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感恩教育模式,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感恩教育作为育人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绝对不能忽略的。因此,在高中化学教育教学中对教材的对应内容、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设计、课前寄语、课后赠言等方面进行感恩教育模式探索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感恩教育;教学模式;高中化学
【研究背景】
近来,我一直在看一本好书———李镇西老师的《把心灵献给学生》,其中有一篇文章《孩子的成长需要感恩教育》,文中讲到从孩子们之间的交谈及日常行为来看,多数孩子缺乏最基本的感恩之心。在他们看来,父母、老师、同学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这到底是教育的失败,还是学生的无知呢?书中一句话向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的教育在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播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学生心灵的滋养。如果我们的学校教育只停留在教书而非育人上,那我们的教育就是不完整的。而感恩教育作为育人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绝对不容忽视的。学会感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孩子多是家庭的中心,在他们心中往往只有自己,没有别人,因此更应该让他们学会感恩,懂得尊重他人。学会感恩,先要学会知恩,知晓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让孩子学会感恩,关键是通过家庭、学校实施感恩教育,唤醒学生的感恩情怀,让孩子学会感恩。
【研究过程】
作为一名高中化学任课教师,我常常思考“应给予学生怎样的感恩教育”“感恩教育和知识的传授之间是否存在矛盾,两者可否相辅相成”等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我开始挖掘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情感因素,并开始思索高中化学教育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一、利用教材对应内容营造感恩氛围
在化学教材中有“化学史话”这一模块,内容一般包括化学家生平及其研究和贡献,如“阿莫西林的发现”“元素周期表的创建”“氨的合成”等。我会带领学生一起阅读相关书籍,或者找到对应科学家的图片、生平事迹或视频一起观看。在此过程中,我始终带着感恩的心去读去看,并营造一种氛围,让学生从教师的声音、表情、肢体语言中体会感恩的激情,并让他们明白:科学家为了化学研究,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地沉醉于研究中,那种坚忍不拔的精神令我们敬佩,他们高尚的人格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对他们带给我们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怀有感恩之心。我们要学会感恩,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美德。
二、利用教学目标的设置和达成进行感恩教育
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课,其教学目标为:了解世界以及中国的水资源状况,认识人类所面临的水资源危机,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为了达到该教学目标,我让学生讨论水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充分讨论水的性质。在讨论后,我将主题进行了升华———做像水一样的人,并对学生进行了感恩教育。我的总结如下:“通过对水的性质及其应用的了解,我们能感知水品行高洁,自身纯净,溶解性强,洗净别人,却污染了自身,具有宽容的本性、奉献的精神。水也让我们明白跟别人相处时,有可能会受到伤害,我们要交水一样的朋友,洗涤彼此的心灵,正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一个善良的人,是不停洗涤自己心灵的人,只有洗掉贪婪、嫉妒、自私,才能真正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好。水是生命之源,我们不但要热爱水、珍惜水、节约水,还要向水学习,学习他的纯净、自由、宽容与奉献,做一个像水一样纯净、宽容、奉献的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让我们带着感恩的心来学习《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颗感恩的心如同大海中的一滴水,给人以滋润,如同沙漠中的一泓清泉,给人以期待。”学生没有想到简单而平常的水竟然会带给自己如此多的触动,他们用心去学习这部分内容,整体学习效果很好。
三、利用课堂教学设计强化感恩意识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分类、组成、结构和性质,同时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常常会探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而有些物质的研究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如在进行校级公开课《苯》的课堂教学时,我结合苯的结构的探究历史和现代高科技对苯结构的确定及苯的性质的研究,在教学设计中编排了一系列强化感恩意识的环节。课堂引入:(教师展示黑夜中烟火绽放的图片,同时用抑扬顿挫的声音进行下列开场白)科学家从发现苯到现在完全认识苯,历经了漫长的过程。他们在探索中满怀热情,耐心守候,对真理执着追求,最终揭开了苯神秘美丽的面纱,正如同在黑暗中看到了绚丽多彩的烟火。今天我们要带着感恩的心去体会科学研究,沿着科学家探究苯的足迹去认识苯、学习苯。(感恩意识铺垫)历史回顾:(由学生阅读下列内容)19世纪,欧洲许多国家都使用煤气来照明,煤气通常是压缩在桶里贮运的,人们发现贮运煤气的桶里总有一种油状液体,但长时间无人问津。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对这种液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花了整整五年时间提取这种无色油状液体,并将这种液体称为“氢的重碳化合物”。1834年,德国科学家米希尔里希通过蒸馏苯甲酸和石灰的混合物,得到了与法拉第所提取的液体相同的一种液体,并命名为“苯”。小组讨论:如果你在那个年代,对于一种长期无人问津的油状液体,你会花五年的时间来进行研究吗?小组发言:(略。)(感恩意识培养)教师感言:(感恩意识强化)科学的发现是艰辛的,研究科学需要坚忍不拔的精神。同样,我们只有坚持和努力,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活动探究:探究苯的组成和结构。
