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展感恩教育的有效性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开展感恩教育的有效性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开展感恩教育的有效性3篇

第一篇

1感恩教育的要求

一个受他人帮助的人,要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去报答那些有恩于自己的人。作为一个受助生应将感恩的意识和回报的冲动外化为施恩的行为,并形成回报恩情,乐施好施,甘于奉献的习惯。近年来,不少高校也加强了对受助学生的感恩教育。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效果不尽人意,一方面是很多受助生在感恩方面不尽如意:缺乏对父母的感恩,表现在不经常打电话跟家长报平安,只是在没有生活费的时候,跟家里发个短信,甚至很多受助学生还存在攀比心理;缺乏对学校的感恩,表现在不能很好的遵守校纪校规,不努力学习,不及格现象时有发生;缺乏对社会的感恩,表现在到企业实习后不知对企业感恩,不能安下心来,踏实工作,而是一味的抱怨和要求,稍有不如意就会不辞而别,助学贷款还款不及时,一再拖欠。另一方面是感恩教育不如意:高校受助学生感恩教育普遍存在着应景之作多,整体规划少;随意操作多,规范开展少;关注典型多,关注群体少;重视活动开展多,重视效果评价少的“四多四少”现象。

2感恩教育的对策分析

2.1制度保障

爱心义工制度。爱心义工制度是指受助学生在接受帮助。主要是加强对受助学生的管理,培养受助学生实践能力,同时增强他们回馈社会的责任意识。在操作过程中可以按照受助额度,计算工时,受助学生在一学期内按规定完成义工工时,完成的小时数记录在爱心卡或爱心存折上。通过学生填报,院系进行审核,并落到实处,旨在促使受助学生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从而培养受助学生知恩、感恩、报恩。资助管理制度。资助管理制度,就是保证公开、公平、公正,是有效资助方法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资助效能的根本保证。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资助政策,就是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同时资助涉及学生的切身利益,关注度很高,在落实资助政策时,如果没有公开、公平、公正,就会引起新的不公平,相应的资助方法也不是有效的。所以在制度设计时,要进一步规范相应的组织机构、工作程序、工作要求,进一步规范各项工作,尽可能减少产生不公平的可能性。“一帮一,一对一”联系制度。这种联系方式有利于提高帮扶的针对性,有效性。贫困生由于经济困难,心理上也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从二产生不良心理。因此,对他们的帮扶不仅在经济上给予帮助,也要在心理上进行扶持。一个心理辅导员联系一个系部,一个教工党员联系一个学生,可以使困难学生受到关注,有利于解决他们心理上的困惑,纠正观念上的偏差,更好的教育和引导他们珍惜国家的资助,积极上进。

2.2构建长效机制

纳入思政课范畴。充分利用课堂资源,有效开展感恩教育。充分发挥“两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感恩教育以多种教学形式传授给学生,实现感恩教育的理论化、系统化。改变传统的只注重理论灌输,不注重学生感受,只注重照本宣科,不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的状况。只有从学生实际出发,考虑学生具体情况,才能引起学生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感恩社会。健全德育体系。要实现受助学生感恩教育的长期化、规范化,必须把感恩教育和学校的德育相结合。注重顶层设计,成立感恩教育领导小组,统一规划,统一协调,齐抓共管,把感恩教育融入到学校的德育教育中,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整体优势。利用资助工作中不同阶段,精心设计具体内容,让资助成为实施感恩教育的平台,有效进行感恩教育渗透。

比如在初期的申请阶段可以进行知恩教育,在中期的评审阶段,可以进行感恩教育,而在后期的获得阶段可以进行报恩及施恩教育。搞好组织建设。受助学生分布在各个班级,他们往往由于家庭困难,容易产生自卑、孤僻等心理,而引导学生加入社团,以学生社团为抓手,让贫困学生有自己的组织,有家的感觉。在这个组织中,学生会有共同语言,心理上也会相互依靠,更容易在一起策划、组织活动。在活动中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在活动中唤醒感恩意识,传递感恩行为。“春晖社”是由贫困生自愿组织起来的社团,该社团自2012年成立以来,先后到常州市敬老院、常州市新市民小学、常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常州儿童福利院等进行了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共组织了五次“快乐周末、红色之旅”系列活动:红色讲座正我心;天地英豪存心中;热血影片燃青春;革命老兵忆当年;战斗英雄激我行。

