想象自己弹奏乐谱的行为与过程,调动身体的各个感官感受以及体会自己所弹奏出来的“音乐效果”。在这样的想象练习中使学生想象以及体会到演奏成功的喜悦,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在日常练琴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利用想象法,想象自己在钢琴演奏时的场景,通过内心的聆听不断地强化自身的心理素质。
(三)培养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
在中学的钢琴教学活动当中,学生基础理论技术与能力的培养以及演奏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在现场的钢琴演奏中发挥正常,并且取得满意的效果,便需要在台下进行大量的练习,做好万全的准备,经由大量的刻苦练习以及科学方法的运用不断提升学生的钢琴演奏技艺与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能够在现场的钢琴演奏中“大胆去做”。钢琴演奏的过程中尽管需要扎实的基础,却充分地证明了想要取得理想的钢琴演奏效果,需要培养学生的强大心理素质,当所有人都具备扎实的钢琴演奏基础的时候,如何才能够体现出一名优秀的钢琴演奏者的不同呢?主要就是体现在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直接决定着钢琴演奏的“成败”。倘若学生具备较强的心理调节能力,那么在扎实的基础与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加持下,势必会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效果。对于专业素质较低的学生而言,优秀的心理素质,强大的心理调节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自身的不足,确保钢琴演奏的正常进行。所以,学生心理调节能力的培养是钢琴的技巧与竞赛成功的关键坐在。强大的心理调节能力能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的表现当中。因此,钢琴教师在日常的钢琴教学活动中应当重视艺术实践,培养学生处于不同对象、场合以及条件下的钢琴演奏能力,使其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演奏环境。
(四)注重学生的心理疏导,培养学生的稳定心理状态
在日常的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及时地了解以及掌握学生在性格、学习方式以及学习特点等方面的不同,及时地给予科学的引导。对于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由于其情感比较脆弱且有极强的自卑感,因此极易受到心理暗示的影响,尽管可以踏实用功,然而却常常会出现心理紧张问题,因此教师应当主要以开导鼓励为主,树立学生的自信心,适时地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并帮助解决。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离不开教师的努力,首先教师应当充分地了解到学生钢琴学习中的不良心理现象的内容与成因,明确钢琴教学中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断地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学生钢琴学习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永生.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策略探究[J].好家长,2017(68):13.
[2]黄亚雯.高校钢琴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北方音乐,2019(8).
[3]章为.高校钢琴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J].北方音乐,2017,37(22):148-149.
作者:张笑一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附属艺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