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生感恩教育实施途径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贫困生感恩教育实施途径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贫困生感恩教育实施途径3篇

第一篇

一、感恩教育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

1.感恩教育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支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教育来培养人才,和谐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道德教育,而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感恩教育。感恩的教育可以塑造感恩的心境,能使人与人之间做到和谐相处。在高校中,所有的大学生都应该接受感恩教育,因为人只有懂得感恩才能做到知恩图报,才能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社会正能量,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贫困大学生更应该接受感恩教育,因为他们接受的来自社会和他人的帮助更多,更应该懂得感恩,感恩是人之常情,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行为。

2.感恩教育可以塑造贫困生健全的人格

高校贫困生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知识,还应该具有健全的人格。经济上的拮据伴随着很多高校贫困生整个求学过程,对其人格的形成产生很多不利的影响,如自卑等性格在不知不觉中便形成了。感恩教育可以使贫困生获得作为社会群体的一员应有的尊重,能使其更快地从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能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最终形成健全的人格,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3.感恩教育能够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当今社会呼唤和谐,和谐社会环境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对于国家的发展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和谐社会环境的形成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的积极参与,贫困生也需要参与其中。在贫困生中深入开展感恩教育可以培养贫困生感恩意识,有助于建立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克服自卑、嫉妒的不良心态和仇视、冷漠的心理情绪,这样可以营造良好、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高校贫困生缺乏感恩意识的原因

造成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是多样的、复杂的。既有社会、家庭的原因,也有学校的原因;既有个体的原因,也有制度的原因;既有观念的原因,也有实际操作的原因。

1.贫困生的感恩意识形成受制于社会价值体系变化的影响

“人是社会的人”,每代人的成长环境不尽相同,不同的环境会在一代人身上打下时代的烙印。人的成长是一个社会化过程,人们在社会大环境中会受到诸如价值取向、传播方式、群众心理和市场经济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当今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贫困生也不例外,独生子女自我意识比较强,把别人为自己服务被看成是理所应当,这就导致贫困生很难意识到别人对自己的“恩”,这也极大地影响了感恩意识的形成。

2.感恩意识发展受到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人们越来越强调权利与义务关系、合同关系,贫困大学生在西方思潮的影响下,过分追求个人主义,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更多考虑的是个人利益,一些贫困生脑子里只想别人应该如何对待他们,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加上其他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金钱和利益至上的观念代替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感恩意识在这种环境中难以发展。

3.新的交往媒介淡化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伴随着高科技的进步,大学生通过网络交流的机会越来越频繁,贫困生也在此之列,他们通过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与家人或朋友交流,新媒体给人们提供了方便而快捷的交流平台,也淡化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同时,公正而合理的道德价值规范体系还在形成中,人的本能和欲望在没有规范体系约束下将无限制地夸大和膨胀,这一切不仅在无形之中压缩了感恩教育的空间,而且削减了感恩教育的作用。

4.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弊端导致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

教育观念制约着教育实践。传统教育的“三中心”即“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观念,深深地影响着我国的教育实践。传统教育在强调知识传授的同时,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高校制定了很多规章制度,而这些规章制度却缺少人文关怀,未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未能挖掘学生的灵魂深处,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其实感恩教育是一个复杂、精细的过程,它注重采取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思想产生影响,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让学生自觉地接受和践行感恩教育的精髓。贫困生感恩意识的缺失是我国人文素质教育弱化的必然结果。长期以来,中国家庭教育更多注重的是孩子在智力方面的开发和文化课方面的学习,贫困生的父母由于苦于奔波,更是很少关心孩子的教育。中国父母的传统观念认为自己对孩子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只知道一味的疼爱甚至是娇惯孩子,从不让孩子体会父母的付出和生活的艰辛,更不指望孩子回报,久而久之,就让孩子形成了只知道索取却不知道感恩的意识。

三、高校感恩教育的内容

1.知恩教育

一个人要意识到“恩”最重要的是要对自己应该得到东西的正确认识和判断,感恩教育最重要的是对“恩”的认识,要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就需要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认识和定位。一些贫困生把“贫困”当成资本,他们不是主动地克服生活中的各种困难,而是消极地等待,认为国家、社会和学校应该帮助他们,不能让他们因为家庭困难而上不起学,在得到资助之后,没有任何感激之情,而是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有些贫困生甚至是通过非正常手段获得一些助学金,获得资助后就任意花销,铺张浪费。知恩教育要让贫困生认识到自己所获得的帮助不是天经地义和理所应当的。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能忘记;老师的教育之恩不能忘记;朋友的友情之恩也不能忘记;国家、企业和个人的资助之恩更不能忘记。通过知恩教育,帮助贫困生走出“狭小自我”,更好地审视自我,认识自己,发奋图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他人。

