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类院校受资助贫困生感恩教育实践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类院校受资助贫困生感恩教育实践,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农类院校受资助贫困生感恩教育实践

摘要:农类职业院校是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主阵地,对农类职业院校受资助的学生强调感恩,是希望受资助的学生知恩图报,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对农类职业院校的学生进行专业教育时,不仅需要传授专业知识,也需要培养他们“大国三农”的情怀。感恩教育可以帮助解决农类职业院校的学生对于“三农”工作不想留、留不住的问题。

关键词:农类职业院校;受资助贫困生感恩教育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植于党和国家的发展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发展趋势,顺应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进而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农类职业院校是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肩负起为乡村振兴培育人才的使命和担当。乡村要实现全面的振兴,人才是关键。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更多具有感恩素养的农类职业院校的专业人才。而对农类职业院校受资助的贫困生进行感恩教育有利于为乡村振兴输送更多人才。农类职业院校受资助贫困生感恩教育的研究旨在鼓励学生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并积极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应用在乡村振兴的大地上。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2021年全国学生资助工作要点》要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强化精准资助,大力促进资助育人,切实把“扶困”与“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1],建立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起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和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本文选取农类职业院校受资助的贫困生为研究对象,调研其感恩教育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感恩及感恩教育的内涵分析

(一)感恩的内涵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感恩是人在得到了外界的帮助后积极回馈他人、回馈社会的情感表示,是意识到被给予后而自发形成的感谢对方的心理活动和现实行动,是积极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心态的体现。感恩素养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纽带[2]。

(二)感恩教育的内涵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通过相应的方法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感恩意识的教学活动。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促情的情感教育和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3]。它对提高人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有着重要作用。感恩教育是大学生价值引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德育教育指明了方向。感恩教育是促成互相尊重的妙方,是愉悦自我的良策,是改善人际关系的保障。感恩教育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有利于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更好实施。

二、农类职业院校受资助贫困生感恩教育的现状调查分析

本文对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广西桂林农业学校、广西玉林农业学校、广西梧州农业学校、广西百色农业学校、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等广西区内农类职业院校受资助贫困生进行感恩教育调研,向这些受资助的贫困生随机发放了九百多份调查问卷,问卷回收有效率达到98.5%。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汇总得出以下几个结论。一是大多数贫困生具有感恩意识且其感恩的认知水平相对较高,对资助政策抱有感恩的心理,但仍然有11%的贫困生对于感恩的认知处于较低水平。这11%的贫困生对国家的资助政策持冷漠态度,主要表现为旷课、态度不积极,不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对班集体没有奉献精神,对自己的人生没有理想追求。二是46%的贫困生认为农类职业院校没有根据农类院校所特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感恩教育引导。这主要表现在没有根据院系的专业特色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进行感恩教育。三是54%的贫困生认为自己没有持续参与到学校组织的感恩教育实践活动当中。这主要表现在大部分学生更多的是在思政课堂的学习中学到了感恩教育的内容,但没有将感恩教育落实到日常行为规范中。没有持续参与感恩教育会使学生的感恩培育效果欠佳。四是农类职业院校在贫困生感恩教育方法上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部分同学反映,校园内没有形成良好的感恩氛围,榜样人物的引领带动作用也没有体现出来,学生群体中更没有形成感恩道德的共识。五是学校层面没有形成感恩教育的齐抓共管。资助部门、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等多元主体在贫困生感恩教育中的全员育人效果不够理想。对农类职业院校受资助的贫困生感恩素养的培育应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这样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三、农类职业院校受资助贫困生感恩素养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感恩教育制度缺乏系统性

农类职业院校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感恩教育规范制度,没有将感恩教育制度纳入到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中。虽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也会进行感恩教育的引导,但也只是停留在教学层面,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覆盖相对欠缺。没有系统完善的制度统筹规划,感恩教育的落实就没有保障。

(二)感恩教育缺乏长效教育机制

和监督反馈机制农类职业院校目前已经落实感恩教育与资助工作相结合。但当下的感恩教育缺乏长效教育机制,特别是监督反馈机制,还没有建成贫困生感恩教育的监督考核指标体系。在日常的资助工作过程中,感恩教育只是其中一个环节,感恩教育的工作通常停留于短期性、表面化的形式当中,这种形式化和短期性的活动减弱了感恩教育的效果,达不到强化行为的作用[4]。

(三)感恩教育缺乏个性化的引导

农类职业院校没有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有针对性地进行感恩教育。涉农院校是为乡村振兴培育人才,其毕业生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对涉农专业受资助的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引导应该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导向来进行的,并具有个性化和针对性。

