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解析(4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地理教学解析(4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初中地理教学解析(4篇)

第一篇:初中地理教学角色扮演游戏的应用

摘要:教育改革体制下的初中地理教学要求学生应具备纯熟的地理知识技能、有效的学习技巧及正确的情感价值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角色扮演游戏,能够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教师营造的地理场景,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逐渐掌握地理知识的运用技巧。本文首先分析目前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再通过教学实践对角色扮演游戏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从而提高角色扮演游戏与地理教学的融合度。

关键词:初中地理;角色扮演游戏;教学对策

我国初中地理教学普遍还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地理知识,学生在台下用笔记本摘抄重要考点。在该模式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决定着向学生传输的知识内容和学生主要学习的方向,极大地限制了学生思考地理问题的角度。这也是为什么学生知道地理知识的概念,却不会运用地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原因。角色扮演游戏通过模拟特定的生活场景,让不同学生饰演该场景下的不同角色,经历该角色的思考活动、心理过程和情感历程,分析最切合角色特点的行为,从而培养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教师应在角色扮演游戏环节突出地理教学的意义,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学习素养能力。

一、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角色扮演游戏

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角色扮演游戏,让角色与角色之间对话,有利于使游戏情景更加真实,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动用一切可利用的地理知识资源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同时还有利于集思广益,通过学生间的讨论体现出不同学生的独特见解,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比如,教师在上《人类的居住地—聚落》这一课时,教师先介绍聚落的定义与分类,分析不同聚落之间的差异。然后将学生以五人为单位进行分组,让每个小组内的学生分别扮演农村、牧村、渔村、林场和城市中的居民,将自己融入角色的生活场景中去,根据教师之前提到的与聚落有关的课堂知识,并从角色的生活环境、接触人群、日常行为、主要职责和情感价值观各方面展开介绍扮演的角色所在聚落的特点,方便学生在尊重客观条件的前提下尽情发挥想象力,生动地描绘不同聚落人群的日常生活,有利于学生通过角色间的对话更直观地发现不同聚落的相似点和不同点。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游戏,学会利用团体活动形式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

二、鼓励学生即兴创造角色进行扮演

教师可在不改变涉及知识点的基础上改变游戏场景,使问题呈现多样化,让学生根据场景特点自由创造各种人物,鼓励学生即兴扮演不同角色,有利于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思维习惯,避免学生总是用惯性思维看待问题。比如,教师在教学完《我们临近的国家和地区》后,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日本、东南亚、俄罗斯以及印度的一个国家(地区),扮演该国家(地区)的居民,介绍所处位置、国土面积、地形、气候、工农业等方面,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认真聆听该同学的描述,然后纠正错误之处和补充不足。这样的教学,不仅学生愿意自主地去学习,同时教师还能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后续开展针对性教学奠定基础。

三、将角色扮演游戏与辩论赛相结合

教师可以结合角色扮演游戏与辩论赛,将学生分为两组,设立对立的情境,让学生站在不同角色的角度下,分别提出论据。比如,教师在上《中国的地理差异》一课时,教师可将学生先分为南方队和北方队两组,请两组学生积极寻找各自所代表地区的优势,以不同角色的口吻叙述居住在北方和南方地区的优势。同时学生也可通过认真研究对方代表地区的地理资料寻找对方辩论语言中的漏洞,增强自身论据的可信度,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竞争关系,促进双方学生积极参与辩论活动。教师在辩论过程中应适当地指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地理知识,如两方学生都扮演农民阐述地区优势时,教师应注意观察其描述的种植气候和收获次数是否符合地区实际情况,避免学生出现夸大其词的现象,从而培养学生严谨、负责的学习精神。教师结合角色扮演游戏与辩论赛,加强学生在游戏中的地理学习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理性的思维。教师应积极结合角色扮演游戏与其他元素,创新游戏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教师运用角色扮演游戏,能够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联想不同角色的内心活动、生活经历和生活环境特征,强化学生对角色的体验度,让他们意识到掌握地理知识的重要性。所以,教师应学会在地理课堂上巧妙利用角色扮演游戏,引导学生通过融入不同角色发现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活动中获得更好的地理学习效果以及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何惠平.初中地理角色扮演教学活动的应用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5.