1.探究苯的组成
1831年,李比希建立了碳-氢燃烧方法。实验测得如下数据:苯样品0.78克,A装置(装有氢氧化钠的U形管)中质量增加2.64g,B装置(装有氯化钙的U形管)中质量增加0.54g。(1)计算苯样品中碳的质量;(2)计算苯样品中氢的质量;(3)计算出苯的最简式,从中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苯分子中碳含量之高使化学家为之惊讶,从此他们踏上了探求苯分子结构的漫漫征途。斗转星移,整整四十个春秋。(感恩意识强化)
2.苯结构的确定
某日,凯库勒在思索怎样书写苯的结构这一难题,然而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停笔,偎炉休息。他面对炉中飘忽不定的火苗陷入了沉思,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朦胧之中,凯库勒仿佛看到一些碳原子在自己的面前跳起舞来,它们排成蛇的形状,一会儿在火焰中翻滚,一会儿卷曲起来,突然,原子“蛇”的头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形成一个环状,不停地旋转。凯库勒猛然惊醒,根据梦中受到的启示,他迅速画出苯的封闭式结构。经过若干次的修正,最后他决定用六角环状结构来描述苯的分子结构。
3.苯性质的实验探究
通过演示实验,完成苯的氧化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带领学生观察并总结苯的性质。
4.苯性质的总结
平面苯正六边形;环状结构非烯烃;燃烧浓烟火明亮;容易取代难加成。课堂练习:(略)。课堂总结:通过学习,我们发现苯的研究过程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过程,科学研究是无数科学家坚持不懈的结果,我们要感恩于科学家的无私奉献,我们的感恩是对科学家的敬重,对科学探究的向往。(感恩意识的升华)这一堂公开课上得很成功,受到同行的一致好评,他们尤其对课堂中真挚的情感教育表示赞叹。感恩教育始终贯穿于苯的教学过程,没有一丝的唐突与做作,感恩教育成为课堂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情感因素。
四、利用课前寄语创设感恩教育情境
背景介绍:有一名化学教师因为和学生发生了一些小摩擦,没及时沟通,导致自己不愿意带班,学生也不受教,矛盾激化后,学校只好安排我来代课。我在第一节课就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他们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并在示范课上编排了课前寄语和课后赠言,通过感恩教育化解师生矛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案例:课前寄语创设感恩教育情境。先选择有针对性的图片,以此为背景,在上面书写了课前寄语: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都在向我们揭示物质的“多样”和“变化”,化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向我们揭示了万物的组成和变化规律。我们对化学的认识就像泥土中的种子一样逐渐发芽和成长,我们对知识和真理的渴望让我们逐渐成长!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老师给予了我们阳光、雨露和精心的呵护,我们要谢谢所有教过我们的老师。这堂课一开始就充满了感恩的氛围,给学生的心灵注入了感恩的清泉,对心灵进行了一次洗涤。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坚定了向老师道歉的力量与信念。(那位老师也在听课,也在默默地反思自己)
五、利用课后赠言升华感恩教育
选择有针对性的图片,以此为背景,在上面书写课后赠言:爱是恒久忍耐,是慈祥;爱是不嫉妒,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算计人,喜欢真理;爱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这就是大爱。我用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诵读来渲染感恩的气氛,之后让全班同学起立,为老师齐声朗诵以下内容: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谢谢所有教过我们的老师。老师,您辛苦了!您的好,我们将铭记于心!也请您原谅我们!
六、研究总结
对于“感恩”,牛津字典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感恩教育应作为育人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绝不容忽视的。我作为普通高中的一名化学教师,要把学习化学带给我的乐趣和益处呈现给学生,在化学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尽可能地挖掘感恩的素材并以良好的方式去呈现,只有这样,我们的感恩教育才是具体生动的,才能根植于学生心中。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感恩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感恩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作者:孙彩红 单位:江苏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