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的运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地理比较法不仅能使学生更快地接受知识,而且能使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化、全面化,同时也使地理知识不再枯燥无聊,让学生对地理产生兴趣。文章对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地理比较法;地理教学;学习兴趣;教学效率
地理是一门既偏向文科又偏向理科的科目,涵盖的知识极为广泛,既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考查学生对于文字、图形的理解。其中有山川河流的形成、地理位置的变迁,还有星体的转动等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在生活中,这些知识或多或少都能够得到使用,但是一些学生仍觉得地理的图形抽象,内容复杂,不容易理解。在传统教学模式中,部分学生对于教师讲的内容似懂非懂,课后也不好意思向教师提问,长期下来导致学习效率极低,产生了厌恶地理的想法,使教师的教学受到了很大的阻碍。而教师用地理比较法讲课后,化抽象为具体,化具体为实质,将原本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易懂,使得学生对于新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地理比较法在教材中的体现
现在绝大部分的高中地理教材都可以采用地理比较法教学,方法虽好,也需要教师正确使用。有的教师因为没有使用合理的方式,导致学生无法更好地吸收新知识,从而达不到教学目的,适得其反。例如,教师在讲述亚热带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的知识点时,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这样可以同时进行两个气候的学习,学生的记忆也会更加深刻。学生在进行知识比较时,可以拓展思维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因此,教师要用正确合理的方式使用地理比较法,让学生用高效的方式学习地理知识。
二、地理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概念之间的比较
众所周知,在众多复杂的地理知识点中,名词的解释与定义是难点之一。许多学生没有用对方法,他们埋头苦背,把所有的内容都背下来,可是过了几天,就有一点缺失了,再过几天就都忘记了。这样记得快,忘得也快,根本达不到预期学习效果。尤其是考试的时候,学生表示复习的时候有印象,可就是怎么都想不起来了,因此死记硬背的方式明显是不可行的。教师在讲这一部分的知识点时,可以采用概念比较法,把两个有关的概念拿出来,让学生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找出容易记忆的规律。例如,在教学气候的时候,教师让学生把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进行比较,寻找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学生最终会找到热带季风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形成的,而温带季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相同点是都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不同点是热带季风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造成的,温带季风就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产生的。从上述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正是一个师生之间的小互动,在采用了比较法之后,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中寻找答案,去寻找知识点间的差异。这个过程锻炼了学生自我思考的能力以及参与动手的能力。用这种学习方法,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了,也不容易忘了。
2.相同知识点之间的比较
学生在学习地理时发现,不同的知识点之间又具有相同点,如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发展所形成的地域不同,但这些地域又有相同的地方。教师在讲解这部分知识点时,就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把相同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知识点,这样便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又如,教学气候的时候,教师可以把同一经度或者同一纬度的气候进行比较。这样学生在学习一个气候的时候也把相同经度或者纬度上的气候一起了解了,经过更加系统的学习,对于知识点的记忆也更加深刻了。
3.图形之间的比较
在地理考试中,学生发现图形题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图形不像定义烦琐又难懂,相反它以最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因此借图形来运用比较法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进行两个地区的降水量比较时,就可以采用图形更直观、更具体地展示。没有了烦琐复杂的语言讲解,学生也不会觉得枯燥无聊了。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准备幻灯片,运用投影的方式来展示图像。运用图形比较会使原本枯燥无聊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爱上学习。
三、结束语
总之,教师要时刻记得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产生积极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被动地给学生灌输课本知识,这样只会适得其反。教师要学会和学生做无话不谈的朋友,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只是在课堂上做老师,在课下也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感情变化。只有师生共同努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吴昊.高中地理教学比较法切入点创新探索[J].基础教育研究,2017(23).
[2]瞿春光.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D].福建师范大学,2013.
[3]李居涛.巧用对比,拨开地理迷雾———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灵活应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04).
[4]郝玉琼.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实例应用———以东亚与南亚季风气候为例[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1).
作者:王成勇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