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感恩教育论文(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感恩教育论文(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感恩教育论文(3篇)

第一篇:高校感恩教育现状

1高校感恩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1.1现状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社会给予大学生群体和高校教育高度的重视,这也导致高校教育对感恩教育的缺失问题严重的凸显出来,因此,高校加强了对感恩教育的重视程度,并且一些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探寻强化感恩教育的重要路径。随着道德问题在现实中的突出,高校意识到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事实,也逐渐认识到感恩教育的重要性。与此同时,高校开始了对学生有益的感恩教育的探索,并且提出了增强感恩教育的重要方法和对策,以激发学生的感恩情结,增强社会责任感。在高校教育中作者和高校的重视下,感恩教育在高校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并在色会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2问题

一是高校感恩教育的教育理念严重落后,不利于学生道德素养的形成。教育理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会出现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地方,因此,要调整感恩教育理念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受传统教育理念的伦理道德的影响,高校传统的感恩教育理念是笼统单一的,对感恩教育认识不清,认为感恩教育就是传统经验知识的传递,这种意识完全不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满足不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二是高校感恩教育的教育方向与目标不明确。由于教育活动都是以实现教育目标为重点,因此制定教育目标是实行教育活动的前提,教育方式和教育途径的创新发展也为教育目标的实现起到了指导作用。在高校的感恩教育中教育目标对教育内容和教学设置起着约束的作用,这种作用导致出现教育目标功利化和教育方向模糊的问题。三是高校感恩教育的教育内容严重匮乏。感恩教育的教材的缺乏,进而影响到教育内容的的缺失,使得学生缺少重要的教育规范化的指引。四是感恩教育在教育方式上的滞后,缺少针对性的教育。感恩教育发展缓慢,因此其教育方式沿袭了传统的德育教育的方式,以教师的单方面的传授知识为主,重视教师的讲解,忽视学生的主观感受和交流的重要性。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严重的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同时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最后是感恩教育的教育途径太少并且狭窄。高校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接受感恩教育的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从高校学生感恩交易的现状来看,大学生接受感恩教育的方式仅限于课堂教育和教育活动,这种流于形式的教育严重的限制了高校学生感恩教育的形成。

2强化高校感恩教育的途径

2.1更新高校感恩教育的教育理念

感恩教育的教育理念不能将它简单理解为感恩知识的传授,这会导致感恩教育目标的模糊,由于感恩教育是高校教育中重要的教育内容,因此,在重视感恩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教育理念的更新,以推动教育的全面发展。更新感恩教育理念就要倡导和重视多维的教育观念即感恩教育即是感恩知识的传授,还是情感、价值和道德教育的培养。感恩教育需要情感上的关怀,这种关怀体现为一种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社会的情感上的态度,高校的感恩教育需要学生和教师双方情感的参与。高校感恩教育同时还是一种价值观的教育,是一种对他人付出的观念和态度,是将感恩意识内化为价值观的过程。感恩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自身素养。

2.2明确高校感恩教育的教育目标

如果感恩教育目标不明确,就会使学生和教育者发生思想意识的混乱。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中,感恩教育的内容仅流于形式,不能很好的起到指引的作用,因此实现不了感恩教育的目标。在明确感恩教育中出现的问题的情况下,高校在感恩教育中要制定系统规范的教育目标,为感恩教育提供积极地指导作用。

2.3建立高校感恩教育的教育原则

落实感恩教育的教育原则对明确感恩教育工作的标准、改正感恩教育中的问题、加快实现教育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感恩教育的原则包括教育与指引结合的原则、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普遍与特殊结合的原则和系统性的原则。

2.4充实高校感恩教育的教育内容

高校感恩教育的教育内容仅限于经验知识的传授,严重缺乏教材内容的教育,因此,要充实感恩教育的内容。课堂教学是感恩教育的重要形式,科学合理的设置感恩教育课程,可以使学生深化对感恩知识的认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对提高教学效率有重要的作用。不断更新和完善感恩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做到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满足学生不断发展的需求。

2.5创新高校感恩教育的教育方式

在传统的教育方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在尊师重道的前提下,提高对学生主体的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关注学生的观点,与学生进行交流。这种感恩教育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地位,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维护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效的保证了教学效果。

