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路径探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加强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路径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加强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路径探讨

【摘要】“感恩”一词源于西方,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感恩象征着高尚与美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高级社会情绪。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中,感恩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传统美德,是每个人必备的品格。国内外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感恩状况与心理健康息息相关,尤其是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更为密切;一个人越是感恩,幸福感就越高。因此,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感恩状况,加强感恩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提升其幸福感,促进其人格完善。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教育;现状;路径

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感恩逐渐成为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热点。“感恩”一词来源于拉丁语gratia,意为恩惠、仁慈或感激。感恩是指个体用感激认知、感激情感和感激行为,回应因他人的恩惠或帮助而使自己获得积极体验或结果的心理倾向。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儒家就特别重视美德传承,儒家思想恰恰是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的思想之一。儒家强调的亲情、伦理、礼制、道德、关怀等,充分体现了感恩思想。儒家将感恩作为一种最基本的道德准则,用以维护传统社会的人伦秩序。比如,“羊跪乳,鸦反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投我以李,报之以桃”等,就充分体现了中国人高度重视感恩的民族文化。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也是人之常情。学会感恩,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1]。感恩也是一种情怀,这种情怀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教育者通过感恩教育来点拨和引导。教师要点拨大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引导大学生逐渐养成感恩情怀,使感恩成为大学生自觉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促进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当代大学生感恩认知现状

当代00后大学生是备受争议的一代,优越的生活条件和成长环境使他们被社会隐性地判定为特殊的一代人,并因此被贴上了许多标签。那么,这代人真的像社会所认为的那样吗?为了系统、真实地了解他们,笔者结合多维感恩量表和大学生抗挫折能力问卷,分别从性别、学历层次、政治面貌、年级、专业、生源地、是否独生、是否单亲等方面调查其感恩状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大学生感恩认知现状的性别差异

大学生感恩认知水平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明显。总体来说,女大学生的感恩认知水平高于男大学生。这说明,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有更多的感恩体验。由于男性、女性生理基础不同,对事物的体验有差异,女生对感恩事件有更低的域限,因此女生相对于男生而言更容易产生感恩意识。

(二)大学生感恩认知现状的学历层次差异

在学历层次上,大专学生和本科学生的感恩认知无明显差异。随着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有所提升。因此,感恩认知现状在学历层次上没有显现出太大的差异。

(三)大学生感恩认知现状的政治面貌差异

在政治面貌上,大学生感恩认知水平差异不大。虽然大学生中的共青团员所占比例远远高于共产党员所占比例,但总体来说,他们的感恩认知水平无显著差异。

(四)大学生感恩认知现状的年级差异

在年级变量上,总的来说,大一学生的感恩认知水平最高,其次是大四学生,再次是大三学生,最后是大二学生。大一学生刚刚通过高考,步入大学校园。一些大一新生缺乏独立生活经验,在适应大学新环境、新生活过程中难免遇到困难、出现问题。此时,他们通常会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因此他们的感恩水平较高,更容易对他人和外界提供的帮助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进入大二后,对大学的新鲜感和作为大学生的自豪感逐渐减弱,当学生面临各种等级考试或资格考试时,这种以自学为主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感受到较大的压力,学生开始对大学生活有所厌倦,体验的积极情绪逐渐减少,所以此时大学生的感恩水平最低。大三可以说是大学时期的一个转折点。进入大三后,学生开始思考人生、谋划未来,对一些人和事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因此其感恩水平也随之增加。到了大四,大学生开始面临毕业和寻找工作,在此过程中往往能体验到生活的种种不易,使其更加感恩周围的人和事;同时,即将离开学校的不舍和对校园生活的珍惜之情,更增添了其感恩之情。

(五)大学生感恩认知现状的专业差异

在专业上,文科生与理工科生差异较显著,文科生感恩认知水平一般高于理工科生。我们常说文科生和理工科生的思维方式不同,这在感恩认知上也得到了验证。通常情况下,文科生以感性思维为主,而理工科学生以理性思维为主。这可能就是文科生对情绪体验更敏感的原因。所以,文科生通常更容易体验到感恩情怀,也更容易表现出感恩行为。

(六)大学生感恩认知现状的生源地差异

大学生感恩认知现状在生源地变量上无显著差异。这说明,生活在城镇和农村的大学生,其感恩水平没有太大差别。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大学生个人文化素质不断提升,这部分差异将不复存在。

(七)大学生感恩认知现状的是否独生子女差异

在是否独生子女变量上,大学生感恩认知水平并无明显差异。一些人会有这样的体验:独生子女长期被家长溺爱,容易形成自私自利的性格,经常会以自我为中心,不体会别人的感受,导致独生子女不太懂得感恩。其实,正因为是独生子女,全家人都围着一个孩子转,家长对孩子各方面关心就会更多,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会更关注,使独生子女通过家庭和学校教育获得了相应的感恩认知。非独生子女,大多数情况下通过与家庭成员的接触和教育来习得感恩。尽管两者在感恩获取途径上有所不同,但无论通过什么途径,他们都不同程度地获得了感恩教育。因此,是否独生子女并不影响个体的感恩水平。

(八)大学生感恩认知现状的是否单亲家庭差异

在是否单亲家庭变量上,大学生感恩水平差异比较显著。总体来说,非单亲家庭大学生比单亲家庭大学生更懂得感恩他人。非单亲家庭的大学生,其父母都在身边,家庭氛围相对稳定和谐,因此从小就得到了来自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安全感十足,情感体验较为全面、深刻,他们更能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关怀和帮助,更容易感恩他人[2]。而一些单亲家庭的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地缺失父爱或母爱,在心理上难免会有自卑感,也缺乏安全感,导致他们遇到困难时较少开口求助他人,因此也较难产生对他人的感恩之情。