2.报恩教育

当一个人具有“恩”的意识后并不一定有报恩行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价值观。如果一个人觉得得到别人的“恩”是一种“不拿白不拿”、“占便宜”的事情,这样就很难产生报恩的意识;一个人意识到“恩”可能会埋在心底,在适当的时候产生报恩的冲动。对于自己得到的“恩”应当报答,应当为此采取行动,这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另外,报恩意识觉醒时间有长有短,有些人很快就报恩,有些人终身都不知道报恩。报恩意识是社会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得到别人的恩惠应当加倍地来回报对方,这种回报包括物质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有时就是一声简单的道谢也能给予施恩者带来特别愉快的心情。贫困生从心理上都会有一些自卑心理,有些贫困生因为受到环境的影响,性格相对孤僻,与人交往很少,社会经验不足,平时也很少和社会接触,他们不擅长人际交往,不善言辞,也不会表达感激之情。“另外,有些贫困生苦于没有感恩的平台,很想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却找不到适当的时机或方式,由于没有很好将自己的感激之情化为行动,被很多人误解,也被归为感恩缺失之列”。

3.施恩不图报教育

施恩不图报是对自我价值的一种超越,是感恩教育的最高境界。施恩是人的高级情感的需要,也是社会文明的需要,一个人不仅应当知恩图报,而且还应该怀着感恩的心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施恩的前提是不图报的,不然施恩者就不会心情愉快地去帮助别人。高校贫困生在接受资助后,不仅要认识到感恩,用实际行动来回报施恩者,而且还要将爱心与感恩传递下去,当自己强大起来,有能力帮助别人的时候,也要成为一个施恩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帮助他人。

四、高校对贫困生实施感恩教育的途径

1.完善对贫困生的资助措施

制度本身决定了感恩教育的实施效果,现在对贫困生的资助主要有两种手段:一是有偿的国家助学贷款,一是无偿的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一般要求贫困生在毕业后几年内还清贷款的本息,这种制度在解决贫困生学费问题的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经济压力。许多贫困生因为毕业后还款利息较高而选择毕业前一次还清,他们在校内外进行勤工助学活动,勤工助学得来的工资不能满足还贷的需要,所以他们心理会产生焦虑情绪,甚至滋生一些愤恨,因而也减少了对国家和社会的感恩。国家设立的助学金数额较大且覆盖面较广,且申请助学金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平时表现联系不大,几乎贫困生都能获得,因而一些贫困生觉得应该获得,甚至觉得“不要白不要”。所以高校要加强和社会的联系,为贫困生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帮助贫困生实现毕业前一次性还清贷款,高校还要完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社会资助、校内资助相配套多元化资助体系,使贫困生从根本上消除因经济原因导致的心理焦虑,国家助学金的发放也要和学生平时各方面表现以及学习成绩联系起来,要让贫困生觉得获得助学金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能够感受到国家对他们的关爱,日后也能用实际行动来回报国家。

2.培养贫困生的感恩意识

感恩教育首先让贫困生认识到社会对他们的帮助并不是天经地义的。高校要让贫困生在接受帮助的时候,心中怀有对他人的尊重和感激之情。“处于成长阶段的大学生,对事物发展缘由的归因分析往往显得片面和绝对化,各种思维习惯很容易导致人的骄傲自满。”培养贫困生的感恩意识关键是要引导贫困生正确认识自身家庭的贫困,学会分析造成贫困的原因,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种种挫折和问题。高校可以成立感恩教育课题组,让贫困生们参与其中,通过专题研究的形式开展感恩教育,增强他们对感恩教育的理解和认同。同时,高校还可以通过开发校本课程来实施感恩教育,对感恩课程进行设计和规划,缜密安排、悉心评估、生动活泼地组织感恩教学,使感恩教育目标在德育课程中得以实现,并且形成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

