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教育思想当代价值探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法律教育思想当代价值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法律教育思想当代价值探讨

一、区分不同时代法律的性质,重视法律在新时代的作用

有着深厚法律底蕴的董必武,深深地知道法制在社会治理和有序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因为这方面的深刻认识,在建国初期,他就提出了“法学教育要为法制现代化服务”,反复强调了法学教育的重要性。针对社会上轻视法律,不讲法律的情况,董必武首先强调必须区别法律在不同社会中的不同作用。董必武强调,人们必须认识清楚,人民民主政权制定出的法律和以往任何时代的法律都是不同的,它代表的就是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它的作用是保障新的国家政权、社会制度的稳定和巩固,保护的是人民的权利,人们不仅不应该反感,而且还必须努力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权威。其次,董必武提出必须看到和努力克服群众运动不重法律的副作用。他指出,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对于取得彻底的革命的胜利虽然作用重大,然而其产生的副作用就在于“群众运动是不完全依靠法律的,甚至对他们自己创造的表现自己意志的法律有时也不大尊重”,对这种不重法律的倾向,在革命时期,因为环境和条件的需要,难以避免,但在和平建设时期,需要予以克服,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将群众运动引向和纳入法律的轨道。董必武深切地看到,要消除人们对法律的这种不信任、不尊重心理,将是艰难和长期的。因此,他提出人民民主政权在政法工作中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将人民群众这种对法律的不信任,不守法、不尊重法律的心理转变为信法、守法、尊重法律。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必须加强法律教育,形成尊重法律和遵守法律的社会基础。董必武对法律重要性的这些认识,在大力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具有非重要的意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是依法治国进程中极为重要和最为基本的工作。

二、多管齐下推进法律教育,形成法律实施的社会基础

为了在全社会形成实施法制的基础,董必武提出要采取多种途径、分别不同层次来进行法律教育。首先,培养法律专业人才,形成实施法制的精英队伍。要实施法制,必须要有专业水准的法律方面的精英队伍。在谈到法律工作干部来源的问题时,他指出:“必须积极培养和提拔新的司法工作者,补充新鲜血液,现在中国人民大学和各大学里学习法律的学生,仍是涌现大批干部的新的源泉。”为此,董必武大力推动在正规大学设立法律系,培养法律的专业人才。其次,采取短期培训方式,培育实施法制的骨干力量。法律精英队伍的培养,时间相对比较长,同时也只能是为数有限的人员有机会接受这种教育,而建国初期的情形是政法工作需要全面展开,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党政干部,不仅大部分都没有必要的法律知识背景,且其中不少人一般文化水平也不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提高政法队伍干部的法律水平,董必武推动在各中央和大行政区设立政法干部学校、干部轮训班,训练政法部门的领导骨干。通过这些途径,使政法干部的法律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为建国初期政法工作步入法制轨道起到促进作用。在《最高人民法院一九五六年工作报告》中,对最高人民法院在一九五六年的工作做了简单的总结:除审判战争犯以外,还审判了反革命和其他刑、民事案件六百五十三件,办理了申诉案件五千零八十三起,处理来信上访问题四千五百六十七件,通过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对各类案件的处理开始步入法制化轨道,依法进行治理的局面初步展开,这与董必武重视提高政法干部的法律水平是密不可分的。第三,推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普法教育,形成执法守法的社会基础。针对社会法律意识淡薄,不重视法律的现状,董必武非常注重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普法教育。为此,他通过推动创办专门的法律协会,注重对法律的宣传,在广大农村地区设立法律宣传员等多种多样的途径来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要提高普通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素养,董必武认为国家工作人员在这方面应该做人民群众的榜样,带头守法。他指出:“对守法这个问题,目前应该很严重的提起国家工作人员的注意,大家应该守法并领导人民群众来守法,这对贯彻我们党的总路线有重大的意义”。要加强对广大群众的法律教育,董必武认为,这是由我们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我们国家是这样一个阶级构成,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依靠共同纲领来团结其他民主阶级,这样的阶级构成来管理我们的国家、统治我们的国家,而这样一个阶级构成的意志所形成的法律,还是以工人阶级的意志为主要意志,如果要号召资产阶级爱国守法,那么首先无产阶级自己守法的概念要很明显的在我们意识中确定下来。守法就是维护无产阶级自身的长远利益。董必武主张多途径多管道,分别不同层次进行法律教育的思想,在大力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具有不同凡响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在恢复法律的专才教育方面有了空前的发展,培养了大批法律专业人才,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必要的人才基础,但是,要全面建设建成法治国家,仅靠法律专才队伍的力量远远不够,必须对党政干部、普通群众进行法律教育,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法律素养,形成浓厚的法治氛围,从而使依法治国有能够顺利推进的可靠社会基础。采取切实的措施,多管齐下,把董必武当年祈望的从党政官员到普通群众的全民法律素养普遍提高变成现实,是依法治国进程中必须努力完成的基础工程。邓小平在改革初期曾指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在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说的就是这一工作至为重要,必须高度重视。

