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简述(10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地理教学简述(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中地理教学简述(10篇)

第一篇:高中地理教学特点分析

摘要:

苏教版地理教材内容的难度较为适中,并且关注对知识点的记忆学习和巩固理解。其中内容的主题比较清晰和明确,更加关注对知识的消化和应用。只有对地理教学的具体特点进行明确和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地理教学活动的开展成效。下文就结合地理学科的实际特点,对一些教学中的理念和思路进行了探究分析。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特点;分析

一、高中地理教学的特点

1.综合能力的塑造

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人才本身必须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应对新时期的发展需求,在新时期的社会中贡献自身的力量,实现自我价值。高中阶段,地理教学活动的开展,融入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社交能力、生存发展能力、实践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地理教学活动中,其相关内容的选择和应用上,也体现了对地理现象的深入分析,引入更多思考和探究性的内容。在这一内容引用中,学生可以跟随思路进行深刻的思考,让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在自身认知规律发展的作用下得到完成和提升。不同单元的内容也具有较强的分析空间,学生在对自然现象进行了解的过程中,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记忆力都可以得到全面的提升。教材内容也设计了一定的自主探索的内容,学生可以实际操作进行学习。

2.多学科关联性

地理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同时和其他学科之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例如,地理现象中,很多文学作品中都进行了展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等。很多经典古诗词中,都将文学作品中融入了很多自然的景观,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提升了作品的艺术气息。再例如,地理知识和数学学科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太阳高度计算、温差计算等,都应用了很多数学知识。再例如,地球自身的自传所产生的向心力、宇宙的探索等,也都与物理学科密切相关。在自然环境中,地理现象也与生物学科有着密切的关联。地理学科正是由于自身的综合性,所以才具备独特的魅力,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融入更多、更科学的理念,提升对地理学科学习的认知效果。

二、如何把握好特点展开有效得高中地理教学

1.将理论知识的学习融入更多的实际内容

教学的过程应该成为师生进行密切互动的过程,而不是教师进行单一讲授的过程。地理学科本身的知识记忆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知识点也相对系统化。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实际内容的联系,利用地理知识对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解决,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对地理知识进行理解和接受,同时也保证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对于时区相关概念的教学上,如果采取单一时差的内容进行教学,那么学生难免会丧失学习兴趣,同时一些具体指示的记忆效果也十分有限。为了提升学生的记忆效果,教师可以举例一些具体的欧美国家,结合引用实际生活中的事件,例如“世界杯的比赛时间是当地的xx点,而我们看到电视直播的时间则是xx点”这种现实生活中的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加自然地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思考,同时也解释了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这种教学方式在应用上,更好地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获得更好得效果。

2.学以致用地对地理知识点进行应用

地理知识与我们实际生活具有密切的关联,这是毋庸置疑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活动进行适当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在课外也可以对地理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课外空间十分开放,学生自身也可以获得放松。这样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下,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自然也就会更加主动且有效。例如,在野外方向的辨别上,教师就可以结合一些户外远足活动,来向学生讲解,融入地理知识。为了达到辨别方向的目的,我们可以观察树木枝叶的生长情况,一些生长相对茂盛的一侧是朝向太阳,同时也可以通过对树木年轮进行分辨,一般来说朝南的树木其年轮会更加密集。这种课外小知识体现了对地理知识点的灵活运用,对于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激发作用。教师通过结合实际课堂的内容安排和具体的教学环境,对于教学活动进行合理的拓展,这也体现了当代教师的新教学思路。另外,教师也可以针对特殊地理现象,利用课堂所学内容进行解释。例如,在对于一些沿海地区的台风问题,教师就可以对台风的形成原理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台风所造成的危害,总结在台风来临时如何保护自己进行逃生。知识的学习过程是为了最终得到应用,只有真正的学以致用,才能让教学过程更加有效。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地理学科的教学对于高中阶段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地理学科的知识相对来说较为枯燥,学习难度较高,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记忆,但是这些知识对于我们的学习生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对于高中阶段地理教学的特点进行深入的把握,合理地对教学思路进行调整和应用,最大限度地提升地理教学效果,实现形式、方法的全面创新。

作者:许倩 单位:江苏省南京市人民中学

参考文献:

[1]栾春波.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成功(教育).2011(08)

[2]李秀茹.浅议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J].教育教学论坛.2013(03)

第二篇:高中地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实践

怎样的地理教学是符合新课改革发展,同时对高考又是最有效的呢?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思考与探索,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也在不断地摸索与总结。现在的高考灵活多样。针对这一特点结合课标要求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积累了几点教学实践。

