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旅游地理教学价值解析和对策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中国旅游地理(第二版)》是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要学习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这本教材在内容设置方面涵盖了我国各个地区的旅游资源,站在一个相对宏观的角度对国内的旅游景区概况、旅游资源特征以及主要的景区分布进行了非常详细的阐释。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不仅可丰富个人的专业知识,也能极大地拓展个人认知视野。故对《中国旅游地理》这本教材的教学价值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和建议,以实现专业课程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关键词:中国旅游地理;中职教学;教师;中职生
旅游行业的蓬勃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和人才需求,所以与之对应的教育事业也越来越注重旅游行业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本优质的教材是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前提条件,只有对教材的知识排列和内在教学价值有一个清楚认知,具体的教学工作才能更加贴合实际,彰显科学性和有效性。
以我校为例,我校目前阶段使用的教材是由卢爱英、王燕共同主编的《中国旅游地理(第二版)》,这本教材共有两个模块,共计18个项目。该教材的内在教学价值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极高的旅游专业价值
作为人类消遣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旅游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普遍性。但是旅游的普遍性并不意味着从事旅游行业工作人员的选择同样也具有普遍性,在旅游行业相关岗位工作的专业人员必须掌握足够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甚至从一定程度上讲,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对游客的旅游体验感受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中职教育培养旅游专业人才的过程中一直都非常注重专业从业知识的传授。《中国旅游地理》教材的设置便有着非常高的旅游专业价值,之所以形成这一结论主要有两点依据:第一,教材板块设置的专业化。《中国旅游地理》这本教材一共有两个模块,第一模块共有两个项目,第二模块共有八个项目。虽然从表面上看两个模块的项目分布并不均匀,但是在一个模块下的所有项目具有很强的连续性,而且两个来自不同模块的项目彼此之间的联系性相对较弱。第一模块主要是宏观性的阐述,侧重于引导学生如何正确认识这门专业课以及专业课的主要内容。第二模块则是相对微观的阐述,侧重于引导学生在对专业课的主要学习框架有一个基本认识后继续学习更加详细的内容。所以,《中国旅游地理》和游客的正常旅游行为虽然都是以旅游为核心的,但是前者对旅游做出的专业性阐释和整体的认知高度都要强于后者。第二,内容设置的具体化和系统化。系统化这一模块是整本教材内容设置的重点和中心环节,模块之下共有8个项目,用旅游专业的角度审视了我国全部地区,而且对每个地区的旅游资源介绍都采用了一种系统化的解读形式。以“冰雪林海、关东风情———东北旅游区”这一部分为例,在解读东北地区旅游资源的过程中,教材首先介绍了这个区域的主要概况,而后详细阐述区域的旅游资源主要特征,等这两步工作结束后才将整个重心转移到具体的旅游资源和景区。这种成体系的阐述方式在其他项目中也被广泛推行,学生按照这种模式开展学习,可全方位、立体化地了解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分布的基本情况,而这也就凸显了这本教材本身的专业价值。
(二)较强的就业指导价值
中职教育具有很强的就业指导性和社会实践性,这也是考虑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完成学业后会直接步入社会参加工作。所以在日常的专业课教学中适当融入一定的就业指导元素,可帮助学生在毕业后快速适应工作岗位,这无论对学生还是入职的旅游公司企业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如在该教材的第一模块中项目一的活动二“中国旅游地理的实用价值”中,关于实用价值阐释为“中国旅游地理所研究的内容能够帮助旅游从业者及管理者充分认识、开发、利用和保护相关旅游资源,掌握客流规律,合理布局”。这阐释基本上明确了旅游专业的学生今后的主要工作方向以及基本的工作重点。教师在开展这一部分的教学工作时,可引导学生针对个人的实际状况进行深入思考,并根据个人爱好和自身条件为个人将来的职业规划做一个初步的打算。除此之外,模块二用旅游专业的视角对全国各地进行了详细解读,每一名学生在充分了解每个区域的旅游资源和基本发展状况后也都能形成一个从业爱好判断。