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美育与高校钢琴教学的融合,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音乐主要是应用声音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学生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中,出现审美体验。所以,美育教育是钢琴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体验是音乐作品审美的关键。本文就“思政”视域下美育与高校钢琴教学的融合研究,展开具体探索。
【关键词】美育;高校钢琴教学;融合
美育是审美教育,美育教育借助丰富的艺术手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实现其心理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国家教育的重要目标,“思政”视域下美育与其他教学学内容相比处于首要地位。深化美育教学实效性的根本在于遵守德育教学的层次化原则,积极创新教育形式,拓展教育内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对德育知识的掌握,引起其情感共鸣,通过创建美育意识,指导其美育行为,实现知情合一。因此,将美育与钢琴教育有机结合,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实效性。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应用音乐辅助美育得到了更多关注,具有显著效果。钢琴美育教育指的是对钢琴演奏作品表达内涵的情感体验。新时代背景下,钢琴教师承担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责任。如何将美育教育有机渗透在学生日常的钢琴教学中,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接下来,本文就此展开具体分析。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课堂参与积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校外艺术活动受到学生及其家长的广泛欢迎,比如钢琴教学。但是在如今的钢琴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多注重技能的训练,忽略了音乐美育教育,导致学生在钢琴作品演奏过程中只是机械叠加音符,演绎不出音乐本身的情感。有的家长对学生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增加了学生心理方面的负担,继而产生心理方面的问题,这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1];作为音乐教师,要深入了解艺术教学的美育功能,特别是钢琴教师要重视发展钢琴教学的美育功能。教师要肩负学生德育健康发展的重任,在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深化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做到因材施教。与此同时,教师要强化与家长的交流,按照学生的具体表现,制定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得到美的体验[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要应用优美的语言,强化学生美的感受,提升学生钢琴学习的积极性。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优美的语言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反之,会削减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其次,教师要科学应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学生,情感体验是指一连串情感的反映,这种情感主要是在音乐创作、音乐表演过程中产生的。学习钢琴演奏的重要原因就是,在音乐弹奏的基础上,更加深刻理解作品、深度挖掘作品深层次的内涵。教师要注重学生听觉感受能力的培养,音乐是重要的听觉艺术,对其听力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课内外教学的结合,向学生展示作品的情感,积极整合语言、表情与动作,强化学生的听觉感受,拓展学生想象思维的发展[4]。与此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为重要参考选择有针对性的音响材料,强化音乐作品与情感的融合发展;再者,要注重学生音乐感受力的培养,包括对音乐美的感受及其内资啊情感,深化学生的内在体验,拓展学生对美的想象力,不断丰富音乐情感表现手段。在钢琴音乐教学过程中,要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提升其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科学表达音乐作品的情感,深化学生音乐综合素养[5]。
二、融入情感因素,在音乐中渗透美感
音乐是听觉的技术,单纯的形象思维难以构成科学的美感心理。在钢琴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特点,将节奏、复调、和声等音乐构成因素有机融合起来,将美好的感情用美妙的声音表现出来,激发听者的共鸣,给人带来美的体验。将演奏情感与听者情感有机结合起来,这是音乐教育方式在钢琴教学中发挥情感作用的效果。如果应用理论知识教学生热爱生活、热爱集体难以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6]。如果应用美育教学手段,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四小天鹅舞曲》的演奏过程中,要调动学生应用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小天鹅的腿在翩翩起舞;在《夕阳箫鼓》的演奏过程中,其优美的旋律就像笔触秀丽的山水画卷,让学生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激发其热爱生活之情。在高校钢琴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审美艺术具有很高要求,对钢琴技能演奏规范也有一定要求[7]。目前,许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注重技能训练,但忽略了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严重削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鉴于此,教师要强化学生音乐情感的培养,明确二者的相关性,在熟练掌握弹奏技巧的基础上应用演奏传达情感,提升自身的艺术审美水平,使学生感受情感与意识世界的关联性。
