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综述(6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构建高效生本课堂,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在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关注教学策略的更新,让学生成为地理知识获取的主人。立足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初中地理教学构建高效生本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生本课堂;教学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思想得以升华。要切实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就要关注生本理念在课堂实践中的落实。
一、创设课堂情境,构建高效生本课堂
课堂情境,是指课堂教学的具体环境。一直以来,教学环境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忽视。在众多教师心中,课堂环境就是教室环境,教室什么样,教学环境就什么样。被动的教学思想影响了地理教学的进步,不利于初中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形成。改变课堂教学情境,让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活力满满,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让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诸多元素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符合。抓住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特点,利用情境教学法抓住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在欣赏情境与享受情境的过程中感受到地理知识的美好,自然而然地吸收地理知识,能够让小小的课堂有大大的意义。比如,在讲解“位置与范围”这一节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关知识,其中的“半球位置”主要涉及东半球、西半球、南半球、北半球知识。如何划分不同的半球,有着明确的地理依据。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课本内容以及教师用书的提示,将各个半球的分界直接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做判断练习,会让课堂氛围死板、沉闷,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构建生本课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感受,重视学生的学习经历。在教学前,教师将世界地图挂在黑板上,并在教室的墙壁上挂上各个半球的地图,引导学生在无意注意的作用下关注这些地理知识。课堂中,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如“地球可以被分成什么?”“这么分的依据是什么?”“哪个国家在东半球?哪个国家完全在北半球?”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陷入思考,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让地理课堂成为学生探究的地方。
二、关注生活资源,构建高效生本课堂
生活中的资源,是最为真实、最容易理解的教学资源。将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引入地理课堂中来,会让地理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要求。对于初中生来讲,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以及生活常识比课本内容容易理解。理解抽象的课本内容,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初中生来讲是一大难题。要构建生本课堂,关注学生个人地理学习效率的提高,教师就要重视生活化教学资源的选择与使用。地图,是地理学科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学生学习与理解地理知识的工具之一。读图,是一项基本地理能力。在初中阶段,当学生刚刚接触地图,很多学生不能理解一张小小的地图怎么能囊括那么多地方。引导学生利用比例尺认识方向就显得格外重要。以往,教师会随意选择一张地图,引导学生尝试利用比例尺想象地图所对应的地方。这样的教学方式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能力与空间能力,与学生的思维特点相悖。作为教师要认识到生活中的资源。借助教室或者学校的具体设计,让学生尝试测量教室与学校中的建筑、物品,自主设计比例尺,绘制教室与学校的地图。鼓励学生用合作方式完成地理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测量、观察与绘制,使学生亲历地图产生的各个环节,突出学生主体,打造高效课堂。
三、使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生本课堂
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组织课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应用信息技术展示课堂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形象的教学内容更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已经成为学生不可或缺的物品。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难题简单化,促进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抓住问题的核心与关键,促进学生在图文并茂教学内容的支持下获得地理知识。如,在讲解“世界的气候”这一节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引导学生了解各类气候的特点,体会世界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用不同颜色、不同动画效果的文字形象地解释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也可以通过动态图片去展示气候特点,让学生切实感受气候多样性与复杂性背后暗藏的地理美感,使学生乐于成为课堂主人,积极开发地理知识。综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教学活动中重视课堂情境的创设、生活资源的引入以及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够给学生全新的课堂体验,促进初中生认识到地理知识的价值。利用地理知识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完善,实现学生的地理学习目标,才能推进生本课堂教育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刘香清,郑永启.初中地理教学如何构建高效生本课堂[J].新课程(中学),2015(8):105.
[2]朱恒恩.初中地理教学构建高效生本课堂的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15(22):31.
[3]王凌伟.初中地理教学中构建高效生本课堂的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6(34):76.