三、加强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路径

感恩教育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它既是一种情感教育,也是一种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人性教育。高校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学校、家庭、社会和大学生自身出发,全方位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情怀。笔者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感恩认知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大学生感恩意识不牢固。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一)明确高校在感恩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不可否认,高校在感恩教育中始终发挥了主导和主体作用;但我们也应看到,当前一些高校的感恩教育存在一定的盲区,尚未建立系统的感恩教育机制。如果说传统的理论灌输不能适应当下的需要,那么如何根据时代特征搜集大学生的需求,研究出更有针对性、更具说服力和时效性的感恩教育方式方法,已成为一个全新课题。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一是不断丰富感恩教育内容。譬如,对大学生开展生命教育,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有积极的心态,不低头、不逃避,乐观面对;对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3],懂得用心体会身边的爱与善意,提高幸福指数;对大学生进行担当教育和责任教育,勇于直面社会中的现实问题,真诚对待身边的人和事,体会社会的温暖,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二是不断创新感恩教育方式方法。例如,利用学生喜欢的新媒体进行感恩教育,开展相关的感恩教育实践活动,让学校中的感恩教育更接地气,更加人性化、生活化。三是努力构建感恩教育长效机制。比如,充分发挥思政课程主渠道优势开展感恩教育,将感恩教育与课程思政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感恩实践。

(二)发挥家庭在感恩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如果我们把社会比作一个整体,那么每一个家庭就是组成这个整体的细胞。只有作为细胞的每一个家庭都美满幸福,整个社会才能和谐发展、不断进步。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而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4]。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父母在这一时期对孩子成长的引导作用尤为重要。即便孩子只有在寒暑假才能回家,父母也要利用寒暑假时间和平时在校期间与孩子进行定期沟通,关注孩子的成长。其一,家长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爱的家庭。父母之间关系和谐,互敬互爱,孩子就会在一个健康的、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父母要与孩子做朋友,建立平等的家庭关系,形成良好的家风。其二,家长要身体力行地引导孩子懂得感恩、愿意感恩。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为孩子做出榜样是最好的教育方式。照顾老人、向有困难者伸出援手、保护环境、勤俭节约,等等,都会在潜移默化中滋养孩子的心灵。其三,家长要改变教育理念。家长不能片面地关注和追求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孩子的道德修养和身心健康。

(三)在社会上营造感恩教育的浓厚氛围

良好的社会风气对于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具有重要作用。社会上浓厚的感恩教育氛围,也可以与学校的感恩教育接轨。第一,政府要加强舆论引导。可以成立专门的宣传和监督机构,加强对感恩事件和感恩人物的褒扬和宣讲,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增强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在社会大环境中树立正确的感恩观、是非观、善恶观。第二,发挥主流媒体和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全媒体传播正能量。“感恩父母,感恩教育”公益广告、《感动中国》、《百家讲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宣传片等,都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同时,要净化网络空间,加大对在网络上传播不良信息、虚假信息等行为的惩罚力度。第三,利用社区这一社会生活基本单位,促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社区本身就具备了浓厚的感恩氛围,新时代社区治理“两邻”理论的提出,使社区的感恩氛围更加深入人心。因此,在社区中开展感恩活动和感恩教育,对于大学生感恩情怀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比如,在寒暑假期间,将社区内的大学生组织起来,成立一个短期的大学生志愿者团队,配合社区开展各种公益活动,辅导社区内弟弟妹妹的学习、看望和照顾社区内孤寡老人等,可以让大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感恩、践行感恩。

(四)增强大学生感恩教育中的自我教育功能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真正的教育乃自我教育。感恩教育的最终结果就是让学生内化于心,形成自身高尚的品德修养[5]。首先,大学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感恩认知。只有提高了认识,才能从心底认同感恩情感,并做出与之相适应的感恩行为。大学生要正确认识感恩的本质,了解感恩的具体内容,懂得感恩的意义,常怀感恩之心。其次,大学生要学会升华自己的感恩情感。感恩之情能否真正转化为感恩之行,是感恩教育成败的关键。每个人都有感恩的情绪,大学生的感恩情绪就像一股暖流,可以瞬间温暖人心。能否正确对待自己的感恩情绪,决定了大学生可否将感恩情绪很好地转化为感恩行为。大学生可以通过加强理论学习、道德自律等方式,把自己的感恩情感恰当地转化为感恩行为,将真诚的感恩之心传递给他人。最后,大学生要不断培育感恩品质,强化感恩实践。大学生要始终向善,通过对榜样人物的不断学习,完善自我,还可以借助各种机会展开报恩、施恩之行,使感恩品质得到升华[6]。比如,参加学校组织的大学生志愿者团队和其他公益社团,通过实践活动践行感恩;踊跃报名参加贫困山区支教活动,用实际行动回馈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假期回到社区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保护环境、爱心献血、关爱弱势群体等),使感恩情怀得到最大程度的升华。新时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感恩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社会的整体感恩状况。当前,大学生整体感恩认知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调查当代大学生感恩现状,探索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显得日益重要。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加入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不断提升大学生感恩认知水平。

作者:崔丹 单位:沈阳开放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