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学校感恩教育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引言
80后新一代家长的构成中本身就有相当大的比例是独生子女,对自己独生子女的教育走向迷失,过多的包办和过多的呵护不仅导致子女不懂得爱与付出,且让他们变得越来越自私、冷漠和脆弱,缺少对父母的感恩。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对孩子的感恩教育不容忽视,只有在这一阶段教会学生感恩,才能让学生学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学会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学会珍惜自然、爱护自然和保护自然,实现各方面的成长。
1.学生感恩意识严重缺失,加强感恩教育势在必行
当我们与现在的学生交流时,往往会发现一些甚至是大部分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具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倾向,在与人交往中自我意识膨胀,在对待个人与社会或个人与集团的观念上缺乏社会责任,对社会和他人的抱怨多而感谢少,这些都可以归结为感恩意识缺失的体现。下面以一个具体事例来更直观的表现部分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某位校长在学校的毕业典礼上亲自给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时,遵循礼仪,先是用右手做出“请”的姿势,再双手捧上毕业证书最后鞠躬致意来表达一位尊者与长辈对他的孩子的祝福与期望。然而面对这样一位长者的祝福和礼节,大部分学生吝啬说一声“谢谢”,只是选择接过毕业证转身就走。这些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更多的是由童年经历与中小学时感恩教育的缺失等年少三观形成时期的一些因素综合造成的。父母对孩子的“过分保护、过分溺爱、过分放纵”,导致大部分的独生子女甚至是有兄弟姐妹的子女把父母的辛劳付出当成了理所当然,而不去思考如何回报父母。学校感恩教育的缺失不仅造成越来越多的师生冲突,也不能正确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父母和教师的付出。家校两方面的感恩教育的缺失对养成学生的良好品质是不利的,甚至在学生成人步入社会后导致社会道德整体滑坡,最终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为了新一代孩子的健康成长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感恩教育势在必行。
2.感恩教育的路径与实践
学校教育是人一生接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一天中与教师、同学接触的实践比例也是最高的,开展面对中小学生的感恩教育,学校教育必然成为主阵地。而面对学生感恩意识严重缺失的现状,学校教育也应承担起义不容辞的责任,积极开展相关教育。
2.1开展德育工作计划感恩教育
学校开展德育工作,首先要在意识上重视德育工作。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意识到拥有感恩意识对学生健康成长的意义,尤其是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有利于提高学生生活满意度的两方面意义。因为感恩是一种心理美德,是对受恩的回报,是爱与奉献生生不息的巡回和壮大,也因为懂得感恩的人更容易感受到他人对自身的关怀与付出,更容易感受到快乐和幸福,面对未知的生活更容易产生乐观的情绪。其次,学校开展德育工作要有感恩教育的相应计划并可以在实际的工作开展中按部就班地落实。再次,开展感恩教育要深入到每个教师、每个学生身上,真正做到开展感恩教育有教无类。最后,开展感恩教育要以使每一个学生的知、情、意、行实现自我完善并最终落实在回报生活上为最高目标。
2.2组织校园社团活动,实施感恩教育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任何一个人离开他人都无法单独生活,任何一个人的价值的实现都只能在集体中完成。故而开展团体活动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到集体的重要性,还能帮助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此外,从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角度来看,在社团活动中感受到的感恩意识,更能促使学生用实际行为来表达自己对他人的感恩。因此作为教育者,在开展感恩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社团活动的重要作用并注意将学生感恩的意识转化为报恩的实际行为,最终帮助形成习惯。开展感恩教育的团体活动,可以以开展感恩父母等主题征文活动;开展学生榜样、成功实例相关人员的演讲;设立“感恩节”或“感恩周”等主题日;组织学生在平日里参加社区的义务劳动为孤寡老人献爱心;组织学生面对灾难及突发事件时进行捐款捐物活动等形式展开进行。以感恩社团活动载体,在活动中帮助学生意识到父母的付出与辛苦,促进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去理解他人,从而达到潜移默化地渗透感恩意识,培养学生的感恩心并将感恩化为实际行动的目的。
3.结语
在鼓励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者要将对学生开展感恩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在社团活动中交给学生理解父母的付出与辛苦,懂得尊重同龄人,明白关爱下一代的责任。
作者:刘芳 单位:民乐县永固镇牛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