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职德育教育分析(7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中职德育课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摘要: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职德育课贯彻落实教育部新颁德育大纲精神的客观要求,也是中职德育教师坚持立德树人的具体行动。该文就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中职德育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中职德育课;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以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1]“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2]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国梦的宏伟蓝图,需要职业院校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德育课在中职学生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中职德育教师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笔者结合贯彻落实德育新大纲的教学实践体会,就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中职德育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进行了研究。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中职德育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德育教师首先要对爱国主义这一概念有比较全面、深刻的理解。
(一)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是一种伟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推动各民族向前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无论何时,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在当代中国,各族人民所要培育的爱国主义必须是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情感统一;当前爱国主义的主题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爱岗敬业、改革创新、倾情奉献。
(二)当代中职学生爱国的实质与核心就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笔者以为,当代中职学生爱国的实质与核心,就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体说来就是要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爱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认同中国共产党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3]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各族人民把爱国主义的旗帜高高举起,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发扬光大,在革命时期凝练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又增添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时代精神。当代中职学生爱国,首先就应该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为这是我们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精神支柱。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近代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郑重地做出的选择,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当代中职学生爱国,就应该认同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根本要求,因为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4]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生奋斗的梦想之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可以使人们明确国家发展目标、确立基本道德规范、激励我们艰苦创业、攻坚克难、不懈奋斗。当代中职学生爱国,就必须认同中国共产党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体表现。中职学生爱国应该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系统的爱国思想和自觉的爱国行动。中职学生的爱国情感,应该包括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为国献身精神。中职学生具有系统的爱国思想,应该包括丰富的民族文化素养,有较全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中职学生具有自觉的爱国行为,就是能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爱岗敬业、遵纪守法。
二、中职德育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中职学生文化素养偏低,不利于德育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目前,许多初中学校的历史课、政治课教学往往被忽略,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在中国历史、思想品德、基本国情等基本素养方面比较薄弱,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比较淡薄;加上不少中职学生语文基础比较差,对中职德育课程中涉及的关于职业、政治、经济、法律、道德、哲学、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基本术语比较难以理解,他们对德育课的兴趣不浓。中职学生较低的文化素养,影响着德育课教学质量。
(二)社会上一些错误思潮的影响,对德育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范围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意识形态斗争和价值观较量,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政治生活、思想文化、个体精神生活领域发生了相应变化,面临着种种冲击与挑战”[6]。在当代中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颠覆社会主义中国的图谋从未放弃,“对我国意识形态渗透可谓目标明确、领域广泛、渠道多样、手段翻新,甚至渗透的技术也非同一般,具有隐蔽性、欺骗性和高技术性”[7]。在这样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我国出现了一些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比如违背客观历史事实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普世价值”论,偷换概念的“宪政民主”论,否定公有制、否定社会主义的新自由主义等。在这些错误思潮的影响下,社会的价值观念更加多元化、复杂化,少数中职学生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下,自由散漫、缺乏集体荣誉感和是非荣辱观念。这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学情,对于中职德育教师的政治觉悟、专业素养、洞察事物的敏锐性和革命批判精神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中职学校领导对德育工作的忽视为德育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加了难度
中职学校,尤其是农村中职学校的招生工作成了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头等工作,许多中职学校把完成招生任务作为教师工作年度考核中评先晋级的先决条件,这使得学校评价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扭曲,失去了做好德育工作的制度环境。同时,中职学校办学过程中的技能竞赛不仅冲击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一定程度上打乱了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公正评价。因为一些学校领导功利主义思想凸显,他们对专业课教师及容易为学校赢得荣誉的技能竞赛成绩比较重视;对于显性作用不太突出的文化课教学、不容易获奖的“文明风采”作品竞赛及作为德育工作主渠道的德育课教学的作用等认识不足。学校为了技能竞赛的成绩,甚至同意参赛学生停课训练,不少班级无法正常上课。许多教师在大量学生停课参加技能训练的情况下无法正常开展教学工作,许多学生对于德育课等文化课产生可上可不上的错误认识。在这种校园文化氛围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中职德育教师具备更加高尚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三、中职德育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学策略
教育部新颁布的德育大纲指出:“德育课教学应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和本质要求,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全面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8]因此,中职德育课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加强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时代性和科学性、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坚定理想信念,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一)加强教学设计,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
