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新课标下初中地理教学论文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
灵活处理好自主学习跟合作讨论的关系。新课改下,新课程课堂教学还是以学生为本,学生的自主学习占主要地位。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指导自主通过网络、报纸、新闻等获得相关知识,从中实现自主学习,培养自我个性发展。初中地理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平等、合作学习的氛围,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学习小组,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合作学习,一起讨论,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同时在合作学习中享受收获。在“共同学习进步”的合作观念下,不但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共同成长,教师与学生之间又何尝不是。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新课改教学方式之研究性学习
1.学生的多方面的发展需要研究性学习。新课改中的地理教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不仅要培育学生看图、解图等最基本的技巧,还要让学生学会搜索并且运用各种地理信息,以实现培育学生灵活的思维和实践能力。这种研究性的学习主要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把学到的知识很好地运用到生活上。在新课改中的地理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但前提是跟地理学科有关或有助于提升地理学问的知识进行探索和研究,目的是要让学生感受到地理时刻在身边,学习地理对自己有实际作用,这样学生学会地理的同时,自己又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2.地理教师的能力提高需要研究性学习。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地理在中考中的分量并不大,于是,学生没有给与地理足够的重视,教师本身也是如此。很多地理教师还是按照以前的教学方式,那种固定式的模式使他们的教育理论水平一直处在一般的位置,甚至还有教师的水平处在下滑的状态,所以,地理教师的能力更谈不上进一步发展。但是新课改后,此改革为初中地理学科和教师带来了希望。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自主确定了研究内容和资料,教师扮演了一个帮助学生的参与者与合作者,兼学习上的伙伴。
三、初中地理教学方式目标的具体化
1.精心设置课堂的创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平时的考试中,学生可能会对学过的知识又要重复去记忆,由此会产生厌倦的心理。如果地理教师在此阶段还是单纯地讲解一些知识点,学生会觉得没什么新颖,没什么心情去记忆,这样一来,收获颇少。所以,笔者认为在此阶段,地理教师要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把学过的东西讲得新颖点,让课程的氛围变得活跃点,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强化学生的识图能力,让学生自主从地图中获取信息。我们都知道在地理中,地图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更是学习地理知识不可缺少的一个载体。在学习地理过程中,学生结合课本和地图册学习,懂得在实践中看懂图中的符号,颜色各代表的地理事物。让学生去看《中国的地形分布图》,并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地势的最高和最低地势来理解我国地势的分布区域和变化情况,每一条等高线所在的地理位置、延伸区域,并对其特征进行观察和发现,最后得出总结。学生最终可以察觉到我国地形的分布规律,主要是高原和山地,地形各种各样。分为三个阶梯,第一阶梯以高原为主,第二阶梯主要是盆地,第三阶梯主要是丘陵和平原。这种方式的主要好处是,学生的脑海里能建立起比较清晰的空间分布图。学生在很好地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形成了一定的地图思维,为以后可以独立地从地图中获取知识提供了帮助。
3.善用提问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学生有了疑问于是他们就去思考、去探索。在地理教学中,经常对学生进行不同角度的提问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问的方式很重要,教师可以用新颖的提问方式去取代以往曾经那种呆板、传统的方式,相信那样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学生也会跟着教师的思维去思考。即在平时的地理课实践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在问题中不断思考,进而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比如,在谈到亚洲河流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亚洲的地势是怎么样的?有什么特点?降水情况如何?”总结学生的回答,进一步引出亚洲河流的特点,最后分析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能达到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分析能力的效果。
四、总结
在初中地理新课改的今天,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和探索地理知识,才能使自己向前发展。同时运用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渠道,才能激发学生超越于知识之上的灵感和创造能力,从而达到促进和改善整个教学流程之目标。
作者:秦光勇 单位:重庆市丰都县第三中学校
第二篇
一、建立正确的观念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计划生育对于我国的作用,或者我国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这样的问题,让学生独立的去思考这个问题,他们才会了解只有将人口限制在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水平点上,才能够将环境和资源进行可持续的利用。除此之外,我国人口的平均素质较低,与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之下,我国还有一段很大的距离。在我国,文盲和半文盲的比例很高,比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高了整整1.72%。我国的老龄问题也十分严重,在2000年我国的老龄化人口就已经占了总人数的6.8%,而在2010老龄化已经达到了总人口的7.6%。这些信息都是需要学生去了解的,所以教师应当在日常上课的时候进行补充说明。只有当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他们才能够成为一个对保护环境有意识的人。
