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助学感恩教育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
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创造一定的教育氛围,对受教育者实施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既是道德教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人性教育。
二、普高贫困生感恩意识现状
近年来,国家对普高贫困生的资助政策不断完善,资助标准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对普高贫困生的帮扶力度也不断加大,有效地帮他们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从而使这项民心工程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但笔者在参与这项工作中发现,其实施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特别是学生的感恩现状并不乐观。主要表现为:
1.对长辈养育之恩的淡漠。
一些普高贫困生没有体会到父母及其他长辈每天辛辛苦苦是为了什么,他们认为长辈们对自己的付出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当长辈们一时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时多有埋怨,少有理解。
2.对社会和他人的襄助之恩冷落。
美国伟大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人性最深的期盼就是受人感激。”对“施恩不图报”的人而言,他们所期望的,最多不过是受助者一句道谢的话语而已,然而许多受助学生对社会和他人襄助的回应无动于衷得让人吃惊。
三、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剖析
1.个人原因。
由于先天疾病或后天的天灾人祸、父母离异等原因,普高贫困生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压力,生活拮据,在衣、食、住等方面较之其他同学有较大差距,加之成长环境的不同和成长经历的差异,在精神上也承受着巨大压力,使得部分学生总觉得低人一等,久而久之,形成自卑、封闭、孤僻心理;而他们的内心十分敏感,容易受到伤害,这道心理屏障,让他们更多产生了对生活不公平的不满。这样的心态,怎么会去感恩?
2.家庭原因。
“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大多数贫困学生要么是家庭中的“顶梁柱”无法发挥作用,要么是单亲家庭,要么是孤儿或“准孤儿”……因家庭经济来源十分有限或不稳定,其监护人迫于生计,不得不四处奔波,没有时间、没有能力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
3.学校原因。
迫于高考的压力,现在部分老师和学校把更多目光投到学生考试分数和高考升学率上,虽然也提倡“五育并举,德育为先”,但对学生的德育往往只停留在“不违纪”的层面上,无暇顾及感恩教育。老师们不渴求学生回报,不期望学生感恩,而面对正经历着种种不幸的贫困学生也相对缺少心灵的沟通和交流,缺少因材施教。在这种大环境下,不少学生成为了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只知汲取的“冷漠一代”。
四、在资助活动中渗透感恩教育
普高贫困生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常常需要在他人的关怀中成长,难免会缺失“恻隐之心”,或者说对他人的关爱想说却说不出、想做却做不出。因此,更应重视多元地进行感恩教育,让他们书写出一个端庄、遒劲的“人”。
1.在课堂中渗透感恩教育。
充分利用课堂,发挥其主阵地作用,在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一是利用课堂上宣传资助政策体系的意义、原则和内容之机,特别是抓住每学期资助申报和资金发放等节点工作,将感恩教育融入其中,引导学生了解助学目的,从理论和精神层面对学生进行教育,让感恩之心渗进学生心中。二是对普高贫困生自身角色定位及成长历程的探讨,澄清与抵制各种消极的错误意识,让学生意识到无论是父母给予他们生命,还是朋友给予友情或者教师教给他们知识,一切都是恩情。
2.利用媒介渗透感恩教育。
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媒介载体,广泛宣传贫困学生励志成材、回报社会的实例,把媒介载体打造成传播优秀感恩文化的平台之一,形成“抬头见文见图”的视觉效应,营造深厚的感恩教育氛围。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今天受国家、社会的帮助,来日我们是否需要这种使命感去关怀他人?
3.在社会实践中渗透感恩教育。
社会实践是磨炼个性和铸造人格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把感恩教育设计成学生可以参与的社会实践,如开展环境保护、慈善捐助、传授专业技术、开展社会调查、公益宣传、法律知识普及等活动,将感恩教育融入社会实践,一方面有利于普高贫困生形成和巩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能使他们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发现自身的价值,或者发现自身素质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找到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并升华对国家、对社会、对亲人的热爱。感恩是人类永恒的精神主题。在普高助学过程中渗透感恩教育、培育感恩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要素之一,也是促进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有效载体之一。感恩教育,让我们的贫困学生在面对人生的荆棘时,能扬起自尊、自立、自强、抗挫的风帆,更加从容地徜徉在人生的海洋里,在受助中感悟人生、成就人生。
作者:赖建恩 单位:浙江省开化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