中职德育课要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首先必须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活动。德育教师在加强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研究的同时,要积极开展学情研究,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等,结合教学内容,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整合;高度重视相关课时的复习导入等各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环环相扣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爱国主义的情感和比较系统的思想,升华思想观念;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特点,在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分析批判各种错误思潮的本质与危害,在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拒腐防变能力。二要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增强德育课教学的吸引力,提高实效性。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从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选择目标导学、分组教学、问题探究、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活动中,带着愉悦的心情积极参与、发散思维,对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思想共鸣,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三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教师要充分利用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条件,通过建立微信群等途径,建立课堂与课后教育的桥梁,加强与学生的联系、沟通,针对学生中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做好课后疏导、教育工作。
(二)增强德育课教学的时代性和科学性,旗帜鲜明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中职德育课教学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德育教师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坚持方向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等德育基本原则,树立立德树人、科学发展、以生为本等新职教理念,并作为进行德育课教学设计、开展德育课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并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爱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培养中职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思想和行为。中职德育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必须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把爱国主义教育与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及以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四个全面”紧密结合起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职学生健康成长,坚持德育课立德树人的正确方向。中职德育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紧紧围绕热爱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爱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教育主线,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基础”[9]。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科学内涵,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意义,帮助学生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10]。教育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因此,当代中职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就应该培养自己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热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的情感、思想和行为,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把握德育课教学主阵地,有序地推进爱国主义教育。2008年,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课程。心理健康作为选修课纳入德育课程体系。”[11]中职德育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紧紧依托四门必修课程和选修课教学平台,坚持爱国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教育、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重点。
(三)德育课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充分发挥教师爱国、爱岗、敬业的示范引领作用
教师的身体力行,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中职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德育课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一是德育课教师必须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即高度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认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有深厚的爱国情感、系统的爱国思想和自觉的爱国行动。对中职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首先取决于教师自身的政治素养。教师自身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不仅能够做到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培养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而且能够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坚定信念,鼓舞学生自励驱动爱国行动。二是德育课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师德。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对爱国主义精神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好诠释。教师恪尽职守,全面展示爱国的高尚情怀,有利于引导学生把爱党爱国与爱岗敬业结合起来、把个人的职业理想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三是德育课教师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达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最新理论成果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的要求,而且要通过教师对各种错误思潮旗帜鲜明地分析批判,提高学生抵御各种错误思想影响的能力。这就需要德育课教师不断加强学习、深入思考和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使自己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不断强化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社会责任意识。中职德育课教学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中国精神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中职德育课教师必须响应时代的号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立德树人、深入研究爱国主义教育这一永恒的主题。
作者:张捷树 单位:三明工贸学校
参考文献
[1]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8-10;11.
[2]: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EB/OL][3][5]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EB/OL]
[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6]廖小琴.全球化场域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变化与建构[J].教学与研究,2015(4):12-20.
[7]沈江平.当代意识形态存在的三重特性[J].教学与研究,2015(5):68.
[8]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的通知[EB/OL]
[9]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
[10]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11]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EB/OL]
第二篇:中职生德育教育转化策略
教师要充分利用情感交流、成功体验等方式,努力帮助中职学生克服不良心理及行为习惯,帮助其树立信心,以促进中职生知识和技能水平的提高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注重情感交流,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中职生由于学习成绩欠佳,对学习缺少兴趣,行为上又常常受到教师的批评和指责,因此心理上比较敏感,对大部分教师容易产生戒心和敌意。这些学生通常主观地认为教师看不起和讨厌他们,与老师之间存在着心理隔阂,拒绝进行情感交流。因此,教师必须首先消除与学生之间的心理隔阂,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要从生活上、学习上关心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融洽师生关系,增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从情感上温暖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可亲、可敬,从而愿意向老师倾诉并听从老师的教导。
