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解析(6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解析(6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解析(6篇)

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和创新,社会各界对小学语文教育日益重视,老师作为传播者和引领者,在对小学生进行语文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中,应该摒弃过去陈旧传统的拘泥于课本固定知识模式和结构的教学模式。我国教育目标和要求的上升要求在小学教学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其中,这帮助小学生更透彻地了解小学语文的魅力所在和精髓。

【关键词】德育;教育实践;教学

语文学习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循循善诱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仅仅依靠学生单方面的努力,是无法将整体的理论贯穿起来的,只有在老师的引导下提高思想境界,才是加快语文教学进程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

一、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整体策略

对语文教学规划中的德育渗透,如果仅仅依靠过去那种教条的教学模式来进行,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在对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过程当中,老师可以将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展现在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例如成语接龙比拼游戏、简报采纳和收集、诗歌朗诵比赛等。开展讨论会,让学生自主选择和接受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案,不仅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老师真正意义地走下讲台,作为倾听者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和课标的学习目标。这些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还能够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修养上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学生情感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内心的情感世界。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

在实施措施上首先应该让学生们有一个稳定的心态,使他们能够对这种改良的教学模式有一个很好的认知,帮助他们打消抵触心理,实现最优教育。随着我国现行语文教育题材的内容丰富化趋势,图文并茂的方式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在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过程当中,有很多不同的媒介。其中包括从一字一词中渗透德育;从教材内容上挖掘渗透;从课外阅读上进行德育渗透等方式。

(一)通过字句进行渗透德育

通过字句进行渗透德育要善于抓住语文课文当中的重点词句,从推敲细节上入手,够鼓励和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和斟酌;通过字句进行渗透德育还要在挖掘题材上入手,语文是思想品德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的教学题材中,包含着很多德育的内容,表现在文章的内涵上,这种深层次的教学课标内容就能够深刻地说明教师挖掘课本的能力。要求老师能够对抽象不容易理解的内容有效渗透,帮助学生理解,提高渗透效率,加强课堂效率。

(二)通过课外阅读进行德育渗透

鼓励学生们开展丰富多样的自主阅读,将大量包括德育相关的课外读物提供给学生们作为学习参考,不仅可以塑造小学生的性格特征,还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讲究因材施教,小学生作为初级阶段的学习者,知识尚未丰富,是接受新鲜事物的良好时机,老师可以在引导过程中利用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学习效率。针对不同性格、不同年龄阶段和爱好的学生应进行不同类别读物的阅读。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将各种形式的活动穿插其中,作为渗透方式的额外补充,这无疑是加强学生道德品质的另一重要途径。

(三)教师科学授课的大方向影响和教育

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的过程当中,应作为知识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积极向老师学习和模仿。老师在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规划时,应该将深厚的德育素养与职业素养相结合,将语文知识与德育理论、科学思想、文学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传授给学生的同时,引导学生内化认知,通过自我反思和实践,在头脑中、思想上把他们联系在一起。作为语言学科,语文和德育实质上是有共通性的,老师可以在课余将一些有关道德教育的古典名篇和论语典故整理出来,让学生从生动的古代故事中了解我国的历史道德精髓。老师应该抓住古典故事的精髓与现代社会和谐稳定的大环境相结合,激发小学生通过中华传统优秀历史学习道德教育的兴趣。语文教学的过程可以通过课文朗诵或者课文分析等学习环节,使学生们自然而然对德育知识消化吸收,还可以把相关的文化背景和国情教育背景以及传统文化学识有机结合,语文德育是对授课过程的一个巧妙合理的科学掌控过程。

三、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传播目标从传统的渗透课本内容转型到德育参与其中的教学模式,作为小学语文的主力传播者,老师作为学生认知未知世界的重要根源,如果老师没有高尚的品德怎能在教书育人中给学生起到正面积极的影响呢?教师作为知识启蒙者,在塑造学生灵魂的同时应该能够对学生的进行传统道德教育上的引导。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有效渗透,应该以一种自然的方式进行,保证语文教学的有效实施,联系好语文与德育的联系关系,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方案的分析[J].课外语文(上),2017(3).

[2]李小红.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4).

[3]倪林,黄海平.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小作家选刊,2017(10).

