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德育教育思考(4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高校德育路径研究
摘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德育中,是促进我国高校德育教育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培育和践行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障。高校应该积极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德育的路径进行探究,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的主体性地位,为社会主义培养更加优秀的建设者以及接班人奠定基础。为了更好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德育的路径进行研究,本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德育的必要性出发,说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对高校德育的工作的指导作用,最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德育的具体路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德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文化的发展,并使得社会中的价值观变得多样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党在十八大会议中提出了以“三个倡导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方向的最新指导,是将社会公司进行有效凝聚的“最大公约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以及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更对国家软实力的提升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下发了关于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件,在讲话中屡次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并要求全党和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积极地宣传、开展和践行。高校作为科学文化知识的殿堂,不仅是各种文化知识和教育资源聚集的主要场所,更是学术思想碰撞和交流的集中地点。由于这种特殊性,使得高校师生也逐渐成为了各种政治势力最主要的争夺对象。高校成熟的思想和人文条件,也是开展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或缺的地点。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高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也比变得越来越重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德育中,对我国的高校德育教育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德育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是在中国共产党几十年对革命的实践和探索中形成的,并且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在不断的完善。大学生作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不仅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有着充分的了解,还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人生的指导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我国社会意识形态最为本质的体现,决定了我国社会意识的方向和性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德育工作中,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各个高校德育教育的主体都是大学生,同时党和国家也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十分重视。高校德育教育的核心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建设。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的繁荣作为基础。这几个方面相互联系、互为表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学生既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又是教育活动的客体,是主体和客体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代表。各高校要求大学生树立正确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全符合我国德育教育的主要方向。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指导作用
大学生在世界观和人生观等方面,还处于形成的阶段,很容易受到外界不同价值观念的影响。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绝大部分大学生还能够保持对社会主义的正确信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最基本的认同。然而,还有一部分学生,受到自身素质水平的局限,并没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正确的认识,导致了他们在价值观的认同方面逐渐迷失了自我这就西药各个高校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同时它也对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各高校要如开展德育教育?从哪几个方面完成对大学生德育素质的培养,需要有一个可靠的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础,对于我国高校德育的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德育的具体路径分析
(一)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依托,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德育的融合
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堂不仅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还是践行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阵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是社会发展的必要趋势。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容方面对高校的德育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方向。另一方面,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德育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和补充。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主要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得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四部分内容组成。这些课程很好在很好的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高校的政治理论课程还充分发挥了政治导向和对人文素质的教育功能。教师在讲授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的时候,要注意做到将课堂教学内容与我国社会的实际情况进行联系。在我国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的在课堂上将,学生被动的在讲台下面听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我国社会的发展需求。高校教师在进行实际的教学中要注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断的对教学方法进行大胆的尝试和创新。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于课堂的参与程度,最终使他们在思想政治课堂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完善自身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并实现学生德育素养的提高。
(二)以网络新媒体技术为平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有效性传播
随着全球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正在逐步进入网络时代。目前,网路的影响力无处不在,不仅给白领的工作带来了便利,还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了他们学习生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到2013年底,我国网民的数量已经达到了6亿余人次,而大学生则是上网人数的主体。网络文化的发展,培养了大学生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网络的发展也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大学生在作为一群思维活跃并且具有创新意识的群体的同时,他们的价值观念还会容易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他们的价值取向变得日益多元化。必须要给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树立一个正确的方向,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互联网是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一个新渠道,各个高校必须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这一德育教育的平台,加强对网络教育的重视程度,积极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进行寻找。学校可以利用互联网来完善对大学生的党建工作,通过建立红色网站的方法,将互联网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来完成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高校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对于一些不正确的网络舆论的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使得学生远离错误的舆论,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督和管理,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规范、自由的网络环境。最后高校教师还应该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不断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规划。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确保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三)以校园文化为载体,积极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党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提出,我国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推动社会主义的大发展以及大繁荣等问题。并且提出了要培养“人们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意识的艰巨任务。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信意识,不仅是大学生进行自我完善,以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要求,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主要方面。各高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可以把对校园文化的营造作为载体,充分激发大学生对于文化创造的积极性。各高校教师不仅要对充分利用校园文化中的教育因素,并对他们的德育功能加以发挥,又要利用我国德育教育的内容,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影响和渗透,通过让大学生对文化建设进程进行感知,来教育和感染大学生。强化通识教育是各高校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各个高校还要把对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培养积极渗透到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去,在引导学生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完成对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培养。各高校在对校园文化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对校园文化的营造,并且把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以及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融入到各种教育活动中去,以此来促进大学生精神的成长,为我国培养复合式的人才奠定基础。大学生不仅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以及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还是实现我国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重要力量。大学生的德育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民族的德育素养。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我国社会发展的新风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头脑进行武装,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德育中,是我国各高校对大学生德育培养的重要方向。虽然,当下很多高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德育的具体路径进行了分析,并做了一些积极地有意义的尝试,但是要更好地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德育中,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鲜开林,杨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教育教学体系研究———以新媒体为视角[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11-19.