作者:刘星水 单位: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河田中学
第二篇:初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兴趣的策略
摘要:在任何科目的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保证教学质量,关键的因素是要培养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因为兴趣不但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是提升课堂教与学效率和质量的保障。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培养兴趣
地理是一门在初中课程设置中处在副科地位的学科,总是被老师和学生有意无意地忽视,课堂教学气氛不积极。学生对它的态度是,学得好坏无所谓,反正老师没有像要求语、数、英一样,非要让学好地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地理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他们知识构架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不但能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而且还能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地域面积,树立热爱祖国的远大情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好多学生对地理学是提不起兴趣,所以学习态度不积极、不热情。那么,如何在初中地理的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提高教学的质量呢?下面,本人谈几点自己在教学中采取的策略:
一、用心设计有趣的导入
对于一堂完整的、高效的课堂教学来说,任何一个环节我们都不可轻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也是如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课堂教学质量,老师就要精心设计有趣的导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把学生快速带入学习状态,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更有趣,从而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聚精会神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专心听讲,认真学习下面的知识,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当然,课堂导入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设置悬念导入、讲地理故事导入、情境导入等。老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习惯,采用最恰当的导入方式,顺利推进课堂教学。比如,我在给学生讲山东地区时,就设计了这样的课堂导入:有哪些同学喜欢看《水浒传》?谁能说一说《水浒传》中的水泊梁山是哪个省?同学们听到这个问题,想到的不但是《水浒传》中的故事内容,而且还会积极在脑海中搜索“水泊梁山的具体位置”。这个时候有同学回答说:“山东省。”此时,再进行下面的教学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而且学生兴趣正浓,课堂教学效率也有保障。
二、精心设计教学情景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但是如果老师把全部的心思用在开始的导入上,而忽视了以下教学过程,那么也就是虎头蛇尾,是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的。因此,作为初中地理老师,我们不但要用心设计导入,让学生快速产生带入感,融入教学氛围,而且还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情景,使课堂教学富有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我们怎样学地理”的教学时,一个内容就是要教学生学会如何看地图。那么,在学习这节内容之前,我先让学生按照绘制的地图介绍我们的学校,学生对这个不但兴致百倍,而且也很自豪。老师利用学生这种热情高涨的学习态度,营造学习氛围,把学生引入到教学的主题中———学看地图。老师一边给学生讲解看地图的技巧,一边问学生地图的制作过程。学生在老师引导式的带动下,他们的求知欲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解。此时,老师再把学校平面图作为教学模板,向学生讲解地图的制作过程。这样结合学生熟悉的校园图,给学生讲看图的技巧和知识,既让学生觉得内容生动、有趣,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怀着好奇和求知欲,认真学习,老师再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突出重点、难点,一定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使课堂教学达到应有的质量和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
在以往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条件有所限制,信息技术相对薄弱,除了一张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顶多再有一台使用了多年的地球仪、一张中国地图,而后就是老师苦口婆心、费尽心思的讲解。这样的教学老师辛苦不说,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浓,热情也不高涨,原因是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初中地理课堂显得枯燥、无趣。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成了课堂教学最受欢迎的新兴教学手段。首先,它功能强大,有声音、有图像、有色彩的呈现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丰富了教学内容;其次,它多样、直观的呈现方式,使一些枯燥、深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也无形中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给学生教学《海陆变迁》的相关内容时,老师完全可以借用多媒体技术使大陆漂移学说生动、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大陆漂移、大陆板块构造的神秘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探索式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意想不到的知识。只要老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合理、科学地利用多媒体,既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生动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兴趣,又能在学生兴趣的驱使下,促进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总之,初中地理老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就要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策略,迎合中学生的心理需要,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提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杨姝.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
[2]凌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文教资料,2010(17):146-147.
