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新时代中学生感恩教育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自觉传承中华孝道,感念父母养育之恩,感念长辈关爱之情,养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良好品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倡导现代文明观念,推动形成爱国爱家、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尚。这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进行新时代学校道德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大举措。本文针对“立德树人”教育中部分青少年“忠”“孝”缺失与核心素养培育的问题进行探讨。
感恩是一种人格教育,也是一种精神提升,美国人通过感恩节方式来教育孩子要学会感恩;中国古代通过“乌鸦反哺”等故事教育孩子要学会感恩。感恩是一种心灵的洗礼,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明白生命的美好,才能够真正用心去关爱他人。在中国,感恩是一种传统文化,更是深得社会鼓励发展的一种优良人性品格。常怀感恩之心,才有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学会感恩,才会热爱生命、关爱他人。对养育自身的父母有孝敬之心,对生活的这片土地就会有热爱之情。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感恩教育就是“立德树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就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四个自信”的底色所在。
一、感恩教育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性
感恩教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感恩是现代社会优良品质的传承和互动,是一种春风,能够消融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寒冰。在现代社会,学会感恩非常有必要。
(一)感恩的含义
从字面上来看,感恩最简单的解释为:“感谢恩情,即对别人的善意和帮助,表示一种感激和感谢。”实际上感恩是有着丰富内涵的。首先,感恩是感受到恩情,即知恩。有些人将别人的善意和帮助视为理所当然,这种人当然不懂得感恩,例如有些教师辛辛苦苦为某个学困生补课,他是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的,但是有些却学生不领情、不知恩,反而觉得教师讨厌,这就是不懂感恩的表现。其次,要对别人的善意和帮助表现出感激等具体行为,这种行为可以是语言的,也可以是行动的。在公交车上,大家都很累,都想舒舒服服坐着,如果有人给老人或者孕妇让座,他们至少应该说声“谢谢”,这既是礼貌,也是感恩。
(二)中国感恩文化发展
我国是一个强调感恩文化的国度,古人强调“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中华文化中,学会感恩,是做人的一项基本要求。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感恩文化让中华文明保存了许多善良和美好。然而伴随着中国的发展,一些传统的感恩文化正在缺失,如很多小孩变得非常自私,不懂家中长辈为自己的付出,甚至瞧不起自己的父母,还对父母恶语相向,这就是感恩文化缺失带来的后果。我们强调的“孝道”并非顺从父母,而是要知道父母的付出,要重视父母的亲情。父母在孩子年幼的时候,提供了爱、抚育和保护,孩子小的时候,就可以帮助父母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如帮下班到家的爸爸妈妈倒杯茶等,这就是感恩。只有从小让孩子学会感恩,他们以后才能成为一个善良的、具有良好修养的人。
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确立感恩教育的基本内涵
(一)对传统感恩教育思想的诠释
在中国,孝文化是感恩文化的核心内容,孝顺文化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之一。孝道文化是中国基于家庭模式的感恩文化,它对于中国古代感恩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孝道文化是维持中国古代社会传承与发展的社会感恩文化。在传统社会,一个人不孝就会被人鄙视,并且无法进入学堂深造,而无法担任社会公职,基本上属于被社会唾弃的人。孝道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也有一些趋势偏离的演变。一些家长利用孝道文化压制年轻人,要求他们服从自己,这就是感恩文化的变质,导致很多年轻人反对孝顺文化。因此,中国古代的孝道文化,应该重新进行定位和规范,强调亲情、爱、关怀、付出等正能量的内容,而应该去除掉压制、服从、顺从等偏负面的内容。只有这样,孝道文化才能够真正变成社会感恩文化,从而赢得更多人的认可。实际上,对于孝道文化的反思,也是孝道文化能够长远发展的根本。我们应该理性地传承孝道文化。在中学语文教材中,不论是初中还是高中的语文课本,都有大量涉及感恩教育的文章,内容丰富多彩。笔者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总结出这些丰富的资源中一个“孝”字诠释出感恩教育,进而诠释“立德树人”教育的丰富内容。感恩涵盖了自然之恩、父母之恩、师长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青少年感恩教育的基本领域,构筑了依托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开展感恩教育的资源宝库。
(二)感恩教育的基本内涵
一是感恩父母。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父母为天,个人为地,没有天就没有地。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养育我们付出了几十年的艰辛甚至是生命。二是感恩师长。感激师长的教导之恩。教师如同父母,引导教育我们学习与成长,师爱代替了许多父母不能给出的厚爱。三是感恩社会。感激他人的帮助之恩。社会主义大家庭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相互爱护之情。四是感恩祖国。感念祖国的哺育之恩。教材中的有些古诗和课文能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灿烂文化,有的课文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才是祖国的优秀儿女。这些既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也是感恩祖国的宝贵资源。五是感恩自然。自然是我们生命的根基,山水孕育胸怀,草木提供食物,没有大自然,也就没有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三、将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与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意志有效结合起来
感恩,不仅仅是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更要加倍感谢祖国和人民的培育之恩。试想,没有国家这个大家,哪有我们个人的小家呢?家国情怀,这是永远不可分割的,感恩教育和爱国教育应融为一体。
(一)引导学生思考国家和民族命运
要让学生意识到,国家已经为民众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那么民众需要学会感恩,从而思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思考国家和民族命运,让学生意识到,只有中国强大了,中国人在世界上才有真正的地位。今日的中国,航天、原子能、5G等都在世界上居于先进地位,中国人在世界上能够自由而自豪地行走,这都是国家强大带来的。因此,我们要感恩祖国,并且要想办法为祖国发展作贡献。
(二)积极引导开展感恩教育
在感恩教育中,学校应以社会实践活动教育为契机,升华学生的报恩行为。学生的报恩意识只停留在家人、父母身上还不够,学校一定要及时地将学生的报恩意识迁移到爱别人、爱社会。笔者认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失为一种提升学生报恩意识的有效方法。例如,教师可以让德育课走出校园,带着学生到敬老院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听听老人们当年的辛酸生活和工作经历,让学生知道,他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有老人们付出的辛劳和汗水,善待老人是他们不可推卸的责任。通过一次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真正学会了如何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懂得了什么才是报恩于行。爱国,爱社会,这才是大爱,这是更广博的感恩教育。
作者:熊平 单位:重庆市丰都县平都中学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