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师生互动现状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在当前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形势下,新课程理念不断深入,师生互动越来越成为高中地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高中地理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策略,教师要对国内外背景、现状、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研究,为今后的地理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师生互动;现状研究
一、研究背景
一直以来,人们往往把教育活动片面等同于教师和学生之间完成教学任务的背景与过程,过于放大教育的工具性价值,以至于把教育变成教学,把教学变成知识的灌输,最终把师生互动简单地理解成知识的教授活动,这样只关心地理教学的“科学世界”,但忽略了教学中的“人文关怀”,从而抛弃了最本质的“生活世界”。有的教师把师生间的提问当成师生互动,由原来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虽然学科知识得以强化记忆,但人文知识却明显学习不足,从而缺少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心灵碰撞,这对教师的教书育人和专业成长是极为不利的,既影响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影响学生的完整人格建构和全面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本研究主要以“师生互动”“师生互动策略”“教学中师生互动策略研究”“高中地理教学中师生互动策略研究”等为主题词和关键词,利用CNKI中文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图书馆检索,获取相关期刊、论文,阅读、整理检索相关材料,最终确定参考文献。因不同的研究者所站的角度不同,故笔者将关于师生互动方面的研究,按照国外和国内两个方面进行梳理,选取部分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总结和介绍。
(一)国外研究现状
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研究在国外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直到20世纪后十年才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为师生互动的自身特点比较显著,在其研究中涉及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所以研究内容也十分丰富。1976年,德拉梅特(Delamont)最早对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进行了论述,其《教室中的互动》一书,从多个角度对师生互动和师生角色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论述,为后续对课堂中师生互动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英国著名学者艾雪黎则对课堂上师生互动的行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有如下三种类型,即:知识中心式、学生中心式和教师中心式;怀特和利比特两位心理学家对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作了细分,并由此引申出三种不同的课堂互动行为,即:师生互不干涉型、教师命令型以及师生协商型。美国学者弗兰德斯则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教师课堂中的行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教师的直接行为,表现为教师强行给学生下命令或者经常批评学生;另一类是教师的间接行为,表现为教师以人为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并不是经常批评学生,而是经常征求学生的意见,并且在课堂中给予鼓励和包容。影响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因素有很多种,国外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教师因素上。另一些研究者的观点是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会对师生互动的效果起到显著的影响,大量数据表明,在课堂上经常惩罚学生的教师,师生关系相对紧张,反之,多采取鼓励措施的教师,则易构建积极的师生关系。在师生互动过程中的相互影响以及形成的情感因素方面,心理学家勒温将师生互动分为民主型、专制型、放任型三种不同的类型。此外,由于研究者的思路和方式不同,也就发展成了迥异的师生互动模式,具体来说有三种模式,即:二维、三维和五维模式。大家普遍都能接受的就是二维模式,Leary-Wubbls二维模式以横轴即“敌对—友善”(亲和性)和纵轴即“顺从—支配”(影响性)这两个维度为坐标呈现出来。
(二)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师生互动的发展过程中,叶子和庞丽娟认为,目前主要有四个阶段,即:(1)相遇和初步认识——师生互动模式的选择和初步确立;(2)连续性影响——师生互动类型的形成和习惯化;(3)调整和适应——师生互动模式的基本成型;(4)网络化影响与在场效应——师生互动模式的强化。根据师生互动发展的基本过程,叶子和庞丽娟就如何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在社会学领域对于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行为,吴康宁参照课堂教学中互动的对象,依据相关标准将其划分为:教师与单个学生互动、教师与学生小组互动、教师与整个班级互动三种。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提出了独特观点的傅维利也作了相关研究,他认为师生互动行为是由占据主导地位的人和转移特征所决定的,这种观点的核心思想就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或者表现出权威特征的一方,能够控制师生互动的进展和方式。此外,马吉宏也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师生互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不公平现象,比如互动的方式、对象以及互动的内容等。在心理学方面,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互动的内容和系统性上。佐斌是这方面研究的代表,他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课堂师生互动的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论述;在教育学方面,多数研究者都从哲学的视角出发,认为课堂中的师生互动体现一种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并且对主客体对立和分离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王家瑾就是其中的代表,他构建了三维教学效果动态模型。在师生互动的方法上,袁书琪按照师生互动时间的长短,将师生互动方法分为:启发法、纲要信号法、灌输法、综合程序法等。各种师生互动的方法都是由实物互动系统、语言互动系统、情感互动系统、操作互动系统共同组成的,这四个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发挥整体功能。针对地理课堂中师生互动的不足和要求,邱林英、唐伟光提出了构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互动—探究模式”,他把教师与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作为一体的新型教学方式,根据高中地理教学的特征,把它分成三种类型,即:以学生自学辅导为主的互动—探究式;以教师教授新知识为主的互动—探究式;以课堂练习为主的互动—探究式。
三、现状综述
师生互动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则是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而不是传统应试教育的被动学习模式。从本质上讲是师生交往的双向活动,共同配合完成地理课堂教学任务。综上所述,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分析不难发现,多数对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研究都是宏观方面的,微观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中学地理课堂中师生互动的研究,则主要表现在合作、自主和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其师生互动也主要表现在知识的互动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研究及课外互动研究却较少涉及或多为理论研究,也较少涉及微观的行动研究和个案研究,因此,在微观方面为进一步研究留有空间。
[参考文献]
[1]刘建华.师生交往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佐斌.师生互动论——课堂师生互动的心理学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陈奎熹.教育社会学研究[M].台北: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92.
[4]陈振中.师生角色互动的再认识[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4(3).
[5]王耘,王晓华.小学生的师生关系特点与学生因素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3).
[6]叶子,庞丽娟.试论师生互动模式形成的基本过程[J].教育研究,2009(2).
作者:庞海珠 单位:江苏丰县民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