作者:曹振华 单位: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桃林中学
第三篇:初中地理教学地理思维培养
【摘要】在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之下,强化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在初中地理教学当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从多角度着手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的研究立足于初中地理学科的教学现状,结合地理思维培养的内容展开讨论,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教学;地理思维;培养
在初中地理教学当中,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是引导学生根据思维的共性,对于相关的地理事物或者是现象进行考察,从而找出来其中所存在的联系,进而达到全面认识地理事物的目的。培养初中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对其终身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也是当前初中地理教学当中的重要任务。
1.地理思维能力的相关概述
从含义上来看,地理思维能力是智力发展当中的关键所在,侧重点在对于通过地理事项和人地之间的有规律的联系,进行有概括的反映。由于地理事项本身存在着复杂性特征,所以,其所对应的地理思维能力也表现出来一定程度上的综合性、区域性和广阔性。在实际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当结合上述课堂,积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对于地理问题进行发现、分析、解决。长此以往,学生能够具备综合思考的能力,也能够对于地理现象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1]。
2.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思维培养的策略
2.1充分利用感性材料
所谓感性材料,主要指的是一些形象思维比较丰富的材料,因为认知上的局限性,初中生的时空抽象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教材当中,选择感性材料,对于一些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直观展示,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当然,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也需要进行点拨、讲解和提醒。譬如说在对于“黄河水系”相关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借助于幻灯片的作用,直观展现黄河上中下游的流域面积,然后向学生提问“同学们,黄河三个流域的面积有什么样的特征呢?”这种直观的展现与问题式教学法结合在一起,能够使得学生进一步加强思考,从而激活他们的地理思维[2]。
2.2充分结合地理学科特点
在课堂教学活动当中,为了能够最大程度上调动起来学生的积极性,可以从多角度着手,运用相应的素材,使其能够在学生学习当中发挥重要作用。有的地理学习问题,看起来具有复杂性,似乎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其中却蕴含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如果能够从这些问题着手,带动学生发挥逻辑思维能力,那么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譬如说“万寿塔”为什么“建”在九米深的地下?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没有直接的联系,在问题抛出来之后,有的学生第一反应就是“塔身过于沉重,沉入了地下。”但实际上,其中蕴含了大道理,由于塔基原本处于高出河面数米的江堤之上,由于年代久远,长江受到泥沙淤积,河床抬高超过塔基,为了能够避免江水浸蚀,在四周筑土叠砖。经过很长一段时候之后,周边的高度在不断提升,以至于塔身呈现出来下陷的情况。而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与长江周围的水文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长江上游落差较大,植被情况较好,虽然有泥沙入河的现象,但是因为流速非常快,所以并不足以沉积下来。而中下游河道经过平原地区,携带的泥沙使得河床被抬高,所以会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在对于上述问题提出与解决的过程当中,充分利用原有的地理知识,带动学生对于这一方面加强逻辑与思考,进而深化教学目标。
2.3联系生活实际与地图
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当中,对于中国地理的差异性进行了学习,如果让学生对于南北方的差异进行死记硬背,那么显然不能够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甚至学生还会将一些概念与特征混淆。但是,如果能够在实际教学当中,引导学生将其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拓展学生的思维,那么就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譬如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在南北方某一地区旅游的照片带到课堂上来,通过交流讨论的方式,表达出来自己对于南北方差异的所见所感。另外,地图是地理的眼睛,在初中地理学习当中,学生会接触到多样化的地图,为了能够进一步拓宽其思维空间,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应当加强地图的使用,譬如说可以借助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柱状图,表达气温的变化特点。
3.结语
总的来说,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终身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促进学生实现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对于教师而言,应当对于这一方面予以高度重视,在课堂上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冯红昌.试论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6(30):65-65.
[2]陈学军.中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D].鲁东大学,2015.