[2]齐卫平.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传播需要关注当代大学生的身份场景[J].思想理论教育,2011(05):35-47.
[3]胡涵锦,李国娟,徐国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考———基于历史经验的回顾与启示[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5(02):10-23.
作者:马洪坤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
第二篇:德育教育在高校政治课教学的渗透
[摘要]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不仅要给学生教授各种政治理论,更重要的是要渗透德育。由于德育教育对其他教育起着指导作用,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因而如何在高校政治课中很好地渗透德育教育成为所有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探究的重要问题。本文简单介绍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之间的关系,阐述了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特点以及载体,并提出教师提升自身素养、改革教学方法、利用环境、活动、媒介等进行德育渗透等策略,以期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德育教育;政治教学;渗透
在我国,思想政治课广义上包含思想道德教育、政治思想教育、政治理论、法律基础等,而其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又是重中之重。现如今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政治理论地传授,而忽视了德育地渗透。这一现状极不利于高校学生的思想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如何在高校政治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进行探究。
一、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的关系
从广义上来看,德育是社会成员所接受的来自全社会的包括政治、思想等方面的教育,其贯穿于受教育者整个身心发展过程之中。而狭义的德育往往指的是在学校中教师依据教育目的、教育原则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道德教育,其往往渗透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尤其是思想政治教学中。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密不可分的。以往教师通常认为它们是包含关系,然而,通过学者们近些年来的研究发现,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实际具有渗透关系。因此,教师怎样将德育很好地渗透进思想政治教学中,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德育渗透是指在课程教学中通过某种教育方式、手段和途径,隐蔽地、渐进地、潜移默化地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渗透给学生,以达到教育目的[1]。德育渗透的关键在于,它是一个有目的却无意识、且具有渐进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受教育者往往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中接受着德育教育。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
高校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重要建设力量,对高校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利于发挥其在国家建设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中渗透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高校学风建设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促进学校风气的改变,帮助学校树立积极向上的形象,进而加快高校的建设与发展。
(二)有利于疏导大学生的逆反心理
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样很容易使学生对这种强制式的教学产生逆反心理。而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教学课堂中,能够在无形中将德育教育内容传达给学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学生的压迫感与紧张感,进而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利于其逆反心理的疏导。
(三)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与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
当前,高校侧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群体意识、合作意识的培养,以及传统道德观念的教育。在这一情况下学生很容易我行我素。而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地渗透不仅可以改变这一不良风气,更能促进大学生重塑精神面貌[2]。
三、德育教育渗透的特点
(一)目的性与无意识性
在思想政治课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的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具有明确的教育目的,且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受教育者,而应创设情境,将德育内容渗透进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汲取知识,使受教育者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接受道德教育。通过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将教学内容传输给学生,并让学生在长期的生活学习中无意识地对所学内容进行筛选、接受以及完善,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得知识,更利于促进其品德的完善。
(二)技巧性
德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它不是强制性地灌输,而是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受教育者体验人生,心甘情愿地接受。德育渗透需要教育者具有巧妙的方法和手段,不能机械地复述,要避免枯燥的教学模式,尽可能营造出和谐的育人情境,并利用好教育机制,让学生在和谐、轻松的氛围潜移默化地接受。
(三)间接性