一、教材知识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自己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索相关信息并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和解决问题的设想。”怎样才能引导和启发学生自己独立发现、完成、运用所学知识呢?首先我们要改变使用教材的方式。教材中的“读图思考”和“活动探究题”,学生对情境不熟悉,所以,学习起来没兴趣。对于这个问题我尝试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讲教材,用教材中的例子来做练习。例如,在讲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时,用学生熟悉的公交车图片引出课题,进一步再举例从我们所在地普兰店到大连的几种出行方式。同学们各抒己见,打车、坐汽车、坐火车等,同时把时间和票价都说出来了,这样交通运输方式类型和优缺点就归纳出来了。再联系地铁的开通,这样交通运输发展方向多样化、高速化和大型化也引导出来了。为了巩固和开阔学生的视野,把教材中巨型油轮和磁悬浮列车作为练习。这样的教学知识不再是一板一眼、面面俱到,而是经过讨论把知识抽样提取,又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学得轻松,还能学以致用,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知识的理解不用长篇的记忆和分析,学起来也容易了。

二、课堂上提倡知识的求异、抽样、归纳和迁移

在课堂上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感知、提出问题,并从多角度和多侧面展开问题。在高中地理经纬网方向确定教学时,内容枯燥难懂。在授课时我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把基础知识经纬线特征交代清楚,然后把极视、侧视、展开、部分裁图和精度差超过180度的坐标都画在黑板上,再取两点,把两点的方向有正确的有错误的都标注上,让学生自己判断正确与否并说出判断方法。这时学生陷入了沉思,一会儿又热烈地讨论起来。学生很聪明,判断得很好,有的学生还归纳出来在各种图上只要在一个平面上先找出正北,然后面向正北再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方向就判断出来了,既简单又方便。比以前老师讲的沿自转方向好理解多了,赢得了全班学生和老师的一致好评。不再是教师的全面铺垫,而是学生自己去思索求异、抽样、归纳并实现知识迁移。这样的课堂是高效的、快乐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会了知识的抽样理解,而如何提高在平时学习和高考中的应用呢?这就要求教师要进一步注重能力的培养。

三、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纵观这几年的新课标卷,现在的高考是考活、考能力,不再是以前的考固定、考知识。2016年新课标甲卷中1、2题庄园经济就是材料信息的提取,是无图考图,关键是材料中信息的提取。又如,2010年新课标卷2、3题问的是降水量和天气系统与常年相比。很多学生根据图示经纬网判断为北疆地区,就思考相关知识耽误了时间,结果还做错了。其实题很简单,关键结合图和材料还有题干中告诉我们五月初晴朗,气温骤升,想一想则答案就出来了,当然是反气旋,还有四月末降雪多,气温低了,这样才会在五月初升温时产生洪涝灾害。所以,我们学会获取和处理信息很重要。在高一时第二节就有关于年太阳辐射图的活动题,我在教学中就借此题设问几个问题,比如,随纬度变化太阳辐射能分布规律,哪里太阳辐射能最大和最小,又和哪些因素有关等问题。学生通过看图和文字从中获取信息,并合作探讨来完成,效果很不错。这样就很好地锻炼了学生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归纳解决问题并提出假设的能力

现在高考越来越重视对地理现象提出看法,并说出合理性的问题。近几年高考大题37题反复出现此类题目,其实他们都源于教材。比如,2011年高考出现给材料新加坡一题,教材中有影子,在必修三和世界地理东南亚部分都提到了解决新加坡水资源短缺的解决方案。而在平时讲解到这样开放性的问题时我从不怕花时间多些讨论,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找措施。分小组可以持不同观点展开讨论,代表结合所学知识能得出自己组的结论,并能自圆其说说明理由,其他组可以质疑,学生讨论得很热烈,这时思维打开了,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对教材中的小案例也要注重能力培养,把小问题大作,多设问、多讨论、多说想法、多证明其合理性。相反,大问题也可以小作,因为知识难度的要求在降低,而培养学生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重点要求的。

以上仅是我对知识与技能这一教学目标的理解和几点应用实践,而对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之路还很长。所以,我们必须正确理解地理教学的三维目标,联系高考要求更好地开展地理教学,最终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知识与能力并存,高考与社会实践同样出色的人才。那时我们才真正实现了地理课堂教学的完美转型。

作者:刘艳秋 单位: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高级中学地理组

第三篇:高中地理教学探析

[摘要]

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着三维目标难以掌握、教学模式不新颖、教学内容枯燥、课堂评价机制缺乏等问题。教师应贯彻落实“三维”目标,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完善教学评价机制,以全面提高地理教学成效。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问题;对策;教学成效

高中阶段是学生记忆力最强、学习最有效率的时期,加强高中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社会人文情怀和科学的地理观是高中地理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地理是高中阶段一门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学科,它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兼容的特点,学好高中地理对于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进。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三维目标难以掌握。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三维目标的把握不是很容易。一些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仍然使用原有的知识体系以及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而许多新教师对于新课标还没有理解透彻。

2.教学模式不新颖。当前高中地理教学普遍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不新颖等问题,很多教师依然秉持传统的教学理念,主张采用填鸭式的方式进行地理教学。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对地理学科缺乏兴趣,甚至对高中地理课程产生了厌倦的情绪。