作者:郭丽君 单位:河北省围场县天卉中学
第四篇:游戏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
摘要:游戏教学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初中地理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可在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对初中地理开展游戏教学的设计策略进行总结,并从竞赛式游戏教学应用、填图类游戏教学应用、角色转换类游戏教学应用三方面,论述了游戏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式。
关键词:游戏法;初中地理教学;竞赛式游戏
游戏法教学主要以游戏的形式,通过提升学生的心理感受能力,让学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印象。在初中地理课堂上,游戏法教学与地理学科知识特点、初中生身心特点相符,有利于地理教学目标的实现。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游戏教学具有自身独特的课堂模式,强调学生通过游戏对知识进行反思、互动和交流,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一、初中地理课堂中游戏教学的设计策略
(一)注重游戏内容的生活化
在初中生日常生活中,游戏可以在各个角落中体现出来。教师通过对游戏方式的合理掌握,可对游戏中学生的心理进行良好认知,促使初中生在生活中养成创新精神。首先,教师在地理教学时要对某一事物进行合理创造,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尤其是对于初中生来说,游戏化教学只是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桥梁和方式,而生活化游戏才是创新精神培养的关键。因此,教师在设计游戏内容时,应将学生的游戏性激发出来,让学生在游戏化教学氛围中去挖掘生活中的创新意识。
(二)注重游戏过程的参与性
心理学家表示:“游戏是由心底一种愉快原则促使的,它能让人获得满足感。”游戏可以满足初中生好玩的心理,使他们的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初中生心理依然保留着好玩、好动的天性,教师可以将地理知识完全融入游戏中,让学生在感受到快乐的同时,学习到更多知识。例如,在学习七大洲、四大洋时,教师可以安排七名学生扮演七大洲,四名学生扮演四大洋。教师可以在教室内画出地球形状图,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最后由教师对活动进行评价,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一定奖励,这样可以激励他们积极参与到游戏过程中。
二、游戏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式
(一)竞赛式游戏教学应用
竞赛游戏可以将竞争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在应用过程中与智力竞赛活动相类似。具体做法如下:教师可将学过的地理知识编入竞赛游戏中,让学生以自学和复习为基础在课堂上开展比赛。竞赛的目的就是考查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让学生理解熟能生巧。例如,在学习“黄土高原”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一段影片,在播放影片之前,教师要安排学生进行重点知识记录,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对影片中讲述到的知识点进行提问,看哪一组学生问题的回答数量和正确率最高。此时学生心理情绪会被完全调动出来,实现了课堂学习气氛的有效活跃。
(二)填图类游戏教学应用
填图游戏可以培养学生对地图的掌握能力,是初中生必备的一种地理学习技能,该游戏可以通过动脑、动手等过程对学过的地理知识进行复习,提升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例如,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相关技术软件将区域代表图片进行有效处理,让学生可以通过图片拖拽进行拼图,将图片拖放到正确位置上,当拖放正确时,可以在计算机中设置一句激励学生的话,来提升他们对教学游戏的热情,并帮助他们对各地区人文地理特征进行了解。
(三)角色转换类游戏教学应用
所谓角色转换游戏,便是让学生将自己想象成为另一个角色,站在这个角色角度对问题进行重新思考,并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例如,在地区经济发展课堂上,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角色转换游戏,制作一个村长竞选的现场。首先,教师可以将村子的自然条件、资源利用情况以及人们生活状况进行明确,并提出问题:“在这样一个整体条件下,村长将如何带领村民们走向富裕生活?”让学生经过简单的思考之后,安排学生进行竞选演讲。最后,让大家充当选民,为各位村长的演讲进行投票,选择出在他们心中认为可以带领大家走向富裕的村长。通过这种游戏,学生可以理解区域经济发展与哪些具体指标有关,并利用自身对经济的理解,完成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若干探讨。综上所述,游戏教学不仅适合于小学教育,在初中教学中同样适用。与此同时,初中地理游戏教学法十分符合初中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突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情感和活动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进行强调。另外,通过游戏法开展初中地理教学,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问题的解决能力,为今后学习和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徐丽珍.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9(4):88-91.
[2]张雪晴.基于初中地理活动系统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教学设计[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3]李发婧.探究式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6.
[4]吴惠琴.有度致远:浅谈游戏法在地理课堂运用中要注意的几点[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2).
