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路径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路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路径

摘要:教育扶贫是国家扶贫工作的重点,实现精准化资助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发展的必然选择。绝大多数贫困生基本上已经在日益完善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和精准化资助政策下获得了资助,但是资助育人工作还比较滞后,依然存在贫困生感恩意识匮乏、责任感缺失等问题。高校应重视对贫困生的感恩教育,通过思政教学、政策完善、社会实践和感恩文化塑造等多种形式,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和珍惜,更好地实现资助育人功能,彰显教育价值。

关键词:精准资助;贫困生;感恩教育;路径

伴随着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高校贫困生数量逐年增长。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国家建立健全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从制度层面确保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十八大以来,更是将教育扶贫作为扶贫攻坚的重点任务,实现精准化资助、教育精准扶贫已成为新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发展的必然选择。高校资助工作虽然使高校贫困生在经济上获得了资助,但精神资助相对滞后,资助育人成效尚未显现,致使部分受助的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淡薄、缺乏社会责任感。高校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精心设计感恩教育课程体系,完善资助育人政策,建立校园感恩文化,塑造高校贫困生健全人格,弘扬民族美德,增强社会责任感,全方位完善和加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现状

精准资助政策的开展,确保了每一位大学生不会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大部分受助贫困生在政府、高校和教师的关爱下,自立自强,学业有成,并能感恩母校、感恩父母、感恩教师和感恩社会。但仍有部分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主要表现为:一些受助贫困生感情淡薄,认为政府的资助和教师、父母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懂得生活来之不易,对教师和父母缺乏必要的尊重和理解[1];部分贫困生精神懈怠,“等、要、靠”思想严重束缚了其自立自强的能力,只知索取不知回报,只想等着无偿获得资助而不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一些受助贫困生道德败坏,为了获得资助不择手段,恶意造假,获得资助后肆意挥霍,不知节俭,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还有一些学生争当贫困生,争抢有限的资助名额,一旦获得资助便沾沾自喜,没有评上便怨天尤人,质疑学校和教师,对资助过自己的人漠不关心。当前,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4个方面。

(一)贫困生自身心理不健康和诚信意识缺失

物质的匮乏和经济的窘迫使部分贫困生心理上存在自卑和不平衡,往往认为学校的资助是出于对自己的同情和怜悯,内心很难产生感恩的意识和回报的想法[2]。部分贫困生弄虚作假骗取补助,恶意拖欠学费,不按期偿还助学贷款,挥霍浪费,高档消费品和名牌服装比比皆是,考试作弊,诚信意识缺失。

(二)家庭教育影响贫困生的感恩教育

家庭背景对大学生的成长和人格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高校贫困生大多来自贫困的农村或者下岗失业职工家庭,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来自单亲家庭,还有诸多从小就是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心和关爱。家庭的经济水平、家长的文化程度影响着学生的感恩教育。

(三)高校感恩教育形式单一,效果不佳

目前,感恩教育的理念尚未得到高校的重视和支持,教育形式单一,缺乏课程的精心设计和系统性,大多只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课程蜻蜓点水匆匆而过。感恩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滞后,考查课和选修课形同虚设,流于形式。

(四)缺乏贫困生考核监督的长效机制

贫困生感恩教育不仅是高校、教师的责任,更是社会的责任。资助政策日益完善,形式多样、范围宽泛和金额巨大,让诸多非贫困生垂涎欲滴,源头的监管不力、基层政府的不作为更让部分学生钻了政策空子。虽然贫困建档认定、助学金评审和发放的过程比较严格,但是资助资金的使用效益缺乏学校和社会的考核、监督和评价,助长了部分受助贫困生忘恩负义、不知回馈的行为。

二、加强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

感恩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和美好的道德情感,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基础、和谐社会的润滑剂,感恩并非人的天性,需要在实践和生活中进行引导和启发。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需要从课程教育内容的设计、学校资助政策的完善、校园感恩文化的培育、传统文化美德的弘扬、形式多样的感恩实践教育活动等多个层面和途径来建构。

(一)精心设计感恩课程,发挥思政教育主渠道作用

感恩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理应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格道德品质和人性教育的回归,更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渠道。不仅要通过思想道德修养课堂深入浅出地培养大学生感恩、识恩的人生观、价值观,更要利用专业课堂、选修课堂来挖掘教材中、历史上和现实中的感恩思想和案例。将感恩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耦合,启蒙学生带着一颗感恩的心认知世界的一草一木一自然,引导学生以感恩之心善待友情亲情和各种恩情,教会学生知恩图报和施恩不图报,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和品德。高校领导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尤其是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将其作为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发校内感恩教育的校本课程,使感恩、责任、进取、敬畏成为高校贫困生自觉的思维意识、行为习惯和个人品质,让贫困生把社会、学校等对自己的关爱化为动力,懂得回报父母、回报他人、回报社会,从而满足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积极完善资助育人政策,充分利用贫困生资助平台