3.教学内容枯燥。高中地理教材受到篇幅和表现方式的制约,部分教师就教材讲教材,教学内容枯燥、不够生动,所蕴含的知识信息难以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导致课堂教学的信息生动性与丰富性都不足,很难形成学生热爱学习的氛围,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4.课堂评价机制缺乏。现阶段很多高中地理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仍然沿袭传统的评价方式,仍然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指标,轻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也忽视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这样的评价机制抑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降低了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和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成效的对策

1.贯彻落实“三维”目标,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三维”目标之间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还应当把教学过程与学生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统一起来,不失时机地促成“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教师要重视学生思维的推导过程,教会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可以结合具体的案例教会学生如何总结归纳出知识要点,并着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以便学生掌握正确的地理学习方法。同时,教师应在课堂提问、课后作业以及试题的编制过程中渗透一部分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相对应的试题,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成为一种可测量的目标。

2.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学习现代化的教育理论武装丰富自己,明确教学目标,完善教学体系,认真备课,努力提高专业水平,结合学校实际的教学情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地理教学的趣味性,构建高效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分层教学法、学案导学法、案例分析法、问题引导法、情境教学法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方法开展地理教学工作。

3.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提高教学效率。现代化教学媒体较传统教学手段具有人机交互,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大大丰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时,单靠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很难理解教学内容,而通过多媒体动画模拟演示地球自转的过程,学生可以直观观察想象,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关于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昼夜交替现象等内容学生能轻松理解掌握,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4.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实现评价方式多元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可以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制定出一整套合理的评价机制。例如,可以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测试结果、努力程度、学习动机强度、课外实践能力等相应指标,为每一位学生制作成长记录袋或档案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有效结合起来,综合测评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实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已不适应时展的步伐,难以满足学生对地理知识的需求,更不利于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地理教师要不断改善教学方法、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完善教学评价机制,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成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许慧敏 单位:江苏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王道歆,刘俊杰,吴飞.高中地理选修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2(10).

[2]黄海燕.新课标下农村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学教学参考,2016(1)

第四篇:高中地理教学多媒体运用

[摘要]

教育改革的深化要求学校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但教学质量不能降低。面对这一现状,高中地理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多媒体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多媒体;地理;教学;有效性

教育改革的深化要求学校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但教学质量不能降低。作为高中地理教师,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学生平时投入更多的时间及精力,只能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也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尽量让学生做到在课堂上理解、消化、记住所学内容。那么如何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高效课堂呢?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一、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活跃课堂氛围

著名作家鲁迅曾经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兴趣是学习的驱动力。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投影仪,将用图片、影像资料等制作而成的课件展示出来,使抽象的地理知识转化为动态的影像信息,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这种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氛围,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好奇心。以“热力环流”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前播放影视剧《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火烧上方谷”的片段,并对学生提出问题:在司马懿父子被山火围困,无法脱身,并抱头痛哭等死之时,为什么会及时地出现一场大雨,浇灭山火,使得他们能够死里逃生?当放映结束后,学生的好奇心立刻就被这一“巧合”激发起来,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这件事情的原委。这时教师再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指点:实际上这场雨并不是什么“天意”或者“巧合”。猛烈的大火使得附近的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在上升过程中,空气遇冷而凝结,变成雨水降落。学生听完教师的解释后,不但对本节知识有了初步了解,还产生了探索的欲望。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学得相对轻松,教师对于知识点的落实也比较到位,达到了一箭双雕的教学目的。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地理这门学科的知识容量比较庞大,其中一些东西是学生无法亲自去体验的,还存在许多比较复杂抽象的知识点,仅仅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授,难以使学生充分理解,而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和具体,有利于学生掌握,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地球的运动”一课为例,这一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难懂。由于知识储备和空间思维能力有限,高一学生对于地球的自转、公转运行轨迹,以及在运动过程中可能产生什么现象等知识点难以全面理解。教师可以用Flash软件制作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动画,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学生在观看动画后,就能轻松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周期、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原因等知识。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促使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记忆

认知心理学表明,人类获取信息最重要的器官就是视觉器官。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可以在课堂上做到教学内容的图文并茂,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性、多元性、形象性和趣味性,使学生们的各种感官能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的调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记忆力,使认知效果最大化。例如,“中国的行政区划”这一节内容的信息量比较大,知识点繁多,许多学生不能充分地掌握和牢记,就算部分学生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记住了,也缺乏空间位置感,难以应用于实践。如果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对于该内容的理解就易如反掌了。教师可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中国行政区划的拼图游戏,让学生在课堂上用多媒体进行拼图训练,并对创造最快纪录的学生进行奖励。通过这样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增添地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促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主动地掌握好本节课的知识。