2.3注重隐性教育

教育教学中的隐性教育。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感恩教育的渗透作用。作为专业教师,要深入发掘课堂教学和教材中的感恩教育因素,不仅传授学生的知识、技能,而且能使学生获得信念、情感、责任上的熏陶。作为辅导员班主任,自己要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辅导员班主任首先要做到,用自身的人格、魅力、责任意识感化和教育受助学生。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隐性教育。制度建设及执行过程中要体现公开、公平、公正,让学生懂得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及时发现学生中涌现的好人好事典范,在校园内通过板报、橱窗等途径广泛宣传,用学生身边先进感人事迹、真实的感人故事感染学生;注重感恩文化宣传,精心设置标语、图片,展示班级编写的手抄报等,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感恩文化的熏陶。信息化过程中的隐性教育。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园网络。引导学生参与班级QQ空间建设过程中,明辨是非,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声色俱佳和图文并茂的特点,加深学生对感恩的理解和认同。

3总结

感恩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从学生的认知、情感、实践为切入点,构建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家庭、社会、学校显性和隐性教育资源,增强感恩教育的有效性、实效性,全面提高建设性人才的培养和教育。

作者:翟新美 单位: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

第二篇

一、更新高校感恩教育理念,调整感恩教育目标

(一)更新高校感恩教育理念,倡导多维教育观念

高校教育工作者遵循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规律,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促成大学生正确感恩观的形成,“进而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识,实现对感恩的道德要求的认同,并把这种道德认识升华为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进而将道德信念转化为良好的道德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高校感恩教育是一种价值观教育高校感恩教育不仅要求大学生掌握相应的感恩知识,更主要的是要求大学生内化感恩高校感恩教育对策研究理论知识,形成良好的感恩品质,从而养成正确的感恩观,价值观。高校教育工作者通过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教学方式,教授学生相关感恩方面的理论知识,并运用切实可行的方法使之与学生的具体情况相联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内化感恩相关知识,形成对父母、社会、他人深深的感恩情感,养成正确的感恩观和价值观。从而抵御“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信息网络化”带来的“经济至上”、物质化与功利化的价值观。

(二)明确高校感恩教育的目标

新时期我国的教育目标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目标不仅要求受教育者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道德教育不容忽视。高校感恩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理应受到重视。由于教育总目标与德育目标内涵广阔,因此高校在确定感恩教育目标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我国教育的总目标和感恩教育的特征,不仅要将高校感恩教育的目标融于教育总目标中,同时要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具体的感恩教育目标。具体说来,高校感恩教育应该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和谐社会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采用丰富多样的教育方式,通过行之有效的教育途径,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将感恩理论知识内化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促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唤醒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使他们识恩、知恩现代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对世界、人生有怎样的认识,便会有怎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感恩教育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感恩的前提是识恩、知恩,如果一个人不能识恩、知恩,那就不可能产生感恩情感,进而实施感恩的行为。所以,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过程中,首先应该让他们认识到,在这个社会里,没有无缘无故的付出,没有人有义务对自己施恩,我们每时每刻享受着的来自父母、老师、朋友、他人、学校和社会的恩惠,都是出于他们对我们发自内心的爱,对此,我们不能熟视无睹,应该感到庆幸,感到温暖。有位哲学家曾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和不幸就是一个人太言不惭地说‘没人给过我任何东西’。”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教育和引导学生“擦亮自己的眼睛”,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捕捉、感受点滴的恩惠,从而唤醒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促使他们识恩、知恩。

(三)培植大学生的感恩情感,使他们报恩

感恩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不仅要求受教育者识恩、知恩,更重要的是启发他们学会报恩。对于父母、社会、他人等给予的关爱,高校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引导大学生识恩、知恩,理解父母、社会、他人对自己的付出,更应激发大学生的感恩情感,促使其以更大的诚意和实际行动予以回报。这种回报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还应包括感情世界的回报,甚至后者更为重要。美国伟大的哲学家、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性最深的期盼就是受人感激”。这种感激强调的不仅仅是物质性的东西,而是一种情绪情感。一个感激的眼神、一句感谢的言语甚至一个感动的表情。这些简单的感恩表现,足以给施恩者带来特别的欣慰和快乐。所以,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感恩观。

(四)强化大学生的感恩实践,促使他们施恩

施恩是人的高尚道德品质在行为上的表现,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群体。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和教育大学生识恩、知恩图报,更要教育他们心怀宽容之心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强化他们的感恩实践,促使其施恩习惯的养成。当然,在施恩过程中,高校教育工作者应传授大学生“施恩不图报”的理念,引导其在“不图报”的施恩过程中,体验、感悟给予的快乐。从而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人格素养,促使其全面和谐的发展,进而推进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有效开展感恩教育

