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感恩教育简述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青少年感恩教育简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青少年感恩教育简述

[摘要]

我国大部分青少年的心态都较为叛逆,好胜心和自我意识也比较强,这些心态特征使得他们在感恩意识方面较为短缺。受经济发展、应试教育、家庭教育等的影响,当前青少年感恩教育缺失。据此提出了感恩教育实施策略,包括将感恩渗透于校园文化建设,多举办一些感恩活动等。

[关键词]

和谐社会;青少年;感恩教育

近几年,随着社会心理学的兴起,人们对感恩这方面的关注也越来越密切。通过收集大量的与感恩相关的统计结果之后,我们发现:对于我国社会来说,良好的感恩品质能够增强个体的亲社会行为,具有感恩意识的人能够加强自身的移情能力,也能够拥有更为强烈的集体感与归属感。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青少年的感恩意识缺失,导致大部分青少年的团队意识、归属感都不强。为此本文特对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真实案例来为感恩教育的实施提供一定的依据。

一、青少年感恩教育缺失的原因

1.受经济发展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就一直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近几年为了能够顺应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开始转型。在这个转型期,受不少因素的影响,一些唯利是图、冷漠自私的行为日益高发,不少青少年原本较强的感恩意识逐渐丧失,变成自私自利的性格。就拿最近微博上的热门新闻来说,一个妙龄女性去往医院的路上看见一个大爷不慎摔倒,便上前扶救,恰巧被热心网友拍下上传到互联网。上传之后,引起一番众议。不少网友评论“拍出来的照片明显是摆拍”“想成网红想疯了吧”等。原本应该受人称赞的见义勇为之举被别人说成是炒作,导致不少人原本有施恩之心,因为这些恶议而不敢做善行,这也就使得我们的社会逐渐成为一个丧失感恩之心的冷漠社会。

2.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我国与其他国家不同,一直处于应试教育的模式中,即便是素质教育早在20世纪的80年代就已经被提出来,并且要求实施下去,可我国大部分的中小学教育依旧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部分的中小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一味教导学生要以成绩为主,其他的都不重要。即使是在教授的课本上碰到了有关德行教育题材的内容也只是一晃而过,不会“深究”。这也就导致学生所获得的认知体验不是深刻的。尽管这两年有部分学校已经开始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知道应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学校开展的心理教育依旧以考试为中心,对感恩方面的教育依旧漠不关心。这导致学生即便是学习成绩优秀,步入了社会也不一定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3.受家庭教育的影响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因此家庭对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有非常大的影响。但是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的影响,许多孩子被大人拿来作为光宗耀祖的工具。家长们认为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其他的都是次要的。这样的想法影响着青少年的发展,渐渐的青少年自己也就认为学习成绩才是最重要的,导致他们感恩意识缺失。这些青少年即便是在未来成功了,也不会对父母存有应有的感恩之心。

二、感恩教育实施策略

1.将感恩教育渗透于校园文化建设

由于学生大部分的活动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因此我们可以将感恩教育渗透进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校园文化当中感恩氛围的影响,逐渐地潜移默化,就能够培养出感恩情怀。渗透的形式有很多,比如说学校可以定期举办一些感恩活动,如成长足迹之类的活动,通过展现某些学生从牙牙学语到如今朝气蓬勃的影像,让学生感悟到自己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自己能够长这么大都是父母含辛茹苦换来的。这样慢慢地也就能够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了。

2.多举办一些感恩活动

举办感恩活动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在活动当中体验到感恩的美好,从而逐渐培养感恩意识。不同的学校都会有日常教育活动,而班队活动又是日常教育活动当中的一部分,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班队活动来开展对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感恩活动的开展可以结合感恩故事汇等形式。在感恩活动当中,青少年能够进一步理解、意识到感恩意识的重要性。综上所述,对青少年品德习惯的培养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培养青少年的感恩意识不可能一蹴而就。学校、家庭、社会都应该对此加以重视,在生活中持之以恒地贯彻对青少年学生的感恩教育。

作者:潘静 单位:广西贺州市平桂管理区望高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