四、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地理知识的涉及面比较宽,种类也比较丰富,仅是教学用图的分类,就有地形图、行政区域图、气候分布图、自然带分布图等多种类型。同时,地理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新的地理事物一直不断出现和发展,教学用图也就要进行不断的更新,这样也就加大了地理课堂教学的成本。在传统课堂中,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难以频繁地更换纸质地图。另外,普通教学地图的面积比较小,不方便坐在后排的学生观看,有的学生甚至辨不清方向,这样利用纸质地图实施教学活动的效果也就不明显。此外,如果要让学生在地图上寻找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就可能会造成教学时间的浪费,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在备课时把所要用的地图输入计算机中,上课时,使用投影屏幕和相关的软件,指导学生观看大屏幕,在讲解过程中,将所要展示的区域按教学需要放大或缩小,这样一来就可以节省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提升课堂时间的利用率。

总之,新颖的教学方法、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感受到地理学习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地理课堂的有效性。

作者:张天住 单位:云南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

第五篇:高中地理教学信息技术应用

[摘要]

信息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丰富了教学手段,改进了教学方式,但应明确信息技术只是教学的手段之一,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方式,要防止运用过多过滥的现象,同时应结合学科课程特点,提高其使用的合理性。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信息技术

近年来,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并迅速普及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其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已经是普遍的现象。信息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丰富了教学手段,改进了教学方式,但应明确信息技术只是教学的手段之一,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方式,要防止运用过多过滥的现象,同时应结合学科课程特点,提高其使用的合理性。下面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一、丰富教学资源

传统高中地理教学资源仅限于纸质教材和少量的教具,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改善了这一局面。如教师在备课时可以通过专业的教学资源网下载相关的论文、图片、动画、纪录片等,将这些相关资源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之中,一方面可以丰富教学的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将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通过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但是,在通过信息技术选择和使用教学资源时,要注重使用的合理性。首先,对内容的选择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展开,教材仍然是教学资源的核心和中心,辅助教学资源不可过多过杂,虽然可以有一定的扩展,但不能喧宾夺主。其次,教学的过程不单是内容的展示,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和启发,引导其积极思考,因此不应过度依赖信息化教学手段。

二、改进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权威,知识呈单向流动的态势,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尊重,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都受到了影响。而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教学方式的改进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和载体支持。首先是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综合运用声、像等元素,将抽象的知识以生动形象的形态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在教学海水的运动相关知识时,可利用多媒体进行动画演示,以动态、形象的方式表现出三圈环流的特点和风海流分布;在讲解补偿流的有关知识时配合展示洋流分布图;还可以用FLASH演示大洋环流。其次是知识的整合。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跨越年级、学科等界限,在知识点之间建立链接或便捷地转换,为理解复杂知识提供了便利。如在对天气、气候知识进行复习时,其内容涉及初高中教材,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制作复习课件,以高中知识为基点,制作成知识图表,并在图表中建立知识点的链接,同时设置测试功能,使学生在简单的操作中系统地复习知识。三是开展探究式学习。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从有限的教材内容和教师的讲解中获取知识,而信息技术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自身能动性和创造性,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研究式学习的能力。如在学习电子通信时,教师可以列出问题提纲,让学生围绕教材,自主完成探究过程。通过自主性的探究,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使用通信技术的技能,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培养地理思维

高中地理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自然地理静态的知识,还要求学生动态地掌握地理要素的发展变化,并对其发展变化规律进行了解与思考。因此,以自然地理科学的视角,构建地理思维模式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受到教学资源的局限,学生学习的对象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对有些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只能依靠推测和想象。为此,应利用信息技术对文、图、声、像等资源进行整合,做成教学课件,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展现地形地貌等内容,使直观、生动的教学资源与学生的想象力相结合,让学生领会地理知识的魅力,通过对事物发展变化的学习构建起纵向的、动态的思维方式。

四、推动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打破了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利用互联网教学平台、微课、翻转课堂等,有利于在教师指导下,充分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学生在线学习,突破了课堂的局限,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学习。面对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加强引导,加强教学设计,将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有机融合在一起,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引导、点拨,把主要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在一节内容的自主学习结束后,再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疑释惑,对知识进行整理归纳。

综上,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优势,但也应注意其应用的合理性。

作者:张茂权 单位:江苏宝应县画川高级中学

第六篇:高中地理教学学生读图能力培养

在高中地理相关内容的教学中,教师需擅于利用地图进行讲授。教师应充分注重运用地图讲解人文地理知识与地理事实的重要性。通过地图充分分析地理现象,讲授地理概念。高中地理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应是利用地图进行教学,结合书中理论知识与地图,进一步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一、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结合教材激发其积极性