二、利用成功教育,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内心都充满着对成功渴望,只是在他们以前的学习生涯中,这种成功的渴望被多次失败磨灭,内在的潜能被不适合的教育方法压制了。所以,要使中职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步,教师就必须采取以长扬长的策略,努力挖掘和培养每一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让他们先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获得成功,实现自我价值,从而激发起他们的热情,建立起自信心。在中职班级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不同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这样做能够为每一位中职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让学生都有可能出色地完成教师所设定的目标和任务。例如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将知识点或技能拆分成多个能使学生顺利完成的问题或操作,并及时给予表扬,以此来肯定学生的努力,让学生也可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有了这种成功的喜悦,就会激发起学生对成功的更多渴望,激发出他们的进取心。
三、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给一些宽容
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是他可能是被沙漠埋没的金子,需要淘金者发现它。笔者在与学生交流时发现,虽然学生并没有犯下错误,但是面对老师时头始终是低着的,这是被训话时的习惯性动作。所以当老师面对一个犯了点小错误的学生时,应该先忍住自己的脾气,平心静气地与学生一起探讨纠正的方法。因为每个人都会犯错,既然每一个人都不会那么完美,教师何不多给一次机会给这些学生,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包容他们曾犯下的错误。有时,教师放下身段,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跟学生来一次促膝长谈,或给以他们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表扬的话,都有可能起到不错的教育效果。只要教师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事实上学生比教师预想的还要优秀。成绩不理想不代表学生一无是处,有的学生可能在体育、音乐上有特长,有的学生可能在技能上遥遥领先。教师一定要努力发掘和放大学生的闪光点,不要仅仅只追求成绩的好坏,要让学生一点一滴地逐渐树立自信。
四、寻找突破口,找回学生的自信
虽然中职学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在教育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产生的原因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例如,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学困生,要鼓励他们保持自己的长处,对存在不足的科目就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使学生明白成功不是只有智慧就够的,还需要勤奋;对于知识基础不够好、成绩越来越差、越来越自卑和焦虑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改变学习方法和思路,倡导学生间的互帮互助;对于离异或单亲家庭的学生,针对他们的家庭特点,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加强与他们的情感交流。此外,教师的言行举止也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被学生看在眼里,轻轻地蹙一下眉头,心理敏感的学生就会觉得自己又做错什么了,从而会把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一点自信心又丧失掉。教师在进行教育的时候要掌握好工作方法,切忌情绪激动、言语不慎,要宽容大度,用耐心、恒心去说教。同时多采用“激励教育法”,在学生面前多表扬他们的优点,对他们取得的点滴进步都要及时给予鼓励,多给他们创造发挥自己某些特长的机会,这样可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自豪感;然后再用情感来打动学生,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且积极改正。教育者一定要树立爱心理念,让充满朝气的中职生成长为能够担当起历史重任的一代新人。
作者:王玲尉 单位: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
第三篇:中职德育课堂教学角色扮演价值
摘要
在“新课改”的大形势下,对中职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创新中职德育教育模式已经越来越重视,因而广大中职德育教师一定要重视教学模式创新,以此取得更好成效。本文从“角色扮演”的角度,对中职德育课堂教学工作进行了探讨,首先对“角色扮演”的内涵以及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就如何在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实施“角色扮演”教学模式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
中职德育;课堂教学;角色扮演
中职德育教育是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已经成为中职学校以及广大德育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当前有很多中职学生对德育课堂教学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德育课比较枯燥,特别是很多中职德育教师缺乏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学生的积极性则更弱,而“角色扮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提升中职德育教育整体水平,有必要对中职德育课堂教学如何更好地应用“角色扮演”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1“角色扮演”的内涵以及应用价值
1.1“角色扮演”的内涵
“角色扮演”是指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一定的教学、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所教授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的特点,通过设定一定的虚拟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并按照之前设定好的程序和步骤进行表演。
1.2中职德育课堂教学应用“角色扮演”的价值
中职德育课堂教学应用“角色扮演”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由于“角色扮演”使学生参与到中职德育教学当中,这就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加强,特别是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一些问题;二是能够创新德育教学模式,中职德育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角色扮演”融入到教学体系当中,能够有力地推动教学模式创新,特别是能够对传统的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更具有多元化以及创新性;三是能够具有很强的开发作用,学生在进行“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使学生的德育水平得到提升,而且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让学生学会组织,还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2中职德育课堂应用“角色扮演”模式的有效策略
2.1选择合适的案例
开展“角色扮演”教学,至关重要的就是要选择合适的“角色扮演”案例,这需要教师加强对教学案例的收集和研究,自身首先要对案例有深入的理解,这样才能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收集和整理案例,要合理编写适应中职德育课堂教学的“角色扮演”案例,教学内容要与案例要适应,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不切合实际,要让教学案例通过学生的参与使学生能够产生共鸣,同时还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开发、思想观念得到提升。比如教师在讲授相关的教学内容时,在设计的过程中,通过科学设计教学案例,每一名学生或者每一个群体能够说出不同的想法,而不是只有一个答案,这样教师在通过因势利导,将最正确、最符合道德范畴的答案告诉学生,学生就会得到更多的启发,同时也会发挥德育教育的目的。
2.2注重角色的分配
要想在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实施“角色扮演”模式,教师必须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不同基础以及不同思想观念,对学生的角色进行科学地分配,这样能够使学生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有更大的领悟。比如对于一些“戏份”较重的角色,教师可以多安排一些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的学生扮演这个角色,这样能够使这类学生得到锻炼,使他们内向的性格、不爱说话的缺点得到改进;再比如对于那些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则可以安排一些更具有活跃性的角色,这样能够使这些对德育缺乏兴趣的学生逐步地产生兴趣。总之,教师在开展“角色扮演”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学生基本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最好是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角色,这样能够使学生的德育得到充分的实践和教育,进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2.3强化学生的感悟
中职德育教师在开展“角色扮演”教学模式方面,最为重要的就是要通过“角色扮演”,能够使学生得到感悟甚至是得到感化,只有这样,才能使“角色扮演”教学模式取得良好的成效。这就需要教师一定要将民主作为重要的教学原则,学生在进行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阐明自己的观点,教师要进行分析,对于具有很强代表性的观点,包括正确的与不正确的观点,都要写在黑板上,“角色扮演”结束之后,教师则要进行总结,同时还要对角色扮演的整体效果进行综合的评价,对于学生的观点也要进行点评,并且要引导学生进行感悟,真正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的德育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对于中职广大德育教师来说,要想更好地将“角色扮演”应用于课堂教学当中,首先必须对其价值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从内心深处加强对“角色扮演”教学模式的应用。这就需要广大德育老师要进一步创新教学理念,积极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在实施“角色扮演”模式的过程中,一定要在选择合适的案例、注重角色的分配、强化学生的感悟三个方面取得突破,只有这样,才能使“角色扮演”发挥更好的作用,促进中职德育教学取得更好成效。
作者:杨燕 单位:重庆市九龙坡职业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1]李卫.“角色扮演”在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的价值分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6(05):98-99.
[2]张金利.“角色扮演”在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才智,2014(34):126.