德育教育虽然能够通过不同手段和方法将教育目的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但是德育的效果却是通过受教育者的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得以体现,这恰恰是一种间接性。
四、德育渗透的载体
(一)环境
环境会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受教育者形成坚定的信念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不良的环境则会对受教育者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时,应当加强道德环境的创造。首先,应当建立具备良好风气的校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两方面;其次,应当加强社会道德环境的建设。当前社会形势极其复杂,各种社会意识形态相互碰撞,对高校学生而言,社会就是一个大染缸。因而,加强社会道德环境建设能够为高校学生健康、稳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活动
教师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讲解的同时,可以以多种多样的活动为载体进行德育渗透,比如在课内展开讨论、演讲、辩论等,在课外组织参观、调查、民意测验等,以培养学生社会实践以及沟通能力,这些活动都能在无形中影响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三)媒介
新时期的政治课堂需要多种媒介的参与,将教学与科技接轨,利用新媒体、多媒体等技术将德育教育内容渗透到学生依赖的科技中,通过公益广告、微博、微信以及多媒体课件等,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德育教育。例如,将新闻视为一种很好的德育渗透的媒介,它是政治教育的大课堂,它能够广泛、迅速地传递某种思想,规范人们的某种行为,带动社会风气的发展。在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可以运用好这一载体,使其能发挥引导作用,从而更好将德育渗透进高校政治课堂中。
五、德育教育渗透教学的策略
(一)提升教师自身素养
首先,教师需要以身作则,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染学生,以达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虽然相比高中生较为成熟,但是刚刚步入自我管理的时期,很容易受到外界社会的影响,从而出现攀比、嫉妒心强、自私等心理,这就需要高校教师,尤其是政治教师能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以德育人。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课堂为本,但又不能拘泥于课堂,尤其是高校中的政治课堂,要进行适当的灵活拓展。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具有广泛的科学、文化、经济、人文等方面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在课堂中游刃有余,更能够将德育全方面、多角度地渗透进政治教学中。再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坚持启发式教学,对课堂结构进行优化,最大程度上提高思想政治课程的德育功能;同时,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与目的,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将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并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二)改革教学方法
教师要锁住课堂,创新教学方法。首先,建构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制定科学管理制度。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在《品德发展心理学》中指出,“由于年龄所致,学生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道德认识比较肤浅,只知道‘应该去做’,但对‘为什么这样做’缺乏理解,具有外部调节向内心自觉发展的特点。这样建立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及制度,是至关重要的”。其次,建立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体系。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学校、社会、家庭结合的教育体系,使三者之间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各尽其责,形成合力。学校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它既承担道德认识上的教化,又肩负着行为上的规范训练,同时还接纳学生的行为评价;家庭应加强环境熏陶,父母应通过自身的行为影响孩子,以达到“近朱者赤”的目的;社会教育则特别要注重为学生创造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有意义的社会实践中循序渐进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利用环境、活动、媒介进行渗透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可以利用环境、活动、媒介等载体进行德育渗透。现如今,高校非常注重实践,社会也给与了大学生很好的实践平台,这为高校德育工作的渗透提供了便利。思想政治课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进行,通过实践可以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理论。比如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并在活动交往中渗透德育教育;鼓励学生去敬老院、福利院等公益性地方做义工,在行动中渗透德育;可以开展辩论赛,以德育理论或者某一社会现象进行辩论,在不同的观点中分辨是非,加强德育理论教育等等。
六、结语
德育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是学校保持教育性、先进性,提高学生德育水平,完善学生价值观的重要手段。通过采用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开展德育教育,同时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改革教学方法、利用各种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确保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德育工作不仅仅是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社会、学校、家庭都应该担负起这一责任,不仅要将德育渗透进政治课堂中,更要真正渗透进学生的内心,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淑漪,梁忠军.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原则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10):116-118.
