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地理教学应用(8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我们不可能不顾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但作为地理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既关注学生的高考升学,也关注学生习惯的养成,更关注我们所教授的知识在生活中的用途,使我们的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生活
近几年的地理高考所引用的材料越来越贴近现实生活,比如高考试题中“握手楼”“地膜覆盖”“二胎政策”的考查都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如果学生平时关注身边的这些信息,有助于在高考中得分。我在多年的地理教学中对于如何使教学与生活相结合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现总结如下。
一、课堂教学选择的案例尽量来源于生活
教学中案例的选择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好的案例可以使复杂的课本理论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我在备课时总是对案例精挑细选,使课堂内容尽可能与学生生活的环境紧密结合起来。比如在讲《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这一部分内容时,我选择了我县玉米种植的有利条件进行讲述:气候方面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作用和养分的积累;水源方面有丰富的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还有国家的优惠政策等条件。然后让学生课堂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最后总结出影响农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讲工业布局时我总是选择我县工业小区工业的特点作为课堂案例,分析我县工业布局的原则,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发展方向。这样教学就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恰当联系实际生活的案例,使学生认识到地理就在我们的身边,处处留心用课堂的理论来解释身边的地理现象,使复杂的理论变得简单、实用。
二、考试试卷中选择的素材尽量来源于生活
高中学生一学期往往有多次考试,试卷中材料的选择往往决定试卷质量的高低。我在出卷时选择一些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比如让学生回答西气东输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有利和不利的影响,西北地区为什么要退耕还林还草,又比如让学生说明西北干旱地区盐碱化严重的原因。这样的试题主要针对我们生活的西北干旱地区,学生们生活在西北,对这里的环境并不陌生,结合教师在课堂中讲过的理论知识,就可以回答这些问题。这样的考试我认为是很有效果的,不但考查了学生对地理理论的掌握,而且要求应用理论对实际进行分析,使地理知识“学以致用”。当然,素材的选择一定要与考查的知识紧密联系,在试卷中生活方面素材的出现要有针对性,不用出现得太多,但一定要精。
三、课后作业内容要尽量来源于生活
高中学生的课后作业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简答题,可以是章节训练等。我在学生的课后作业中,总是安排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小论文。比如让学生写一写西北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在西北地区如何发展节水农业,结合西北地区的实际情况发展何种工业最有效等等。这样的一些开放性的题目,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撰写论文,不但可以提高写作水平,而且深化了对课本知识的了解。如果我们能够长期坚持安排这样的作业,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对课后作业的小论文题目要认真思考,切合实际,认真选题,另外还要给学生以指导,包括如何获取资料,如何辨别资料的真伪,如何用资料来说明问题,还有小论文的格式等都需教师给予指导。小论文完成后教师要对学生的成果进行展示,要评比,奖勤罚懒,防止流于形式。
四、地理兴趣活动的设计要尽量来源于生活
让学生参加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是非常关键的。我校有很多兴趣活动小组,其中有我组织的环保兴趣小组,每年要进行一次湿地行和丹霞地貌行。在这两次活动前我总是利用课外时间给学生讲解一些湿地和风蚀地貌的知识,让学生具备相关知识储备,然后利用周末时间组织学生到实地去观察。学生们在活动中积极性很高,充分发挥想象力,与课堂所学地理知识结合起来,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当然,这样的活动一定要有目的性,计划性要强。教师现场给予指导,解决学生们提出的疑问。
五、利用网络收集来源于生活的信息
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让学生收集现实生活中的地理信息,比如叙利亚问题,我让学生持续关注,收集相关发展情况,然后让学生把收集的信息在qq空间上转发,这样同学间就可以互相交流,全面了解叙利亚问题的情况。又比如美国冬季的雪灾,学生利用网络加以了解,利用学过的地理知识对其产生原因、危害进行阐述,相应地提出一些应对雪灾的措施。通过对地理事件的关注,使网络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手,使学生养成了关注身边地理的习惯,形成了终身学习的意识,我认为对学生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当然这个习惯的养成不可能短时间完成,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坚持督促,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坚持下去。在我国高考作为教学指挥棒的今天,我们不可能不顾指挥棒的作用,但作为地理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做到既关注学生的高考升学,也关注学生习惯的养成,更关注我们所教授的知识在生活中的用途,那就要让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使我们的教学素材来源于生活。
作者:许伏新 单位:甘肃高台县第一中学
第二篇:支架式高中地理教学应用
摘要
支架式教学并不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师生在课堂上能够进行良好沟通的教学策略。但是毋庸置疑,支架式教学有利于课堂气氛的营造,同时能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知识框架的构建,最终帮助学生更加轻松地学习地理知识。在新的教学要求下,支架式教学也在不断创新。本文通过对当前支架式教学的应用介绍,对支架式教学的现状进行了总结探讨。
关键词
支架式教学;高中地理;应用
支架式教学当中所提到的支架,其功能作用类似于在建筑行业中的脚手架,其存在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拓展,实现知识的迁移以及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最终即使没有脚手架的帮助,也能够建立解决地理问题的逻辑思维方式。
一、支架式教学的含义
支架式教学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活动的重点是以学生为中心,借助情景的作用,最终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以及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在上课时,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并在各个知识点之间找到相应的联系。