第四篇:人文情怀中职德育生态课堂构建
摘要:
目前中职德育课堂依然高高在上,勾不起学生的兴趣。针对这种状况,笔者提出德育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生态课堂的构建,放开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激励学生,创设条件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自我反思的时空,最终实现培养学生具备高尚的人格、良好的道德情操的社会“人”。
关键词:
中职德育教育;生态课堂构建
纵观目前中职德育课堂教学,老师们往往只是将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的“学”的关注停留在如何让学生尽可能学多、学快和学好职业道德内容和法律知识,却鲜见对学生进行“为什么学”“学什么”等学习自身意义上的思考的引导。
一、德育课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正在逐渐转变,德育课程教学开始从以前教师的“空洞说教”向注重学生对教师预设情景的“体验领悟”倾斜。另外无论是德育课程的教材处理、教法设计、学法指导,还是教学过程中,德育老师们都在竭力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本教学理念。但很多老师对教学中“学”的关注还只是停留在如何让学生尽可能学多、学快和学好知识的层面上,整个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展开也是围绕这一点,而很少能看到教师对学生进行“为什么学?”“学什么?”等学习自身意义等人文层面上的思考的引导,这种反生态是造成“教师热情四溢、学生冷漠不语”的“一头热”的最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德育教师应该沉下心来,重新调整我们的思维方式,对现行的教学姿态进行修整,让教学重新回归到人文情怀中来,改变注重知识传授为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培养,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从而实现德育课教学真正意义上的有效、高效。
二、人文情怀下德育课堂的内涵界定
人文情怀应该就是一种高尚的、善良的、具有修养、具有高素质的情怀。我们要在这种人文情怀下构建德育课堂。人文情怀下德育课堂是一种完全以学生为课堂教学活动主体的新型课堂;它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学生是一个个具有思想、意识、情感、欲望、需求以及各种能力的活生生的人的课堂;课堂中,通过更优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和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的各种潜能都能得到有效的开发,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有效的发展,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的真正统一。而我们认为人文情怀下中职德育课堂就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激活元素播撒基因良种;运用问题教学法、案例分析讨论法等教学方式建立信仰;通过对输出信息进行精加工与提炼,推动与学生的信息交流与互动,促进知识信息量的充分流动和价值量的提高;构造德育课的田园的生态环境,让教师和学生在其中共同从事精耕细作的活动的一种新型的职业教育课堂。
三、构建在人文情怀下中职德育课堂的实施策略
1.尊重信任学生———人文情怀下中职德育课堂实施的前提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因此,增进师生情感交流,尊重信任学生的人文情怀下中职德育课堂是德育课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不息的健康人格的关键。实践证明,尊重学生个性和人格的个性化教育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人文情怀下中职德育课堂秉持理解、交往、尊重、信任,动态生成的课堂过程观。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需要用爱心去赢得爱心,用真诚去换得真诚,用人格去塑造人格。这就要求我们德育课任教师要给全体学生以深情的人文情怀下中职德育课堂,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同时在课堂上抓住与每一位学生对话的机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赞赏学生,并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作为突破点,作为打开学生心灵情感闸门的钥匙。如在教育学生要和睦相处,与人为善时,笔者先让学生发表对近阶段北京中关村二小发生的事件的看法时,有些学生说:“这是欺凌。”表示了愤慨。但有些学生说:“这是他们在开玩笑。”笔者没有直接发表意见,采取延后评判的办法。先通过情感交流来协调学生之间不同观念的冲突,在这过程中,我选择“蹲下”、“倾听”、“理解”、“走近”和“走进”学生的心灵。进行点评时,对错误的观点进行指正时我特别注意对事不对人,批评错误但包容人,表扬其敢发表观点。因为我们教育面对的是活生生的、有着独立人格、有着独特个性、有着丰富阅历的生命个体,只有让学生感知受尊重,感知受到关怀,他们就会主动贴近教师,“亲其师,信其道”,教学效率就大大提高了。
2.关注每个学生———人文情怀下中职德育课堂实施的原则
教学实践表明:只有真正的、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成了主人,才能为生态课堂提供可能;只有教师的个人实践经验得到拓展和升华,在教学上形成了自己的个性特色的同时,这种关怀才能成为必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不但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人格养成。特别要把更多的关注放在课堂内部的活动及其实效,关注他们是否真的在学。在课前备课时,要细致的预设他们需要什么,然后根据预设来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则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那些在课堂上参与度不够的学生身上,尽可能扩大学生的参与面,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笔者在分析案例时,常常特意去关注那些参与度不够的学生,有意地叫他们起来回答问题。如果碰到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我就给他们更多的思考时间,耐心地从多个角度启发他,先是引导他读有关案例内容,继而提示他思考问题的角度,甚至在思考策略方面也做了一些有益的铺垫,然后静静地等待他思维的转化。这个过程虽然会花去一些时间,但由于关注了学生的情绪和情感,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了老师的关怀,慢慢地学生就渐渐变得大胆了,开始喜欢上德育课,课余也主动去寻找一些案例。
3.评价激励学生———人文情怀下中职德育课堂实施的手段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育实践证明,激发学生良好的心理动机,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热情,离不开行之有效的激励。所以评价激励学生是我们人文情怀下中职德育课堂实施的重要手段,因为那些充满智慧和人情味的评价,那些看似平常而又不平常的话语,却往往是学生的阳光,是课堂的生命,常常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激励学生从成功走向成功。笔者在上德育课时,当学生回答的问题有错误时,总会抓住该生的某些独到之处用鼓励的语言来评价他;当学生课堂常规出现了问题时,总会利用一两句很幽默的语言暗示来调控课堂;当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时,常常采取表扬其他同学在哪些方面做得很好来引起那些问题学生的注意,在保护他们自尊下无声地实现他们自我矫正的目的。我提倡说错了总比不思考好,当然说对那可以更好地来鼓励学生。
4.注重道德实践———人文情怀下中职德育课堂实施的目标