[2]张国平,夏志斌.谈谈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7,(5):72-74.
作者:陈立影 单位:北华大学师范分院
第三篇:高校德育实践研究
【摘要】在生活多样化的今天,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选择趋于多元化。引领大学生坚定信仰,追求美好德性生活是高校德育的时代课题。吉登斯“生活政治”理论与高校德育在理论基础、践行方式和价值目标等方面基本契合。文章解构“生活政治”视域下的高校德育,致力于其价值取向、实践逻辑、关注焦点、重要载体、制度体系的路径研究,为德育工作者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启示。
【关键词】生活政治;高校;德育政治
基于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政治。在五彩缤纷的生活和交往中,引导大学生坚定政治信仰,培养积极的政治态度和正确的政治立场,是高校德育不容回避的时代课题。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和哲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提出的生活政治理论,深刻地阐述了微观生活领域的政治问题,对当今高校德育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实践启示。
一、缘起:吉登斯生活政治观的范式解读
(一)生活政治的理论视域
1.内涵厘定:与解放政治关联。相对于解放政治建基于工具理性的宏大叙事,生活政治关涉的是“来自后传统背景下,在自我实现过程中所引发的政治问题,在那里全球化的影响深深侵入到自我的反思性投射中,反过来自我实现的过程又会影响到全球化的策略”[1]。安东尼•吉登斯基于晚期资本主义时代主题的变化,对新出现的社会问题和时代难题进行现代性反思,建构了生活政治理论。“我们所说的生活政治学是关于生活方式的一种政治学,且在制度反射性语境中运作。它关注的不是狭义上的‘政治化’,即生活方式的种种决定,而是对这些决定加以重新道德化———更准确地说,是把日常生活中被经验所隔离且被搁置一边的那些道德和生存问题挖掘出来。”[2]生活政治理论以重建人类道德和解放现代社会的生存困境为目标,既是一种反思基础上的自我认同政治,又是一种关注生活方式选择的政治,还是一种全球性视域的生态政治。2.理论维度:反思促进自我实现。吉登斯“生活政治”的核心是倡导人们反思现代性的机遇和风险,进行生活决策并选择合理的生活方式实现自我。一是通过反思身体获得自我认同。吉登斯认为身体不仅是个体直觉感知世界和认知自我的基础,而且是情感、欲望最直接最感性的表达,是理解生成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最佳场所。透过身体,可以洞察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二是通过反思自我实现自我发展。吉登斯认为“自我”具有他塑性、传承性和主观能动性。在全球性和现代性共同影响下,个体不再是被动适应而是主动地塑造自我,为理解自我认同及自我解放本质提供了前提;自我反映特定的社会内容和社会身份,处于不断的否定与创新之中,既具自主性和个性化的发展,又具历史性和连续性的传承。三是通过反思生态促进自我实现。吉登斯认为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是生存和道德的问题。生态问题和个体的生活方式选择、价值取向及生活决策相关联。生态问题蕴含着深刻的自我实现问题。人只有在寻求与外界自然和社会的和谐行为关系中才能获得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
(二)生活政治的实践观照
吉登斯的生活政治以“我们怎样生活”作为问题研究的出发点,以生活方式的选择为研究重点,以重构我们时代的道德和解决生存问题为问题研究的归宿。1.生活政治呼应高校德育建基于生活世界。吉登斯从生活世界出发,研究处于社会生活中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实现。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变革时期,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受到诸多挑战,遭遇着愈演愈烈的社会失范和道德滑坡。对大学生而言,学业的繁重、就业的压力、价值观的冲击等问题易使其对前途困惑迷茫、对生存惶恐焦虑,重塑高校大学生身份的自我认同、道德价值观愈发紧迫。大学生价值观的重建必须是基于个体生活历程的反思性重建。因此,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是高校德育实施的出发点。吉登斯将研究目光投向“生活世界”与高校德育的“关注学生生活”有着基础关联。2.生活政治主张高校德育畅通“对话民主”。吉登斯生活政治观的实践路径是通过“对话民主”实现美好生活。传统德育模式无视学生的对话权利甚至抑制了学生的对话兴趣。在现代社会价值观多元冲突的困境中,尤其需要营造一种“对话民主”的教育机制和氛围。