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现状及策略浅论(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德育现状及策略浅论(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德育现状及策略浅论(3篇)

第一篇:小学体育教学德育工作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学生的培养标准也在不断变化。小学体育教学也被赋予了新的职能,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本文阐述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德育工作的必要性,提出了开展德育教育的工作思路,以此实现了让学生在学习体育的过程中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教学;德育工作

1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体育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唯一一门从小学一直延伸到大学的学科。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也不再只是一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学科,体育教学也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教学意义。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德育工作利于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作为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与道德观的关键时期,小学教学应在教学的各个方面引导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小学体育因其本身的课程特点,让大多数小学生都深深的喜爱这门课程,因此小学体育教学也被赋予了提升小学生道德素质的责任。德育工作在体育教学中的开展过程十分顺利,是因为小学体育课多在户外进行,课堂内容丰富,极易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与学习兴趣。德育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逐渐的渗透到体育教学之中,让小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同时由于小学体育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的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放松,致使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要高于其他课程,因此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适当的开展德育工作教育,让正确的道德观念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传递给学生。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德育工作,赋予了小学体育教学更深刻的内涵,并且让小学生把体育锻炼与道德培养相结合,促进了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2德育工作在体育教学中的开展思路

2.1改变教学模式,完善评价体系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单单只是训练学生的体魄,还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融入德育教学,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准。体育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不能舍本逐末,要做到对学生的体育锻炼与德育教学相互结合,相互发展的状态。小学时期作为学生身体成长的关键时期,体育课堂活动中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极大的帮助学生锻炼出了强健的体魄。同时在学生进行体育项目的过程中通过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的德育思想,培养了学生的的自律性与团结性。体育作为一门实践科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关注学生,防止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不慎受伤,在学生受伤时及时处理学生伤情,对于轻伤的学生教师应鼓励学生继续坚持,培养学生努力拼搏不放弃的精神。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项目操作过程中,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对学生的教学之中。如让学生排练队列队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律精神和对命令的服从性,而田径运动的进行可以塑造学生的团队精神。教师在改变教学模式的同时,还应完善评价体系。在学生取得优异成绩时,充分给予肯定。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调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而学生在参加体育竞赛的过程中可以在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竞争,而在一些体育项目是需要学生互相协作,共同参加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团结合作,让学生的团队精神得以提高。教师完善评价体系,通过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授予学生光荣称号,让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

2.2言传身教,把握教育时机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体育课堂课外活动时,除了要把德育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之中,对于自身的道德标准要予以提高。利用榜样的作用,为学生做好表率作用。小学生因其自身年龄较小,人生观形成并不健全,同时小学生还具有喜欢模仿成年人的表现。因此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自身的道德行为要做出严格的规范,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积极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指导学生在面对学习困难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体育精神中的不放弃精神。小学体育作为一门课外活动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关注学生,把握教育机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把握机会,如在学生跑步过程中发生学生掉队现象,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不要放弃,同时激励学生互帮互助,不放弃任何队友,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小学生自身的身体条件限制了小学生的运动量,同时小学生自身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这些原因都影响到了小学生的的学习成绩。而小学体育教学因其自身的教学特点,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让学生的注意力得以集中,培养了小学生的集中精神。

2.3拓宽教育内容,提升学生兴趣

德育工作在体育教学中的开展,既拓展了体育教学内容,同时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应提高。这也要求体育教师应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改善教学内容。教师在进行体育课堂教学时,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开展一些集体进行的体育活动项目,如足球、篮球等运动项目,既锻炼了学生的体魄,又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德育工作,要重视二者之间的主次关系,不要让学生在学习体育时丧失了学习乐趣,而是要把德育工作逐步渗入到体育教学之中,让其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进行体育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从而对学生的道德观念产生影响。教师在教学间隙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游戏,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德育教学对学生的影响更加深刻。

3结语

小学体育教学在增强学生体魄与培养学生正确道德观念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言传身教,把握教育时机,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道德观念。教师通过改变教学模式,把德育工作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提高了学生的道德修养,促使了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包振鸣.对加强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11,(08):257.

[2]龚之荣.加强和改善小学体育中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1994,(03):27-29.