德育课程教学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笔者在讲授《保护环境》这一块内容时,首先问学生:“我们现在教室里同学卫生确实做的挺好的,我们一天下来教室里确实非常的干净。但是我们出了校门是不是也不乱扔垃圾呢?讲道德更重要的是要靠我们内心的信念。”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领悟,在实践中着眼发展,进而实现“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他们在人文精神的海洋里寻找精神的家园,并在人文精神的陶冶之后,产生一种说不出的甜蜜感觉,这甜蜜感觉会让人觉到自身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伟大的使命。这种使命不仅仅是使人能在保持生存以外,还能去享受人生。知道了享受人生的乐趣,便更知道了人生的可爱,人与人的感情就更加浓厚起来。
总之,在人文情怀下德育课堂旨在有效实现德育与人文的对话,使德育与人文水乳交融。通过人文理念的树立,使中职德育课堂在人文情怀下凸显生命的魅力;让课堂在德育和人文的对话中闪现智慧的火花。实现人文价值的创新,建构人文与德育交融的人文情怀下中职德育课堂,从而使学生在德育课堂中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发展,生命得到激扬。让学生每天都有一个新起点,每堂课都有点收获,每一学期都有点进步,这样学生才能完善自己,成就自己,铸造物质和精神的双辉煌。
作者:林君方 单位:温岭市职业中专
参考文献:
[1]伍揆祁.思想政治人文关怀论,中国社会出版社
[2]廖咏梅.浅谈教育之德育问题,中国校外教育
第五篇:中职德育课程有效服务微探
摘要:
中职德育课程如何有效服务于专业课,长期以来是一个广受关注的问题。文章聚焦于此主题,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认为可从四个方面着手解决该问题:明德懂法,与时俱进;案例分析,真实鲜活;走进企业,助力实训;链接生活,突出健康。
关键词:
中职德育课程;专业课;服务策略
一、引言
长期以来,德育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职德育课程就是中职教育领域开展德育活动的重要承载体。与此同时,专业课在中职教育活动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中职德育课程如何有效服务于专业课教学,成为一个广受关注的研究热点。笔者结合自身实践,聚焦于此,旨在为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启鉴。
二、明德懂法,与时俱进
作为中职德育课程的重要内容,“职业道德与法律”重在阐释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所必需遵循的道德与法律,其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直接塑造社会参与人在某一行业内的职业价值形态。在中职德育教学活动中开展这一内容,有助于学生明晰职业道德,懂悉职业法律,从而形成健康的职业价值观、道德观、意识观,从而培养学生在顾大局、识大体、懂大势的态度中,学会顺势而为、与时俱进,通过融入主流意识形态和职业观念,获得职业成功,实现自身价值。[1]本部分以中职会计专业为例。随着社会企业对自身财务重视度的稳步提升,这一专业在社会中越来越受欢迎,但也出现了学生素质无法达到企业需求的情况,因此,培养高质量的中职会计毕业生,至关重要。而这一目标实现的前提,需要“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参与。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宣传会计职业道德与法律,不仅有助于学生提升自身素养,更是培养优质人力资源的重要保证。会计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宣传,应采取多元化、多类别方式,针对在校生、应届毕业生等多层次学生群体因材施教、因时施教,以求最佳效果。
三、案例分析,真实鲜活
中职院校较为侧重学生就业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职业生涯规划”一直在中职德育课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鉴于中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特殊性,对其教学必须采取趣味化、有效化教学方式,而不应是传统的“满堂灌”。案例分析作为“职业生涯规划”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效果较为显著:能够用真实鲜活的案例形象,吸引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热情,帮助学生体悟。不仅如此,职业生涯规划的案例,亦可为学生规划自身职业生涯提供一个带有较强启示意义的生活化模板,从而帮助学生提升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规划能力。[2]本部分以中职学前教育为例。其旨在通过对中职学生的专业培养,为幼儿园等学前教育领域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作为这一过程的重要环节和核心主体,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选取典型成功案例,案例主角可以是教育家,亦可是优秀的普通学前教育工作者,用案例分析的方式,在课堂上开展研讨式教学,让学生在积极讨论和体悟中学会职业生涯规划,从而助力中职学前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四、走进企业,助力实训
中职德育课程,与学术型高校的德育课程相比,最大的特色在于其更为注重与社会紧密相连,因此“经济政治与社会”一直是中职德育课程的重要内容。包括经济政治在内的社会范畴,其在很大程度上对各行各业产生重要影响。鉴于此,让学生明晰和了解社会政治经济的重点和热点,至关重要,让学生走进企业,在真实环境中接近实践,从而助力学生实训,不失为一种良策。学生通过在企业中锻炼,可以学习和体会到企业的真正需求和真实生态,这也是对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价值形态的一种培养。[3]本部分以中职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为例。这一专业的学习,较为强调实践,因此,通过“走进企业,助力实训”,“经济政治与社会”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专业学习。在具体教和学的实践中,先要在学生群体里贯彻中职德育课程中有关“经济政治与社会”内容的教和学,让学生达到开展实训的最基本出发点,然后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带着理论和基本实践、操作技能到企业中锻炼,在检验所学理论的同时,学习更为吻合企业需求的实践技能,最后回归学校,查缺补漏。这样既助力学校实训工作,又有益于培养企业所需人才。
五、链接生活,突出健康
近些年来,社会变化使得部分人群心理压力剧增,为加强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的同时,防患于未然,“心理健康安全教育”在中职德育课程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在中职专业课教与学中,要充分重视这一教学内容对教学活动的影响。心理健康安全教育必须积极与生活相链接,做到融入生活、贴近生活、服务生活,同时突出健康安全的重要地位,致力于防患和解决生活中所出现的心理健康安全问题。本部分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为例。该专业的大部分中职学生未来从事的是与幼儿教育息息相关的工作,由于他们未来所面临教学对象年龄特征的特定性和特殊性,作为教育者的他们,心理健康安全尤为重要。具体到培养过程中,一方面要大力宣传心理健康安全知识,营造心理健康安全文化,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安全现状,积极做好心理普查和应急预案,对有心理健康安全问题的学生及时关注和辅导。
六、结束语
总体而言,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中职德育课程服务于专业课的有效性,以上四个策略可作为参考。但这些都有一个前提,即教师素质和能力亦较为重要,了解中职德育课程和专业课相关知识,并能够将两者有效结合,方可有目标实现的可能。
作者:林广康 单位:广西右江民族商业学校
参考文献:
[1]杨玉梅.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分析[J].科学中国人,2015(19).
