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地理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地理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一、培养学生深入探究的创新意识

地理教师不能总是靠自己的讲解和课本的文字内容进行教学,这样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使学生记住内容,印象也不会太深刻。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大脑思维,一步步寻找正确的答案。高中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空间,教师如果能够因势利导,学生就会形成创造性思维。如地图教学,在以往的传统地理教学,只是要求学生能够读图就行了,实际上地理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最终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地图知识,给学生讲解制图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独立制作地理小地图,使学生锻炼了空间想象能力,对事物能深入思考。

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获得促成学生思维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而课堂提问又能使学生引起对学习对象的注意和兴趣,产生强烈求知动机,主动储备解决问题所学的知识、能力,从而活跃学生思维,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敏捷性。比如,在教授高中地理下册《土地资源》一节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以本地区政府领导的角色在分析研究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后,针对本地区的土地资源现状,提出具体的土地利用措施,让学生通过演讲的形式发表对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少,耕地潜力不足的问题的解决对策,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争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了与教材上的观点基本一致的结论,这使学生感受到了探索过程的成功的喜悦,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思维的深刻性和敏捷性。同时,地理教师要指导学生深入分析地理问题,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从大量感知材料中总结规律。

三、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

教师要培养学生能够独立地分析事物,使学生能够深入细致地研究地理问题,不迷信、不盲从,不接受任何暗示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只有批判地分析、逆向地思维,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找出问题解决的突破口。讲授高中地理时,教师结合当前国家将“城镇化建设”作为国家战略重点的必要性,分析大城市作为工业中心,污染严重,人口密集,不适合进一步发展,只有选择一些交通发达,人口比较密集的地区,建立中小城镇,整合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达到工业化的合理布局。任何事物都是辨证的,同样的经济学原理,对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经济技术条件不同,人口素质差异,适用起来也是千姿百态,各不相同的。学生在讨论中相互合作,取长补短,既能批判地借鉴已有的知识,又能不断完善自己的不足,提高了识别分析能力,有助逆向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营造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应地理新课改的要求,创设开放式多媒体的地理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没有时间空间限制,将现代科技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课堂上有声音、有色彩,有动漫,营造高仿真的模拟地理环境,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创造条件,发展学生个性。另外,地理教师还可以改革地理课堂教学形式,设计富有创意的问题,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特别是提出一些发散性的问题,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独树一帜,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在活动中寻求问题的答案,师生一起共同完成对问题的探讨,并形成结论。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下,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欣赏尊重,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创造性思维进入实用阶段。

五、总结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实施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地理教师应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改革地理课堂教学模式,营造适合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情境氛围,鼓励学生质疑、创新,促进学生各种思维品质的提高。

作者:杨志敏 单位:清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