通过“对话”,使得自我与他者能够直接倾听、交流;通过“民主”,使个体获得平等的话语权。“对话民主”不仅体现了师生之间尊重、平等的人际关系,也为学生主体性作用和潜能的发挥,提供了有效途径与通道。师生、生生“情感民主”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德育实效性的提高。3.生活政治引领高校德育践履自我实现目标。生活政治关注的是个体自我实现中生活领域的政治问题,目的是将人从现代社会的困境中解脱出来,是高度现代性条件下重建人类自由和有道德的生活的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德育的终极目标是增强人的认同感,促进人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实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传统德育弱化学生主体地位,通过“灌输”教化道德,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当代社会所呈现的一系列道德困境,归根到底源于个体身份认同感的缺失。以生活政治为观照,德育的价值就在于唤醒学生的公民身份认同和自我价值感,认同自我,超越自我,进而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二、解构:生活政治视域下高校德育的展现
以吉登斯的生活政治理论反观现代高校德育现状,在理性批判其西方思想意识形态和阶级局限弊端的前提下,将生活政治观导入德育,以此探寻现代德育困境破解的路径。
(一)价值取向:尚美润德,促进个体自我实现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就是创造条件促进个体生命的成长、发展和完善。吉登斯主张在现代性反思基础上崇尚生命意义、追求个体自由,通过个体选择,实现自我价值。美德,是公民应具备的首要因素。以吉登斯“身体”“自我”“生态危机”关照当今高校德育,“尚美润德、立品树人,促进个体自我实现”应成为高校德育的价值取向。“立德树人,要树完整的人、身心健康的人、和谐发展的人。”[3]在“尚美润德”价值取向指导下,首先,高校德育要关注大学生的自然生命,承认和尊重生命的独特性,以对生命的敬畏为出发点,克服高校德育的理性倾向、工具主义倾向,将生态教育和生命教育有机融合,追求生命价值之“真”。其次,高校德育应关注大学生的精神生命,以大学生精神生命追求为着眼点,抵制诱惑和功利,学会自律和感恩,将生活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融合,追求生命价值之“善”。最后,高校德育应关注大学生的生命境界,以大学生生命意义为价值引领,引导大学生树立人生理想和信念,批判“享乐”和“拜金”,感受生命之美好,实现自我超越,将审美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机融合,追求生命价值之“美”。以“求真”引领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向善”规范大学生的情感自律,“尚美”升华大学生的道德境界。
(二)实践逻辑:涵养人格,促进“教化道德”转向
“养成道德”不可否认,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现代社会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积极的发展机遇,但多元文化的碰撞和各类社会思潮的交锋也易使大学生价值观混乱。事实上,大学生的成长中已出现社会公德、文化教养、人伦准则的问题和缺陷。德育的功能不是限制人和束缚人,而在于发展人、解放人。现代德育应以培养健全的理想人格为旨归,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此,高校德育涵养人格的实践路径应从传统的“教化道德”转向“养成道德”。高校“养成道德”的践行不同于中小学基础文明习惯和基本道德品质的养成,而是要从大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和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求出发,反对“教化道德”的灌输和外铄,突出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理性批判思维能力,使大学生在理性反思的基础上建构道德和追求理想,使其成为自己道德发展的主人。
(三)关注焦点:联合主渠道和主阵地,讲好生活政治的道德叙事