课堂教学是实施感恩教育的重要途径,是传授感恩理论知识的主要渠道,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课程资源,通过必要的课程学习“使大学生对感恩文化的内容和意义有较系统、较深刻的了解,增强其传承感恩传统文化的自觉性”,进而有效开展感恩教育。然而,事实上是:“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体系中几乎没有设立专门的感恩教育课程,部分高校的感恩教育理论课程主要通过德育教师自己搜集相关知识和素材在课堂上传授,或者邀请德育专家、校外感恩典型作报告的形式进行,内容也非常有限,”高校感恩教育理论课出现严重缺乏的尴尬局面。因此,当前高校感恩教育急需增设感恩教育课程、充实感恩教育内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中增设感恩教育课程,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或必修内容,为感恩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物质基础。

(一)开设专门的感恩教育课程

实施感恩教育,离不开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高校可以开设专门的感恩教育课程,编写教学大纲和感恩教育教材,制定具体的课时安排,具体实施情况根据高校情况而定。在实施过程中,教育者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直观形象的教学内容、自由开放的教学过程,并实现师生互动参与、沟通交流,从而达到情绪放松和情感共鸣的效果。

(二)丰富并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程的感恩教育素材

高校的感恩教育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为主,在未启用专门的感恩教育教材的情况下,增加感恩教育课程途径可以是在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中增加感恩教育章节,修改教学大纲。并且在教授两课知识的过程中,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两课教材中的感恩教育素材,发挥其人格感染的作用,促进高校感恩教育的顺利实施。

作者:杨贺婷 单位: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部

第三篇

一、国内外感恩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物质的大量丰富带来了人们在生活上的便利,但同时也使得人们对满足物欲的渴望达到了可怕的地步,许多人的价值观念、思想信念、道德取向、行为模式出现了巨大偏差,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沟通被疏远和冷漠取代,导致一些贫困生感恩观念消磨殆尽。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在国务院相关政策的指导下,加大感恩教育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感恩教育主要集中在贫困生这一群体中,所进行的教育也多以励志感恩、回馈社会帮助为主,旨在调动贫困生同学的积极性,带动周围同学从思想上、学习上共同进步,但并没有将其放入全面的社会背景下。相较于国内刚起步的高校感恩教育,国外在此方面比德育视野下的高校感恩教育张戈较领先。有学者认为,西方由于有浓厚的感恩文化背景,感恩教育和感恩思想早已成为西方社会文化和道德生活的一部分。

二、感恩教育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及对策

当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的感恩教育起步较晚,还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感恩教育的情感培养、目标定位、教育机制等方面。

1.目前感恩教育的力度不够

高校感恩教育由于刚刚起步,到目前为止还处于初步探索时期,其形式大多沿袭了传统的课程教学式的教育方法,其内容也多是仅限于教师自身所掌握的知识,缺乏感恩教育的持续性和针对性,效果不是很理想。所以,要想真正依靠感恩教育给学生带来转变,就要对教育的模式进行变革。应当建立感恩教育的领导机制,强化其职能,确立感恩教育的地位。要让学生时时刻刻受到熏陶和感染,并相互影响,潜移默化的形成互助互动、共同提高的校园风气。

2.学生对于“恩”的认知尚不明确

通常所说的感恩教育,就是以感性的形式,用学生的切身感受体味来自他人、社会和自然的“恩”。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普遍存在自我为中心,有些对于来自父母、老师、同学、社会各方面的帮助毫不感激之情,觉得理所应当,丝毫不以为“恩”。这种对于“恩”缺乏认知的态度需要我们予以重视。

3.学生对于“报恩”的认同感尚有不足

当前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对长辈不尊敬、不关心、不理解;有的大学生盲目攀比,沉迷于网络;更有极少数大学生因为父母贫穷而嫌弃父母;在学校对于老师、同学的帮助丝毫不知回报。以上现象的产生从根本上来说是对于“报恩”的认同度不够。学生正处于人格、思想上的成熟期,快速的吸收周围的各种思想,对于社会功利思潮的抵抗力不足,很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不择手段急功近利的人生观,这就要求教育者应当从理性上进行全面的引导,注意文化的内核——精神价值观与道德、道德教育具有本体意义上的联系,而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科教育的范畴。这对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几乎没有设置专门的感恩教育课程,偶尔教学中涉及到的感恩教育内容又缺乏现实性和指导性,不贴近学生日常生活,与实际脱节。另外,多数高校将感恩教育局限在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中,失去了创造一个感恩氛围的意义,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

三、结语

感恩是一种伟大的情操,对大学生群体实施感恩教育,是高等院校德育教育中急需开拓完善的一个重要的新领域。知恩、感恩、报恩是当代大学生应当具有的基本情操,是大学生塑造健全人格、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的必需环节,更是创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在高校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必须确立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借助多种教育手段和形式,全方面、全环节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在学生群体中实现整体素质的抬升,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从而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进步,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添砖加瓦。

作者:张戈 单位:徐州工程学院数学与物理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