作者:张梅 单位:山东省莱西市实验中学
第五篇:初中地理教学自主合作学习策略
摘要:初中地理教学是初中学科教学领域的重点,这不仅仅是因为其重要学科地位,更是因为其对学生各方面素养提升的成效。其中,初中地理教学对于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塑造有着重要作用。在简要探析现状的基础上,聚焦于初中地理教学,从不同方面展开论述,阐释了其培养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地理;自主合作学习;策略
为有效提升初中地理教学成效,诸多专家学者展开了广泛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有效推动初中地理教学效果提升的同时,也从多个层面探析了初中地理教学对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的作用。其中,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就是初中地理教学作用于学生能力的典型代表之一。当前有关初中地理与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研究相对较多,但多数研究并未结合教材中的成熟案例进行分析,其可操作性有待探究。本研究聚焦于此,尝试从不同方面探索初中地理教学提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策略。
一、转变观念,形成制度
教师教学观念对初中地理教学成效的提升有着一定影响,进而对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形成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当教师观念吻合学生自主合作学习需要时,学生该方面的能力可获得有效提升,反之则难以增进。因此,要想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必须积极转变观念,率先从意识上强化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重视程度,基于此,设定合理制度,形成制度监督,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有制度可遵循、有制度可约束。我在长期教学实践中,较为重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水资源》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我就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并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制度的建立,增进了学生该方面的能力。在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我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制度: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设立小组长一名,由其带领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结合本课时所要进行的知识点教学,四个小组分别自主合作学习“我国水资源分布规律”“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成因”“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措施”这四个知识点。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展开了热烈讨论,积极发言、交流,紧密依据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制度,掌握知识点。
二、善于引导,积极鼓励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在初中地理教学开始之前,已经具有一定差异,主要表现为学生自制能力的强弱。因此,面对这一实际情况,教师要善于引导不同学情的学生,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朝向正确的、有效的自主合作学习方向发展。在引导学生行为的同时,教师还要借助反馈性举措,多鼓励、多表扬学生的学习行为,也可邀请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分享经验,形成带动效应,发挥榜样示范效果,全面提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我在教学中,就积极强化对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行为的引导,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学习。《多变的天气》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习惯并不强,且部分学生完全呈现出厌倦状态,他们更习惯于“灌输式”教学模式。鉴于此,我邀请了同年段其他班级自主合作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让其分享是如何通过自主合作学习掌握天气含义、天气符号等相关知识的。学生听后,纷纷表示:“没想到知识还能自己学!”同伴群体的分享,无疑点燃了学生对自主合作学习的兴趣,有效推动了这一课时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自主合作学习模式的践行。
三、发挥自主,维护纪律
学生自主性,对于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养成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学生自主性的培养,充分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合作性。为了有效保障学生自主性、合作性的推进,教师需要采取适当举措,积极维护课堂纪律,抑或者发挥小组长、班干部的效能,让学生自主管理课堂秩序,以避免不利因素阻碍初中地理教学,进而影响其对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引导和培养。我在进行《世界的语言和宗教》这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中,就借助上述举措开展了教学活动。为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六大语言”“三大宗教”等知识点。但是,在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环节,根本不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而是借助这一时间在随意聊天,鉴于此,我强调了课堂纪律,并要求小组长负责维护好本组内的课堂纪律,并做好反馈,且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发言,并及时给予肯定。这一举措促进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开展。
四、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课后作业是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延伸,其不仅有利于巩固学生在课堂教学环节所学习的知识,更有助于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习惯的养成,为了有效促进初中地理教学对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引导,教师必须布置相关作业,帮助学生复习知识、巩固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注重对学生课后作业的引导。《民族》这一课时的教学中,为促进学生有效了解并掌握“民族的构成”等知识,我践行了上述理念。我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结束后,结合本课时所学习的知识点,自主练习,以巩固所学。在此基础上,我为学生布置了作业,让学生课后自行上网搜索有关民族的资料,如民族风俗、传统节日、民族服饰图片等,以进行课外延伸,并在下一堂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内分享。这一举措有效促进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塑造,且点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总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提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增进学生对地理教学作用的认知,是可行的。并且,初中地理教学对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提升作用是很难被替代的。教师必须重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充分借助初中地理教学,实施多元策略,运用其教学成效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程志华,袁欣.中学地理合作学习研究综述[J].地理教学,2014(4):11-15.