高校德育的有效实施是一个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同推进的过程。提高德育的时代性、针对性和有效性,需要联合课堂教学主渠道和校园文化主阵地,共同讲好生活政治的道德叙事,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建设主流方向。课堂教学是德育实施的主渠道。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中突出强调用好思政课教学这个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如何将高深的思想政治理论与身边的实例相结合,从文本走进学生心灵,教师要学会使用道德叙事模式,比如主题讨论、案例分析,形成“对话民主”“情感民主”的和谐师生关系,以积极的情感讲好“有意义”的故事,营造“关注生命、关注生活、关注生长”的课堂生态。校园文化是高校德育的主阵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生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又是行为主体。高校德育必须坚持校园文化的主体建构,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大德育的课程观,以社会典型案例、学生身边的道德楷模作为教育资源,通过主流社团和主题活动建设,让大学生讲好自己及身边的道德叙事。
(四)重要载体:借助“互联网+”,实现政治生活化与生活政治化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4]。政治生活化,是将国家政治内容浸润在日常生活中,以服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为归处;生活政治化,是将学生的日常生活指向于公民政治观的确立。即利用生活中的传统习俗、假日活动、成长仪式等引领大学生自觉内化政治价值和政治理念,为其最终形成正确的政治信仰、政治认同奠基。在生活政治视域下,高校德育应追求政治生活化和生活政治化的和谐统一。大学生是网络原住民,互联网对大学生生活和学习带来重大影响。“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德育有效机制的探索是时展的必然。通过“互联网+德育”,净化网络环境,引领主流舆情导向。要及时跟踪和了解学生的政治观点和思想动态,为大学生表达广泛的政治参与与诉求提供媒介,激发大学生政治参与热情,因势利导,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和生活态度。借助云课程、大数据等平台,实施内容灵活、形式多样、课程开放的个性化网络德育;创建高校间德育新媒体联盟,形成集教学、资源、实践于一体的大德育网络。
(五)保障体系:完善制度建设,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推进的“大德育”
良好的制度建设是高校德育实施的基本保障。高校制度建设作为一种隐性德育资源,对大学生的品格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彰显着重要的育人功能。好的制度以其“刚性”强制个体遵守规范,以其“柔性”引导个体自主自觉。当前高校一方面要增强制度建设的“刚性”,培育大学生的规则意识和法治精神;一方面要以人为本,追求制度建设的公正合理性,以人性化、综合性的评价维护学生人格尊严。互相融合的多元主体协同机制是高校德育的组织保证。学校德育的实施需要社会的配合和家庭的支持,互联网使社会、学校、家庭的空间距离和情感距离缩短。高校应探索基于“互联网+”的家校共建的大德育网络,优化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以促进德育实施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三、愿景:幸福而有德性的生活
“我们将怎样生活”是吉登斯一直关注的问题。“生活政治是一种损失政治———是自然的损失、传统的损失———但也是恢复的政治”,显而易见,这里所讲的恢复,即恢复我们的道德生活[5]。吉登斯认为,政治的目的就是使人获得幸福。幸福不仅仅作为一种心理状态的满足,更体现为一种合乎德性的存在。《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之道,首先是“明明德”,知善恶,辨是非,再通过去伪存真,弃丑扬美,最后止于至善。在吉登斯生活政治视域下的高校德育,应超越培养“职业人”“工具人”的局限性,冲破技术性时代和消费时代的困境,以全球意识、关怀伦理、责任担当为价值引领,以培养健全人格为目的,关注人的本性,关照人的幸福,进而追求有德性的政治生活。
【参考文献】
[1]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方铭,译.王铭铭,校.北京:三联书店,1998:252.
[2]安东尼•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M].陈永国,汪民安,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51-252.
[3]成尚荣.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对道德价值的再认识[J].中国德育,2017(4):11-14.
[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5]许丽萍,吉登斯生活政治范式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5:74.
