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生德育建设感恩教育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对师恩的淡漠。
对师恩的淡漠是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之一。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来之不易,他们都是高考中表现优异的学子,也都经历了高中阶段的魔鬼式训练,因此他们应当对家人、社会和老师的帮助心怀感恩。但是,能做到这一点的学生并不多。他们迟到早退,上课不认真听讲,无视老师的劳动。日常生活中师生礼节严重缺失,甚至有的学生在私底下给老师起外号。这种对老师的调侃和嘲讽正是师恩冷漠的最典型表现。对师恩淡漠的另一个突出表现就是老师在学习和生活中曾特别关心的某些学生,在毕业或者师生关系发生变化之后,没有表现出对老师的感恩之举。老师对学生的培养与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一种负责任之举,其实这也正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但是这些曾经被老师关心和照顾过的学生在毕业后基本都是再无音信。因此,对师恩的淡漠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不得不解决的一个问题。
2.拒绝还贷,诚信缺失。
在一些贫困地区或者困难家庭,有些学生因上不起学而放弃大学生活的现象被社会普遍关注后,我国高校和社会各界及时伸出援手,为这些学生提供助学贷款。在接受国家助学贷款的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没有按时还款。值得警惕的是这些学生在有了偿还能力之后还是没有还贷。甚至在银行的催促之下,竟明确表示拒绝还贷。还有些受到热心人士资助的大学生在升学之后,既没有书信感谢,也没有电话问候,这对于爱心人士的感情付出和物质付出是十分不当的。因而有的企业家在制定了爱心扶贫计划后,竟明确表示不再资助那些上不起学的学生。笔者在百度以及中国知网数据库等搜索引擎中以助学贷款违约,拒绝还贷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竟有大量的报道和文章对大学生的还贷违约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文章数量可见对此问题的社会关注度之深,由此也暴露出了大学生对于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和机构感恩意识的严重缺失。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德育中的感恩意识教育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3.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意识不强。
当代大学生大多为90后,他们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及其他家人从小对他们百依百顺,由此也养成了他们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的性格。这种自私的性格影响着他们在校期间与别人相处的行为。他们对和自己无关的事情异常冷漠,丝毫没有集体荣誉感。对母校的感恩情怀更是少之又少。一些在往常看来十分正常的情感在他们身上也很难有所体现。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在他们看来只是思想政治课中需要记忆的一些东西,离自己很遥远。
二、大学生感恩意识不足的成因分析
从感恩意识的缺失可以看出大学生德育任重道远,提升德育水平、提高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还需进一步分析其内在原因,以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
1.社会发展大环境的影响。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社会转型是最大的时代特点,也是各种问题和矛盾的凸显期。这一时期人们的道德意识最容易产生负面变化,导致社会道德层面断裂。西方思想不断侵蚀和影响人们的思想,拜金主义、极端自由主义涌入社会主义阵营。大学生在价值观的形成阶段面临众多的价值选择。他们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极容易走上偏路,甚至是错误的道路。而此时学校教育恰巧没有及时跟进,由此导致了大学生德育建设的不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生入学以来一直专注知识的学习,以提升成绩为己任,以能考上重点中学或者名牌大学为荣耀。而这些重点中学和名牌大学选择学生的标准只有成绩。这种教育上对思想道德的极端不重视导致当代大学生没有受到过正规的启发式道德教育,出现这些感恩缺失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2.学生压力过大,无暇顾及感恩教育。
自1999年高校实施扩招以后,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屡创新高,说明高等教育已经由原来的精英教育变为现在的大众教育。人数的激增需要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但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与高等教育发展并不同步。当我国的经济增长点还主要依靠简单的加工制造业拉动的时候,大批大学生已经接受完教育进入就业阶段。众所周知,在一个以简单的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环境里,低素质、低学历的人才就可以胜任大部分工作。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形成“人才过剩”的奇怪现象。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就业岗位与庞大的就业大军之间极不平衡,这就导致大学生之间竞争激烈。同时,千军万马考公务员的社会现象,也导致家庭教育的投入无法收回。总而言之,生存压力、就业压力成为大学生最大的困扰,他们已经无暇再顾及德育和感恩了。
3.德育中对感恩教育的疏忽。
德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感恩教育。然而,当前的德育主要体现为思想政治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又过多地体现为形势政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感恩教育在整个高校德育中被一笔带过,高校思想政治教师仅用一节课,甚至几分钟的时间就将这一内容介绍完毕,导致德育中感恩教育的缺失。
三、提升大学生德育建设水平的对策
1.培养知恩意识。
德育中应将培养大学生的知恩意识列为教学目标。意识对行为的指导作用应当在感恩教育中有所体现。马克思认为,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会产生重大影响。感恩首先得知恩,所以,通过德育应当让学生意识到别人对自己的付出并非理所当然,当接受别人的帮助时应当心存感恩。只有内心体会到感恩的温情,他们才会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感恩之手,这样也才能在大学生中间和社会中形成良性循环。感恩意识的来源是多渠道的,大学生获得感恩意识的主要渠道便是课堂,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科学知识。但是在目前高校没有设置感恩教育课程对大学生进行专门的感恩教育。同时由于评估和测试上的不可操作性也使得众多高校不得不放弃这一内容的教育。针对这种不足,政府教育部门首先应制定大学生德育纲要,要突出感恩意识的重要性,明确要求各高校应当设置并具体实施专门的感恩教育。编制相关的教材或者添加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中的章节对大学生进行专门的感恩教育,并探索相关的评估手段。评估应当延长时间范围,不限定在在校期间,即使大学生毕业之后出现违背诚信的行为也应当追究毕业院校的责任。在这种约束下高校感恩教育方可形成动力。
2.设置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应设置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开展中尤其要注重针对特殊人群,例如接受社会帮助的人,享受国家助学贷款和各类补贴、补助的学生群体等。我国高校中对贫困学生的感恩教育已有开展的先例,并且越来越普遍。但是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还没有走上规范化道路。据中国新闻网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有高达527万的贫困学生,他们大多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对这一人群的感恩教育是需要格外加强的。但这并不是说针对其他学生的感恩教育就可以放松,每一名大学生都应当懂得感恩。为此在校园系列文化活动中可以举办演讲、讲座、文艺晚会等形式的活动,让曾经接受过帮助的学生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以便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氛围,增强学校感恩教育的效果。
3.感恩教育要从细节入手。
加强感恩教育可依托制度载体。制度的能动性是规范和提升感恩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执行制度同时也是遵守道德准则的一个准绳。战略决策往往需要好的执行权支撑,若执行权滞后也容易导致战略决策的失效。以制度体系为支撑,营造一个充满感恩教育的环境,是大学生德育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具体而言,在大学校园内可以悬挂感恩标语、制作新颖的条幅、设计宣传栏、校园人文景观等,突出全方位的“感恩”主题,营造良好的校园感恩文化。这些细节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也可以很好地体现出高校对感恩教育的重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是高校德育不足的一个重要体现。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高等教育应当以人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又离不开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感恩意识。只有具备这种良好的思想品质,方能助推大学生在社会中的梦想之旅。
作者:陈晓 单位: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