3.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辅导

贫困生是高校中的弱势群体,高校要特别重视对他们的心理辅导,要让他们走出心理低谷,以积极地、阳光的心态面对各种挫折和困难。感恩是一种积极的、正面的肯定行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可以使贫困生保持一种平和、积极、仁爱的心态,最终促进贫困生良好的心理状态。所以高校要搞好对贫困生的心理辅导,同时对贫困生实施感恩教育,高校要着重培养贫困生的心理品格和心理素质,帮助贫困生克服心理问题,培养感恩意识;也可以通过感恩教育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培养他们珍惜和热爱自己所拥有的,客观的看待艰难险阻,并真正体谅他人。由于贫困生心理脆弱、自尊心强、自信心较低,所以高校要为每位贫困生建立心理档案,定期对贫困生的心理进行排查,及时发现贫困生心理上存在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上的辅导,还可以通过举办心理讲座,以心理沙龙的方式促进贫困生的人格健全发展,潜移默化地帮助他们懂得感恩。

4.开展感恩教育实践活动

感恩教育的目的不仅要让贫困生知恩和感恩,还要让他们报恩和施恩。高校应以各种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让贫困生在行动中将个人感恩意识转化为感恩行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会感恩。为了有效开展感恩教育活动,首先,高校要建立感恩教育实践的长效机制,让感恩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感恩教育活动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在认知、情感和实践层次开展活动。如在新生入学和学生毕业期间,在父亲节、母亲节等重大节日里,写一封感谢信,说一句感谢的话语,做一件让老师或亲人感动的、有意义的活动,也可在发放奖助学金时开展各种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增强贫困生的社会责任感,将感恩意识转化为自觉地行动。

其次,针对贫困生缺少主动与外界交流的特点,不定期的举办以感恩回报、成长成才为主题的讲座和交流会。比如选出高年级优秀困难学生举办事迹报告会,把他们的亲身经历讲给其他同学听,激发贫困生内心的共鸣。还可以邀请从贫困家庭走出来的行业骨干或企业领导现身说法,引导贫困生坦然面对现实,建立正确的自我评价,树立坚强的人格品质。最后,高校可以在助学工作中开展感恩教育。通过助学活动,让贫困生体会到他们之所以能顺利完成学业,离不开国家、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离不开父母、家人的辛勤工作和付出,离不开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关爱,要懂得知恩图报的道理,最终实现助学工作的育人目标。

5.营造感恩教育环境

校园环境是贫困生学习和生活相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贫困生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对贫困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是老师要身体力行,做好表率。大多数学生都以老师为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学生,教师要以身作则,常怀感恩之心、仁爱之心,主动为贫困生排忧解难,使他们感受到关爱。二是要充分发挥学校宣传媒介的导向作用。可以对不懂得感恩,冷漠无情的现象进行批评,对感恩图报、施恩不图报的行为进行表扬和宣传。三是高校要以文化素质教育为主线,以艺术节、科技节等活动为载体营造科学、健康、高雅、积极的校园文化。

五、总结

高校加强对贫困生感恩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国家的长久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感恩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教育过程,高校要真正做到以贫困生为本,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贫困生感恩教育制度,把感恩教育真正做实。对于贫困生的感恩教育不仅需要在方式和方法上有所创新,更需要高校、社会、家庭形成合力,共同帮助贫困生塑造健全人格,全面成长成才。

作者:刘振洋 满春涛 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学生工作部

第二篇

一、高校学生群体中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

(一)贫困生受到资助却不思回报,不图感恩一些受资助的学生会产生“等、靠、要”的思想,对资助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往往在学校给予资助后,毫无感激之情,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有的学生甚至想方设法欺骗教师,争做贫困生,骗取学校资助,认为资助的钱不拿白不拿。

(二)部分贫困生没有将知恩图报的想法践于实际一部分学生是知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未能用实际方式表达。部分贫困生不善于与人交际和沟通,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往往有这样的心却未付诸实际。

二、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第一,一方面,学生在强调自我权利与自主意识的同时并没有把自立意识与责任观念同步发展起来。加上如今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加,更加滋长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另一方面,西方文化的入侵,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摒弃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感恩美德。