二、支架式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形成与学生共同学习与思考的气氛
地理教学的特点就是知识点较为零散且涉及广泛,由于当前的班级仍旧以大班模式为主,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多个支架的同时建立,最终形成地理学习的复合体系。在班级里营造地理学习的气氛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在班级里张贴世界地图或者是中国地图,在学习角放置地球仪等,学生在充满地理氛围的环境中学习,自然就能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教师们也可以在自习的时间或者是课前课后在班级内分享一些有趣的地理科普性文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是在班级内播放一些关于地理的影片与视频,让学生得到课堂之外的科普,这也是一种良好的支架构建,在视野逐渐开阔的情况下,对于学生的课内学习有着良好的反射回应的作用。
(二)改变传统教学中的交流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良好的交流,教师们只是一味地进行课堂教学,但是对于学生是否能够听懂,哪里还存在着问题等都没有进行过了解,教学课堂更像是教师们的“一言堂”。所以改变以往课堂交流方式也是支架式教学应当发展的一个方向。在课堂教学讨论当中,教师们应当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由以往的命令性的指引变为建议性的指引,尽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进而有效地避免以往形式主义的课堂讨论,让学生们在讨论的过程中能够真正地了解其他观点,学习到知识。比如,在学习“自然地表形态的营造”的时候,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桂林山水甲天下,那么桂林的地貌特征是由什么作用形成的呢?”针对这个问题,学生们进行了积极的讨论。再经由教师们结合地形、气候等方面的引导,最终得知桂林山水是流水侵蚀形成的。面对问题的时候,教师不再明确地指出正确答案,而是对学生们的思路进行方向指引,让学生在教师不断的提示中得到正确的答案。在此过程当中,学生也在不断地进行思考,因此能加深对该知识点的印象。
三、在支架式教学当中教师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改变教学理念,积极学习新的教学思想
面对支架式教学的要求,教师们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不再以提高学生的分数为目的,而是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断深入地研究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同时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
(二)教师定期地进行教学反思
教师要始终保持进取意识,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与辩证的否定,比如将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录音,在回顾的过程当中反思自己的声音是否清晰明了,是否具有感染力,课堂结构是否层次分明,时间分配是否合理,自己实际的发挥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水平。同时教师也可以私下与班级内的学生进行交流,询问学生们的课堂感受,每堂课的学习当中是否有知识的疑难点没有听懂,有没有解释不够透彻的方面,等等。进而对自己的教学有更加客观的认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支架式教学。
(三)划分学习小组,针对性地创建学习支架
由于班级人数众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无法创建过多的学习支架,教师们通过将地理水平相似的学生划分在一组进行小组学习,能够更好地针对每个小组的具体情况进行有目标性的支架创建,比如在教学“地球上的大气”这一章的时候,由于本章的知识点较多,学生们可能会对不同的方面产生不同的问题,所以我针对学生们的实际掌握情况,将学生们分成了若干小组,比如一组是对于大气运动掌握不佳的,另一组是不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规律的,等等,针对这些小组,我会进行不同的习题布置以及学习资料分享,进而保障每个学生能够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学习,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特别是在课后的学习当中,学生不必再将时间浪费在已掌握的知识点上。分组进行支架式学习,真正地做到了“因材施教”。支架式教学的具体措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教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教学主体不断总结得到的,所以说没有最好的建立支架的方式,只有最适合的支架构建方法。由于支架式教学本身也是在不断地完善与构建中,在未来的教学当中,仍旧有许多亟待改进与创新的地方。
作者:芮勇鹏 单位:甘肃省庆阳第六中学
参考文献
[1]单文经.教学引论[J].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2]柳海民.当代教育理论专题[J].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第三篇:高中地理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结合优势
【摘要】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但传统的教学方法也不应该完全摒弃。文章探讨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在地理课堂上的优点与不足以及两者有效结合的优势与必要性。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传统教学;高中地理
多媒体是指将文字、声音、图形以及静态、动态的图像利用计算机集于一体,用于更加直观而生动地展现某种情境的科学技术。多媒体具有丰富的表达力,较强的交互性和共享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而传统的“三板”教学是指板书、版图、版画、挂图和模型。随着对传统教学方法探讨的不断深入,人们也发现了传统教学有其优势和不足。地理学是一门兼跨文科和理科的学科,也是一门以图像为载体的学科。在地理课上,越来越多的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喜欢用多媒体教学。有时,我们甚至会看到教师整堂课都在使用多媒体,连板书都在多媒体上呈现。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都很容易被多媒体牵着鼻子走,导致多媒体上有什么教师就讲什么。而部分年纪稍大的教师因不习惯用多媒体教学,一节课下来,仅通过板书、版图、版画等进行讲授,致使课堂信息呈现形式单一,气氛沉闷,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对此,笔者认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探讨将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以充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缺点