作者:陈琦佳 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城东小学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策略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文化学习的基础学科,是学生的成长的奠定石。而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密切相关,她承载着丰富的德育教育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紧扣课程目标,以“三维目标”的视角来有效实施相关的德育渗透教学策略,通过导入课题、品词析句、情感诵读、实践活动、作业设计、习作训练等途径进行德育渗透,从而实现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相得益彰。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文以载道”体现着语文学科与德育教育的紧密关系。语文学科中的不少课文讴歌了中华民族爱国、诚实、敬业等传统美德,这些优良的品质正是塑造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核心素养。而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文化学习的基础学科,是学生品德成长的奠定石。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密切相关,她承载着丰富的德育教育因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小学语文学科特点,针对文本内容特点,瞄准具体课程目标,以“三维目标”的视角来有效实施德育渗透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德育的熏陶,从而实现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相得益彰,让学生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他们的品德素养也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凭借文本课题折射的价值取向实现德育渗透

课文的题目是文章的窗口,或直接体现了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或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体现文章关键信息———时间、地点、人物等,更重要的是文本作者以此来折射出文本作者的价值取向。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紧紧抓住课文题目,并借助题目中蕴含着的相关德育因素,在导入课题之时,相机巧妙地进行相关的品德教育内容渗透,实现夯实语文素养的同时突出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如,在教学人教版课标本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课《詹天佑》这一篇课文,在导入课题环节,我是这样实施德育渗透的:第一,在设计问题情境中体现德育教育因素:同学们,你们了解詹天佑这个人物吗?你们知道詹天佑与京张铁路的关系吗?京张铁路可是一条中国人民的争气路?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第二,在导入时代背景介绍中初步感知爱国情怀:由以上问题切入,让学生说说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詹天佑以及京张铁路的相关背景资料,以此来让学生初步感知詹天佑的爱国情怀,认识到京张铁路与争气路之间的关系。第三,在初步总结中进行爱国情怀教育:同学们,你们从刚才大家的介绍中,你们觉得最应该向詹天佑学习什么?你最想了解课文中的什么内容呢?这样的德育渗透,以“三维目标”的视角来俯视全文,巧妙通过课题的导入实施德育渗透策略,从而让学生在无形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爱国情操的熏陶,在他们心中初步树立起一个爱国者的形象,也为课文的教学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二、凭借文本词句蕴含的人文精神实现德育渗透

语文教学其实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而师生、生生等的对话的切入点就是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而且这些关键词句除了描写生动,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外,它们的价值指向就是为了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中心,这也就是说,这些关键词句往往蕴含着人文之美,是进行德育渗透的语言载体。如人教版课标本语文四年级下册,阅读课文第15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中有这样的句子:“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二十一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这两句话中的“丧钟、阳光、鲜花和爱”这几个词语进行德育渗透:第一,创设问题实施德育渗透:从这几个词语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以此问题作为德育渗透的结合点,让学生借助这些词来进行对比充分感受到战争的罪恶以及和平的美好,并以此来启发学生产生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积极情感,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第二,通过表达感悟来实施德育渗透:请同学们通过这几个词语,用几句话来说说心中对和平的企盼之情。这样,学生借助这几个词语,把自己心中渴望和平、热爱和平的心声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让学生的情感与文本的情感产生激烈的碰撞,激起强烈的共鸣。由此,在教学中,教师基于三维目标的视角下,紧紧抓住文本的关键词句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进行有机的德育渗透,真正实现文以载道、文道统一、文道相得益彰的良好教学效果。

三、凭借文本诵读感受的情感认知实现德育渗透

学生在参与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课文中所折射出的爱国感情,所体现出的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等等,这些都会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建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这样的德育因素如何内化为学生的情感认知呢?其中一个有效的策略就是在引导学生进行情感诵读中有效实施德育渗透。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你并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进行渗透品德教育。如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3课《夜莺的歌声》这篇课文,我在情感诵读实施德育渗透环节按照如下步骤:第一,引导学生进行自由朗读体验文中人物情感: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各自认真朗读课文,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与课文人物产生情感共鸣。第二,在进行分角色朗读中实现德育渗透:这篇课文是以人物对话来展开情节的,从对话中透露出人物浓浓的情感。因此,我引导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在朗读夜莺和德国军官对话的句子,让学生走进文本中,进入到夜莺的情感世界中,走进德国军官的内心是家中,从而体味课文的内容和情感,深入感受夜莺的勇敢与机智,体味德国军官的狡猾、阴险。第三,引导学生交流反复诵读后对文本情感的认知,学生纷纷畅所欲言,说出诵读前后对文本情感体会的不同之处,从而实现学生的情感认知的进一步升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学生借助反复诵读文本,以此来加深对文本价值取向的进一步认知,从而实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