对贫困生的资助不仅仅是经济资助,更重要的是精神资助。经济资助是暂时的,精神的鼓励和支持是高校贫困生刻苦学习奋斗的永恒动力。要充分发挥资助育人的良好功能,通过有效的规划和独特的感恩教育方法,使感恩教育通过特定的感恩政策和资助平台体现其应有的价值。不同类型的高校贫困生资助项目有不同的感恩教育意义,利用“奖、勤、助、贷、补”等特定的资助政策和平台开展不同内容和形式的感恩教育。如国家励志奖学金是针对学业优异的贫困生,可以通过颁奖表彰会、报告会等形式宣传感恩先进事迹,树立感恩典型榜样,引导学生把励志奖学金的评定与学习成绩有效结合,形成学习动力。国家助学金是国家、社会、高校通过建档立卡对贫困生进行经济帮扶和关怀,在贫困生认定时引导学生树立诚信意识,教育学生在助学金评审时要学会奉献和谦让,在助学金使用时更要培养节约意识,把国家和学校的关爱正确地使用在自身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其最大的价值,更要关爱他人,传承爱心,奉献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志愿活动和义务劳动。

(三)弘扬传统文化美德,启发感恩意识理性回归

中西方的传统民族文化都有丰富的感恩文化和美德,诸如“羔羊跪乳,乌鸦反哺”“百善孝为先”“投桃报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先进的精神文明成果,体现了一个人基本的道德品质,维系着良好的社会秩序,形成了和谐社会的基础。高校作为传承优秀华夏文明和传统民族文化的推动者,可以通过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专题讲座、开设弟子规选修课等多种形式,深入挖掘传统民族文化中的感恩文化,让感恩意识永驻心底,让感恩文化培育心魂,促进学生感恩意识的理性回归。

(四)营造感恩教育环境,形成校内外良好的感恩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深刻的和持久的,和谐浓厚的感恩文化氛围,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形成、感恩道德品质的价值取向以及理想信念的坚定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首先,教师要身先示范,做好表率。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很多源于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要常怀仁爱博爱之心、感恩施恩之志,引领示范和鼓舞学生。其次,依托学校的主流宣传媒介和校园新媒体,通过校园宣传栏宣传校内外感恩励志典型、历史人物,利用重要的节庆日展开主题宣传,通过校园广播讲述感恩故事、播放感恩歌曲、征集三行情书等感恩诗歌,利用校园新媒体微信、贴吧、校友墙等加强主流意识宣传[3]。把感恩教育融入德育体系中,广泛宣传感恩的意义,树立感恩的典型,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浓烈的感恩氛围中,从感恩环境中受到感染、启发和教育[4]。最后,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贫困生感恩的监督、评价体系。让资助在阳光下运作,资助程序要公平公正,接受全校师生监督,将贫困生是否参与社会志愿活动、义务劳动、无偿献血、关爱老人等社会公益事业,作为贫困生评奖评优的依据,也作为国家资助的考核和监督的依据之一,建立起道德回报机制。

(五)开展感恩实践活动,建立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

高校要借助感恩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亲自体验感恩、感悟感恩,将感恩意识转化为具体的感恩行动。首先,建立健全感恩实践育人的体制机制。针对各年级、各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感恩教育,针对不同的时间节点开展相应的活动,如在新生入学和毕业生毕业典礼上创新地引入感恩教育,利用感恩节、母亲节、父亲节等重大节日开展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其次,感恩活动要持续化、系列化。定期组织贫困生举办感恩节晚会、感恩教育月、感恩征文比赛、感恩演讲比赛等,邀请一些校内外感恩励志的典型到校举行先进事迹报告会、感恩励志讲座,优秀的企业家、知名校友等现身说法,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最后,借助高校助学工作和社会实践工作去体验感恩,深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体会到国家、学校、教师、同学的无私关爱,学会知恩图报,进而达到感恩实践育人的目的。感恩教育作为大学生人格品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应在精准资助形势下对受助贫困生全方位、全过程实施感恩教育。营造和培育校园感恩文化,让学生深知知恩图报,牢记师恩,不忘党恩,永葆孝心,感激知遇之恩、提携之恩、帮扶之恩等,让“滴水之恩当报涌泉”在心底生根发芽。将德育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性、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易申君,袁江波.浅析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实施途径[J].经济研究导刊,2011(12).

[2]王荔.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3(22).

[3]代彤洲.浅议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青少年感恩教育的时效性[J].学周刊,2013(35).

[4]朱飞,李萍.基于资助平台的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实践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9(11).

作者:武红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