1.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1)地理信息呈现多样化。实践证明,丰富的教学形式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安全和感恩。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用音乐、图片、影像、视频、Flash动画和各种与地理有关的软件等来呈现地理信息,可以使地理课堂形式多样化,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这是传统教学很难达到的教学效果。(2)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有些内容是我们无法直观感受到的,我们把这部分知识称为抽象的知识。高中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还比较欠缺,对于抽象的地理事物很难理解,所以教师经常要将抽象的事物直观化才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比如,在“宇宙中的地球”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借助Stellarium软件,模拟天体系统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到天体。这部分内容如果只有老师讲解,而没有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学生是不容易理解和接受的。
2.多媒体教学的不足
(1)不利于学生充分地思考。多媒体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它的信息呈现方式多种多样,如果不加选择,就会导致信息量过大,使学生无暇应接。比如,要求学生做一道题,给学生一段阅读材料,学生认真思考后就可以做出来。但是,如果教师同时把两段材料或者更多的材料发给学生,就会出现因信息量过大,最终导致学生跟不上,反而抓不住重点的情况,这就不利于学生思考和能力培养。(2)不利于学生有意义的学习。奥苏泊尔认为,有意义的学习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实质的联系。相反,如果学习者并未理解符号所代表的知识,而只是依据字面上的联系,记住某些符号的词句或组合,则是一种死记硬背式的机械学习。实践证明,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就会因为呈现内容过多而导致讲不清楚。以“冷锋的形成”的教学为例,在课堂上,有教师为了节约时间,直接用多媒体动画展示冷锋的形成过程,结果是,学生只知道冷锋形成的过程而不知道其形成原理,这不利于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3.传统教学的优点
(1)传统教学的灵活性高。教师上课时,通常面对的是50~60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有思想的独立个体,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很难把上课会遇到的问题都考虑到,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学情临时调整上课策略。若利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师就可以利用黑板画图、板书等形式,帮学生理解,从而有效突破难点。(2)有利于学生思考和记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很多成因性的知识,这部分内容一般都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认为难懂的知识。针对这部分内容,如果用传统的三板教学——教师一边画图一边讲解,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比如,观察到学生有困惑时,教师就可稍做停顿,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也可以通过眼神、头部动作、手势及身体移动等给学生以鼓励。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信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之更专注地学习。此外,如果把重点内容写在黑板上,学生就会一目了然,方便记笔记,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
4.传统教学的不足
随着对传统教学的深入探讨,人们也发现一堂课光靠板书、板画、板图,会显得过于单薄和单调,导致课堂形式单一,不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二、有效结合的原则
1.要坚持传统的三板教学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
2.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学情综合分析,选择最佳的方式。
3.黑板上曾经出现的内容多媒体上不必再重复出现,适当地控制PPT总页数。
三、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效结合的优点
1.有利于提高地理课堂的效率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如有需要学生记忆的内容,教师要写在黑板上帮助学生记忆,而有些只需了解的材料,则可以直接用多媒体呈现出来,这样不仅节约了课堂时间,也减轻了教师的压力,且利于学生记忆。一堂好课的关键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的结合会使课堂气氛活跃,不再是单一、枯燥乏味的课堂。活跃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思考和交流,也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大提高。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程改革要求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只用传统教学方式或只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都不利于这一目标的落实,只有将两者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双主”作用。例如,在教学“上锋与天气”时,教师可首先在多媒体上播放最近的天气预报,以导入新课并激发起学生学习这节课的兴趣。接着,在讲解冷锋的形成过程时,教师在黑板上一边画图一边讲解冷锋的形成过程,如学生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随时向老师提问,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在讲解完这一知识点后,可以空出5分钟,让学生自己在本子上画冷锋的形成过程。最后,再在多媒体上播放冷锋形成的动画,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冷锋的形成过程及其带来的天气变化,从而直接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
3.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能够熟练地使用多媒体和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课件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课件的形式和内容要合理,避免只重视形式而轻内容的课件。此外,教师还要有过硬的“板书、板画、板图”技能,这也是一个地理老师的基本功。教是以学为目的的,每一个学生学的实现必须成为教的诉求,教师既要关注“教”,也要关注学生的“学”,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和学情,进而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所有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都是为教学服务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最终使课堂教学效果获得有效提升。