四、凭借实践活动领悟的情感认知实现德育渗透

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语文,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受到良好品德的熏陶。因此,在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时,要借助活动中蕴含的相关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因势利导,加以充分利用,让语文实践活动成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良好契机。如学完人教版课标本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课《桂林山水》一课后,我引导学生按照如下步骤参与一次游览实践活动:第一,由《桂林山水》一文的美丽景色进行激趣导入:桂林山水是如此壮丽多娇,祖国的美丽的山山水水正等着我们去欣赏,而且美景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家乡,大家可以跟着家长出外旅游,也可到家乡的景点中欣赏家乡的美景。第二,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游览后的感受,并引导学生以“我眼中的祖国美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第三,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写作文进行自配画,共同出一本有关“我眼中的祖国美景”为话题的优秀作文本。这样,可以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游览活动,让学生在饱览祖国山河的美景时激起他们的爱国情感。

五、凭借作业设计体现的情感认知实现德育渗透

学生的作业练习是对课堂教学的检测,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加深和巩固,所以在设计作业练习时,既要考虑其知识性,还要考虑其思想性。如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南辕北辙》这则寓言故事教学中我设计如下作业来实施德育渗透:第一,以续写为德育渗透方式的作业设计:请你以《“哦,原来我错了”》为题,把这个寓言故事再续写下去。学生按照下列思路写:后来,那个人终于醒悟了过来,发现自己“南辕北辙”了,非常后悔,认识到错误后,他终于改变的方向,沿着正确的行进方向出发……。第二,以读后感方式进行德育渗透作业设计:请你以《由“滥竽充数”想到的》为作文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写一篇作文。这样的作业设计,紧扣文本内容,又与德育渗透巧妙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提升语文素养之时,其品德素养也得以提高。

六、凭借习作训练体现的情感认知实现德育渗透

作文反映丰富多彩的生活,学生的认识水平的高低往往决定了学生的习作能力的高低,因此,可以这样说,作文教学的也是学生思想认识提高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习作的过程,可以根据习作内容与德育内容的契合点,相机进行德育教育,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良好教育效果。鉴于此,教师应当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立足作文教学,找准相关的德育渗透点,巧妙挖掘习作训练中德育因素,实施有效德育渗透。在一次习作课上,我设计了一道题目为《我的理想》,我是这样启发学生的:第一,进行德育渗透启发谈话:二十年后,假如你是一位科学家,你想发明什么高科技产品来造福人类;假如你是一个医生,你准备如何为病人服务;假如你是一名教师,你准备如何教育学生,让学生做一个品学兼优的人……第二,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纷纷发表自己心中的理想是什么,再由此引导学生编拟出习作提纲。第三,引导学生写出作文,在批改完后进行全班点评,在此基础上再次进行德育渗透教育,实现“文以载道”的良好效果。这样,作文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又让学生在幼小的心灵中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在心中种下了理想的种子。总之,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发挥积极的作用,我们要把握语文的人文性特点,运用恰当有效的德育渗透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之中,得到良好品德的熏陶,既提升语文能力,又在这个过程中在学生的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参考文献】

[1]刘运霞.曲利.挖掘语文教材价值培养学生健全人格[J].黑河教育,2015,(06):43.

[2]邹晓玲.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02):171.

[3]崔慧敏.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5,(02):82-83.

[4]周一贯.“课文价值取向”浅论[J]小学语文教学,2004,(03):9-10.