[2]滕军.体验式学习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运用[J].中学时代:理论版,2013(10).

作者:袁敏丹 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三和中学

第二篇:教学反思在初中地理教学的应用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现代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工作中及时地总结自己的经验进行反思,才能得到更多的东西。将发展教师与发展学生相统一,适应改革的本质要求。文章首先针对初中地理的特点,分析反思的内容,作用等方面,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创建平台和发展空间。

关键词:教学反思;初中地理;教学应用

一、引言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传统的教学方式显露出很多的弊端,无法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运用反思的理念来进行教学可以在过程中不断地进步,完善教学内容和方式,实现教与学的双赢。教师的质量是教育的保障,提升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意识,对完成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二、教学反思的概念

是指教师为了实现更有效的教学,对目前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或者完成的进行总结经验,找出其中做的不好的地方,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改进。教学反思是丰富专业知识,提升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反思的本质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是对教学内容的简单回顾,是从心里面认识到自己做的不足之处,将出现的问题研究,找出更好的方法。研究表明成功的教师都会主动地反思,从中得到新的知识。将这种学习反思的理念体现在教师身上,明白是为了自身更好的发展,也是对学生质量的负责。它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方法的一个过程。

三、教学反思的内容

(一)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是学生就有好玩的天性,教师应该抓住着个特点,运用兴趣性更强的方式来教学。学生的积极性会被调动起来,传授知识就会相对容易,提升地理学习能力。《黄河的治理》这节内容主要讲了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加剧了黄河水位高度的形式,并给出治理的意见和建议。人类大量地砍伐森林增加了荒漠化的面积,生活环境在不断地恶化。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教学影片,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更多的是给学生传达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要他们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身边的环境,这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也体现出教书育人的目的。

(二)内容要贴近生活

地理知识就是介绍生活中的地理环境,人文风情。应该将那些遥不可及的地方生活化,让学生感觉到很亲切,仿佛就在眼前一样。《中国行政区划》介绍了我国的省市分布情况,以及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合理的划分地区才能实现有效的管理,实现中国的整体发展。这样的课题对学生来说太大,只能通过地图来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自己都去过那些省市。和自己的家乡有什么不同。以自己所在的省为中心,北方和南方都是什么省?将这些问题缩小便于知识的掌握。通过拼图的方式来了解不同的地方具体在什么位置,将轮廓想象成图形,画面的形式来看待,便于知识的记忆。

(三)培养学生地理创新思维

初中生的思维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可以理解一些相对抽象的东西。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用来学习地理,重要的结论不能直接告诉学生,要引导他们去发现。这样有利于思维的发散。地理教材要丰富多样,包括文字、图像、视频等,动态的东西更加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地球上的大陆是怎么形成的,学生通过观察会觉得是在水中漂浮的,验证了大陆漂移假说,每个板块不是固定的,经过慢长时间会移动。有的两个大陆可以拼接成一个完整的图形,这就说明它是分裂出来的。这样的教学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想象力,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自身学习能力的体现,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学习起来会更加容易。

四、反思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前的反思

是在教学活动之前,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以及教材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然后制定一个系统的教学方案。初中生的学生处于青春期,情绪波动大,自控能力差,不能根据自身的情况安排学习,教师要全面的掌握,给每个学生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加强基础知识的记忆,多做一些地理测试题来检验。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多选身边的材料,学生会比较容易接受。《中国的疆域》主要介绍了我国的面积范围,人口情况。体现出地大物博,历史源远流长的特点。在上课之前应该考虑到学生接受起来比较难,所以可以通过彩笔绘画的方式画出来,让学生用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

