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问题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90后”大学生感恩回馈意识现状调查分析
1.缺乏回报父母养育的感恩意识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哀哀父母,生我够劳”、“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些诗歌都表达了父母对子女的养育之恩,以及子女孝敬父母的渴望。但在调查中发现,虽然“90后”大学生心里知道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与不易,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对父母缺乏体恤、关心的具体举动。通过是否在父母生日当天送出祝福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得出:32%的90后大学生曾送出问候,更又可悲的10%左右的90后大学生不知父母生日时间。在问及“当父母为你过生日时,你会怎么看待”这一问题时,有51%的学生回答“觉得这是很正常的,别人家里都这样”。从中可以看出,父母在“90后”大学生心中没有占据重要的地位,而把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和关心,认为是理所应当,甚至是还不满足。在关于和父母联系的次数调查中,48%的同学一周左右给家里打电话。帮助父母承担力所能及日常家务的90后大学生只占19%,65%的学生是在父母的督促下偶然帮忙,13%的学生则认为与他们无关,父母自己可以做,从不帮忙,这说明绝大部分学生不会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意识不到应该感恩养育自己的父母。
2.“尊师重道”意识薄弱,缺乏对他人的感恩意识
学生离不开家庭更离不开学校,尊师重道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而当前90后大学生“尊师重道”感恩意识明显薄弱。喜欢彰显个性的“90后”大学生有着较强的抵抗和叛逆心理,因而对老师的教诲,他们有时表现出不理解,缺乏一些体谅之心。17%的学生表示只是偶尔心血来潮时会对老师的恩情表示感谢,33%的学生表示更多的时候是在心里感谢,但不会向老师当面表达,另有还有6%的学生认为根本不需要感谢,这是老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遇见老师是否会主动打招呼的调查中显示,有接近48%的学生表示被老师看见了才去打招呼,27%则会装作没看见,绕道而行,主动向老师打招呼的仅占19%,这表明大部分学生不愿意主动和老师打招呼。老师对学生的辛勤付出,有时得不到学生的体恤,绝大部分学生表示从来不会在课间帮老师擦黑板或给老师倒水喝,旷课,睡觉、吃东西、接听手机现象频出,尊师重道从何体现。由此,为继续传承“尊师重道”理念,增进良好师生关系,加强对“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迫在眉睫。人是社会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人的交往沟壑成了社会这张大网,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更离不开社会,社会中的人需要帮助他人,更需要他人的帮助。在对朋友或他人的感恩调查方面,有42%的学生表示和室友的关系不太融洽,习惯不一样,有13%的表示不喜欢和室友相处,这表明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和室友关系存在不和谐的状况。在回答“他人的帮助对你的成长的作用”时,34%学生的想法过于偏激,违背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客观规律,认为自己的成长可以脱离社会群体。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在部分“90后”大学生心中,尚未意识到朋友、同学间的交往以及他人帮助,对自我成长的重要性,对于有恩于自己的人缺乏应有的感恩之情。
3.缺乏社会对其培养的感恩意识
个人价值的实现以国家和社会的支持为基础。因此,增强“90后”大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感恩之情是高校德育工作中一项重要的任务。然而,调查的结果却令人堪忧。当问到“是否对社会现状满意”时,15%左右的大学生选择了经常抱怨,46%的大学生选择了偶尔抱怨。在回报国家或社会的情况调查中,有53%的学生表示,可能会感谢社会对自己的培养并愿意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而还有10%左右的大学生明确表示自己不会回报社会。这种想法是可怕的,更是可悲的。进一步调查发现,58%的大学生表示,当国家或社会发生诸如雅安地震等灾难时,如果有时间,自己可能会去,而13%的学生明确表示不会。通过以上一系列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虽然部分“90后”大学生能认识到个人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但在国家和社会需要感恩并真正付诸行动时会产生犹豫。
(二)“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
1.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误区,导致了对感恩教育的不够重视
“90后”大学生大多是在独生子女家庭中成长起来的,过着众星捧月般的生活。很多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往往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往往容易忽视。这种家庭环境和不合理的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就弱化了“90后”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严重影响了他们的道德情操的培养。在本次调查中,41%的父母偶尔会教育子女受人帮助要懂得感激别人,更有34%的父母从来不会对子女进行感恩教育。我们再来看一下家庭教育的关注点调查,绝大多数学生表示,家长们更多关注的是自己的学生成绩和身体状况。这些数据表明,只有部分父母把家庭教育的目光和关注点放在孩子感恩教育上,而这种家庭教育中的误区和忽视会严重影响孩子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2.重视程度不够,教育方法不科学,导致一些高校感恩教育的成效不高