作者:徐绿林 单位:福建省诏安县上营小学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为顺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语文明确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塑造其形成优秀的品格和德行,树立正确的三观和人生取向,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日常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把德育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就能培养其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修养,而且教师务必要悉心教导,循循善诱,通过启迪和熏陶,把小学德育教育落到实处,使其在小学生的成长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有效方法

古语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不仅仅只是传授知识,最主要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所谓教书育人,便是一边教授未知的知识,一边培育端正的德行,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健康的思想意识和待人接物的方式,为把其培养成一个高素质的人才奠定扎实的基础,使其在成长的道路上披荆斩棘,走向正确的人生之路。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只是传授语文方面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把德育教育作为一项教学的重要内容,并将其放在小学语文教学的首位,使其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重点把握文章的德育主旨

新课程标准的语文课本,其大多数文章都以德育教育为主,把德育渗透到了学生学习的课文中去,使学生在学习课文之时就能感知文章中的德育性。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白杨》这篇课文主要内容为:“一个爸爸在听两个孩子的辩论中,对孩子讲了白杨树高大挺拔,无私奉献,坚强不屈的特点和顽强的毅力。”通过对本篇文章的学习,让学生向白杨学习,深入感知其不怕困难的坚强毅力和宝贵精神,并明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深刻道理,鼓励学生也要向白杨学习其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品德,不能低头折节,要遇事不怕困难,迎难而上,勇往直前,直面困难,从而战胜恐惧,克服困难。通过体悟扎根边疆的建设者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依旧不怕困难,代代扎根,无私奉献,其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求学生努力学好知识,长大以后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所以,学生通过深入感知文章,体会到文章中隐藏的德育主旨,进一步深入把握文章的文意,并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注重口语交际课程的安排

新课程改革之后,小学语文课本中大都包含了德育教育的内容,而且每单元都有一个口语交际,其内容也囊括了德育教育,使学生在学习口语交际之时,将对德育的学习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加深学生对德育内涵的理解。譬如,在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口语交际“诚信”话题,首先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第三单元日积月累部分的名言警句的掌握情况,然后补充一则关于诚信的名言“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接着再讲述一则有关诚信的故事《一壶清水》,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深刻感受到诚信是一种良好的社会道德,诚信是人与人之间相处和沟通的桥梁。试问,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不诚实,都不守信用,那我们所处的世界将是充斥着谎言与欺骗的世界,到那时,或许我们都会后悔莫及。所以,要让小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格,通过口语交际,师生、生生交流,将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去,让学生通过互动感知其重要性,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语文的高效学习创造条件。

三、加强对每篇语文课文的朗读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将自己对本篇文章的领悟和体会都通过朗读课文而表现出来,将自己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相融合,并表达出来,悦耳的读书声,给人一种听觉上的享受。例如,在学生集体朗读人教版五年级《再见了,亲人》这篇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文章时:“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从学生专注而认真的朗读声中,深刻地体味到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却又胜似亲人的深情厚谊,通过学生有感情地对文章进行朗读,使学生融入到文章的学习中去,使语文课堂有声有色,语文教学也取得了极佳的教学效果,靠读靠吟取得的效果。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都要要求学生把文章中的重点部分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并将其读熟练,读通透,去感知并体会到作者内心的情感,或者其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到语文朗读的魅力,并通过体悟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体会到文章蕴含的德育性。

四、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文是小学语文学习的运用和巩固,通过写作,其有效地传达了学生内心的想法并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着重把德育渗透到写作中去,培养学生感知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例如,通过写人的作文,让学生以事写人,通过对自己所经历的印象深刻的事情的描写,从而刻画人物形象,使学生感受到父母、亲人、老师、朋友或者是陌生人给予自己的感动,或者带给自己的温暖,让学生学会感恩的传统美德。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品性修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取向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等,使其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得到充足的甘霖和雨露,从而茁壮成长,长成参天大树。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知识、有素质、有涵养、有用的优秀人才。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内容,把德育渗透到语文学习中,并输送到学生的思想中去,通过启迪陶冶,悉心教导,循循善诱,使德育在潜移默化中在小学生的思想中生根发芽,使其形成优秀的道德素质修养。

作者:刘瑞霞 单位:甘肃省会宁县东关小学

第四篇: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思考

摘要:本文基于语文在德育渗透方面的优势,结合语文教学实践,寻求语文学科德育渗透的有效路径:挖掘教材德育元素,彰显文本德育效能;借助语文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德育体验;建立“大资源”观,借力信息技术优势;延伸语文阅读时空,拓展德育实施路径等。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奠基阶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与高尚的道德情操对于学生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德育渗透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语文教师要进一步提升使命感,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积极探寻德育渗透的有效路径,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挖掘教材德育元素,彰显文本德育效能