地图是人文地理的重要表达方式,其运用一系列符号表示全世界不同的地理事物,地图是地理学习的基础性内容。地图运用经纬线、经纬网、南北半球的划分、陆地与海洋的分布等让学生明确地理性事物的确切划分。教师通过讲授地图图例、地图简略内容、地图注释等内容培养学生识图能力。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中,应注重地图需与理论教材配合使用。地图以其独有的信息表达功能,如丰富的图片、数字、文字等信息,构成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还应通过多种方式充分提升学生的地理课堂学习积极性,对读图识图的主动性。结合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教学模式,构建生动形象且高效氛围的课堂。与此同时,高中地理教师需在应对高考的教学模式下,结合高考试题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进行解题或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提取信息的素养及能力的发展,也愈加促进学生扩充相应的地理背景文化知识。因此,在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模式时,教师应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考虑学生之间的知识掌握程度不同,综合提高全体学生们的地理学习能力。教师可用一些旅行地理书籍中的趣事来调节学生的情绪,使其在学习高中人文地理时增强对读图的兴趣,提升地理学习效率。例如,表示地理地形的分布特点,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如河流、矿产的分布,不同颜色所代表的不同特点。讲授城市分布的内容,包括水文、气候、海拔等标注特点及方式、概况。此外是更多结合人文地理方面的地图内容,带领学生认识地图对于经济发展不同程度等信息的描述。结合工业分布状况、农业水利设施、人通与迁移问题、城乡发展等方面的内容。例如,在讲述农作物分布产区的相关知识时,可结合我国玉米作物分布产区图为学生讲述。首先为其介绍背景,玉米属高产作物,经济价值较高,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产物之一。由于玉米对自然条件要求不严格,在我国分布很广,各地都有分布,其中以吉林、山东、河北、辽宁、四川产量居多,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等。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读图时代教学进程中,教师在教学中应改变以往的方式,应在课本之外培养学生识图且提取信息及知识的能力,鼓励其对自身的地理知识学习产生信心。

二、灵活概要地图略图,结合读图方式提升地理教学成果

运用地图进行高中地理教学,将复杂的知识深入浅出,如将复杂的地图内容进行简要地概括描绘等方式,进而提高高中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地理教师需重视学生对于读图方式方法的讲授,注重培养其识图的程序性,如教学生认真识别图像类型,识别最基础的图例、方向和比例尺。与同学多进行交流讨论,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需要积极地进行,相关部门如教育部门或学校等也需要为教师提供更多的课程培训。教师需虚心听取多方的意见,给予学生最好的教学质量。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地理教学资源来提升自身的综合地理教学能力。高中地理教师进行读图模式进行课堂讲授,教师需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以提升学生地理读图能力,进而帮助学生积累地理知识。教师还需调整地理课堂的学习气氛,如深入剖析挖掘教材中的幽默内容,以缓解学生对于烦琐记忆的识图学习的枯燥情绪。此外,教师还可制定系统的教学计划,使识图结合书面表述结合式教学策略得以长久贯彻实施。教师还需把握住高中阶段学生对于地理读图学习的好奇心的教学良机,全面制定教学计划。高中地理读图教学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体系加以实施完成,学生自身也应认识到教师的良好出发点及目的,勤于与教师进行交流及沟通,训练自身在地理学习中读图的能力。地理读图过程中,教师需使学生进行主动交流与讨论等多种地理学习方式,教师也需结合读图方法为地理读图教学做好课程上的充分准备。

总而言之,地理教学的完整教学模式离不开地图的重要作用,运用地图,使学生清晰、直观地了解世界不同地区的方位与形状特征,不同地理事物的分布状况。因此,高中地理教师需注重培养学生看地图的能力,提高学生认识地图、熟悉地图的兴趣,最终让高中学生在学习地理的初级阶段,全面准确地认识人文地理。

作者:陈亚琴 单位:江苏南通市如皋市搬经中学

第七篇:高中地理教学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

摘要: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教学辅助媒体的新型教学辅助媒介,相对于传统教学辅助媒体的单一功能,交互式电子白板具有独特的应用和互动功能,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本文阐述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实用功能和重要性,以期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够在课堂中得到广泛高效地使用,为学生搭建丰富多彩的教学平台,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交互式白板;教学应用

随着技术的发展,教学资源的丰富,多种多媒体措施的广泛使用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多种多媒体媒介的应用使得传统教学方法得以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已经体验到了多媒体教学带来的课堂效果,然而看似丰富的教学方法却缺乏了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点———互动性,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我们可以用多种多媒体播放措施代替黑板,用丰富的网络知识弥补教学资源的缺乏,却不能代替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只有教师和学生之间增加交流、对话和互动实现教师尽心竭力,学生积极参加,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电子白板的出现能够有效实现这一课堂目标,为师生互动提供技术支持和工具保障。

