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心理学德育认同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德育是为了内化学生的道德认知,使学生明辨是非,明白“孰可为孰不可为”,不断调适学生的道德行为,让学生逐渐养成自我教育、自我纠正的德育习惯。然而学生德育认同程度低却成为达成这一预期目标的主要障碍,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生德育认同的形成机制,可以找到提高学生德育认同度的有效对策,能够促成德育目标的达成,实现学生素质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
德育;认同程度;形成机制;对策
德育是道德教育的简称,德育认同就是指受教育者对道德教育的接受和认可程度,要达到德育认同状态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齐心协力,任何一方的不努力都会影响认同效果,甚至造成认同“流产”。我国德育目前已陷入认同困境,要走出这种困境,不但要从教育学角度、伦理学角度进行研究,还应该从心理学角度解读学生德育学习心理,从而更好地把握学生认知规律,从学生感兴趣的点入手,让学生主动接受德育,自觉践行德育要求,不断提高自身道德水平。
一、德育认同心理机制辨析
个体对新事物的认同接受需要经历从陌生到熟悉,从无到有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1]。学生的德育学习也是如此,学生对德育目标的认同及这种认同下形成的心理状态,会对其德育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学生要真正达到对德育的心理认同,需要多个认同机制的共同作用。
1.德育认同植根于心理认同
心理认同的第一个阶段是亲属认同:人之初最先认同的就是父母,只有当父母无法满足认同需求时,才会转而认同其他亲属。第二个阶段是安全认同:对觉得安全的人或事物会表现出接纳倾向,反之,则会抗拒,如对陌生人、对打针等的抗拒。第三个阶段是喜好认同:对自己喜欢的事物会表现出积极接受的态度,对不喜欢的事物则会抗拒。这是个体心理认同的初级阶段,此后,随着个体经验的不断丰富,知识储备的不断增加,个体心理认同也将进入新的阶段。德育认同追本溯源可归结为受教育者对德育这门学科或知识的心理认同状态,这种心理认同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受个体差异影响,受教育者心理认同过程也有快慢之分[2]。从心理认同的角度来讲,受教育者对德育的认同不存在亲属认同、安全认同,他们德育认同的起点就是喜好认同,喜好就认同,反之就会表现出抗拒。要想实现德育认同,第一步就是要探寻受教育者的喜好心理,从心理认知上扭转受教育者的态度,唯有此,才能循序渐进让受教育者逐步认同德育。
2.德育认同依赖于心理认同
德育认同需要受教育者的心理认同机制发挥作用,任何一个机制作用的缺失都会最终影响认同效果,削弱德育实效。受教育者的心理认同主要分为需要驱动认同机制、理性认同机制、情感认同机制和过程体验认同机制。所谓需要驱动认同机制,指的是受教育者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惑或困境时,需要从德育知识中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需要驱动他们主动了解德育知识,学习德育知识,以满足自身答疑解惑的需要。相比较其他心理认同机制,需要驱动认同机制带来的刺激最为直观有效。理性认同机制指的是受教育者在德育理论体系的教育下被说服,从思想上认同德育价值体系和规范要求,并能够将其作为行动指南。我国德育一直在试图用理性认同机制的力量达到对受教育者进行德育引导的目的,但是这种心理认同机制面临的考验就是学生会不会被说服,能不能被说服,一旦教育方法不对,教育内容不对学生“胃口”,很难达到说服效果,学生理性认同也就极容易“泡汤”,因此,要达到理性认同并非易事。情感认同机制指的是学生在接触德育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如因为学习了德育知识感到快乐,产生信任和感激之情等,这些积极的情绪都会引导学生认同德育。过程体验认同机制指的是学生在德育实践活动中意识到了自身存在的道德问题或不足,产生了主动调整自我、改变自我的意愿并能付诸行动,这是心理认同也是学生德育认同的最高境界,是德育成效的现实体现。要真正实现德育认同,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认同机制,使各个机制协同运作,达到最佳效果。
3.德育认同受制于心理认同
以上分析了心理认同的四大机制,当这些认同机制发挥积极作用时,无疑可以达到较好的德育认同效果,而一旦这些机制遭受到来自个体的负面压力,则会影响德育认同效果。需要驱动认同机制作用的发挥受受教育者个人利益的影响,当学生感觉到德育要求与自我利益发生冲突,自我个性张扬受到德育规范限制时,学生因需要而获得的驱动会大大削弱,他们会迷茫彷徨,最终需要驱动会被消解。理性认同机制容易受受教育者功利思想的影响,他们会主动学习能够让自己获得直接利益的知识,对德育课程这种不能获得直接利益的学科往往表现出敷衍了事的态度。情感认同机制容易受受教育者情绪波动的影响,当他们心中充满美好的情感时,会主动把德育要求的道德情操、人格标准作为努力奋斗的目标,而当他们失落、悲愤时,又极容易表现出对提升自身道德情操的患得患失和顾虑。体验过程认同机制受受教育者执行力和实践能力的影响,一旦受教育者无法做到知行合一,体验认同机制就难以发挥作用。综上来看,德育认同容易受心理认同牵制,要想达到理想的认同效果,必须要正视受教育者心理认同特点,从各个角度入手,消除不利因素,发挥积极因素对受教育者德育认同的促进作用。
二、德育认同的心理基础
受教育者要认同德育课程、德育教学内容,践行德育要求,需要有一个心理缓冲过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较快适应,对德育的认同度也会提高,反之,则会降低他们对德育的认同度[3]。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对待学生,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达成德育认同重要的心理基础。
1.让学生感受到充分的信任
教师在德育过程中是否相信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德育认同效果,教师的信任对学生而言是莫大的鼓舞,会让学生卸下心理负担,由内到外散发出自信感。反之,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主观上片面认为学生没有提升自身德行和修养的意愿而采用消极的德育方式,不仅不能够使学生对教师感受到信任,还很难营造出让学生主动接受德育的良好氛围,德育认同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因此,教师作为德育工作者一定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每名学生都希望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德行修养,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信任;同时要积极地将各种德育知识传授给学生,武装学生头脑,规范学生言行,不断营造出让学生信赖、主动接受、努力修德的良好氛围。
2.让学生感受到足够的尊重