1.1抓题眼引发情感共鸣: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教师要善于将自己打造成为“掘宝人”,抓题眼是一个有效的路径。题眼往往是解读文本的窗户,透过题眼我们可以感受到文本中蕴含的思想情感。例如《吃水不忘挖井人》一文,透过文章的题目我们就能够感受到“知恩图报”高尚的思想情操,小学生通过抓住这一题眼就能够受到德育熏陶。1.2品词句强化情感体验:语文是一门语言艺术,它借助词句为载体向读者传播信息与思想、情感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品味文本词句,对富有表现力的词句进行推敲、斟酌、诵读,在反复的、丰富的词句品味实践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例如对文本中的叠词、修辞、议论与抒情性的词句进行品味,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小学生语言感悟能力,也有机渗透德育,使学生受到德育熏陶。

2借助语文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德育体验

2.1角色扮演渗透德育:角色扮演活动是深受学生喜爱的学习活动形式,也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语文教学中,不少文本具有很强的故事性,人物形象具体感人,给人思想与情感上以强烈的震撼。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进行角色置换,在丰富的角色扮演实践中感知人物、体会情节,从而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与文本中的角色进行对话,对作者进行思想情感上的交流,从而潜移默化地受到德育熏陶。2.2语文实践渗透德育:实践活动是小学语文重要学习内容之一,包括课堂语文实践学习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语文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对学生的影响力更强大。语文教师要合理地借助语文实践活动有机渗透德育,例如在识字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开展“消灭不规范字”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社区,寻找身边不规范用字现象,帮助人们纠正错用、误用汉字现象,在实践中不仅提升小学生识字能力,也培养了小学生责任意识与服务社会意识,在实践中有机渗透德育。

3建立“大资源”观,借力信息技术优势

3.1多媒体创设德育情境:语文情境创设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于激发学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以调动小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创设德育情境,通过背景音乐、人物故事、图片与视频等手段,构建起具体可感的场景。教师在情境创设时要进一步强化德育渗透意识,将德育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起来,使情境既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又能够激发学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3.2网络德育资源的共享:大数据时代,网络提供了海量课程教学资源,语文教师要善于借助网络资源,建立大资源观,突破语文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的束缚,从网络收集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为了进一步提升语文课堂的德育效能,语文教师可以将德育资源与语文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打破学科界限,促进思想品德课程与语文课程资源的有机融合,从而发挥信息技术在德育方面的优势,放大语文课德育效能。

4延伸语文阅读时空,拓展德育实施路径

4.1童话故事感受真善美:大语文观背景下,语文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向课堂内外延伸。语文教师要善于拓展语文阅读时空,借助不同题材、不同主题的阅读,对学生进行有机的德育。童话故事是深受小学生喜爱的阅读文本,教师要基于语文教材向课外拓展,引导小学生广泛地阅读童话故事,在丰富的童话故事中感受真善美,帮助小学生明是非、辨善恶,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使童话成为学生成长良伴。4.2寓言故事感受哲思美:寓言故事是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语文教师要合理地引导学生阅读中外寓言故事,通过寓言独特的文学形式感受蕴含在故事中的哲思美,引领小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辨别,从而提升小学生思维高度,使学生在哲思中感悟,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德育熏陶,不断提升思想境界,成为品德高尚的学生。4.3经典美文感受情操美:经典是一杯杯陈酿,它历经岁月的淘洗而永不褪色。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阅读经典的习惯,向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推荐中外经典美文,使学生徜徉在经典中,汲取经典中有益的营养健康成长。例如我国的儒学经典《论语》《孟子》等,教师在推荐时要注意选择适合小学生的经典美文,考虑小学生认知特点,不能拔高,否则事与愿违,达不到德育渗透的效果。

5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在德育渗透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小学语文教师要突破狭隘的教育观,建立起大语文观,将德育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加强实践探索,将语文教学与德育有机结合起来,寻求语文与德育有机渗透的路径,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使语文课堂在散发人文美的同时闪烁着思想情感的光芒,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臧辉.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14):137-137