二、培养的途径
在当代的初中地理教育已经不仅仅是一门讲授地理知识的学科了,它肩负着向学生宣传全球意识、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这几个方面的重任。教师在课堂中不仅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还要灵活使用自己的教学手段。比如,可以在课堂中向学生展示一些被污染的河流照片和资料,让学生看到当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后会造成怎样的可怕后果,教师再进行提问:“对于这样的环境,我们应当做些什么”;“对于山区而言,有什么合理的开发利用”一类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课堂变成一个开放,可以自由发言的民主课堂,并借此讨论来唤醒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除了一些必要的知识外,教师还可以补充一些额外的知识来开阔学生眼界。
学校可以在校内举行一些实践活动来鼓励学生实践,因为没有一些实践活动,那么保护环境永远只是一句口号。只有将保护环境的活动举办起来,学生所学习到知识才能够转化升华成为一种意识和能力,学生才能够在体验中得到巨大收获。比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来水厂参观调查”,有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调查和研究并仔细分析调查结果,最后将提出自己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意见。还可以举办环保演讲比赛,让学生在3.12植树节或者3.22世界水日上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让学生积极性参与到保护环境运动中去,在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培养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观。
在课堂上,初中地理教师可以将课堂作为一个平台,不仅仅在课上只讲述课本上的知识,而是将重点放在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上。让学生将可持续发展观作为自己的一种日常行为。向学生宣传一些环保意识,如拒绝使用一次性物品和商品过度包装,拒绝食用野生动物,主动收集废旧电池,注意节水节电等等生活小细节。还可以在班上举办“废物利用大赛”让学生利用手中不需要的材料变废为宝,鼓励学生的环保行为。
三、总结
总之,发展可持续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一个紧迫任务。现在的初中生们是未来社会的建立者,所以培养中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十分重要。而初中地理教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学科,它就肩负起向未成年学生灌输可持续发展观的重任。
作者:王明才 单位:山东省兰陵县兰陵镇初级中学
第三篇
一、地理教学中美育的重大意义
(1)美育能够让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众多周知,地理教学有着丰富的和谐之美的素材。比如我国的南北对称之美,自然界的演变,生态的金字塔,天体结构等等多到数不清的素材。教师在日常的课堂要尽可能的的去要利用这些素材,这些素材向学生展现了一个美丽的自然世界,一个有序之美。而美育则是让学生感受到美,理解美,表现美。接受美的熏陶从而形成良好的品德习惯,让学生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2)美育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是一种心理活动,它包括审美感觉力、审美知觉力、审美注意力、审美注意力、审美记忆力、审美想象力、审美思维力等等重要的要素,而审美就是要通过美育教育来达到的。但是美育不在独立存在在教学中的,它蕴藏在每个教学素材之后等待教师去挖掘,去向学生展示。教师要通过各种不同的例子来帮助学生对于美丑拥有自己正确的判断,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审美标准,来提升学生自己的思想文化修养和知识水平。
二、走进大自然,让学生接触美
初中地理教育的本质是一门让学生去感受自然环境的自然学科,而学习人文地理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从古至今,人们认识地理,感受地理,是为了更好的去改造地理,让自然更好地为人类的服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自然的美丽之处,宇宙的浩瀚之处。学校应当开展一些户外活动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美丽之处。
例如,学校让教师组织学生,带领学生到山上观察一些特殊的植物,或者是腐朽的岩石种类。或者学校自行组织春游活动,让学生领略自然的美丽之处。但是现在有些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与学习之中不爱护环境卫生,随意践踏草坪。这需要教师和学校在日常的学习中向学生宣传环保意识,现在的自然环境恶化程度相当的严重,人们大量的燃烧不可再生资源,大量的砍伐森林,而城市交通工具缘故,我国北方地区雾霾现象严重,教师可以在课堂之中向学生展示一些受到严重污染的河流的照片,并向学生提问“这样的河流美丽吗?”“对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身为一名初中生我们应当怎么做?”“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具体的小事是什么呢?”这样的一系列问题会让学生进行思考反思自己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是不是使用了一次性碗筷,是不是乱扔果皮纸屑,是不是随意践踏了草坪,是不是没有节约用水用电。
让学生明白只有从自己,从小事做起,才能够保护环境学校应当在植树节组织学生进行“种一棵小树的活动”鼓励学生去植树造林,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做到不乱扔果皮纸屑,节约用水用电,不吃野生动物等等的环保行为。只有当学生有了这样的意识,他们才能够保护生态环境,构建一个美好的自然。
三、总结
总之,初中的地理教育作为一个基础阶段教育,肩负着文化传承的重任,还有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使命。而美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一环。美意要始终贯穿于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因为美育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除此之外,美育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一个社会国家都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作者:赵新 单位:山东省兰陵县兰陵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