[2]曾锦奇.探析初中地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J].好家长,2014(29):108.
作者:林柳杨 单位: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漳州校区
第六篇:地理教具在初中地理教学的运用
摘要:初中地理知识具有较强的空间感和抽象性,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初中地理教学质量,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对教具进行合理应用。鉴于此,对初中地理教具的重要性进行了简要分析,并详细探讨了地理教具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理教具;初中地理;教学;运用
近年来,为了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我国深入落实了新课程改革,其中明确指出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地理教具的广泛应用,能够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展现出来,新鲜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能提升初中地理教学效率。
一、地理教具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率
多数地理知识是无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肉眼进行观察和掌握的,较强的抽象性导致初中生在进行地理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感觉难度较高,学习效率低下。由于学生无法在脑海中将地理空间、结构、状态等准确地勾勒出来,因此,教师可以尝试利用地理教具来弥补这一缺陷,帮助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直观的认知[1]。同传统的完全理论知识讲解的教学模式相比,通过地理教具展开教学,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对于提升初中地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中,以教师为课堂主体一味地进行知识的讲解,而学生只能够被动地对理论性和抽象性的地理知识进行记忆,这种教学模式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还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学习兴趣低下是导致初中地理教学效率相对较低的关键性因素。地理教具具有生动的形象,能够将知识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合理地利用地理教具能够给学生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吸引学生自主展开地理知识的探索,并通过地理教具观察来进行知识的挖掘,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会对地理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能够有效提升初中地理教学质量。
二、地理教具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一)图表教具的合理运用
地图、表格等是初中地理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具,在观察地图、表格时,学生能够对相关地理知识产生深刻认知[2]。地图中本身就富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地图观察,再进行理论知识讲解,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内容。例如,在人文环境挂图、自然环境图以及填充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来获取详细的地理知识和信息,这种探索式的教学模式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地图的应用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教师可以将地图、表格等挂在班级板报位置,也可以挂在走廊上,学生可以利用课间时间进行观察和学习。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为初中生营造良好的地理学习氛围,对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进行《地球与图册》相关知识讲解时,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与地球仪,利用地理教具丰富课堂知识内容,在介绍各个国家在地图上的联系基础上,能够使学生对地图的重要性产生深刻认知。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观察地球仪和地图时,会掌握“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等重要读图技巧,因此利用地理教具能够有效提升初中生的地理知识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二)师生合作制作教具
提升课堂趣味性、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是新时期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由于部分细小的地理现象和事件,需要借助小型的教育来展开教学,为了提升初中地理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合作,共同努力制作教具[3]。例如,在进行“地球引力与偏转力”相关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偏向力和引力等进行演示,此时可以将学生常用的文具等作为教具展开教学;再如,在进行“大陆漂移及板块运动”相关知识讲解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准备好泡沫片和盛满水的洗手盆,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制作的教具进行演示。在参与到教具制作、实际演示等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明显提升,因此会对地理知识产生深刻的认知,并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乐趣,对于提升初中地理教学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合理地利用地理教具,能够将抽象、模糊的地理知识和现象更加准确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对学生视觉和听觉等感官的刺激,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内容,初中地理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教具,同时还应与学生一起制造全新的教具来展开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基础上,为提升初中地理教学质量和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耿民.巧用教具辅助教学:探讨地理教具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导学,2017(12):70.
[2]张智林,刘中礼,徐燕霞.例谈人教版教材中图表的二次创新运用:以“土地资源”一节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7):36-37.
[3]秦龙春.新课标《地理》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绪论“与同学们谈地理”教学设计[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8):19-21.
作者:陈向玲 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县愉群翁回族乡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