一、独特功能激活地理课堂教学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提高课堂教学的利器,不仅能够实现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展示地理课堂教学内容,还有多种措施实现师生互动,将学生的所需所求充分展示给教师,将教师的所答所问充分呈献给学生。师生之间互相倾听,在学习中练习,在练习中掌握知识,提高学生注意力和课堂学习效果。展示功能,交互式电子白板有着等同于ppt的电子展示功能。教师通过制作课件充实课堂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方式展示给学生,按照教师预定的教学计划授课,对于高中地理教学而言,多媒体形式的教学形式能够化繁为简,将抽象复杂的地理知识具体化。例如地球运动一章涉及立体思维和联想力,再如常见的天气系统一章中涉及各种风面位置,易混难学,使用多媒体展示方式无疑将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交互功能,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够实现师生即时交流,不受课堂教学舒服,教师随时提问生成信息,并根据学生回答不断生成新的信息和问题,紧紧抓住教学难点实现师生互动,学生的新想法新问题还能够以电子页面的形式保存,作为教学资源随时调取。例如学习经度纬度一章时,涉及问题较多,学生容易出现错误思路,如不及时纠正,学生可能长时间陷入误区,产生迷茫。通过交互功能,教师可随时收集疑问,反馈解决方法。课堂再现,交互式电子白板有着页面录制功能,地理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所有教学细节都会保存下来,教师在课后可以随时调取课堂教学时的白板资料,查看整个教学过程,并根据自己的教学体验和学生反馈,审视自身教学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改良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思路,对今后的课件加工修改,提高课件科学性。优秀课件还可作为实例分享给教师,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二、巧妙运用提高师生综合水平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勉的过程,教师通过教学手段创设浓厚的教学氛围,传授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并在教学过程中完善自身知识储备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有利于提高高中地理教师综合素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需要教师拥有身后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相应的电脑技术操作,想要运用好这一系统,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高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教学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教学钻研能力。此外想要提高师生互动水平就需要教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热爱教学,喜欢学生,理解和尊重学生的所需所求,纠正学生思想偏差,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才能更好地投入到教学生活中,通过不断进步,提高教师个人综合素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交互式电子白板摒弃了机械教学局面,一反传统模式下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学生永远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不同,它能够积极引导学生配合教师的教学节奏,给予学生更多的互动和学习提问机会,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好学乐学的精神,和积极争取的乐观态度,互动中培养师生默契和同学间团结有爱的精神。在当今激烈竞争的社会中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尤为重要。

三、结合地理教学资源发挥巨大优势

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媒介,要将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将电子白板技术、多媒体放映技术、地理教学资料库和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相结,把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学生的特点爱好相结合才能发挥出最大的课堂效率。使用中需要教师将教学中运用的教材和与地理教学有关的教学资料整理出来,通过教学实践,日积月累形成资料库,并依靠白板系统提取方便的特点将更好的教学资源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重组,并在地理教学中根据学生需要,随时提取反馈资料,及时、方便、快捷地回答学生疑问。学生也要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积极反馈学习问题,将学习中的易错点和疑问记录下来反复播放,与教师探讨研究。

总之,交互式电子白板在现代教学模式下的地理课堂中能够起到良好效果,电子白板的应用能够提高课堂效率,增强师生交流,值得大力推广。作为教师,我们要熟悉相关技术技术操作,早日应用,提高课堂效率。

作者:张严娟 单位: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

第八篇:低碳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学渗透

低碳理念作为一个可持续化发展理念的升华,受到了社会很大的重视,高中阶段的学生应该具备这种意识。如何把低碳理念渗透到高中地理教学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结合我的教学经验和低碳理念的内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结合教材内容,体现低碳理念

高中地理课本内容体现出来的更多的是环保的知识,但是更深层次的内容就是低碳理念,所以教师应熟悉课本内容,结合最新的低碳理念进行深度挖掘,可以发现低碳生活的理念已经渗透在地理课本内容当中了,可以很好地展开对学生环保和低碳理念的培养。在高中地理课堂上,首先以地理课本内容为主,然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出课本中低碳理念的体现形式,合理的利用其中的知识和事例,以便让学生深刻理解内容,形成一个正确的环保意识。结合教材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课本中的理论知识,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一个重要的意识,生态环境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相通的,教师要把课本中的低碳理念充分地体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低碳理念。在学习地理必修一时,有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内容,这一节内容提出一个理念:“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由于人类的过度采伐,世界森林以上千万公顷的速度减少,如果再不采取措施,减少最快的热带雨林将会从地球上消失,森林一旦减少会带来很多问题,同时会影响到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环境。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把低碳理念引入进来,人类的过度开发,致使森林减少,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废弃不能得到更好地处理,所以我们要遵循低碳理念,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现在就是要把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减少。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种态度,从点滴做起,好好学习,以后再开发新能源,为社会做出贡献。