作者:缑宁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吴艳,韩雨薇.地理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有效整合[J].教育战线,2012,(1):123-125.
[2]叶韬,白文新.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应用的几点思考[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5,(10):47.
[3]谢丹.高中地理“三板”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整合研究——以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5.
第四篇:高中地理教学比较法应用
在对地理问题进行探究的时候,往往需要结合多方面的因素来进行考虑,而为了将地理问题探究清楚,就需要注重事物之间的比较,通过比较能将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和空间联系结合起来,对学生予以启迪,让学生的思维能够逐渐变得明晰起来。而教师组织学生利用比较法来进行观察、思考以及讨论,对知识进行灵活迁移,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地理课堂中应用比较法,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
一、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比较
地理知识具备一定的逻辑性,因此新旧知识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因此教师在引入新知识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结合旧知识来进行比较,这样就能够避免学生觉得新知识过于突兀,对新知识产生一种抵触情绪。教师在对新旧知识进行比较的时候,可以利用图表法、类比法以及横比法等。比如,在学习“气旋和反气旋”的时候,教师如果只是单纯的文字讲述或者列表的话,学生理解起来就会比较困难,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因而学生对“气旋与反气旋”、“顺时针”、“逆时针”、“辐合与辐散”这些名词的理解就不深刻,在头脑中也没有形成清晰的画面。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图表来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这样学生就会在头脑中形成这两个图表的直观画面,也就更有利于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印象,进而有效掌握知识。又如,在学习“新工业区”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传统工业区的知识点进行引入,让学生比较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之间存在的差异和联系,在课程快结束的时候还可以让学生对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之间进行竞赛,看哪个小组能够又快又好地分析好这个问题,这样在比较中就增强了学生对新工业区的印象,并且他们还了解了新工业区和传统工业区之间的区别,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也会有所提升。
二、注重教学方法之间的比较
高中地理教学中在对教学方法进行选择的时候,需要教师注重教学方法的比较,通过将多种教学方法引入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比较哪种教学方法更有利于自己的学习,这样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的时候就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来进行,如在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和图表知识讲解的时候所使用的教学方法都是不同的。而目前的高中地理教学中,许多教师都会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应用进来,当然也可以让学生比较多媒体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的不同优势,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一定的教学方式。比如,在学习“工业的区位选择”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不同导向型的工业所需条件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培养学生对零散信息搜集的能力,学会对问题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教师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给学生列出提纲,这样就能指导学生的比较分析过程,让学生从原料、市场、能源、劳动、技术与知识这几方面来进行分析。但是,教师让学生着重对“钢铁工业区”进行分析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比较鞍钢和宝钢的区位选择有什么不同,其主导因素分别是什么,在进行钢铁工业区选择时将主导元素逐渐从煤炭资源向铁矿资源进行转变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从早期、20世纪初期、“二战”以后这三个时间段来分析进行钢铁工业区选择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区位分别有怎样的特点?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比较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文字表述,也可以通过数据图表来进行表述,让学生之间分组来完成比较的任务,然后来对比分析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学生就会发现通过列出图表更容易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比较问题的时候,也会将列图表的方法应用其中。
三、注重情感价值之间的比较
高中地理的学习过程能帮助学生熟悉我国的地理条件,逐渐使学生对我国的地理条件产生一种认同感,增强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地理知识的比较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比如,在学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在改革开放前以及改革开放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工农业、交通运输等方面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学生就会了解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对我国的发展来说多么重要,正是由于改革开放才促进了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才能够让我们接受现代化的教育。又如,在学习“台湾省”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将台湾省和海南省进行比较,让学生分析这两个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在比较中就会了解尽管海南省和台湾省都只与大陆之间相隔一道海峡,但是在一些细节上还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如台湾省主要的民族是汉族,而海南省有90%以上的人口都是少数民族;台湾经济比较发达,是亚洲四小龙之一,而海南省经济却与台湾省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国民党当局造成了台湾问题至今没有解决,因此台湾一直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而海南省则没有这样的问题。学生在比较分析中就会对台湾省产生一种亲切感,也会了解祖国为了实现国家统一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让学生从内心认定台湾是国家很重要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通过比较学生能从多方面去理解地理知识,了解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掌握一种地理学习的方法,为学生以后的地理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作者:刘春霞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明达中学