[2]孙小宏.中职德育课与专业学习有效结合途径探究[J].教师,2014(35):7-7.
[3]王姝.谈中职德育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开发[J].职业技术,2011(9):112-112.
第六篇:中职学校体育德育健康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
一直以来,我国都坚持教育为本、德育为先的宗旨,强调学校德育要贯穿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中职院校的基础课程,旨在促使中职生强健体魄、锻炼身体。其实,中职体育教学也要承担起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任。在本文中,笔者结合现有的工作经验,先分析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渗透德育的意义,接着分析中职体育教学渗透德育存在的各种问题,最后提出一套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德育;教学改革
1前言
在新时期,我国不断推进“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的国家战略,要求学校要推广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获得道德、智力、体能、美感等各方面发展。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不仅能锻炼身体,获得健康体魄,同时还能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提升是非辨别能力、了解人性真善美[1]。从这个角度而言,在学校体育中渗透德育有其自身之义。目前,中职院校在我国教育体系中获得了长足发展,为社会输送了不少有用之才,学校也为学生提供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旨在促进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然而从目前来看,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渗透德育的情况并不尽如人意[2]。为了促进中职生的全面发展,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必须承担起德育渗透的重要任务。基于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方法对中职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渗透德育进行研究,试着找出德育渗透在中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改革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意见。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基于德育视角探讨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实地访谈进行调查研究。
2.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知网、维普、万方等数字图书网站,以“体育教学”和“德育渗透”为关键词查阅相关论文20多篇,并借助学校图书馆和体育学院相关资料室查阅相关论文,为论文提供文献参考资料。
(2)实地调查法:调查了贵州省内的3所中职院校学生,对他们的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于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教学相关主观感受。并对3所中职院校教师在体育课上运用德育教学这一教学手段进行进一步了解与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渗透德育的意义
欧洲文艺复兴代表者但丁认为:“一个缺乏文化知识的人,可以用他的思想道德去弥补他的不足;但是一个道德素质不高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拯救他的缺陷。这两者之间不成正比关系。”[3]由此可见,一个人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评价一个人的整体素质时,也往往先看其思想道德素质。个人品行不够,培养出来的只能是残次品甚至是危险品。中职生是参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未来接班人,必须具备良好的品行,才能承担起实现“中国梦”的重任。同时,我国中职院校主要目标是向社会输送适应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工作的复合型技工者,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用人单位对中职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中职生能在工作岗位中吃苦耐劳、艰苦奋斗[4]。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中职生必须接受的基础课程,中职体育教师要有意识地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使学生在一种潜移默化的境界中提升道德,为未来发展奠基。
3.2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渗透德育的问题
(1)对德育渗透重视不足
与普通院校的学生相比,中职生的整体素质较低,说脏话、随手乱丢垃圾的现象比比皆是,但是中职体育教师很少在意这些事情,他们认为只要引导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即可,这说明中职体育教师对德育渗透没有予以应有的重视,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渗透方法没有说服力
虽然有些中职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但是他们采取的德育方法不够先进,只是提点一下学生应该注意什么的道德行为,这种流于表面的德育形式难以引发学生的共鸣,在现实生活中仍然我行我素,没有纠正自己的错误行为。
(3)体育教师自身素质不高
在学生的终身发展中,教师起到的作用不言自明。教师的各方面举动都会对学生形成难以磨灭的影响。我们不能否认,在当前的中职体育课堂中,依旧存在教师变相惩罚学生、不尊重学生的不良现象,他们不了解中职生的心理特征,只想强行教育学生,这样的教育方式必然会导致师生关系持续恶化,道德教育更是无从谈起。
3.3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渗透德育的对策
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至关重要,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古语曰:“亲其师,信其道。”也有人指出:“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中职体育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和一举一动,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日常生活中,体育教师要多涉猎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育人技能,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举一反三,使学生享受到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当学生做出错误的道德行为时,教师要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逐渐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使学生提升道德境界[5]。
(2)挖掘素材,开发资源