三、重视法律教育的独特地位,全方位认识法律的价值

建国初期,由于特殊的政治环境,法律工作一般称为政法工作,这个政法并不是现在意义上的“政治”和“法律”的合称,这个政指的是“专政”,也就是说为专政服务的法律,法律是专政的一种手段和工具。与此密切相联的法律教育,完全被混同于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对法律价值的理解极其片面化,将其仅仅理解为“专政工具”。这样。法律的作用便无法得到很好和充分的发挥,不利于社会管理向规范化和有序化的方向发展。董必武从一开始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首先承认了政治意识的提高对于群众法律意识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但是他也提出“法律仍然有它本身的范畴,不能说党把群众的政治意识提高了,就等于把群众的法律意识也提高了,所以那种把政治和法律完全混淆起来的看法也是不对的”。他在中央政法干校所做的报告中更为明确的谈到:“和政治思想工作相比,过去对于群众的法律宣传教育是做的很不够的。……但是法律本身有它自己特定的范畴,因此,在提高群众政治觉悟的同时,还必须对群众加强法律的宣传教育,培养群众的守法思想”。董必武讲法律本身“特定的范畴”,不能“把政治和法律完全混淆”,就是要人们不能仅仅在专政这一方面来理解法律的价值,除了这一点,法律还有更多的价值和作用。法律教育因而应该有独立的地位,法律教育的展开应在有别一般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下进行。通过法律教育,不仅使人们了解法律在维护和巩固政权,打击反对国家政权的敌对力量中的作用,而且能够全方位地认识和理解法律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特定的范畴”,不能“把政治和法律完全混淆”,在依法治国的当下,是值得深入思考和认真总结的。“法律与政治”不分,把法律仅仅看成专政工具,包含在其中的基本观点是,法律是阶段斗争的产物,在以往,法律一直是统治阶级用来维护其统治、压迫人民的手段和工具。这可以说是以往历史的事实,但是并不全面。除了这一点之外,统治阶级内部之间的关系,被压迫阶级之间的关系及其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有很多也是需要通过法律来规范和调节的。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在今天的我国,把法律主要理解为专政手段的仍然不乏其人,这是依法治国的障碍之一。必须通过深入的法律教育和讨论,使人们真正认识到,在现阶段的我国,法律除了对极少数敌视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进行专政外,其价值和作用更多更主要地是对工、农和众多新社会阶层之间,这些阶级阶层内部成员之间,一般意义上的社会成员之间,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进行规范和调节,是对这多种多样的社会关系进行行为界线的划分和界定,从而使社会公平、正义的原则得到坚守和维护。在这方面能够达到认识一致和实践中实现的程度,决定和体现着依法治国的进程顺利与否。法律可以为政治服务,但绝不应当仅仅为政治服务。当代中国,法律教育不仅仅要涉及到阐述国家性质的基本法,更要注重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应用法的普及,这些更体现了法律追求公平、正义的价值内核。在今天回顾董必武的法律教育思想,仍然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发挥与时俱进的精神,加大对于法律教育的投入,改革法律教育的机制,改进法律教育的内容,在培养法律专门人才的同时注意培养全民族的法律素养,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形成。

作者:陈珊珊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