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美术鉴赏与德育融合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高中生在文化学习上有着开阔的视野,学量的优秀美术作品,不仅可以丰富文化知识,还对艺术观、审美观的完善和道德修养的提高有着很好的帮助作用。高中文化课占据的比例较大,在面对文化课带给学生压力时,将一周一次的美术课作为缓解学生压力的课程很受欢迎。美术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审美能力有着独特的作用。在讲解美术时,教师除了要讲解课本上的知识外,还需要开动脑筋,使用辅助教学工具,上好美术课程。
关键词:高中美术;学习;德育
思想品德的培养有着一定的计划和目的,实质上就是将一些社会观点和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人思想。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阐述为新课改指明了方向,德育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融入德育,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就此进行阐述与分析。
一、营造氛围
美感的培养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融入艺术气息,能够轻松地将学生吸引到课堂教学中,从而达到以美教人的目的。如,很多美术教材中,构图作为绘画基础是难点,因为学生难以深入理解抽象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进行绘画学习。如,在上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的《拾穗》一课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辅助工具展示关于拾穗的图片,让学生结合展示的图片畅谈自己的感想。当学生的情绪被积极地调动起来,教师便可抓住时机顺势布置任务,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创作关于拾穗的作品。学生由此就会发现展示的《拾穗》作品画面是由三点即人、麦穗、土地组成的图像。
二、课堂渗透
美术教育要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在鉴赏美术作品时,鉴赏者需要以情感为基础体会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创作者所要表达的含义。中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发育的黄金时期,他们对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有着一颗追逐的心,对于赏心悦目的东西爱不释手,对于好看的风景流连忘返,对于优秀的艺术作品过目不忘,但是因为缺少正确的美感认识和审美判断,对于一些事物不能做到正确的鉴赏和判断。教师需要对处于这个时期的学生进行审美引导,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美术鉴赏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高中时期的美术教育,教师需要用一把拥有美感的钥匙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让学生与艺术作品的距离更加接近。正确的审美观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而纯净的心灵又对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有着一定的作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给德育创造了很好的空间。在进行美术教育前,教师要透彻了解学生的心理,学生求知欲强和思维活跃的特点给美感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学习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时,教师除了要告诉学生作品的寓意外,还要对学生全面讲解达?芬奇既是一位杰出的画家,又拥有科学家和发明家的美誉。虽然达?芬奇一生的绘画作品并不多,但几乎全部是世界级的名贵珍宝,他在机械、军事和工程上的杰作也数不胜数。通过陈述达?芬奇一生的丰功伟绩,学生便会更加有兴趣学习他的美术作品。
三、思想熏陶
伟大的艺术家都会受到人们的爱戴和敬仰,许多艺术家亲民、爱民,教材上也有这样的案例,教师在授课时要懂得利用这些案例。如,19世纪法国雕塑大师罗丹的《加莱义民》作品中,主要表现的是极为崇高的精神,雕塑家表现出面对死亡时不同的人物情感。14世纪的百年战争中,英国军队围困加莱城整整两年,人们因为饥饿和干渴危在旦夕。经过双方的谈判,英方提出残酷的条件:加莱市必须选出六个高贵的市民任他们处死,并规定这六个人出城时要光头、赤足、锁颈,把城门钥匙拿在手里,才可保全城市。作品中表现的六位英勇义士正是为了城中市民而只身前往送死。教师通过讲解作品背后的历史故事,让学生懂得这种以牺牲自我而保全多数市民生命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结语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实施德育,不同于思想政治课教学,但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对美术教学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在美术教学中全方位地穿插德育知识,可以让学生的心灵从根本上得到净化,适当地发挥德育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有助于取得更好的美术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齐放.高中美术教学与德育渗透.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2).
[2]王晓静.关于高中美术教学中德育教育策略的分析.中国校外教育,2017(22).
作者:顾新强 单位:江苏昆山市费俊龙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