三、充分应用想象,让学生享受音乐美
学生在钢琴演奏过程中,具有丰富的情感,因为音乐是最能让人产生想象的艺术。音乐是无形的艺术,其演奏空间会让人无限遐想,只有按照听者对作品素材的理解、展开相应的联想活动,才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创作的美妙意境。要明确具体的声音效果,这是钢琴训练过程中必须要制定的声音目标[8]。这就要求教师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对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充分理解作品的内涵,这样才可以深入理解乐曲提示的创造条件。比如《绣金匾》乐曲结构短小,旋律明快流畅,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教师要引导学生应用想象思维,想象广大人民群众对、朱总理的热爱及对人民子弟兵的深厚情感,这样可以更好地完成音乐创作。为了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乐感,教师要对相应的音乐效果进行描绘。不管是什么样的作品,教师要有的放矢地讲解,让学生理解每个段落的含义,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乐感和音乐表现力。除此之外,要选择适当的钢琴教学教材,确保教材内容具有情感化的特点[9]。在实际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确保教材种类的多元化,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自身情感态度地培养。比如可以通过世界名著钢琴曲实施教学活动,渗透相应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作品的思想,比如《梦中的婚礼》等,可以应用这些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要想确保钢琴教学的美育效果,教师要积极引进情境教学法,强化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应用情感感染学生的内心为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梦中的婚礼》的教授过程中,要强化对学生的科学引导,加强学生对作品精神的感悟,帮助学生更好地诠释作品的风格。
四、注重音乐与古典文学相结合,感悟民族音乐的韵味美
在中国音乐作品的讲解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联系具体的文化风格,与当时时代背景与文学作品密切结合起来,让学生感悟民族音乐的美感。比如在《夕阳箫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应用贴切的语言实施描绘,让学生感受乐曲优美的意境,教师要先为学生讲解曲目知识。《夕阳箫鼓》原来是琵琶独奏曲,在民间流传过程中,更名为《浔阳夜曲》,后又改名为《春江花月夜》。这是优雅的抒情乐曲,就像山水画——夕阳西下,远处的小舟依旧飘荡在江面,传来了萧和鼓优美的旋律……这中间各段时空节奏结构主要应用自然递增,由静到动,由远到近,寄情于景,这样的音乐结构可以为学生带来良好的情感体验。要让学生体会到乐曲的整体美,应用充满激情的语言,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美感[10]。对于钢琴教学来讲,如果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很难提升教学实效性。鉴于此,教师要强化对学生的引导,深化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消除其不良情绪,提升其课堂参与度,注重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综上所述,钢琴美育教育指的是对钢琴演奏作品表达内涵的情感体验。新时代背景下,钢琴教师承担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责任。在实际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确保教材种类的多元化,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自身情感态度地培养。在钢琴音乐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乐感,教师要对相应的音乐效果进行描绘,要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提升其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科学表达音乐作品的情感,深化学生音乐综合素养,提升钢琴课堂美育教学效果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姜子威.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J].黑河学院学报,2017,8(2):114-115.
[2]杨晓丽.音乐美育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意义[J].活力,2018(22):161.
[3]韩晶晶,游晋卿.高师钢琴教学中美育与技能的互动分析[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8(9):220,226.
[4]宋佰.钢琴初级教学中的反思与感悟——让钢琴教学为学生播种音乐美育的种子[J].北方音乐,2018,38(13):160.
[5]王阔.钢琴教学的基本任务和钢琴教师的基本条件[J].黄河之声,2019(9):83.
[6]刘谦.浅谈钢琴教学中的美育研究[J].戏剧之家,2016(10):182.
[7]姜正丽.浅论高等师范钢琴教学中钢琴和钢琴音乐的美育价值[J].北方音乐,2016,36(24):193.
[8]廖成华.中职钢琴教学中应该如何融入情感教育[J].读与写,2018,15(27):4.
[9]孙健.浅谈钢琴即兴伴奏在歌唱课教学中的作用[J].北方音乐,2018,38(19):160.
[10]向川宁.论音乐的“审美”“教育”与“实践”教育在钢琴教学中的体现[J].北方音乐,2019,39(12):128,132.
作者:曹泓 单位:湖南城市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