[2]姜丽.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9):35-36

作者:任莉 单位:公主岭市实验小学

第五篇:小学语文德育渗透对策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对于改变传统落后的应试教育模式,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朗读训练、作文训练等方式,积极渗透德育教育,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意义;渗透对策

所谓德育,就是对学生所进行的思想、道德、法律、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是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在小学阶段承载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责任。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结合教学的内容、结合新课改的需要以及学科本身的实际特点,对学生进行很好的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改革。本文结合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意义,阐述在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有效性对策。

1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中渗透的意义

近年来,各大新闻媒体争相报道的各种奇葩事件让人唏嘘不已。如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毕业多年以后嫁入深山,成为名副其实的村妇;某知名大学毕业生沦为精神病人等,都不得不让人深入反思我国应试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对学生所带来的影响。诚然,应试教育已经将学生培养成考试的机器而不是适应社会的人才,忽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使得学生走出校门之后难以适应社会,最终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

1.1有利于改变传统落后的应试教育状况

传统落后的应试教育体制,往往都是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考试能力和考试成绩上,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忽视学生的德育教育以及人格教育,最终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应试教育体质的存在,使得教师都是将教学重点放在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上,忽视学科本身的人文性。这种忽视人文性的现象,往往会使语文学科的教育显得残缺不全,从而也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健全了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从而使语文学科的教育更加完善,有利于改变传统落后的应试教育状况,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1.2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小学生不是考试的机器,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不应当忽视学生的情感需求而对学生进行机械的知识灌输。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教师不仅仅给学生讲解文化知识,还强化学生思想、情感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真正践行新课程改革“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这对于改革和发展小学语文的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结合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改革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认真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思想,真正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2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性对策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不仅可以改变传统落后的应试教育状况,还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那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通过怎样的教学手段,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呢?

2.1创设问题情境,启迪智慧,提升修养

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是情境教学法中惯用的一种有效教学手段。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这种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改变传统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而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这种问题情境的创设,很好地实施德育教育。本质上,德育教育的核心在于教师要善于启发和引导,让学生明白所学文章中深层次的情感内容,进而进行很好的德育教育。而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让教师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让学生不断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了解道德教育的内容,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解《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篇文章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离别之情,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的问题情境创设:如果你是诗人,这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如果是你送别你最亲密的朋友,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等等,这些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让学生触景生情,慢慢体会诗人送别朋友的那种深厚情谊,并懂得如何珍惜身边的友人,珍惜每一个情感真挚的人,这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而言具有积极的作用。

2.2加强朗读训练,以语传情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朗读是提升学生语感,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和感悟的有效途径。很多语文素材,需要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方能体会到其中深层次的含义。朗读,可以引导学生很好地体验文章的思想和情感,让学生感受文本主旨,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感悟。因此,笔者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又将朗读作为了渗透情感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解《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包含爱国主义色彩的文章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文章的情感,对学生进行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笔者主要是通过朗读的形式,通过带动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和感悟到文章的内容,以读促疑、以疑促思,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最终促进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提升。

2.3立足作文训练,渗透德育教育

作文是体现学生思想道德情感的一个突破口。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可以有效地通过作文训练,对学生进行很好的德育教育。老生常谈的话题,小学阶段写的“拾金不昧”、“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等话题,虽然说在这个时代显得稍微的落伍,但其实不乏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素材。因此,教师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通过作文训练的方式,有目的地渗透一些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将情感寄予文本,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新课程改革对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全面改革传统落后应试教育模式,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通过多样化的渗透手段,积极地渗透德育教育,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高露.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5.3.

作者:汪英 单位: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第二小学

第六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摘要: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语文是最基本的一门学科,学好语文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在小学语文中渗透德育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担负起重任,不断发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将德育教育融合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思想品格。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渗透;思考

众所周知,小学生年幼、懵懂,可塑性强,对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容易受德育教育的感染,是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好时期。语文作为最基本的一门学科,文化内涵丰富,可以多方面的影响学生,将德育教育内容和小学语文相结合,不断给学生创造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知识,以此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1当前小学生德育教育现状分析

1.1教育观念上的偏差

在我国教育中,一直存在偏智育轻德育的情况,即便是素质教育的实施也没有改变这个局面,部分教师和家长也只是关心孩子的成绩,认为孩子的文化课才是学习的重点,对德育课一直都是轻视的态度,这对小学德育教育的开展加大了难度。