作者:刘毓航 葛红梅 单位: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第四篇:高校德育中审计体系的必要性
摘要:审计工作是有效监督和鞭策企事业单位以及组织机构各项工作的重要手段。将审计体系引入高校德育工作的监督与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和现实意义。当前我国部分高校的德育工作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借助审计体系对德育具体实践予以必要的监督和审查,将极大提升高校整体德育工作的效度,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科学、规范发展。
关键词:审计;高校;德育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以及社会的不断转型,高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内部与外部环境更加复杂,教育对象、教育背景以及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也显现出了新的特点。加强对高校德育工作效度的监督与审计将增强高校的德育能力,更有效地排除教育过程中的多种掣肘因素。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教育强则国家强”,并进一步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新时期的新形势下,高校应积极创新教育与管理理念,重视对德育的审计工作,进一步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效度。
一、在德育工作中引入审计体系的必要性
首先,加强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审计将推动高校德育的规范化与制度化发展。德育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德育工作尽管拥有具体的载体以及课程内容,但在教育的效果上却难以实现量化。对德育的考评往往要依靠定性评价,在监督及管理的过程中人为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干扰较多,难以形成科学、准确、完整的考评结果。而在德育工作中融入审计理念及体系,将对德育工作的实施计划、进度、课程设计、创新能力、课外实践等进行动态地监督与审查,可有效避免德育工作的随意性,敦促高校在德育工作方面形成完整的体系,使德育工作在一定的框架内开展并有章可循,向着制度化、规范化与可量化的方向发展。其次,加强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审计是落实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着力点。高校是培育人才的基地,也是传播先进文化的始发地,承担着德育的重要工作和使命。因此,高校的德育工作“要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是确保德育工作深入人心、满足高校教育对象全面发展需求的关键点。最后,加强对德育工作的审计将有效地提升高校审计及德育队伍的整体实力。一方面对德育工作的严格审计及监督,可以规范德育工作者的行为,为德育工作者提出更加严格的专业要求。这在无形中将促进德育工作者职业能力的发展,并对自己的职业道德行为加强规范,形成良好的自我约束意识。另一方面,加强对德育工作的审计,可以开阔审计人员的思维视野,实现审计工作的创新,使审计人员本身在工作中接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自我审计行为的约束和监督,保证德育审计结果的真实、有效,从而提升德育审计工作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二、当前高校德育在审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缺少德育审计的创新意识与理念。我国多数高校的德育工作还尚未引入审计体系。部分高校的审计工作主要围绕财务工作展开,涉及到德育内容的审计工作主要是对德育工作者的经济审计以及学科项目的经济审计,而对德育工作本身的审计却较少涉及。同时,多数高校的管理者与决策者对德育审计工作缺少认识,不具备德育审计的创新理念与思维。致使德育审计体系迟迟无法建立,在高校各项审计及监督工作中处于边缘地位。由于对德育工作审计的不重视,使德育工作的制度性和规范性不足,影响了德育的实际效度。其次,德育工作审计主体及内容不明确。高校德育工作的审计主体独立性不够,教育系统的审计队伍中缺少独立审计德育工作的人员,高校的主管负责人、学科带头人、党团干部等对德育审计工作的配合不够,依靠网络新媒体以及大数据技术的民意监督与支持不到位。目前来看,德育工作审计的主体尚不明确,教育部门的审计计划以及人员的审计责任较少包含德育内容。同时,德育审计的内容范围不明确。审计工作对高校的财务情况高度倾斜,对德育工作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成本投入等缺少完整的审计规划。再次,审计及监督执行不力。目前来看,高校德育工作的审计及监督工作存在走形式的问题,审计工作执行不力。德育工作的成果报告替代了德育审计工作的执行。审计体系的效力和优越性无法在德育工作的监督及审查中展现出来,德育工作审计制度的约束性和刚性乏力。