例如有的学生喜欢大漠孤烟的西北,有的学生喜欢风光旖旎的江南……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爱好是指导他们就业择业的一个重要标准,《中国旅游地理》将国内所有地区的旅游资源都进行了一个概述,必然可满足班级内所有学生的偏好,为他们将来毕业参加工作时提供一个基本的方向。而另一方面,模块二所包含的内容都相对具体,每一个项目都会总结区域的基本状况和主要的旅游资源特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牢固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他们在走上工作岗位时能够快速地适应新环境,熟悉业务。以“奇山异水、多彩民俗——西南旅游区”这一项目教学为例,学生经过学习牢固掌握了这一项目中的所有知识,在毕业后到该地区的旅游公司参加工作时,便能对区域旅游资源的基本状况和特征有一个清楚的认知,而这会成为学生快速融入工作岗位的重要辅助力量。
(三)浓郁的文化资源价值
《中国旅游地理》不仅有着非常高的旅游专业价值和较强的就业指导价值,也显示出非常浓厚的文化资源价值。旅游资源一般可分为自然性质的旅游资源和人文性质的旅游资源,前者主要是一些自然景色和风光,而后者主要涉及了区域的风土人情和风俗文化。学生学习自然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可对我国复杂的地形地貌有一个清楚的认知,而这些内容是学生在初中学习地理课程时就能接触到的知识。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都是自然条件不断变化和长期的地质运动最终造成的结果,而人文旅游资源的形成则不同,这种形式的旅游资源是人类长期的社会生产和实践活动最终造成的结果,所以这种资源本身也带有非常浓烈的人文主义气息。与自然旅游资源相比,人文旅游资源更能充分彰显出具体的文化底蕴,也更容易给学习专业课的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众多旅游景点也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增强区域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而在这众多措施中,努力实现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相融合便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举措。如“京畿要地、华夏寻根———华北旅游区”这一项目中提到的白洋淀景区便是将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相融合的典范景区之一。白洋淀区域内的壕沟、芦苇、河淀和荷花共同组成的优美景色属于非常典型的自然旅游资源,但是《雁翎队》《小兵张嘎》等红色题材的文学作品都将场景设置在了白洋淀,这也就为该景区增添了浓厚的人文主义气息。《中国旅游地理》这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对于这一景点的人文气息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描述。而在这本教材中,类似白洋淀景区的描述案例还有很多(如泰山景区、黄山景区、刘公岛景区和蓬莱景区等),对景区人文资源的阐述也充分说明了这本教材本身具有的文化价值。(四)极强的传播应用价值《中国旅游地理》这本书虽然是中职旅游专业学生使用的专业教材,但是整个教材内容设置方面却非常浅显易懂,即便是初学者也能无压力地理解这本教材中设置的相关知识。所以,这本教材具有非常强烈的传播应用价值,甚至在某种特殊条件下,这本教材完全可扮演旅游手册的职能,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并为其旅游计划的制定和地点的选择提供参考。教材第二模块的8个项目涵盖了我国各地区的旅游资源,对这些地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状况和特征也都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描述,这有助于为使用者提供基本的旅游参考。旅游者通过阅读了解每个地区的基本状况和旅游资源的具体特征后,初步明确了个人的旅游目标地区。而后便可通过该书籍进一步确定具体的旅游景点。例如,A先生计划在端午节假期出游,在阅读第二模块的所有项目后选择了华东地区作为旅游的目标区域,此时就可通过“主要游览地及景区”这一项目确定最终的旅游目的地并对相应的景点形成一个初步的印象和认识。所以,《中国旅游地理》这本教材本身的价值涉及层面是非常广泛的,它不仅可作为中职旅游专业培养学生基础素养的专业教材,也可发挥类似旅游手册的功能,为有旅游需求的人群做出旅游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而这也就充分体现了这本教材有着非常强大的传播应用价值。
二、旅游地理教学策略研究
(一)指导学生完成学习角度的转变