(二)教学中的反思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他们无法采取正确的方法学习,教师要正确地引导才可以。在学习新的知识,教师要观察每一位同学的学习情况,有的做笔记,有的将难点画出来,不同的学习方法是否适合他们,要进行批评指正。这是一个教师的基本职责,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形成崇高的职业道德,课堂上要形成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世界的居民》介绍了不同的人种和他们的生活习惯,世界上不止有黄种人,还有白人和黑人。在讲解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学生是否无法想象出这种场景,及时的改进就可以优化自己的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效率提高。例如分组讨论,相互之间说出理解的意思,可以取长补短,更有利于团结合作精神的形成。大家的智慧可以解决更多的问题。

(三)教学后的反思

教学工作绝不是上完课就不管了,课后的总结可以积累丰富的经验。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是知识的延伸和扩展,这是一个检查自己的机会,也是强化知识的过程。应该自我的反省,上课的时候状态好吗?是不是按照教学计划进行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完全掌握了吗?通过反思会发现问题,然后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策略,让下一节课的质量更高,教师巩固自身的专业知识,也可以阅读相关的课外书籍让视野扩展。教学后的反思是为了总结出更好的方法去满足学生的要求,这个环节是最重要的,通过反思可以慢慢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接受的对象转化为自主学习的习惯养成。是一个自我升华的过程,保证在以前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对自己更是对学生负责。

五、结语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的反思,总结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有效地改进之后可以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要抓住地理这门课程的特点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出一套高质量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从中收益。优秀的教师都是在反思中不断进步的,是为了实现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重要目标,从而提升初中地理教育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池忠.教学反思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南北桥,2015,(1):113-113.

[2]赵莉.教学反思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中学,2016,(2):158.

[3]蔡涵瑛.教学反思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黑河教育,2015,(9):68-69.

作者:朱俊强 单位:云霄县火田中学

第三篇: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的应用

摘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深化地理教学。本文简单分析了探究性学习的内涵,然后结合苏教版初中地理的具体案例分析了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地理;自转与公转;构建情境

地理课程在初中阶段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对于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目前初中地理教学在基本模式上还局限于传统之中,教师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没有发挥学生自身的作用,这就导致地理教学的效果不佳。运用探究性学习展开地理教学,可以让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自主探究,从而提升地理教学的效果。

一、探究性学习的内涵分析

所谓探究性学习,就是一种以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具体来说就是教师设置问题、话题、案例等,让学生针对其中的某些点,运用相关的地理知识进行讨论探究,从而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实践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可以起到多个方面的积极作用。第一,探究性学习可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地理教学活动从教师为主转变为学生为主。新课标要求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要展现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探究性学习,完全可以达到这一要求。第二,探究性学习可以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大多数时候都是只带着耳朵学习,认为思考分析都是教师的事情,学生只是听教师的分析过程和思考结果,而自己并未进行思考。通过探究性学习,可以在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分析,从而逐步提升思维能力。第三,通过探究性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掌握地理知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理解地理知识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知道相关的知识点是什么意思,但是却不了解其深层次内涵。利用探究性学习展开地理教学,则可以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对地理知识做出深层次思考。

二、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一)引入案例展开探究性学习

地理这门学科和生活实际具有很紧密的关联,很多知识点都可以在一些生活案例中得到体现。因此,教师在进行探究性学习时,就可以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结合案例展开探究思考,学习地理知识。在利用这种方法教学时,首先教师应该根据所要教学的内容,提前搜集相关的案例资料,对其整体加工,以便课堂使用。其次在教学开始时,利用多媒体或是其他载体导入案例,让学生观看了解案例。最后结合所要教学的内容,提出一些思考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比如,在教学“地球的运动”这一小节的时候,其主要的知识点就是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此,教师就可以引入一个最为常见的案例———太阳东升西落,让学生思考探究:“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为什么早上太阳在东边,傍晚太阳在西边?为什么白天有太阳,晚上有月亮?”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探究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对地球自转、公转做出分析,从而为后续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构建情景引导学生探究