作者:周云刚 单位:山东省平邑县卞桥镇中心校

第二篇:小学音乐教学德育渗透初探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家教育提出了“德、智、体、美、劳”的五字方针和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政策,而教师是青少年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引路人,除了要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和音乐素质之外,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育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才是最关键的。因此,对教师来讲,探索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德育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音乐;德育教育

引言

在小学的教学课程中,音乐课一直都是重要的课程之一,音乐课对于小学生的思维拓展,智力发育以及审美培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很多学生也都很喜欢音乐这门课程,它不仅能够帮助小学生开阔思维方式,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如果能成功的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音乐课程中,将会达到很好的效果。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小学音乐教育者,我们应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不断探索,与时俱进,寻找高效的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一个良好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要从小做起,老师作为引导者,要转变以往音乐教学中一成不变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而发掘学生的潜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那么,怎样才能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呢?让我们共同进行探讨。

1为什么在小学音乐教学上渗透德育教育

1.1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德育教育是进行道德弘扬和培养的一种重要的形式,而小学生的思维还处在形成阶段,并不完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此时通过小学音乐课程进行德育教育能够有效的熏陶让学生的心灵受到感染,引领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能够给予小学生人格形成最关键的时期在情感上、思想上进行积极正面的影响;德育教育不仅仅能够丰富一个学生的内心,同时有效的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还能够有助于小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最后这些影响将在学生未来的生活工作中得到体现。1.2有助于学生精神思想的全面发展:小学生还处在智力发育阶段,是形成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阶段,而音乐是采用“情”和“音”的融合来引起人共鸣的,能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情操。德育教育之所以渗透到音乐课程当中,是因为音乐教育并不是简单意义上地音乐欣赏课和“玩耍课”,而是非常重要的“智力开发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使小学生的智力得到锻炼,有效地帮助小学生的精神思想全面发展,此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会学生为人处事的效果将会事半功倍。同时艺术也是隐藏在人的天性中的一种,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新,创造力是人的主体性发展的最高表现。而音乐课在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充分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让小学生在玩耍与学习的过程中健康成长。因此说德育教育结合到小学的音乐教育中有着非常高的重要性,能够有效地帮助到小学生精神思想的全面提高和发展。

2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2.1采用情景导入法:中国的孩子在家长的保护下独立性比较差,大部分都没有自主的观念,当下中国的应试教育又使孩子们失去了原有的天性,失去了一些乐趣。而音乐本身是充满活力的,利用音乐教学进行德育教育可以让孩子们放松心情,缓解学习压力,也不会产生负面情绪。音乐教学中,为了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情境导入法。例如在唱《新年好》的时候,可以收集各地喜庆过新年的热闹场面在电脑上放映,学生们就会被欢乐的画面所吸引。这时候就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在这幅画面上你们都看到什么了呢?”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有的说:“每家每户门前都挂着一个个红灯笼,门口还张贴着倒着的福字。”“还有舞狮队,人们在踩高跷。”“还有的在跳秧歌舞,有的噼里啪啦的放鞭炮呢,过年真开心呀!”’此时老师说:“那你们有没有注意到,画面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呢?是不是在帮妈妈端饭,摆东西,帮忙贴年画呢?你们在家有没有帮爸爸妈妈做事啊?”欢快的音乐与老师的引导,将音乐课程变成了德育课,学习音乐的同时,也懂得了为人子女的孝道。情景导入法的运用为小学生创设了一个宽广的思维空间,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同时,讲述了做人的道理。2.2引导学生进行音乐表演的同时进行德育教育:边唱边演的教学形式是小学生比较喜爱的,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喜欢用一些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单纯的想法,因为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并不完善,但他们善于用游戏或表演的形式来表现。如果在音乐教学中能够把音乐表演和德育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诠释出富有情感色彩的表演,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对歌曲的感受,释放自己内心的情感,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动脑,把歌曲的内容和内心的想法通过表演展示出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和思想,要想让学生综合素质提高,首先教师有责任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将德育教育融入到一言一行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很好的发挥了德育教育的作用。

3结束语

在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要勇于打破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对学生创造力提高的约束,通过德育教育让小学生们得到全面发展。小学生活泼好动,而且模仿能力比较强,学东西也很快,把单调的德育教育知识转变成有趣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条件,充分利用音乐教学的渠道,为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营造出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参考文献

[1]谢丽娟.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艺术科技,2015,(12):278.

[2]范瑛.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J].西部素质教育,2015,(10):98.

[3]李苑.洛克德育思想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性运用[J].音乐时空,2015,(13):170+187.

[4]韦丽.“润物无声”———初探小学音乐教育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J].音乐时空,2014,(19):123-124.