近年来,“90后”大学生感恩意识和行为的缺乏,已经引起了国家相关教育部门,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相继组织开展感恩年,感恩月等一系列感恩教育活动,高校中“德育为先”、“德才兼备”的校训理念相继产生。为了使抽象的、笼统的高校德育教育具体化,系统化,相关部门主张从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突破口,避免教育目标中定位不明确,思政教育教学中没有具体量化标准的弊端产生。然而,在落实国家相关政策过程中专门设置感恩教育课程的高校却是凤毛麟角。就算一些高校已经开展感恩教育工作,依旧采用较为呆板、简单化、表面化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导致了感恩教育成效不高。据初步统计,全国仅有15%左右的学校现已开设系统有效的感恩教学课程及较为丰富多彩的感恩活动,62%的高校开设了内容很少的与感恩教育相关的课程或活动,更有接近18%的高校根本没有开设过相关课程或活动。与此同时,被调查者中66%的大学生表示自己身边的“90后”大学生感恩意识正在弱化和缺失,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校对“90后”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亟待加强。
3.社会对感恩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教育氛围不够浓厚
“一个充满着归宿感的社区,一个充满期待和宽容的社会舆论对于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和感恩行为的外化无疑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面对现实社会环境,我们不仅能看到媒体关于某某高校大学生知恩不报的报道,还能看到社区里、邻里邻居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现状。48%的受调查者指出,社会缺乏对感恩教育的宣传,仅有7%的受调查者认为感恩活动比较充实。但同时,有41%的人认为对社会的感恩教育宣传很受教育,54%的人表示社会的感恩教育会对自己起到一定作用。这些数据说明,发挥社区、社会、媒体网络等环境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正面引导,对营造感恩氛围起着不可估量的强大作用。
二、提升“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路径
综合上述调查问卷的分析可以发现,“90后”大学生的感恩教育问题已经凸显在我们面前。作为民族未来发展的新生力量,“90后”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和感恩教育水平的提升,不仅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和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而且将直接关乎到整个社会公民道德水平的高低及民族未来的未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感恩教育的实施是需要家庭、学校、社会这几个基本途径相辅相成共同完成的,它们在培养大学生的感恩品质及产生感恩行为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若想使大学生能够真正拥有一颗感恩之心,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把高校作为感恩教育的主要阵地,加强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高等教育是继承人类文化、传播人类价值的重要手段,对大学生而言,高校是让他们继承感恩文化的重要场所。因此,高校感恩教育体系的建构对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增设感恩教育课程,创新感恩教育内容
长时间以来,专业化的感恩教育课程并没有被纳入过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体系中。虽然少数高校有相关内容,也只是在课堂上传授由思想政治理论老师整理汇总来的相关知识和经验,或者以邀请校内外感恩典型讲诉通过自身的经历形式进行教育,有关资源相当匮乏。由此可见,我国急需增设相应的感恩课程教育以充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方面的教学计划,使高校感恩教育理论课的尴尬局面得到改善。可通过两个方式来增设感恩课程教育。第一种方式是基于感恩课程内容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计划,即请专业的相关研究者专门化地编写出感恩教育课程大纲和感恩教育教材以供使用,第二种方式是修改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课程的教学大纲,增设感恩教育篇章。如,把感恩内容以篇章或专题的形式加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去,同时也可将德育教育内容根据学生的需要,在各类专业课课堂上开展,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同时,感恩课程的开展适合从大一新生开始,这样不但可以弥补他们在大学前感恩教育培养的缺失,而且可帮助他们把理论基础打好,从一开始就抓好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可使其在今后的教育道路上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另外,长久以来,一些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感恩教育过程中,往往容易把感恩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向学生传授感恩知识的过程,教育的内容也往往只停留在“感恩”表象层面上,忽视了对学生精神层面的深度关注。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感恩教育的内容也应该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特征。“因此,在感恩教育内容的设置上,不仅要包括对父母的孝顺、对他人的关爱、对师长的尊敬等传统意义上的感恩内容,还应包括理想信仰教育、生命观教育、责任感教育、生态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这样不仅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于“90后”大学生肩负起历史和民族赋予他们的使命也有积极的意义。