2.6拓宽高校感恩教育的教育途径

重视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它是实现感恩教育的重要途径。在高校中积极进行感恩教育文化的活动,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同时,还要拓宽感恩教育的网络渠道,建立网络上的教育平台,实现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在感恩教育活动的实践中体现感恩意识,深入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结语

本文重点研究了高校感恩教育的现状和实现路径,深入了解到感恩教育的重要意义。要实现感恩教育的长久发展,就要不断改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不断更新教育内容,规范教育体制,满足不断发展的经济教育的需求。

作者:孙宏斌 单位:西京学院

第二篇: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研究

一、高校贫困生缺乏感恩意识的表现

感恩,是个人向给予他恩惠和帮助的自然、社会和他人予以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或行为,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态度,更是一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体现。在高校贫困生增多,国家政府相关补助也持续增多的背景下,贫困生的感恩意识反而有出现淡薄的迹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家庭中,贫困生对父母养育之情缺乏感恩。有部分贫困生出于攀比心理,追求高消费,不顾父母收入水平有限,一味索取。在思想上认为父母无能,在行动上不愿意帮父母减轻负担,对于父母提供的关爱与呵护毫不感恩。第二,在学校里,对于老师的教诲缺乏感恩。有些同学认为自己是贫困生,因此对老师给予的关心视为理所当然。还有部分同学故意夸大自己的家庭情况,想尽一切办法获得补助,对师长的热心帮助缺乏理解和尊重。第三,在社会中,对亲朋好友、社会上资助过自己的好心人冷漠无视。他们甚至连一句感恩的话语都不说,一封简单的感谢信都不写,对别人的帮助养成了依赖心理,因而有了惰性。部分学生把贫困当成挡箭牌,不去正视自己的身份。这些同学一方面没有意识到要去感恩,另一方面也难以在日常生活中感悟体会到感恩的必要性及其实践意义。

二、高校贫困生缺乏感恩意识的成因分析

大学生处在一个人生的关键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期间,来自个人、体制、社会的因素影响了他们的感恩意识的缺乏。

1.高校贫困生缺乏感恩意识的个体原因

有一部分学生,他们自从被戴上“贫困生”这一称号后,不可避免产生了自卑、抬不起头等不正确心理。他们最避讳被人说成是贫困生,在接受学校、政府补助时感到压力大,认为是家庭的不幸使他们不得不领取补助。这时补助往往增加了他们心理上的压力,而不是减轻了负担,因此感恩更被他们抛之脑后。另一部分是贫困生家庭状况尚可,但自己身体状况差,他们对于“贫困生”一词根本没有认真对待。他们认为补助是出于自己身体这方面,加上一直受保护,想要从一个受帮助者的角色转变成帮助别人的角色,如果没有旁人的思想指导,就很难达成。加之,现在我国在校贫困生补助额度加大,受惠面积广,受益群体多,可能在一个班级里,有相当一部分贫困生受到资助。在这样一个趋势下,有些学生会觉得,既然这么多人得到帮助,感恩差我一个也无所谓。长此以往,人人都有一种搭顺风车的感觉:拿到钱,任务完成,立刻走人。对于高校贫困生而言,想要真正去认知感恩、学习感恩、实践感恩,实属困难。

2.高校贫困生缺乏感恩意识的体制原因

一方面,在贫困补助申请这一环节上,我国目前手续相对简单:填表、相关部门证明、上报通过、获得补助。鉴于这样的流程,只要交张表,补助金2000、3000、4000就稳稳地拿到手了。对于受惠者而言,谁给予我补助不清楚,获得补助后我该怎么做也不明白。这样简单快速的流程,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帮助者与受助者之间的思想情感交流,因此这样的体制有不足之处。另一方面,谈及我国的教育制度,应试教育使得我们重视成绩,轻视了人文关怀。学校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感恩教育方面开设的课程不多,相关讲座、活动也不多,在教导学生怎样做人上的重视度也不够。当学生,尤其是贫困生心理出现问题时,纠正不够及时,辅导工作落实不到位,贫困生在这样一个体制下往往注重补助带来的利而非补助带来的恩。