作者:刘瑢菲 单位: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兰州分校

第三篇:小学德育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德育教学也被纳入教学的重点,并且要求学生亲身参与课程,小学德育教学对学生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有重要影响。本文从德育教学进行分析,对新时期德育教学的要求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能为小学德育教师以及相关教学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引言:

在小学阶段要重视加强德育教学并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以后的人生来说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能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意识,是社会主义新时期建立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该坚持创新,重视实践,在教学中将德育落实到底。

1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德育教学缺乏实质性:部分学校为在教学水平评价中占据优势,有意夸大学校德育教学目标,从而导致德育教学实质性内容缺失问题。空洞、夸大的教学目标,使德育教学趋向程序化、形式化发展,从而限制了德育教学实际效用的发挥。(2)教学模式落后:多数中小学的德育教学仍沿用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即通过德育故事,由教师向学生灌输德育知识,并且德育教学内容相对固定,缺少代表性、普遍性和时代性。传统德育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德育知识,较难形成有效的自主思考,加之德育知识相对抽象,导致德育教学效率低、质量差等问题。(3)教学观念落后:部分学校和教师更侧重于学生知识掌握和重点初中升学率相关内容,忽略了德育教学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德育教学形式化问题严重。部分学校的德育教学仅停留在“喊口号”阶段,并未对德育教学进行深入的探究。德育教学思想僵化。部分学校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并未考虑时代变化对于教学的影响,教学内容、活动等总是单一的重复,限制了德育教学的良性发展。德育教学师资力量薄弱。德育教学是一项长期、持续的教学过程,对于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教师不仅需要完成德育知识教学,还需以自身为榜样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学校甚至没有专职的德育教师,而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从而削弱了德育教学的实际效用。

2提高小学德育教学有效性策略

(1)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对于小学生来说,其认知水平相对有限,其德育观尚未形成,并且对于事物的认知还处于一个模糊的阶段。因此,该阶段的德育教学目标重在打基础,在该阶段,教师应该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积极思考,并在教学的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与指导。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培养一种思维方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严格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例如:以“秋天的收获”为内容,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谈谈秋天自己的收获,学生既可以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谈秋天成熟的果实,也可以与家长、同学交谈,了解更多关于秋天的收获,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将教材、网络等多途径收集到的果实拿出来,让学生们仔细观察[1],并根据果实的特点进行分类,这种学生与家长、同学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互动的教学方式,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教学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转变教学观念:新时期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等于一体,打破了传统听声音的枯燥教学观念,并深入对德育教学理念的研究,创新教学观念,并引入全新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便于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到学习新知识的最佳状态,进而提高教学有效性,结合学生理论学习能力不足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实施相应的教育和指导,进而加强德育教学工作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促进德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开展,有效提升德育教学质量。比如:在对学生实施“友爱”方面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成长规律设置小动物之间友情动画导入方式,以《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动画让学生对“小羊”之间的友情、关心爱护等形成系统的认识,然后以此为切入点对学生之间的友爱情感加以培养,让学生养成团结友爱的精神,对同学之间的团结互助形成正确的认识,促进德育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这样,教师在尊重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德育教学工作,能够促进德育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3)开展活动丰富德育教学:在小学课堂里,学校每周都会设置相应的班会或者少先队小队等不同形式的主题活动,德育教学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便利条件,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开展德育实践,将其在课堂中理解吸收的理论更好地联系并落实到实践中。如:学生的学习成绩通常会有较大差距,教师可以开展“一帮一”活动,组织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与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结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帮助辅导成绩差的学生,成绩好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体会到助人为乐,而成绩差的学生则能更好地感受到人文关怀,所有学生在帮助与被帮助的过程中培养了团结互助的精神。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是丰富德育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也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发学生共鸣,教师应该重点把握对学生德育素质的培养和引导,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习惯。例如:教师可以在空余时间或者是节假日组织大家去福利院,给孤寡老人讲故事,表演节目,从现实做起,奉献自己的爱心,从小培养学生的尊老爱幼的意识。又如:在对学生“尊师重道”的情感加以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就应该注意对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并且在沟通和交流中融入对学生的人性化关怀,让学生能够真正认同教师的讲解,自发形成尊重教师的情感,进而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深入学习。这样德育教学教师借助与学生进行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在沟通中融入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小学德育教学工作成效就能够得到进一步凸显,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必然会获得良好的培养。

3结束语

德育教学与其他学科同样重要,提高德育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针对现阶段小学德育教学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实践学习,以此提高德育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以促进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方志义.提高小学德育教学质量的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5(18):67-69.

[2]李洪信.浅析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7(22):73-74.

作者:梁秀云 单位:惠州市第七中学小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