指导学生完成学习角度的转变,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旅游地理专业课程的学习。在中职教育的具体形式中,旅游地理的基本教育模式为让学生充分熟悉旅游行业的内部情况和相关规则,为他们毕业之后顺利就业提供保障。所以从这一角度来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视角。虽然学生在正式学习这门课程前已经拥有旅游的相关经历,但那时学生更多地是以游客的视角从外部审视整个旅游行业,而在旅游的过程中最为注意的也是个人的直观感受和体验。但是旅游行业的专业化学习则不同,这种学习模式主要是从内部的角度显示整个旅游行业的发展和运行。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强调学生学习思维的转变,尤其是要杜绝以游客视角观察旅游行业的认知方式。在课程教学初期,教师可将其作为具体理念在课堂上提出,而后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维方式,尤其是针对那些学习视角没有完成转变的学生更要加强辅导和指正。与此同时,考虑到学习视角的转变并不是一朝一夕可完成的,所以教师也要对学生保持足够的耐心,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成长。
(二)旅游主题视频资料的充分利用
书本知识的教学是比较固定的,但是教师教学书本知识的具体方式则具有很强的灵活性。现阶段中职教育所采取的主要模式为将书本内容和相关知识点制作成课件,而后通过幻灯放映的方式讲解给学生。但这种方式在旅游地理的教学过程中应作出改变和调整,这主要是因为旅游地理的课程内容丰富多彩,内在的学习资源如果用一种更加灵活的方式表现出来,很容易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注意。例如在模块二介绍8个项目的过程中,关于“主要游览地和景区”这一部分的讲解,教师可制作成视频或者直接从当地的旅游宣传网站上下载宣传片,这些制作精良的宣传片可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培养其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也有助于学生深刻认识到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以及中国旅游地理这门专业课程的内在魅力。
(三)为学生安排旅游专业实践机会
旅游专业具有非常的实践性,所以在中职旅游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注重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将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在实践中检验自身学习工作的不足和短板,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实践性技能,帮助他们在毕业之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并为整个旅游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关于学生实践机遇的提供,主要有两点构思:第一,班级内部的实践模拟行为。旅游专业的实践活动形式相对简单,在班级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设置出与实际的旅游接待场景相一致的情景并不算困难,所以教师可在班级内部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演练,具体的演练形式可参考以下三种场景:场景一:教师扮演旅游公司的招聘人员,学生扮演应聘者。“招聘人员”以旅游专业为基本方向向“应聘者”提出一系列的专业问题,并根据其回答状况作出是否“聘请”的决定;场景二:学生甲扮演一名有着旅游需求的客户,学生乙扮演旅行公司或专业旅游团的客服接待人员,二者针对旅游景点的选择和具体的旅游细节展开对话;场景三:学生甲扮演到某个旅游景区参观游览的游客,学生乙扮演景区内的专业导游和工作人员。“导游”要向“游客”详细介绍旅游景点的相关情况,“游客”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一些问题并要求“导游”回答。这三种场景的设置相对全面地考察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状况和应变能力,可有效增加学生的经验。第二,组织学生到相关的旅游公司或景点进行观摩学习。学校为学生提供旅游公司或景点进行实地观摩学习的机会是直接增加学生经验的有效渠道之一,这有助于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旅游行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具体的工作细节。以我校为例,在开展《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到当地的旅行社和旅游景点进行实践调研,而后将调研结果与书上项目七的相关内容一一对应,这不仅有助于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也能帮助他们对书本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
《中国旅游地理》是中职开展旅游专业教学时倚重的重要参考书目,教师要对教材的内在教学价值进行深度挖掘并形成专业化认识。以此为基础,通过具体策略落实相关教学工作,最终实现提升学生综合学习素养与实践能力的目的。
作者:张鑫萍 单位:三明职业中专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