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地理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中学地理课本中包含着进行思想教育的丰富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具体地理实事分析,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树立生态环境的全球观念。
【关键词】教学;思想教育;观念
一、分析地理事实,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地理教材中含有丰富的唯物辩证思想。如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运动性;自然界各种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矛盾的双方是对立统一的;分析问题时,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教学中,如果教师把这些观点与地理教学有机结合,水乳交融,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如讲地球上千姿百态的地貌形态,天气状况的瞬息万变,太阳的东升西落现象时,说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变化着的。又如讲台风对我国的影响时,既要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对我国农业生产和人民财产造成的危害,又要认识到台风有利的一面———带来的降水可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教育学生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去客观地,全面地评价人和事物。
二、了解国情事实,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中学地理课本是国情教育的最好材料,教师不单只是为了向学生讲述我国的国情知识,而重点是为了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建设社会主义责任感的迫切感。教学中要纵横对比,充分利用课本中最有说服力的材料、事例的插图,把我国的优势的建设成就讲够,劣势的不足说透,让学生对中国的现状心中有数。如讲我国的自然资源时,先指出我国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丰富,位居世界前列,使学生知道我国有得天独厚的国土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通过地形、气候、植物、景观、土壤的分析,学生了解中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祖国山河壮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自豪感。再对不利条件分析,使学生认识我国人口众多、山区面积广大、土地后备资源不足、自然灾害频繁等多种不利因素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障碍,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报效祖国的责任感,促使学生树立“人均意识”、“忧患意识”、产生忧国心、危机感,进而懂得我国计划生育、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等国策的重要性,明确可持续发展的深远意义。
三、认识地理事实,培养全球环保意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全球的生态环境,是地理教学的根本任务,也是整个人类刻不容缓的任务。如人类无节制地向大气排放有害气体,产生“温室效应”、“酸雨”,破坏“地球的保护伞”———臭氧层,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水资源紧张和水污染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假如人类再不注意保护水资源,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清水”就是自己的眼泪;垃圾堆放占用大量土地;噪声已成为大城市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由于人类无节制地掠夺式地开发资源,世界森林面积剧减,草场退化速度加快,进而造成水土流失的土地沙漠化,使地球上生存的物种失去生存环境,加速物种的灭绝过程;如果不注重环境保护,“物种灭绝的结果将使人类自己最终成为濒于灭绝的物种”。从课本中触目惊心的事实,已经向我们敲响警钟,它必将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树立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唤起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激励学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投身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思想教育与地理教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相互依存。因此,在教学中要紧扣教材内容,适时恰当地使思想教育渗透到地理教学的全过程,切不可忽视地理知识教学而把地理课上成思想政治课,这样既完成了地理知识的传授,也完成了思想教育任务,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宝伟,吴华清.初中地理教学中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7(01)
[2]王则圆.新课标高中地理教学中加强学生德育思想的培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22)
[3]沈国军,史香君.运用陶行知教育理念发挥高中地理学科育人价值[J].内蒙古教育.2018(06)
[4]覃祚敏.论普通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德育因素的融入[J].考试周刊.2017(70)
[5]朱丹,黄文斌,陈实.基于范例教学的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研究———以“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为例[J].地理教学.2017(22)
[6]李春军.基于区域认知的高中地理“问题研究”深度教学———以“如何看待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为例[J].地理教学.2017(11)
作者:王树鹏 王玉兰 单位:天祝县民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