1.2德育教育过于单一化、形式化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教育工作过于单一、形式,学校开展的德育教育课大多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熟读一些道德规范法则,然后让学生以书面的形式呈现出来,以此来判定小学生德育水平的高低,这种评价方式过于简单、盲目,对小学生的德育认识比较片面。因此,当前的小学德育教育的开展过于形式化,欠缺实质性的内容,忽略了小学生思想道德品格的培养。

1.3德育教育脱离实际生活

在目前的小学德育教育中,德育教育的内容比较枯燥、乏味,甚至出现脱离实际生活的情况,特意规避一些社会矛盾和道德冲突,将小学生放在一个好的氛围中,致使小学生很难接触到新的道德问题及价值理念,但是这些问题,小学生终有一天会遇到,就会和既往的道德观念产生矛盾,将小学生陷入困境之中,不知道如何去解决,致使德育教育工作效率低下。

2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利条件

2.1利用语文课堂开展德育工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是教师传播知识的重要渠道,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教师要以教材内容为依据,语文教材中包含丰富的德育知识,例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爱护环境等都和教材联系密切,在语文教材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人物性格的解析,发掘其内在的闪光之处,通过对人物事迹的讲述,给学生们灌输主人公的伟大品质,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养,从而形成良好的品格。因此,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渗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2借助语文课外阅读,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

课外阅读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渠道,课外阅读的开展,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内容,还可以陶冶情操,培养优良的品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生活环境,给学生介绍课外刊物,积极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新知识,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并给予学生指导,让他们从中掌握阅读的技巧,并获得快乐。

2.3教师树立榜样,通过自身影响学生的思想品格

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比较多,教师的言行和品格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的态度和观念对学生的影响最为直接。面对学生,教师如果能做到内外兼修,诚实可信,那么教师就是一面好的镜子,照射给学生的是好的品行和品德。因此,教师要积极主动的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树立好镜子的作用。

3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3.1巧妙运用故事情境,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情感很不稳定,对事物的理解比较直观,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具体事物来提升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良好的情感,有助于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更有利于德育教育的渗透。巧妙运用故事情境,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得课堂更加生动活泼。例如在讲授《孔融让梨》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将角色分配给学生们,等到开始讲授这篇文章的时候,让每一个小组上台将这篇文章演示出来。通过表演,学生自身就融入到了整个情境当中,对文章的理解会更为深刻。这篇文章就是关于德育内容的讲述,这样学生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又提升了自身的思想品质。

3.2开展课堂练习,在课业中渗透德育教育

学生的德育教育,仅仅依靠课上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学生们肯定要接触一些作业或练习,实际上,这是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给学生的课后作业中,要注重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选择一些有意义的教育材料,这样学生才能练为己用。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向别人介绍保护地球的重要意义。作业收上来之后,就看到了学生们的用心。有的画了一幅保护环境的画报,有的是以诗作的形式赞美地球母亲,有的是......当我将作业发下去让学生们相互学习时,同学们异常活跃,讨论起了如何爱护地球的小知识,此后,在日常生活中树立起爱护地球的良好习惯,时时刻刻的注重爱护环境。

3.3狠抓语文教学细节,有效渗透德育教育

细节决定一个人的成败,乃至国家的未来,德育教育也是一样。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中的每一处,从课前准备到课上开始,乃至课后作业中,书本的爱护等各方面,教师要在细节之处花费时间,从细节上着眼德育教育。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要注意每一个细节,积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懂得明辨是非的能力。语文教育源于生活,语文教学中的品德教育,能激起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从课本知识以及实践生活都能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在情感中不断升温自己的思想品德。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品德教育,重视熏陶感染,内外结合,将情感和价值观念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提升学生的品格魅力和审美能力,逐步养成健全的、完美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实施主体教育的今天,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研究教法、教材上,而应更多地关注“人”,肩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因此,教师要重视发掘教材内容,鼓舞学生课外阅读等方式展开德育教育,通过不断努力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使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成为国家、社会需要的素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朱艳.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2(16).

[2]宋贵.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04).

作者:周宇 单位:贵州省兴义市桔山办锅底塘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