二、通过社会实际事例,渗透低碳理念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拥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对社会上发生的事情也会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和态度。高中学生对低碳理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结合一些社会事例帮助学生深化低碳理念。在每次上课之前,教师要整理最近发生的有关于低碳理念的事件,在课上把这些事件讲给学生,可以直接进行口头叙述,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明白低碳理念在这些事例中的体现,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讲述,运用图片和视频的形式,更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让学生参与到整个介绍的过程中,一边讲述一边向学生提问,这个事情暴露出来的问题应该怎么解决,给学生们提出一个值得深思的社会问题,让学生意识到他们应该参与到社会的发展当中,学生在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可以意识到低碳理念的重要性,同时,告诉学生一些正面的案例,低碳理念应该怎么实施,它的好处和优点是什么,对我们社会的发展有哪些益处,这样才能够让低碳理念在学生的思想中更深入。例如,高中必修一的“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中的事例,2000年2月18日至20日,位于南太平洋的图瓦卢遭遇了海水的肆虐,大部分房屋都被浸泡在大海之中。这个事件的根本原因是全球变暖,而全球变暖则是和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的温室效应有关,全球变暖会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从而出现上述的灾难。全球变暖还有可能会导致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事件增加,甚至会导致生态系统的重置。全球变暖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所以要做出一些改变。2012年初,国务院批准了《“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对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行了控制,大力倡导“低碳”的理念。教师要在这个事例基础上,结合课本的基本知识,学生就能很好地认识到低碳理念的意义和作用。

三、在基础教学内容上进行延伸

高中地理课本存在一个时间上的局限性,不能更好地体现低碳理念在现实生活中的必要性和作用。在基本的教学内容之上,进行知识面的拓展和深度的延伸,这也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低碳理念的一个有效途径。课本中的知识,是让学生对目前的情况和地理知识形成一个基本的认识,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低碳理念。地理课本上的内容,涉及数据和各大事件时,教师要根据现状对这块内容进行扩展,告诉学生,现在的发展状态是什么,现在做出了哪些改变,是朝着好的方向变化还是坏的方向。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记忆课本中的内容,更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扩展,透过表面的状态看到这些问题的本质。例如,在地理必修二课本中,第一单元的“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是很重要的一节内容。书中给出的数据是1999年的,人口达到了60亿,并且呈爆炸型增长的趋势,现在是2016年,人口已经达到了73亿,这个数据摆在学生面前时,学生都觉得不可思议,有的学生说:“实在不敢想象以后地球上会有多少人。”我国是世界上的第一人口大国,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和地理环境的关系,将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地球容量的观念,这也是低碳理念的一种体现形式。

总而言之,低碳理念渗透在教学中的路径很多,前提是教师要做好教学内容的深度挖掘,并且联系现实的事例进行扩展和延伸,才能把低碳理念很好地渗透到地理课堂教学中。

作者:姚其军 单位:江苏盐城中学

第九篇:高中地理教学自主学习实践

【摘要】

地理是一门人文性、社会性和地域性综合在一起的自然学科,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恰当的自主学习方法学到的地理知识才是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知识,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实践策略

新课改革中曾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让学生做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给予其必要的辅助作用,因此,为了响应新课改的号召,也为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地理教师就应当积极探索有效策略,通过开展自主学习,有效提升地理教学质量。以下笔者将结合自身地理教学经验,浅谈如何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望对各位同仁有所帮助。

一、在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的重要意义

(1)改变课堂教学方式的重要体现。

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以往我们多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虽然我们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但是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个性被抹杀,这是传统教学制度的悲哀,因为,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高中地理教师应当积极在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从而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质量。

(2)促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基础。

通过在地理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可大大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这种能力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是十分必要的。

(3)促进高中地理教学质量得到提高的有效手段。

通过采用地理课堂自主学习模式,充分展现学生学习的个性,激发高中生深入探究地理知识的兴趣,在学生借助课外书籍、网络资源的帮助下,从而得到较之教材更为丰富的地理知识,有效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优化地理教学质量的良策

(1)引导学生思考地理问题,自主探究问题本质

想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地理知识,那么关键的一点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奠定自主学习的基础,更是促使学生主动探索未知世界的源泉活水。高中地理教材中,正是因为包涵了许多的概念性和抽象性强的理论知识,因此,导致了部分高中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由于对于概念不理解而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的现象。为了提高高中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积极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有了科学、合理、具有趣味性的问题作为引导,学生会像忙碌的蜜蜂一样主动的沉浸在地理教材中,有效汲取地理知识。例如,教师在教学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时,其中在单元的末尾有一个“单元活动”板块,这一板块主要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最原始的状态下如何辨别方向,如利用罗盘、恒星、手表、太阳等,能够准确的在野外辨别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空旷的操场或者田野里,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在实践生活中,辨别方位是一种生存的基本技能,当你们身处野外时如何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呢?”通过设置这样一个疑问,充分调动学生辨别方位的兴趣,有的学生利用观察太阳的方法、有的学生观察手表指针还有的是通过植物的生长特定,进而有效的辨别出正确的方位,提高了高中生自主学习地理知识的有效性。

