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助学政策与感恩教育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助学政策与感恩教育,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助学政策与感恩教育

一、助学政策执行中暴露出的新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助学政策执行中暴露的新问题

1.贫困证明公信力差。因实地调查难度大,紧凭一纸证明无法真正获知学生的经济状况,导致高校判断学生是否为贫困生的一个重要凭证,就是学生家庭所在地相关职能部门所出示的贫困证明。高校辅导员在执行评定的工作经常会碰见一些学生拿着一张已经盖了公章,但相关调查表却还一片空白的贫困证明。

2.依赖性逐渐增强,自立自强能力缺失。国家和学校寻找各种渠道为贫困生解决生活困难,除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和助学贷款外,还积极设立勤工助学岗位、临时困难补助、企业捐助等,其初衷是保证每个贫困生都能从中受惠,致使部分受助生依赖性逐渐增强,自立自强能力缺失。

3.资助体系“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之间存在落差。由于助学金是从学校获得现金资助,不需学生付出任何代价,一方面,导致一部分自尊心强的人觉得无偿得到资助心中有愧,而且由于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家境贫寒,宁可节衣缩食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另一方面,这也助长了一部分人的惰性和依赖性,成了经济贫困和思想贫困的“双困生”。

4.资助覆盖面不足,资助中出现不公平现象。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资助体系改革前资助覆盖面比较狭窄而且财政支出额较小,在很多时候存在平均化。另一种观点认为:助学金作为一项资助贫困学生的政策,不论是什么地方什么学校的困生,其获得国家资助的权利是平等的。因此评定贫困生时应以贫困为唯一的标准。

(二)成因分析

1.感恩意识淡薄的内部成因分析

(1)自卑的心理引起反常的自尊。部分经济贫困的大学生入校后,生活环境的变化凸显了金钱的重要性,导致别人交往时因为经济上的紧缺显得没有底气。甚至部分大学生把贫困视成一种耻辱,严重时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是无可奈何接受国家的资助或别人的“施舍”,所以在内心根本无法产生感恩的心理。

(2)“仇富心理”的产生。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了贫富差距变逐渐拉大,部分学生从小就家境贫寒,在成长过程中因贫困遭受社会大环境异样看待,心理承受力受到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父母亲辛苦付出却依然改变不了家境贫寒的现实,极易使个人认识社会问题偏激扭曲,滋生“仇富心理”。甚至以为富豪和企业家捐资助学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捐助的钱不用白不用。

2.感恩意识淡薄的外部成因分析

(1)娇惯生性日益突出。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教育涵盖面小,基层教育薄弱,往往考入大学的农村子女是其本乡镇、本村为数不多的能接受高等教育群体,父母这种对子女不图回报的付出,淡化了他们的感恩意识,使其习惯了只知索取,不懂回报。

(2)助学机制有待完善,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有些贫困生对学校和社会的资助有很强的依赖性,他们普遍认为自己应该获得这样的助学金,有些学生甚至还拒绝学校为其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其理由助学金金额远高于勤工助学岗位工资,痴心于“不劳而获”的心态。

(3)社会转型带来各种冲击。随着经济体制的完善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资本主义思潮下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观念直接影响着我国高校青年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和生活方式。导致部分部分家境困难学生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上出现偏差,社会责任感和感恩意识缺乏。

二、适应新政策从多角度加强感恩教育

(一)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情感力量

天下最大的恩情莫过于父母的养育之恩。越是贫困的家庭,父母养育子女的经历就越艰辛,“可怜天下父母心”在这些贫困生父母的身上体现得尤为深刻。因此,作为子女,贫困生理应更加体谅、帮助和关爱自己的父母。但作为父母,也不能一味付出、不讲回报,要求他们勤俭节约并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一定的家庭责任。

(二)通过学校教育来培养贫困生的感恩意识

1.建立系统完善的学校情商教育体系。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对于贫困大学生,我们应以更加细致、耐心的方式来研究和解决存在于他们之间的问题,适时地在贫困生中开展感恩教育,通过组织受助贫困生参加说一句感谢话、培育他们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2.建立受助档案和诚信制度。在扶困工作中,学校要建立完善的受助档案和诚信制度,对那些不知感恩、不会节约,有攀比、奢侈浪费行为的受助贫困生,要适当减少资助甚至取消其受助资格。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取消助学金的去向问题,促使学生感恩意识的提高。

3.道义契约。学校可发动学生,在校期间被资助的贫困生必须签《道义契约》,要求受助学生进入社会后,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偿还助学金,并比照学生贷款支付利息,以帮助其他大学生,同时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和知恩图报的品格和精神。

4.建立爱心基金”。爱心基金不仅吸纳社会资助,也是教育学生的载体。“爱心基金”要求受资助学生在校期间,将每年获得奖学金的5%捐献给所在高校,以资助家庭贫困的学弟学妹们;工作以后,每年将把工资的5%捐给母校等。

5.成立爱心社团。引导受资助的贫困生成立爱心社团,秉承“服务社会,奉献爱心,推己及人,薪火相传”为服务宗旨,鼓励学生参加暑期“三下乡”活动,到农村开展社会调查,举办社团联谊交流活动,向新生介绍学习经验,举办“感恩与责任”征文活动等。

6.实践教育。把握契机实施感恩实践教育,教师也应在日常生活中把握各种机会对学生进行感恩实践的指导。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中外传统节日例如春节、中秋、国庆、父亲节、母亲节等,在全校进行感恩教育的宣传,开展回报社会、报答家人的感恩主题活动,以营造良好的感恩氛围。

(三)积极营造感恩教育的社会环境

社会上能不能形成人与人之间良好的感恩氛围,对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对受助人的信息应向全社会公布,民政、慈善机构对受助人使用获赠钱物的情况及其对社会的感恩行为要进行监督。但至今为人们所重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能教化人们学会感恩,我们也可以借鉴这一形式,每年过一次具有中国特色的感恩节,这对于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学会感恩,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赵明跃 单位:平顶山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