中职体育教学渗透德育必须以中职生的身心特点作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内容。其实,中职体育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子,比如一些体育运动员的感人事迹,那些奥运健儿为了为国争光不断努力,这些都是良好的德育资源[6]。在理论教学中,教师要借助这些感人事迹影响学生,使学生明白体育史就是一部充满汗水的历史,只有奋力拼搏才能创造佳绩。在体育锻炼活动中,教师要不断为学生鼓舞打气,使学生勇于挑战自己的身体极限,为了实现目标而不言放弃。这样的德育方式具有润物无声的效果,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思想境界。
(3)小组合作,团结一致
当今中职生基本是独生子女,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不强。所以中职体育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安排一些需要同伴合作才能完成的体育项目,比如接力跑、足球、篮球等,还可以安排一些素质拓展训练,比如“逃生墙”、“高空过桥”等,学生在这些体育活动中能深刻意识到只有学会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项目,同时感受到只有全力以赴,才能超越自己,创造奇迹[7]。逐渐提升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培育他们集体荣誉感,这对中职生的未来发展大有裨益。
(4)传授技能,渗透德育
毋庸置疑,体育运动具有强烈的技巧性,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如果不遵守基本的运动规律,很可能损伤人体器官。因此,中职体育教师必须传授学生一些基本的体育技能,而这个传授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德育过程。比如练习起跑时,中职体育教师要告诉学生不要有投机取巧的想法,不要抢跑,要做好准备工作,蓄势待发,才能获得良好表现。这样的教育过程可以培育学生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
4结论
在新世纪,国际间的激烈竞争不断加剧,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竞争,只有拥有更多的高质量人才,国家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具有发言权,立于不败之地,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必须加强学校教育,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在中职院校中,体育和德育是相互依存的,体育教学应该渗透道德教育,实现双赢的人才培养效果。中职体育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加强德育,使中职生以更好的面貌应对未来的挑战。
作者:王继梁 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周峰凯.浅析德育教育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3).
[2]郭凤丽,王知绽.体育教育的德育功能[J].中国科技信息,2006(24).
[3]李君.中职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可行性研究[J].职教通讯,2012,(5).
[4]潘力.浅谈中职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现代阅读,2012(10).
[5]季浏.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感觉和体育运动动机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4-07-20.
[6]毛振明.体育与健康课改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4-1.
[7]罗玲.民族体育与健康教育[M].民族出版社,2014-1-1
第七篇:中医药中职德育人文素质教育实践
摘要:
医学人文素质培养是中医药类中职教育的目标之一,对学生成长成才至关重要。然而,中医药类中职学校德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令人堪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现象普遍,严重制约了其职业发展。因此,应积极探索促进学生德育和人文素质提升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
中职教育;德育;人文素质教育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要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质和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难看出,进一步适应时展,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思想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的医药卫生人才,是卫生职业院校的不二选择。
1中医药类中职教育人文素质培养现状及原因分析
目前,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正处于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的特殊时期,但从总体上看仍然普遍存在重专业技能培养、轻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人文素质教育整体水平较低,教育方式方法单一落后,学生素质整体偏低,制约了中医药类中职教育的发展。
(1)中职学校普遍存在重专业教育、轻人文素质教育现象。随着卫生职业教育办学层次的不断提升,中职学校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学校要生存,生源是关键;学生选学校,出路是关键。因而,学校办学理念自然就被设定为“以就业为导向,重视操作能力培养”,学校在人才引进、设备投入等方面自然也会围绕“提高操作能力”而进行。人文素质是潜在的、深层的知识,很难在短期内取得良好效果。中职教育人才培养周期短,学校难以将太多精力放在人文素质提高上,再加上由于体制转变,近些年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主要是普通高中遴选剩下的初中毕业生及高考落榜的高中毕业生,其文化基础十分薄弱。同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就业压力下,不少人急功近利,把进中职学校学习看作是寻求谋生技能的一种手段,也助长了重专业、轻人文的价值取向。
(2)学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由于教育理念的偏颇,中医药类中职学校人文课程设置不合理,所有人文课程都作为考查课开设,课程范围窄,内容单一,课时少,开设顺序没有规律,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文素质教育得不到充分体现,教学计划很难体现新的医学教育模式,更没有反映行业和社会关于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刻要求[1]。再加上人文课程教师对医学教育决策影响极小,无法真正进入医学人才培养、办学标准、教育评价等核心层面,导致人文素质教育在整个医学教育中越来越边缘化。
(3)从教师层面看,中医药类中职学校教师普遍缺乏人文素质教育意识,师德状况令人堪忧。中职教育重视“双师型”教师,所以更加关注专业教师的引入及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与提升,专业教师发展空间远大于人文课程教师,这就导致教师普遍视专业教学为主业,认为参与人文教育活动是时间和精力的浪费,而学校也缺乏人文素质教育的环境与平台。有调查显示,中医药类中职教育中明显存在教师“敬业意识、育人意识淡薄,重业务、轻师德”等师德滑坡现象[2]。人文课程教师数量和质量均有较大问题,一方面,从事人文课程教学的教师基本都是文科专业毕业生,缺少对医学的实际体验和探究,很多医学认知都停留在感性阶段;另一方面,部分医学人文课程教师虽然是医学专业毕业,但人文社科知识缺乏系统性,知识结构不能满足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缺乏人文素质的教师,又如何能带出有高水平人文素质的学生呢?再加上学生中普遍存在“专业技术课程认真对待,文化课完全是浪费时间”的观念,导致其人文素质水平低,必然难以形成完善的人格[3]。
2加强中医药类中职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方式探究