(2)开展绘图活动,培养学生地理绘图能力

学习地理这门课程,绘图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早在我国的古代时期就已经存在对地理图例绘制的研究,具体来讲,如在春秋战国时期,裴秀立领导编制的《禹贡地域图》、北魏时期,郦道元撰写的《水经注》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地理参考图例,并且这些名家为地理学作出的贡献也是相当巨大的。因此,为了有效传承我国的优秀文化,也为了提高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很有必要在地理教学中,积极将地理理论知识和地图的绘制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促进学生高效记忆地理知识。例如,教师在教学《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中的“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积极开展地理图纸绘制活动,让学生自主绘制一张中国地形图,具体来讲,教师可以在教学的前半节课让学生自主搜集相关的资料或者阅读教材内容等,对我国的总体地形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在后半节课,要求学生绘制一张中国地形图,比例尺的大小可以不做要求,重点是凸出学生对中国地形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自主绘图能力,如此,可以将学生在地理教材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充分的运用到绘图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深化了学生对我国地形的理解,可谓一举两得,因此,此教学方法教师在实践中可适当应用。

概言之,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通过开展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当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以及开展地理绘图活动,激发学生自主搜集、自主分析、自主综合、自主绘图等能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

作者:陈莹 单位:江苏省扬大附中东部分校

参考文献:

[1]郭晓梅.高中地理教学中文科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

[2]刘玉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D].天津师范大学,2006.

第十篇:新课改高中地理教学积极转化

摘要:

在新课改理念的践行下,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行为会发生积极的转化。从自身的教学感悟出发,以“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差异性教学”及“地理素养”三个方面为切入点,就新课改推广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应当实现的积极转化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高中地理;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差异性教学;地理素养

随着新课改运动的大范围普及,其在各学科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在新课改理念的推广之下,众多的一线教育工作者都认识到了改革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必要性的所在。具体落实到高中地理学科,我认为在新课改推广的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策略应当发生如下积极转化。

一、高中地理教学应当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束缚下,高中地理教学通常固定为教师讲、学生听这一死板的模式。这一落后的教学模式首先未充分尊重学生在地理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致使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与制约,其次,更是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成长与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并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成长与发展。《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其教学基本理念中大力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要求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给予学生充足的探究、学习时间与空间”。新课标的这一指示决定了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活动不能再像以往那样照搬教科书,而应当多途径、多策略的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完善。要想更好地达成这一教学目的,高中地理教师首先要正视学生在地理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其次,还要充分信任学生、正确评估学生的地理知识素养,最后,在恰当的时机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探究学习空间。例如: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每一章节都附有一个“问题研究”活动,高中地理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探究话题。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学生既能实现对所学地理知识的进一步认知与理解,更重要的是自身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还能由此得到显著的提升,真正可获取一举两得的良好教学效果。

二、高中地理教学要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

班级是一个大集体,不同的学生由于家庭环境、个人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会具备截然不同的学习基础。可是,这种客观的学习差异性在以往的地理教学中很难得到教师的高度关注与全面重视,这也是为什么相当一部分高中地理教师会选择“一刀切”“统一划齐”教学行为的重要原因。《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却认为“不同的学生有着截然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要求教师应当“尊重不同学生之间所存在的客观差异,并结合不同学生群体的实际学习基础采取略有差异、又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策略。”新课标的这一理念表明了高中地理教学采取差异性教学的客观性及必然性。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认真把握班上每一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要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策略的实施、课后练习难度的设置等方面都要呈现略有差异的教育教学活动。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教学,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这一预期教育目的,也才能真正促进不同学生不同程度的进步与发展。

三、高中地理教学要能促进学生地理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任何一门学科教学的目的都不仅仅在于向学生传授基础的学科理论知识,而在于以知识为载体,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更好进步与发展,高中地理学科同样也不例外。与此相适应,《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也做出了相类似的明确指示:“高中地理教学要能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要能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这就要求我们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能再被“应试教育”思想所束缚,一味单纯地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教学的根本追求,应当在顺应新课改上述倡导性理念的基础上,在传授给学生必备的地理知识之外,更加侧重于发展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与修养。如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节中,教师除了要向学生讲解水资源的分别特点等理论知识,更要依据知识点的讲解,使得学生形成正确的节水意识,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观念正是他们自身地理素养得以提升的重要标志之一。再如,在学习了“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这一节内容的相关内容之后,教师就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人与土地的关系,并要促使他们能在实际生活中形成正确的土地利用态度,这也是学生珍惜、善待土地资源素养得以形成的有力助推器。

总而言之,伴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日渐深入人心,高中地理的教学方向会更加明确。为此,高中地理教师应当潜下心来认真钻研新课改所大力倡导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并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其进行恰当、灵活地实践运用。相信,在新课改理念的践行下,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行为会发生喜闻乐见的积极转化,并能切实促进学生高中地理素养及技能的更好进步与发展。

作者:李维杰 单位:宁夏中卫中学

参考文献:

刘昱萱,翟禄新.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