尊重学生,要求教师不居高临下,放低身段真诚地与学生进行两个个体间的平等交流,营造出让学生感到舒适的民主氛围。这对教师来说是不小的挑战,多数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已经养成了“灌输”和“一言堂”式的教育习惯,仅仅把学生看作是单纯的教育对象,要改变这种习惯需要教师扭转观念,重置自己身份。要先认同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独立思维能力,然后把为学生提供帮助作为教育的切入点。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始终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认真倾听学生心声,关爱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内心需要,并多换位思考,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的问题要保持一定的宽容度,不能“一棒子打死”,多给学生改错的机会。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是换取学生信任的重要前提,会给学生营造出安全的心理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学生会自然而然地“亲其师,信其道”,愉快地接受教师的道德教育。
3.让学生享受到平等的对待
当学生遭受到教师的不平等对待时,会出现逆反心理,不论是对任何的教学活动都会表现出明显的抗拒,德育教学和德育活动也不能例外。一旦出现这种心理,德育认同的难度就会大大增加,德育效果也会差强人意。因此,教师必须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所有学生,不能随意给学生下评语、加标签,在道德教育中,尤其是不能给学生加“坏孩子”、“好孩子”的标签。学生存在道德素质、能力素质的差异是十分正常的现象,教师要正视这种差异,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对不同的学生应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方式,使其真正了解自身德行潜能,并进行积极提升。
三、德育认同的有效策略
德育认同是确保德育活动有效性的关键所在,只有让学生产生德育认同,他们才会积极主动践行德育成果,否则德育只能是纸上谈兵,难以收到实际成效。
1.潜移默化实现目标认同
当前,学生的自主意识开始觉醒,传统的以考试为目的的德育说教模式使得德育目标过于显性化,容易让学生产生消极心理,进而影响到德育学习和参与德育活动的积极性,影响德育认同。要扭转这种局面,教育者就要转变教育思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努力实现德育目标由显性到隐性的转化。教师自身要对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了如指掌,但是对具体的德育活动则要进行包装设计,化有形的德育目标为无形,融入到德育活动过程中。要认真研究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和德育课程特点,将德育目标细化,转化成可以被学生主动接受的兼具趣味性和哲理性的活动主题。而这样的主题活动相比较传统意义上的德育教学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效果也更理想,更有利于实现德育认同。
2.以小见大实现价值认同
学生对德育认同度不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觉得德育无用,在无用论的心理作用下,学生很难对德育价值有一个全面的认知[4]。这就要求教育者重新梳理德育的思路,寻找德育的切入点。以小见大从学生的日常点滴养成抓起,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德育的无处不在,继而认知德育价值,转化为行动的自觉。要将德育同学生日常的文明礼仪习惯、卫生纪律习惯和劳动习惯结合起来,在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训练中渗透德育知识,让学生明白守纪律、爱劳动、讲卫生、有礼貌等都是道德修养的一种表现,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通过日常良好习惯的养成会感受到德育对自我的约束,能够体验到道德提升带来的进步,这对他们而言就是最好的鼓励,他们在享受德育成果的同时,会产生继续学习更多德育知识的欲望,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德育认同感极为有益。价值认同与心理学上需要驱动认同是相通的,学生产生了价值认同,就会产生需要驱动认同动机,此时该心理机制会促使学生主动进行德育学习,不断提升自身德行修养。
3.身体力行实现体验认同
“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要想真正领略德育内涵,必须要自己去亲身体验,单纯依靠教师向学生灌输“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要怎样做”,只能让德育停留在知识和理论层面,而开展丰富的体验活动,让学生身体力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我认识,将德育知识内化成自身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标准[5]。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可以更直观地解读抽象概括的德育概念,并能在反思中建构自身的德育观念。以下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德育体验活动:(1)角色扮演活动。作为常态化的德育活动,实施起来最为便捷。教师可以围绕德育案例或自编德育故事,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置身于特殊的德育情境中,感受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折射出来的道德精神和情操。在活动中,学生可以陶冶自身道德情操,进行自我教育。(2)社会实践活动。社会交往是引导学生实现德育认同的一种有效方式,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会产生与课堂学习和校园生活不一样的感受,会获得更为直观的刺激。可组织学生到不同的群体中走访,进行社会服务岗位体验活动等,去真切感受什么是爱国主义、什么是理想信念、什么是文明礼貌、什么是社会公德,让学生在身体力行中实现德育认同,达到德育效果。灌输式的德育模式并不能实现教育者们所期待的效果,相反会引起学生德育学习活动中的逆反心理,造成学生知而不行的尴尬局面。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德育认同,主动用社会道德标准要求自己,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和精神情操。只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德育的力量,理解他人行为的道德意义,才能对他们进行有步骤的德育知识传授,继而丰富他们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成为拥有健康人格和崇高道德素质的人。
作者:王涛 单位:南京工业大学药学院
参考文献
[1]高建华.心理认同机制视域下的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研究[J].教育评论,2015(3).
[2]李菲.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认同困境与学校德育变革[J].中国德育,2014(6).
[3]徐玉祺,任雪萍.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困境探析———兼论香港“德育和国民教育”风波[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4]王成兵著.当代认同危机的人学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袁洁.试论德育活动类型及其功能的发挥[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