最后,缺乏健全的德育审计保障体系。一是缺少人力资源保障,高校审计队伍人员组织结构不合理,审计人员缺少对德育工作的了解以及相关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对德育工作的计划、评价指标、教育内容体系以及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缺少深入的认知,培训力度不足。二是缺少资金保障。由于资金投入不到位,导致德育审计的网络新媒体平台建设不力,审计工作的宣传不到位。三是缺少信息保障,德育工作的审计结果利用不充分,德育工作的相关信息源不充足,存在信息失真、信息不全的问题,导致德育审计工作面临一定的审计风险。四是缺少激励机制,德育工作的相关审计动力不足,审计人员及审计对象的主体能动性无法得到充分地发挥。
三、优化审计体系提升高校德育工作效度的主要措施
首先,进一步加强理念创新,树立起德育工作的审计观念,在意识层面上加强对德育审计工作的重视。高校的管理者与决策者应形成系统思维,不仅要重视经济工作的审计,同时还要重视对德育工作的量化审计。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要依靠制度来规范德育教育实践。加大对德育工作的支持,在高校上下形成良好的审计之风。其次,明确审计主体范围,科学制定审计制度。第一,高校德育审计工作的主体应包括教育系统内部审计部门的人员队伍,同时应得到高校主管负责人、校内监督部门、党委等多部门抽调人员的积极辅助,明确德育审计人员的职责权限,规定校方在德育工作审计方面应尽的义务和配合责任。第二,建立高校德育审计工作的制度体系。进一步明确德育工作审计的内容范围,包括经济审计、教育成果审计、教育者履职责任审计等。第三,制定具有可行性、务实性的审计计划及目标。高校德育审计工作应纳入到教育审计的整体进程当中,伴随着年度、月度审计工作时时开展,建立梯度审计目标。针对当前德育审计尚未形成成熟机制的现状,应遵循循序渐进地原则,逐步细化制度,使德育审计工作有章可循。再次,积极贯彻审计政策,严格审计监督,增强审计的实效性。高校上下以及教育审计部门必须要高度重视对高校德育的审计工作,严格履行审计责任,高校应积极配合审计工作,加强信息公开。将德育审计纳入到德育工作体系中,加强对审计流程、审计结果的监督,审计阶段性成果应在高校及教育部门的相关网站上公示。全体审计人员应秉承严格的职业操守以及为高校负责、为教育对象负责以及为社会负责的态度,严格推进审计程序,加强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审计及监督,提升德育工作审计的实效性。坚决杜绝走形式、人情化的现象,避免人为因素干扰审计过程与审计结果,增强德育审计的公信力。最后,建立健全德育审计保障机制。一是加强人力资源保障,教育部门应进一步优化审计队伍的人才结构,重视人员的系统培训,“审计人员需要掌握包括财务、法律、经济、工程、内部控制、干部廉洁自律等多方面知识。”在此基础上,还应及时加强对审计队伍德育相关专业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增强审计队伍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深入了解。二是加强资金保障。在教育培训、新媒体网络信息平台、数据库建设等方面加强资金投入,免除德育审计工作在经济方面的困难。三是加强信息保障,依托高校校园网络、教育部门信息网络以及内部管理平台,建立高校德育信息共享机制,确保德育工作信息的公开与合理调用,为德育审计工作的高效展开提供便利条件。四是加强激励机制建设。激励机制应包括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两个层面,从精神激励角度而言,应依托新媒体平台、校园网络、校园党委、团委等的宣传力量,加强德育审计工作基本常识与价值的宣传和渗透,为德育审计工作创造良好的精神条件。从物质激励而言,应将审计结果与物质奖励联系起来,与教育工作者的实际利益挂钩,从而从精神与物质两个层面,加强对德育审计工作的激励。总之,对高校德育的审计目前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审计是一种有效的监督和鞭策手段,将有助于提升高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效度,对提升教育者的职业能力与职业道德,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深化改革以及提升德育工作的效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此,应直面当前高校德育审计工作的“短板”,进一步加强理念的创新,健全德育审计的制度体系与保障体系,增强德育审计工作的实效性,从而进一步扩展教育审计的功能,全面提升高校德育的效度,增强德育工作的规范性与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6-12-09(01)
[2]刘煜昊,寇清杰.依托多学科知识推动高校德育创新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7(7):57
[3]刘亚男,张文承等.审计全覆盖下高校经济责任审计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2017(12):125
作者:马天平 单位: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