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地理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地理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摘要:为了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文章首先阐述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然后提出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包括人地协调培养策略;综合思维培养策略;区域认知培养策略;地理实践力培养策略。

关键词: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地理学科作为基础自然科学,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016年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发表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报告,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构成部分做了界定,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1]。

一、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

(一)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包含正确的自然观、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发展观[2]。科学的自然观是对自然环境演变规律性的整体认识和把握。科学的资源观是对自然资源能够进行科学、全面、系统地认识和理解。科学的环境观是指人类按照自然规律,科学地利用环境,为人类社会发展服务。科学的人口观是指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科学的发展观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科学、协调和可持续地。

(二)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是学生用全面、辩证、综合的视角去分析和解释地理现象发生过程和发展规律,探究协调区域人地关系的重要的地理思想和方法,是地理学科最基本的思维方式[3]。地理综合思维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动态性三大特征。全面性体现了地理要素之间的整体性特征,系统性强调地理环境要素之间具有有序性、周期性和规律性的特点,动态性强调地理事物发展或演变规律具有时空变化的特点。

(三)区域认知

区域认知是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是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特点、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方法和能力。区域认知强调学生从时空视角对地球表面地理事物进行观察和认识。依据不同的划分视角,按照“尺度同一”原则,地理学家将世界划分为大陆、地区、地方和地点,按照地理事物的同一属性,将世界划分为气候区、地形区、语言区、工业区和农业区等[4]。

(四)地理实践力

实践力是在地理教学过程和地理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关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的综合体现,是学生在地理观察、地理调查、地理实验、地理制图等环节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人地协调培养策略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课堂教学的接受者和实践者,学生对人地协调观的理解和把握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地理环境整体性质的认识。因此,在课堂环节中,应该加强对学生对人地协调观的理解和体会。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比较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植被的变化,来反映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从而建立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人地协调观。

(二)综合思维培养策略

综合思维应该着眼于要素、时空、地方三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例如,在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师可以通过举例新疆冬季沙尘暴的迁移路线:新疆—河西走廊—陕西,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沙尘暴对当地的影响,以沙尘为要素,通过其运行轨迹,反映其时空的变化,训练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三)区域认知培养策略

区域认知培养中,应该引导学生对地理现象进行分析,在讲授过程中选择典型案例,从尺度角度入手,学会对大洲、大洋等区域划分的认识,培养“同一尺度”的区域划分能力。同时,应该按照地理事物的同一属性的原则,基于气温、降水、海拔高度等地理要素特征,让学生学会气候区划分、地貌类型划分等。

(四)地理实践力培养策略

地理实践是学生依据所学地理知识去处理复杂的自然环境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集体野外考察,实现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和提升。例如,教师可以以野外植物标本的采摘为主题,设定“过河—爬山—标本地采摘”为主要线路,在此过程中,通过“过河”“爬山”“标本采摘”等环节,培养学生互帮互助,解决困难的能力,从而提升和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三、结语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一般地理素养的精髓和灵魂。作为地理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提高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解析能力,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际的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丹,毕燕.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设计研究:以“区域农业发展”一节为例[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137-140.

[2]王民.人地协调观及其培养重点解析[J].地理教育,2017(6):4-6.

[3]何洁,邓昊源,祁岩,等.基于综合思维素养的考生水平表现评价及其对地理教学的指导作用[J].考试研究,2017(1):15-26.

[4]袁孝亭.区域认知及其培养重点解析[J].地理教育,2017(1):4-6.

作者:孙国军 花亚萍 单位:河西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