第五篇:高中地理教学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
摘要
地理是高中课程体系中与生活最为接近的课程,在教学中能够有效借取生活中可见的资源,它对于抽象的地理知识的讲解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乡土资源的概念在多个学科中都有提出,主要是指当地的一些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引用乡土资源的讨论早已兴起,许多教育工作者也对此进行了讨论,但在实践上却因种种顾虑而耽误了。当前,对于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引入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讨论,在理论上是依附于课程资源中的子分类,参与度不高,在实践中更是少之又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旨在通过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内涵及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现状的阐释,对如何在课堂中运用这样的资源进行策略性思考。
关键词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高中地理;资源开发
乡土教学模式近年来在教育界被广泛提出,简单而言,可以理解为“因地制宜”的教学,把所在地区的自然景观、人文风情、名胜古迹等作为一种教学资源运用到教学中,进而通过这些学生可观可感的内容加深他们对课程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陌生枯燥的课本知识增加了情感的成分。乡土资源是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最容易接触到的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引入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同时也能加强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
一、乡土资源在地理教学中的意义及现状
(一)意义
在现有理论探索以及既往的实践中可以发现,乡土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具有诸多优势,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其一,能够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加强对家乡的熟悉程度。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通过乡土课程资源的引入,能够加强学生对家乡的了解,使学生对地理知识有感性的认识;其二,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针对当前地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传统教学模式对于地理教学目标的实现很难达到三者兼顾,或多或少会有所偏重,一般情况下是明显偏向于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对于过程而言,运用乡土课程资源,将地理课程与生活环境直接拉近,对于学生来说有了实践的机会;其三,学生对于地理课程的学习有了参照物,不再盲人摸象,全凭感觉了。地理课程本来就是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长期坚持运用地理教学中的乡土课程资源,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地理思维。
(二)现状
虽然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具有较多优势,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却很少被运用,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其一,从大环境方面来说,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运用不只是一个教师或者学校能完成的,也是需要教育部门进行统一的规划和指导的;其二,当前乡土资源被开发成课程资源的较少,利用率低;其三,从学校方面而言,学校从学生的安全诸多因素综合考虑,并不愿意冒险尝试。
二、关于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引入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策略性思考
(一)教育部门给予支持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想要在地理课堂教学实践中得到普遍的运用,需要教育部门给予支持。一方面是对地理课程资源进行预开发,至少要确定教学资源、地点的安全性,才能减少学校的顾虑;另一方面,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学校与教师进行尝试,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已经超出教师课堂教学的范围,教师在尝试过程中难免会有所顾虑,只有教育部门予以鼓励,才能有更多的一线教育工作者进行相应的尝试。
(二)学校与教师积极尝试
学校与教师积极进行尝试,是指面对乡土资源,在开始时学校与教师并不能进行大规模的应用,但是可以指导学生做好生活中地理的观察,以及要求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或者几名同学组成小组的情况下,自觉到附近的景点或农田做一些简单的调研活动,以获取相应的资料。类似的尝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所以教师应尽量挑选一些简单的学生力所能及的操作让学生去亲身实践,以便为日后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
在短期内,对于乡土资源的采集可能并不容易解决,但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搜集一些内容展示给学生观看,一是为了教学的开展做出新的尝试,二是将乡土资源的概念传递给学生。也就是说,如在讲人文地理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当地的人文风情宣传片,或者在自然地理教学的某一章节,教师能够为学生找一些关于当地土质等调研的资料录像等,这些多媒体资源的运用可能较之直接接触、亲自实践调研的效果会差一些,但在目前只要坚持的方向是对的,可以暂时先这样代替一下,待日后再商量万全之策。
三、结语
乡土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益处已经被充分地发现,并将会被逐渐推广,虽然就目前形势看,乡土地理资源的推广仍需要一定的时间,相信用不了多久,乡土课程资源仍然能够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普及开来。对于教师来说,要坚持教学原则,不断尝试新的挑战。另外,在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中还有一个能起到重要作用的因素就是学校,学校在运用乡土课程资源时一定要走在前面,在地理教学中引入乡土课程资源已经是一种不容更改的趋势,学校一定要负起责任。