3.高校贫困生缺乏感恩意识的社会原因

首先,当今社会,“金钱至上”之风甚行,攀比心理日趋严重,尤其是90后高校大学生,他们爱慕虚荣、追求超前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贫困生的价值观。其次,社会新闻媒体对感恩宣传工作不够到位,部分慈善机构、基金会甚至出现了信誉危机。比如之前的红十字会郭美美事件,使得许多人产生了对慈善资助的真假的质疑,原本的感恩之心也荡然无存。怎样在社会建立一个信服度高、口碑良好的慈善机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再次,作为当代社会的大学生,面临着就业压力、生活负担、人际交往等等问题,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背景下,感恩显得不怎么重要了。最后从家庭来讲,作为贫困生的父母,不可避免期望孩子在社会的帮助下长大成人,将来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其实这无形中将孩子推上了功利化道路,甚至有父母认为,“只要成绩好,其他都不重要。”这样的家庭教育无疑使孩子养成了对别人帮助的依赖性。当孩子面临我在得到后要干什么、拿什么回报的问题时,没有养成思考。大多数贫困家庭家长认为自己地位低,不愿意多与老师交流,事实上通过老师对父母的指导沟通,可以纠正父母的错误观点,使家庭教育朝一个更健康正向的方向发展,使孩子也能懂得什么是感恩。

三、资助育人的感恩教育实践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延续至今。感恩可以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甚至是陌生的帮助过自己的好心人。作为当代大学生,具备感恩意识是对我们素质的基本要求。可以说,一个不会感恩的人,他不懂得付出,不能得到素质的发展,只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最终对社会发展无用。只有具备了感恩意识,他才会感受到因恩而生的情,为心灵打开一扇窗,一扇愿意接受自己,愿意善待他人的窗。因此如何培养大学生感恩意识,树立感恩观念尤为重要。下面从认知、学习、实践感恩这三方面谈起。

1.认知感恩。

贫困生对于“感恩”一词其实并不陌生,但真正去把感恩记在心头的人很少。很多贫困生认为拿到补助后任务就结束了。其实不是这样。认知感恩是感恩的基础。目前有些高校实行获得助学金学生在学院办公室值班的制度,一方面让他们正视自己的特殊身份,另一方面通过实践让他们了解感恩的必要性。辅导员在贫困生心理辅导上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他们可以不定期的召集贫困生,坐下来交流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交流自己所受到的帮助及自己的感恩心得,让学生知道自己是可以去感恩而且会从感恩中获得快乐的。从社会来讲,可以动用新闻媒体的力量,传播感恩事迹,开展手牵手结对等活动。通过一对一的互动,如参与大型主题活动、家里做客等,让贫困生感受到真挚的关怀,从而在心中产生我要去感恩的意识。当然在帮助他们认知感恩的相关活动中,一定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交流中要给予无条件的关心。对于他们的成功给予表扬,在他们遇到挫折时给予鼓励引导,尽量呵护他们敏感的心灵。

2.学习感恩。

这方面高校可以开设相关感恩主题讲座、感恩团日活动、感恩演讲征文,树立高校贫困生的自信心,从而去正视自己的角色。通过感恩激励机制的运作,设立自强之星、感恩之星,并通过各方面宣传,让感恩成为贫困生的必备素质,让感恩成为一件高兴愉快的事,让每个人学会感恩。在学习感恩的过程中,贫困生可能受到外界的歧视和来自同学的冷嘲热讽,导致他们可能会做出不理智甚至极端行为。因此,我们不仅要注重对贫困生的感恩教育,而且对所有的大学生都要普及感恩教育,让“贫困”一词不再受歧视,让感恩成为一种意识。让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感恩的种子,感恩教育就如同和煦的春风,唤醒他们绽放的花朵,芬芳满园。