第二,网络化带来的不良信息侵蚀着学生的思想道德。网络不良信息的散播,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利益大于一切的价值观等,影响了学生们的思维方式。网络游戏的层出不穷,虚拟世界不符实际的价值观和毫无责任感的生活态度,也让学生容易迷失自己,更不用说去构建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第三,高校在资助的过程中重“资助”轻“育人”。目前,高校资助超越资助本身的育人功能没有被认识到,没有很好将资助和育人结合起来。一方面,有时候资助工作并没有领悟国家的资助政策传递出的育人的信息,没有积极引导学生去感恩。另一方面,我们的感恩教育方式有时候不够贴近学生,通常是让学生积极参加教育指向性、目的性较强的活动。这种活动如果开展过多的话,学生容易产生疲倦感、负担感甚至排斥感。其实,帮助贫困生成为精神独立、人格健全和全面发展的人,应成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最高价值目标。

第四,高校重“给予”轻“回报”,缺乏对受助学生的相应约束机制。资助忽视了贫困生回报社会的责任,滋长了贫困学生“只有权力没有义务”的不良风气,导致部分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不利于贫困生的自立自强和长远发展。

三、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贫困生感恩意识的培养

(一)认识到高校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感恩,是人性中善良一面的真实写照。所谓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首先,高校感恩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补充。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加,父母溺爱孩子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这种环境培养出来的孩子大部分缺乏感恩意识。高校感恩教育在这个时候要发挥大学生课堂学习最后一站的作用,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其次,高校感恩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延伸。“教育”二字,一为教书,一为育人。学校在育人的过程中要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感恩师长、长辈,能融洽校园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率。养成感恩的习惯能为就业奠定基础。任何时刻,社会的每一处角落都需要爱,需要一颗感恩的心。

(二)关于高校对贫困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几点思考

1.改变单独的经济资助模式,加强“精神资助”,促进贫困生全面发展

以往我们的工作往往忽略了将贫困生培养成品德高尚、素质能力全面的人。而现在应该通过大学的思想教育,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正确对待和认识自身的贫困,培养自律自爱、自强自立的精神。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或者班主任一对一的长期指导,让贫困生了解、认识自己,并勇于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逐步培养他们利用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去回报社会的意识,不断增强其社会责任心和社会使命感。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要帮助和鼓励贫困生去锻炼自身的各方面能力,让贫困生们在深深感受到学校的关怀的同时不断注重自身思想道德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2.营造校园感恩的大环境、大趋势,让环境塑造新时期的大学生

在校园内要营造感恩的氛围,唤醒学生的感恩认知,要让学生在内心形成主动感恩的意识。因此感恩教育要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一方面加强理论教育,同时又要在实际事例中触及贫困生的心灵,唤起他们的感恩认知,让他们真正了解和明白感恩,更好地去知恩、识恩。另一方面,要发挥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切实做到感恩在我身,引领校园感恩风潮,调动校园的感恩因子。

3.拓展更多渠道让学生去感恩,为学生创造感恩的机会

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存有感恩之心,却从未付诸实际,原因是苦于没有合适的机会。作为高校应该给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和途径。高校可以利用网络引导学生利用QQ、微博以及博客等一些方便有效的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还可以提供社会实践,根据不同专业提供不同的社会实践。这样做一方面能让学生将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增加学生参加感恩教育活动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让他们感受自身的存在价值,让他们在服务他人和社会的过程中不断感悟感恩的意义。

4.发挥辅导员—教师教育联动的堡垒作用

目前,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主要力量为辅导员、班主任。虽然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时间最多,是开展感恩教育的重要力量,但完全依靠这支力量是不可取的。辅导员有着专业性不强、事务繁杂等局限性。应该让专业教师的作用最大化。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教育主阵地,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给学生更多关爱,让学生在课堂中发现关爱,珍惜关爱,学会关爱。同时要更多让学生成为一个社会人,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辅导员和教师要形成课堂和生活联动共同促进学生感恩意识的养成,平时双方应多加强沟通交流,共促学生的成长。

四、总结

总之,受助学生的感恩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在物质资助学生的同时还应给予学生精神上的资助,让学生知恩、感恩、报恩,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自立自强、自我成长,让他们能够成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新一代生力军,最终实现高校资助育人的功能。

作者:夏震然 陈友洋 单位:常熟理工学院

第三篇

一、大学生感恩意识淡漠的原因

当前,大多数学生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对他人的相助之意,能常怀感恩之心、常念相助之情、常思反馈之举。但是,也有些学生感恩意识淡漠,感恩行为缺失,原因有以下几个。