作者:谢印强 单位:江苏省新沂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路海东.教育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六篇:高中地理教学学生读图能力培养
摘要: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对提升学生地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采取培养兴趣、创造氛围、鼓励用图、利用多媒体和培养习惯教学“五部曲”,有效提高学生地理读图和用图能力。
关键词:
读图;用图;地理教学
地图能够形象、直观地表达地理知识,具有信息容量大、表达简明扼要的优点,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对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具有重要作用[1]。下面就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策略进行具体论述: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用图和读图
欢乐的地理课堂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地图是地理学科教学中一种生动有趣的语言,所以老师将地图知识以幽默的形式呈现出来,能够较好地吸引学生用图和读图。其中,地图都有一定的形状,有些形状能够给人以幽默感和灵感,赋予学生无限的想象。例如:学习《宇宙中的地球》的内容时,针对地球上南极洲部分的知识点,大部分学生难以把握南极洲周围的海洋位置,这时老师便可以将南极洲的地图形状比喻成为展翅翱翔的海鸟,随之可采用幽默的语言描述周围海洋的形状,如“南极鸟,太平肚,印度翅,人西头,凹翅中山,嘴顶民城”。这样南极洲周围的三大洋便分别对应鸟的各个部位,甚至还明确指出了中国建立的两个南极考察站的位置。不但能够培养学生读图兴趣,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南极洲地区的印象。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通过多年教学经验分析,学生在做试题的过程中,如果难以对图标中的地理知识进行准确定位,自然无法准确答出后面的“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因此,在高中地理“地图”课程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学会准确读图。其中,区域地理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坚持从指图回答问题入手,将理论知识一一落实到地图中,合理地将图文知识结合起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便能够在加深学生地理知识印象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2]。例如:在学习《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的内容时,老师可以综合利用中国地形图和政区图,引导学生在地图中准确标注出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长城的位置,并圈住出西北地区包含的范围,通过师生间的良好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我是西北一部分”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分别代表西北地位的一个省区,并且在一张大的地图上面分别站入代表的省区范围内,让学生能够将西北地区包含范围中的省区名字一一对应起来。通过开展丰富有趣的游戏,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包含的省区,还能够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读图和用图能力。
三、鼓励学生用图,增强学生的读图意识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坚持指导学生从读图开始,逐步培养学生的读图意识。这样学生做试题时能快速从图中找到对应的条件,有效避免“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出现。因此,日常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应该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指图和画图,不断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印象,有效增强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例如:讲解“河流地貌的发育”内容时,老师便可以指导学生先勾画出河流,并标注出河流的流向,这样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中国地势特点,提升学生的地理水平。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中,地图中的每个位置都涉及大量信息,如区域地形、气候、人口和工农业等社会经济信息。但是,在传统地理教学过程中,单纯展示静态的地区地图,再将区域信息一一传授给学生,地图与空间信息分开教学,这样不但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制约学生地图分析能力提高[3]。因此,在当前地理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合理地将地图信息与空间信息整合在一起,直观形象地进行展示,将大容量的空间信息呈现在学生面前,能够有效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读图和用图能力,为提升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指导学生填图和用图,培养学生用图习惯
在地理课程教学之后,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地理水平,有效结合课程教学知识,合理布置一些地图填绘的课堂作业或者课后习题,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巩固课堂知识,如自然界的水循环、气压带和风带,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填图能力和地理知识理解能力。例如:在学习《人口的空间变化》的内容时,老师便可利用课堂即将结束的几分钟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填图训练,让学生先全面熟悉教材课本的原图,再将书本合上,逐步完成世界人口分布图、世界人种分布图的填图练习作业。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在一旁及时指导,当学生完成了读图、析图、绘图和填图之后,不但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入掌握和记忆地图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用图习惯。
六、结语
地图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因此,老师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用图和读图能力培养,采用培养兴趣、创设氛围、鼓励用图、利用多媒体和培养习惯教学“五部曲”,有效提高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地理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刘启美 单位:江苏省仪征中学
参考文献:
[1]陈海静.浅谈对高中地理读图能力培养的思考和策略探究[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2(10).