四、针对农类职业院校受资助贫困生感恩教育缺失的对策

(一)创造条件、搭建平台

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农类职业院校受资助贫困生感恩教育也要与现实相结合,构建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可以在学校社团当中专门构建一个开展感恩教育实践活动的社团,其主要职责就是有计划地进行感恩教育的实践活动。建立专业化社团既方便开展感恩教育引导工作,又能够关注到贫困生的各种动态,让学生产生归属感。社团的实践活动应该丰富化,实现从学校到社区再到社会的全覆盖。例如,可在学校举办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征文活动;也可以在节假日组织学生进入社区和敬老院,帮助老人打扫卫生;可以组织“三下乡”、爱心公益活动等,在形式丰富的活动中培育学生的感恩素养。通过活动开展感恩教育能够提升感恩效果的实效性,促使贫困生将感恩意识转化到感恩行动当中,这是感恩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当然也可以采用一些创新性活动,例如,开展以“感恩社会”为主题的实践活动,用自己的力量回馈社会。通过为学生搭建平台[5]、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学生在感恩教育中的情感体验,提升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二)建立考核、规范运行

对农类职业院校受资助的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要建立切实可行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体系除了态度等定性考核外,还可以加入成绩等定量考核。资助政策的初衷是不让任何一个贫困学生因为经济问题而辍学,所以,成绩可以是考核受资助学生感恩教育的定量指标。受资助的农类职业院校学生的感恩教育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中还可加入的内容就是对班集体的贡献,即以是否积极服务班集体作为考核的指标。受资助的学生享受国家的资助政策,应该在班集体中体现出奉献精神。考核应该在每个学期的期末进行。考核时要公平公正,并把考核的结果向该同学传达。辅导员再根据结果进行耐心细致的引导。因此,考核的过程和结果不能流于形式。通过规范的考核能逐步引导并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6]。

(三)依据特色、典型引导

农类职业院校应该根据学校的专业特点以及人才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引导。农类职业院校是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主阵地,主要培养学生“大国三农”情怀,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工匠人才。根据人才培育方向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生的感恩教育。具体说来,将“食品安全卫士”和“平安中国”融入食品工程系相关专业中,强化学生的食品安全责任感以及诚信素养,通过诚信素养的强化来提升学生的感恩心理,将感恩素养通过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履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来体现出来,使学生以更好的姿态回馈社会。将“农耕文化”“辉煌华夏”和“大国农匠”融入农学与园艺系相关专业中,提升学生对国家农耕文明以及现代农业的奉献意识,践行感恩教育。将“美丽乡村”“园林乡村”“乡风遗迹”融入园林与建筑工程系相关专业中,培养学生对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的保护意识和服务精神,提升感恩素养。将“绿色生态健康养殖”“抗‘疫’中国”融入动物科学技术系相关专业中,让学生养成奉献感恩的习惯。将“医乃仁术”“大医精诚”“健康乡村”融入药学系相关专业中,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学生医德素养和感恩素养的养成。将“数字农业”“智慧农业”“互联网安全”融入信息与机电工程系相关专业中,培养学生的农业现代化、信息化思维,提升学生网络安全意识,让学生在价值观的养成中强化感恩素养。将“感恩中国”融入商贸管理与外语系相关专业中,让学生认识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农业品牌营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四)高度重视、全员组织

以学校、学科、教师为契机,多主体、全方位提升贫困生的感恩意识;并落实主体的责任,提高认识。学校对感恩教育在贫困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职业观当中所起的作用要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在学校顶层设计上对感恩教育做系统化的部署。学校的资助部门应该是贫困生感恩教育的主要牵头部门,要形成规范化、专业化的感恩教育制度,落实责任主体的作用,将贫困生感恩教育工作落实为日常化、规范化、高效化的“品牌”工作。在涉农院校的学科教育教学中,强化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模式,发挥专业课和思政课在教学过程中感恩教育的主渠道地位,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使感恩教育在课程教学当中有效渗透。通过课程教学的引导和启发,激发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在涉农院校的教师层面,要强化教师感恩素养的模范带头作用,提高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并将之融入教学的能力。教师可通过自己的示范效应来带动学生的感恩行为,进而产生感恩引领的示范效应,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守好自己的责任田。也可以充分利用“大思政”元素来充实课堂教学,利用好社会资源来培育贫困生的感恩素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做到感恩主体与学科教学相互融合,引导学生自觉形成感恩意识。只有全方位、全员、全过程强化农类职业院校贫困生的感恩教育,才能使学生的感恩意识得到充分提高。

结语

感恩教育的引领可以让更多农类职业院校受资助的贫困生在完成学业后走到基层,走进农村,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专业知识。2021年,全面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三农”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乡村振兴中来。农类职业院校是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储备基地,对受资助的贫困生进行有效的感恩教育,能解决乡村振兴中的人才问题,解决学生在乡村建设中不想留、留不全的问题。通过内容丰富的感恩教育,营造明礼守信、感恩和谐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受资助学生的感恩意识,引导学生懂感恩、会自强,展现当代大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有利于农类职业院校受资助贫困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对待人生,树立起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责任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激发艰苦奋斗的作风,也能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农类职业院校受资助贫困生感恩素养的培育能提升学校资助育人的效果,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打造出高素质的知农爱农型人才,为乡村振兴积蓄人才力量,有利于构建产业兴旺、生活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总之,感恩素养的培育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能激励各种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作者:潘小燕 陈泳杏 单位: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