除了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探究之外,教师也可以利用构建情景的方式来展开探究学习。具体而言,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符合学生认知,融合教学知识点的模拟情景,引导学生融入情景中探究相关的问题。比如,在教学“地理差异”的时候,其主要涉及自然差异和人文差异,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植被、交通、风俗习惯等方面。为了让学生对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有深刻的记忆理解,教师可以通过构建情景的方法,针对某一个具体的地区,如西北地区,进行针对性的情景构建:你乘坐火车进入西北地区,铁路两边是荒凉贫瘠的山坡,沿路上没有什么植物,也很少看到河流,气候非常干燥,身体感觉不是很舒服……通过这样一个情景,引导学生融入其中,学生就可以想象自己乘坐火车进入西北地区的画面,从而对西北地区不一样的地理条件有深刻理解。

(三)设置学习任务驱动学生探究

实现探究性学习,还有一种良好的方法,就是任务驱动。教师根据所要教学的内容,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将其下发给学生,让学生依照学习任务展开自主探究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还可以增加学生的地理知识。比如,在教学“经济与文化”这一节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设置这样的学习任务:(1)明确我国经济与文化的分割界限,并说明分割界限两边的经济与文化整体特点差异。(2)指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并分析这四大基地之间的异同。(3)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究我国经济分布的整体形式和特点。(4)举例说明经济发展和地区文化发展的关系。(5)探讨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学习任务设计,学生可以在任务的驱使下,展开探究思考,从任务出发阅读书本教材,再从书本教材上找到答案并解决问题。如此反复,就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实现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掌握。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做好对应的辅助工作,及时点拨出现疑难的学生,及时讲解学生的普遍性问题,保证学生顺利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

三、结语

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可以发挥显著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对此足够重视,从实际案例探究、构建情景探究和学习任务探究这三个方面出发,引导学生在探究思考中学习地理,掌握地理知识。

参考文献

[1]陈克明.浅议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教育,2010(01):6-7.

[2]杨慧艳.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6(24):73-74.

[3]苏学军.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运用探究性学习[J].中国校外教育,2013(08):92.

作者:王瑶 单位: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

第四篇:体验式学习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的应用

摘要:在这几年来,我国的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特别是在新课改的要求之后,体验式学习成为了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初中的地理教学中,也得到了普及。该学习模式与传统的学习模式最大的不同在于,体验式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成为被关注的对象,在学习中实践性较强,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时,可以经过实践得到很多丰富的感情经验,其所能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得到了提升,在实际的地理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得到很大的晋升空间。在体验式学习的作用下,可以将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完全利用起来,其概念比较符合现代初中生的发展特点,在实际的应用措施中可以将老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提高,值得被肯定。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初中地理;教学应用

一、引言

各种复杂的地形,不同种类的气候,在全球范围内,各个地方的地理特点都有着自己地方所独有的特色,为了能够对地球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非常有必要学习地理知识,这对于人们认识地球,同时方便自己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是一个地域非常广阔的国家。同一个时间点,可以在南方的人还穿着短袖,而北方的人已经穿上了棉袄了,这就是研究和学习地理的原因所在。而在传统的地理学习中,学习效率相对比较低,所以非常有必要进行一定新的方法的引入。笔者觉得体验式教学非常值得推广。在本文中,笔者主要针对初中地理科目中使用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来进行分析,并且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来进行总结,将体验式模式的应用进一步进行研究。