2.构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增进教育的可持续性
近年来,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工作得到国家领导和各高等院校思政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想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和教育的可持续性,则必须构建起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从而形成高校有效开展感恩教育的重要保障。首先,需要完善感恩教育的保障机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例如将感恩教育的内容作为《学生学籍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中的新增内容,在新生入学时就依据相关规定对他们进行入学教育,让他们在入学第一天就树立明确的是非观,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以便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约束自己、管理自己。其次,应建立健全感恩教育评价机制。高校应该把对大学生个人的感恩素养的评价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并运用科学的统计数据方法,针对在校不同成长阶段的“90后”大学生进行日常生活学习信息进行量化分析,可以更加直观、多角度地观察其成长。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准确的分析,从而对“90后”大学生的日常感恩教育的实效性进行比较全面的评价。这样,可以促进大学生自身的感恩品质被作为一种日常行为习惯而逐步完善,同时,它对大学生感恩品质的培养也会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此外,还应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通过给先进个人颁发荣誉证书等的方式给与其肯定,让其从精神上得到满足,感受外界对于自己的肯定。同时还可以辅以物质奖励的方式,让先进个人在享受到精神鼓励的同时,也感受到一定物质方面的满足,并将这种满足感转化为在以后生活中作出更多感恩举动的强大动力。
3.感恩教育的发展需要社会实践与感恩品质相结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塑造人格、磨练个性当然也离不开实践。大学生感恩教育内化为其自身素质的过程,同样离不开社会实践环节。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主体,应积极、逐步地从学校组织的感恩教育实践活动到社会感恩教育活动过渡。并在具体的社会活动中,逐步领悟、消化和进一步完善自身的感恩素养。比如,高校可以与各应聘单位携手创办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设立实习岗位,让大学生在工作中体会到工作的辛苦和生活的艰辛,从而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更好地工作、生活,回报父母、老师和社会。还可以鼓励大学生作为青年志愿者支援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帮助寻找走失儿童等公益活动,通过参加这些公益活动,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形成助人为乐,扶老携幼的价值观。与此同时,在这些社会实践中,大学生能不断明确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辩证关系,如何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确定未来的发展道路。
(二)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感恩教育中的独特地位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和延伸。因此,若想增强感恩教育的实效性,要让大学生们从关心父母,勇于承担家庭责任感开始,重视家庭教育的时间优势和情感力量。长久以来,中国传统的“人才”观使许多家长在培养子女时,往往只注重子女的智力因素的发展,和学习成绩的高低,而忽视了对孩子道德素质的培养,这导致部分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和家庭责任意识淡薄。因此,家长应转变观念,注重孩子在精神及道德方面的成长需求,加强对孩子的综合能力培养。同时,家长还应注重感恩的言传身教,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孩子,让他们懂得尊敬自己的长辈、父母、师长,身体力行,这是给孩子最好的示范教育。除此之外,家长可以和孩子经常亲近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倾听孩子的想法和诉求,进而得以交流沟通,使他们通过观察人与自然之间交互关系,从而理解付出与回报的同等性,培养感恩意识,懂得珍惜与回报,并在感恩中步入生活,步入社会。
(三)感恩教育需要社会去糟取精,协力营造
在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尚不得到完全成熟时期,需要纯净的社会土壤加以孕育,和谐的社会氛围加以围绕,更多的正面舆论加以引导,为他们的感恩意识的养成创造外在环境。除此,社会应充分发挥媒体宣传力度,大范围地、具体化地组织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群体参加感恩实践活动,从实践中使他们体会互助互爱,互帮互勉的乐趣,深刻懂得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的道理,时刻怀揣感恩之情,并能够积极主动抵制社会存在的一些不良作风,营造和谐的社会大家庭。
作者:李晓宇 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