[2]何乃忠,刘晓红.例谈高中地理教学读图能力训练的有效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14)
第七篇:高中探究式地理教学实施
摘要:
探究式教学作为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其主要优点就在于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进行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合理的应用探究式教学,以便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构建出具有特色地理课堂。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高中地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进行了深度的研究。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探究式教学;实施途径
地理教学作为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世界。但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高中历史教学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如:教学模式过于陈旧、教学内容枯燥、传统的教学手段,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而探究式教学可以改善高中历史教学现状,能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一、探究式教学法的定义
探究式教学即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形式,使学生在探究与活动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文化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探究式教学法的指导思想其实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探究活动中,使学生与课程知识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二、探究式教学对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1、满足学生心理的的需要
探究着眼于学生学习过程的探究体验,也着眼于学生认知结果的发展与建构,更着眼于开发学生的综合发展。由于学生都会受外界因素与内在因素的影响,使得学习能力、探究水平和认知程度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探究式教学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可以让学生重新认识自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从而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
2、构建出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遵循着应试观念,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只顾把课程内容灌输给学生,在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低头做笔记、听讲,两者毫无交流,使得教学气氛过于沉闷,的缺乏灵性,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学习积极性逐渐减弱,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地理探究式教学刚好可以减少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时间,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与时间,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由原来的教授课堂变成探究式课堂,进而构建出良好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
三、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的途径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和谐的探究氛围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一个课堂控制者,学生是教学的客体,其都是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背景下进行学习。所以,在进行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改变教学观念,放下教师的架子,努力扮演好学生学习中的指导者与引导者,同时还应该多鼓励学生自由发言,敢于质疑、主动的跟同学讨论与交流,从而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也成为探究活动中最直接的参与者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力军。只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强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出学生的探究意识,进而为实施探究式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譬如:在复习地理时事热点相关内容时,教师应该一改传统的讲授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多鼓励学生回答这一年来你们所关注的国内外时事,并说明哪些是与地理有关的?地点?地理区域特征怎样?都是通过哪种渠道获取的?然后,教师再挑选几个经典的时事给学生详细讲解,并引导学生站在一个地理角度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程度,还能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继而主动地加入到教学活动来。
2、选择合适的探究内容
由于地理原本就属于自然学科,其具有加强的探索性及科学性。所以,为了将探究式学习有效的实施于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大纲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选择合适的探究内容,如:地理课程中的地理名词、地理术语、地理概念等记忆性的知识则不需要运用探究式学习,而对于一些地理原理的形成构成、地理现象的产生原因等探索性的知识则需要运用探究式学习。譬如:在学习《行星地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事先给学生提供一些道具如:地球仪、手电筒以及硬纸板等等,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力合作合理的利用道具来探究昼夜交替、昼长夜短的变化规律,最后,引导学生将硬纸板裁处四个与地球仪经线圈等长的圆圈,每个圆圈涂成两种颜色,把手电筒作为光源,放在地球的一侧,并要求通过观察四季的变化情况,模拟出四季的昼夜交替。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通过做实验、记载数据以及现象,总结出规律,进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创设问题情境,鼓励高中地理的探究思考
高中地理探究式的教学中,问题提出是教学的前提和关键环节,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出合适有效的问题,并鼓励学生进行问题的大胆质疑和怀疑,从而创设出合适有效的问题情境。譬如:在学习“人类面临全球性的问题”时,教师可以针对这章内容提出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如: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城市乡镇化等问题,然后,再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预习教材并回答相应的问题,必要时教师也可以把地理问题生活化,设计出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更容易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从而使学生在讨论与分析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了解更多的地理现象,进而提高学生的的学习效率,保证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既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更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的转变教学观念,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学会放手,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与时间,同时还应该根据实际的课程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创设出合适有效的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求知欲,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刘永宏 单位: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张建珍.科学探究学习视域中的地理主题活动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2]邵志豪.高中地理课程中活动的设计与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3]胡刚.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第八篇:高中地理教学典型问题及策略