3.实践感恩。

感恩实践,是贫困生认知感恩、学习感恩的最终结果,也是感恩的出发点。感恩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健全人格的体现。高校贫困生可以通过“以勤促补”来实践感恩。比如帮助校园图书馆整理图书、当教室小帮手、在大学生事务中心工作,这些过程一方面可以让他们实践感恩,另一方面由恩生情,获得快乐,感恩之情渐渐渗透心中。还可以鼓励贫困生加入义务青年志愿者协会,参与到其中的活动,如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去民工子弟学校支教,使自己从一个被帮助者到帮助者,这样一个角色的转换,可以让贫困生深刻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和感恩他人的必要性。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值得我们去感恩,而很多人很难踏出感恩这一步。其实,感恩是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但勿以善小而不为。在实践感恩的过程中,我们也学会了沟通、学会了自强、学会了善待他人、学会了做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当别人给予我们关爱帮助后,我们要及时感恩。感恩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让寒冬温暖,让仲夏凉爽,踏出双脚,伸出双手,亲身感恩,实践感恩。

作者:李倩 陈金丽 单位: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第三篇:高校学生感恩教育策略

一、高职院校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1.家庭感恩教育的偏失。

中国的部分家庭中,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更多的是观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身体发育状况,忽视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和感恩教育。很多家长对孩子的付出是无怨无悔、不求回报的,使得很多孩子形成了只知道索取不知道感恩的心态,导致当前很多大学生不懂得珍惜父母的养育之恩,漠视社会的关爱之情。

2.学校感恩教育的脱节。

部分高职院校在对学生的教育培养过程中,把重心放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升上,忽视了学生的德育,人文关怀教育、情感教育和感恩教育被不同程度地淡化,不能有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社会感恩教育的弱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中,伴随着经济、文化、利益等多元化的挑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错误的价值观冲击着我国的优良传统思想,使得产生感恩意识的土壤逐渐缺失,不可避免地导致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

二、高职院校学生感恩教育的策略

1.依托“两课”主阵地,大力倡导感恩教育。

“两课”是高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的重要基础。学校要将感恩教育纳入德育体系,充分发挥感恩教育的思想价值内涵,把感恩教育融入课堂,引导大学生识恩、知恩,感恩。

2.依托“校园文化”载体,打造感恩隐性课程。

良好的校园文化能为实施感恩教育创造环境。

(1)营造优良的“三风”,引导感恩教育。优良的校风、学风和班风是人才成长的必备条件。学校要以良好的校园风气引导感恩教育,教育学生学会知恩、感恩、报恩。

(2)打造精品教育活动,凝练感恩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主题教育活动的影响力,利用教育主题塑造学生的人生信仰、道德观念、引导感恩行为。比如观看“感恩教育影片”、开展“感恩活动月”“感恩文化节”等活动,教育学生感恩社会、报效国家。

(3)抓住特殊节庆日,激励感恩教育。学校可以结合我国传统节庆日的不同文化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如春节、清明节、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等,既可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向心力,同时表达孝敬长辈、感谢养育之恩。

(4)依靠校园网站媒介,烘托感恩教育。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主网站,开设专题网页,有针对性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和专题讨论活动。

3.依托社会实践锻炼,启迪感恩教育。

加强感恩教育应强调实践,通过开展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将感恩认知转化为感恩行动。

(1)以社会实践为载体,让学生在实践锻炼中学会感恩。学生通过投身社会,服务社会,可以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体验人生的价值、奉献的意义。

(2)以志愿社团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志愿活动中学会感恩。通过高校爱心社、青年志愿者协会等组织,开展社会公益、爱心奉献、扶贫济困等主题活动,能让学生感受到关心、帮助别人的快乐,体验到由于自身行为价值得到社会认同,由此实现知恩、感恩、施恩。

4.依托资助管理手段,强化感恩教育功能。

学校要充分发挥资助项目的感恩教育功能,在资助管理过程中贯穿感恩教育。学校要充分挖掘各种不同类型资助项目管理的特点,恰如其分地植入感恩教育内容,实现管理育人目标。依托资助管理手段,强化感恩教育功能在资助工作中加强和深化学生的知恩、感恩、报恩教育,培养学生饮水思源、知恩图报的道德品质。

5.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感恩教育体系,实现环境育人。

感恩教育是一个复合工程,是一次全民总动员的过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都承担起相当的责任,以形成协调一致的教育网络。

作者:郑立波 陈颖 单位:宜春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