(一)家庭感恩教育的缺失

当前,我国大多数家庭对孩子的关爱更多停留在物质层面,而精神层面的教育比较欠缺。现在在校的大学生不少是独生子女,在家中享受着众星捧月般的关爱与呵护。孩子想要什么,父母几乎有求必应,宁可自己千辛万苦也不能“委屈”孩子,久而久之,子女认为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是理所应当的。父母过度的无私奉献,给子女造成了接受帮助理所当然的心理,从而对感恩的认知“先天”缺失。

(二)学校感恩教育的忽视

长期以来,各级学校功利化教育倾向明显。注重学习成绩、升学率和就业率,中学教育沦为升学的工具,大学教育沦为就业的工具。学校关注学习成绩、专业教育,相对忽视思想道德教育,感恩教育自然也很少进入学校教育的视域。罗海鸥对我国大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认为“我国大学德育目标比较抽象、模糊,忽视基本品德素质培养,与学生实际脱节,德育内容漫无边际,存在‘远、大、虚、旧、偏’的弊端”。

(三)社会感恩土壤的缺乏

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金钱名利成为不少人追求的目标,房子、车子、票子充斥了人们的头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思想大行其道。有人为了实现个人自私的目标而不择手段,这就造成了人与人冷漠、欺骗伤害……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信任危机。有人不敢相信人世间有真爱,做好事前,先考虑会不会被诬陷;受到帮助时,总担心会不会是陷阱。这样的社会氛围对囊中羞涩的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产生了一定影响,部分学生虚荣攀比、自私自利、缺乏责任感、心无感恩之念。

二、以资助工作为平台,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

大学生感恩之德,需要通过教育引导,形成感恩意识,进而衍生出感恩情感,外化为感恩行动。高校要以贫困生资助工作为平台,针对性地加强感恩教育,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以宣讲引领感恩的认知

感恩的前提是识恩和知恩。学校应利用宣传海报、主题班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国家的资助政策,大力宣传设立奖助学金的意图与作用以及奖助学金的评选条件、名额分配及工作纪律,让学生认识到国家的资助政策不仅仅是提供资助,更重要的是育人;认识到国家资助政策是党和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我国人才培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认识到国家设立奖助学金的目的与意义;认识到不可能人人都能获得奖助学金,教育学生把机会留给家庭经济困难、最需要资助的同学。

(二)以文化营造感恩的氛围

良好的感恩氛围对受助学生有润物无声的效果,学生生活其间,也浸润其间。学校可通过感恩征文、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引导受助学生抒发受助后的感受与体验;通过校园“感恩之星”评选活动,树典型,立榜样,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得到熏陶与感染,形成感恩图报的意识;可利用校园网络、广播、宣传栏等载体,大力宣传受助学生知恩感恩报恩的典型事迹;通过选播感恩歌曲、电影等材料,让学生在文学艺术的熏陶中感受感恩,引发思考;可建立师生互动网络交流平台,让同学们分享感恩心得、诉说感恩情怀,并随时解决受助学生的心理问题;可通过奖助学金发放仪式、受助学生代表发言、交流等形式,强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以行动践行感恩的信念

学校可有计划地安排受助学生到机关、图书馆、实验室协助老师进行管理、助教、助研;通过“学雷锋”活动小组,组织受助学生帮助年老体弱的退休教师打理日常生活,参加义务劳动;每年寒暑假要求受助学生以青年志愿者身份深入农村、社区、福利院,让学生体会自己对他人、社会和学校的帮助与施恩,体验劳动付出的自豪与快乐,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热爱之情。

(四)以制度保障感恩的成效

遗憾的是现有资助体系中教育、监督、约束机制不够健全。学校可借助资助体系的实施,制定涵盖感恩教育理念、目标、原则和途径等为主要内容的感恩教育方案,从宏观层面对感恩教育进行规划与设计;建立受助学生监督机制,将受助学生的学习成绩、遵章守纪、生活消费等各方面表现纳入资格审核和考核范围,出现问题及时了解情况,反馈解决,并作为再次申请的重要依据;建立受助学生义工制度,要求受助学生在享受相关待遇的同时,履行相应的义务,实现受助学生教育与管理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三、总结

总之,感恩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应当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有效渗透感恩教育,把对受助学生的经济帮扶与感恩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激发他们回报社会、服务他人的感恩行动,真正发挥国家资助政策功能和作用。

作者:李荣江 单位: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