摘要:
在新课标的推动下,高中科目教学实施了改革,高中地理教学作为高考的重要理论性科目,在改革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均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是,目前高中地理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典型的问题没有解决,如地理教育脱节、教学实用性差等。基于此,必须采用科学、有效的措施解决这种问题。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典型问题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高中各门学科的改革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地理学科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可能会不断有新的问题出现,针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具有典型特征的问题必须完善、积极地解决,从而不断促进高中地理教学质量提高,使学生掌握更多实用性的地理知识。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典型问题分析
(一)教学理念滞后
高中地理教学虽然在新课标推动下实施了教学改革,但是仍然有很多教师教育理念比较滞后,不能很好地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仍然利用传统教育理念实施教学[1],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影响高中地理教学质量提高。素质教育下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不能像传统教学一样单纯地传授知识,同时要关注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注重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高中地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如果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地理,势必会降低学生综合素养,很难实现知识的实践。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灌输式教育理念严重影响学生地理素养培养,违背学科教学的本质,必须积极改正。
(二)地理实践性教学不足
高中地理不仅仅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同时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目前很多高中学校地理学科教育模式比较单一,课堂教学以教师为实施主体,教师不根据学生实际接收程度盲目教学,忽略学生积极性的激发,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而且不注重在课堂上呈现生动立体的教学情境,导致学生机械地学习。地理教学中很多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也没有注重学生实践性教学,所以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比较差。教师教学过程中忽略课外实践性教学,隔离学生与大自然的接触,很难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
二、高中地理教学解决典型问题的具体措施
(一)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针对目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教学观念滞后,必须在新课标的要求下积极纠正。高中地理教学主要以新课程标准为教学依据,但是不同教学版本要求不同,所以地理教师教学时不能将教材作为唯一的教学蓝本进行课程设计,必须依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拓展地理知识[2]。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选择性地对教材实施二次开发,选择一些比较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案例代替教材中的某些内容,便于学生理解。教师教学时要从较高的价值取向方面实施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利用现代化设备创设情境,丰富实践教学
在科技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各行各业都比较重视现代化技术的应用,高中地理教学可以利用现代化设备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积极引进高科技设备,利用网络平台和系统软件创设学习情境,再现地理汇总真实场景,从而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外,还可以实施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亲密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感知天文、地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创设情境和实践教学能够很好地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在高中地理《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中,老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方法在课前播放一段音乐和有关东北地区地理概况的短视频,让学生感知本地区自然地理条件[3]。音乐的播放为学生创设了一种轻松、愉快、积极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求知欲;视频的播放能够直观、形象地将东北地区的自然概况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知东北自然环境。然后结合问题的提问和解答,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和亲身体验,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地理知识不是孤立地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联系性比较大,教师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学工具(挂图、地图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利用其他学科的资源活跃课堂气氛,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地理知识。如教师在讲气候的影响这一节课时,可以利用语文科学中的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引入;学习正午太阳高度角测量过程中,可以利用有关数学公式和物理汇总有关“大气热力环流”的知识解决;学习喀斯特地貌形成原因时,可以利用化学知识解释。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地理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从而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丰富多彩,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三、结语
地理教学绝不仅仅是一门僵硬化的教学,而是不同学科之间的结合教学,同时是一种艺术教学方式的呈现。新课标下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必须合理解决,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以理论知识传授为目的,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激发学生潜能,丰富教学方法,同时利用情境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多方面提高学生地理学习效率和质量,从而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作者:徐万利 单位:宿迁市宿豫实验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张立伟.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对策探微[J].高考,2015,18(1):69.
[2]扎西旺修.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着的典型问题及有效解决措施[J].读与写(上,下旬),2015,15(23):394.
[3]白桂兰.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对策探微[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22(19):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