二、体验式学习模式的概念价值

在进行策略之前,我们首先对要对体验式教学概念有一个了解,在深入了解之后才能够进行策略的提出来,以实现地理课堂更高、更好地效率。一般而言,我们口中所认知的体验式学习是实践的一种,即通过一定的实践方法来进行知识的学习,进而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更好地提高课堂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对于实践方面知识的学习要远远地高于纯理论方面的学习,所以进行体验式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对所经历的知识学习有一个非常深刻的认识,进而能够在这种深刻的认识中不断提高自己对这种知识的学习。同时学生进行体验式的学习之后,能够知道知识该运用到何处,这样就能够增加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体验学习对于任何课程的学习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非常值得老师在实践教学中进行推广。

三、体验式学习模式的应用策略

1.加强小组合作

在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将学生组织起来,以此来促进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这种合作学习的模式下,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并且还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去进行探索和学习。在实际的小组合作中,可以将课堂的氛围活跃起来,在实际的课堂中可以作为地理课堂中形式的一种。在合作学习的作用下,学生在对于知识的认知和感受力上会有一定的进步,在学习的环境中,可以充分地利用其身边的资源,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将学习的氛围提高。在这种体验式的学习模式下,可以将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出来,使学生有想去探索和发现的欲望,并且,可以将体验式学习的乐趣很好地体味出来。在这种学习模式下,教师可以将小组合作学习达到一种课堂的高效质量,在将教学的目标得以实现的同时,还可以将课堂的模式进行转变,挖掘出来一条适合本学科进行教学的途径和规律。比如,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学习《认识省级区域》这一课时,作为教师,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将班上的学生进行分组,在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时,可以分组讨论,将中国的省份数量为多少?这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和了解,在各个小组学生得到结论之后,让小组分别排出一个代表来进行分享和总结。在这种形式下的合作学习和探讨,可以将体验式学习加入到正常的课堂中,可以将课堂的效果进一步提高,并且,在这一合作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进行锻炼,在认识不同的学习方法之后,可以学习到很多自己身上没有的东西,在这样的一个氛围下,可以使课堂的气氛变得更加的愉悦轻松,在实际的课堂中有着很明显的作用和效果。

2.注重地理实验

由于地理是一门人文学科,在实验上涉及的内容不会太多,但这不代表就不重视实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明白实验对于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穿插实验让学生进行运用和演练,可以更好促进学生的知识点运用,将实验的操作性进行强调。在实验的操作方面掌握好之后,可以很好地将地理中难以理解的知识进行分季节,让学生可以非常清晰直观地看到知识点在实验中的运用,并且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可以将其传授的知识点很好地内化给学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上来,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要注意实验的安全问题,提醒学生调动感官去进行思考。

3.创设教学情境

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教学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情景设置,在不一样的情境下,学生也会有不一样的体验,在体验式学习的模式下,与课堂的情景结合起来,会有很好的效果和质量。比如,在《居民与聚落》这一课中,作为教师,可以提前将不同民情与风俗的视频准备好,让学生进行观看的时候,就可以很快地进入到导入中去,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老师也比较好进行导入,然后可以开展小组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利用合作的学习关系将相关的节目表演出来,在这样的体验中,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大地提升上来。在这种体验式学习模式中,可以将情景创设的理念加入其中,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在这个模式下进行教学,需要教师提高其专业素养,将教学理念进行更新,更好地将教学质量提升上来。

四、结论

在体验式学习模式中,学习者的心理感受较为重要,在实际的心理感受主要是来自于学习活动中的实践,在这种模式下,可以将教学的预期效果体验出来,促进学生与老师的交流,将学生的反思和反馈进行加强。在这种模式下去学习地理,可以将地理课堂的元素进一步多元化,使学生在全新体验的基础上,可以将自主学习的习惯养成。体验式学习模式不仅仅能够增加学生对知识更加直观的感受,还能够使得学生增加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能够更好地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样才能够体现知识学习的用处。

参考文献:

[1]陈芳.体验式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校园(中旬),2015(08).

[2]王红梅.体验式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教育,2016(11).

作者:李素娟 单位:诏安县四都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