德育及人文素质教育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协同作用的一项系统工程,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与方面,如从决策到决策的执行,从教学、学生管理到后勤服务。因此,打造优质的道德养成环境是教育者的职责。
(1)更新教育管理者的理念,使决策层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只有坚持“医药专业技能和医学人文素质相统一,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相统一”的教育目标,教育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也才能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因此,对于学校决策层来讲,转变观念,摒弃传统模式,提高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将人文素质教育纳入学校发展的整体规划,花精力去抓,舍得投入,高度重视,必然产生良好效果。
(2)建构科学合理的人文课程体系。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主渠道是课堂学习,传统的课程设置难以满足综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应创建科学合理、互补性强的人文课程群,加强人文课程与医学学科在结构和逻辑上的联系,形成相对“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文课程体系。中医药类中职学校人文课程体系应包括基础人文课程、医学人文课程两大模块,各占1/2。基础人文课程包括4门德育课程、语文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医用英语等,在中学课程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特点,弥补其基础知识不足的缺陷;医学人文课程包括医学与哲学、医学与社会、卫生与经济、医学与法学4类课程,如医学哲学、中医药学发展史、医护心理学、卫生法规、医患沟通学等。
(3)加强师德教育,不断提高教师及教育管理者的人文素质教育能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除制度保障外,教育者的言传身教也至关重要,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提升教师及教育管理者的人文素质,建设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人文师资队伍。“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中医药类中职学校教师还肩负着发扬救死扶伤人道主义精神的重任。要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就必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中职生年龄小、可塑能力强、模仿性强,他们纯洁的精神世界“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在其成长过程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自己仰慕的教师。所以,教师必须时刻检视自己,应该感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正人先正己,正人必先正己”。教师及教育管理者应始终牢记教书育人之责,用高尚的师德与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以影响。
(4)抓好课内及课外两大环节,加强德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渗透。①抓好课堂教学环节,因为它是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一要有效利用人文课程课堂教学环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合作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动力,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及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有更多的锻炼机会,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二要发挥医学专业课程课堂教学环节的德育功能,尤其是中医药类专业课程课堂教学,重视中医药传统文化的渗透。②抓好课外人文教育环节。一要利用课余时间增加学生阅读量,培养学生课余读书看报、交流心得的习惯,利用学校图书馆等资源,使学生丰富知识、开阔视野;二要开展课余文化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
(5)加强中医药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职业文化素养。校园文化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应以传承“大医精诚”的中医药文化为主旨,坚持立德树人、笃学岐黄,品德、知识、能力全面发展的育人原则,从环境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活动文化及校企文化融合等多方面、全方位构建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某省中医学校的以下做法有一定参考意义。一是优化校园环境,环境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和必要物质载体,是对学生渗透人文教育的“隐性课程”,具有滴水穿石的作用。二是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组织学生学习学校办学理念、校风、校训等“学校精神”,让心灵与精神得到熏陶。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活动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如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校园文化艺术月活动、文艺晚会、棋类比赛、书画及校园歌手大赛等。四是结合专业开展技能大赛,以技术比武的方式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医学人文素质。如针灸推拿、护理技能、中药炮制、中医药术语听写大赛,太极拳、五禽戏比赛,《弟子规》和中医经典著作诵读比赛,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五是“走出去,请进来”多渠道进行校企文化融合。从根本上说,企业文化、医院文化与校园文化都属于社会文化分支下的组织文化、管理文化,都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着眼点,关心人,理解人,凝聚人,重视人的价值、发展和素质。如以企业对人才的知识、技能、素质需求为依据,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又如通过在学校设置校企合作单位展示墙,对先进的医药企业、医院文化进行宣传,使医院、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之中,发挥医院、企业文化育人功能。六是结合中医药行业特点、专业特色和学校实际,大力宣传中医药文化,营造人文氛围。如通过整合学校现有媒体资源,在校园内宣传中医药文化知识;在校园网站开辟介绍本校名师、名专业和优秀毕业生的专栏,宣扬校园文化与学校核心文化即“学校精神”,宣传我省“四大中医药文化”,让学生熟悉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做出的巨大贡献,了解中医药在维护人民健康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进校门就了解中医、认识中医、热爱中医,激发传承与发展中医药文化的意识。七是投入人力物力,建设职业素质训练“123”系统工程。如建成一个职场模拟演练中心,编成两本指导手册(《学生顶岗实习指导手册》《毕业生求职应聘指导手册》),建成3个专业工作场景展示中心(护理工作场景展示中心、康体机构工作场景展示中心、中药制剂工作场景展示中心),并应用于日常教学实训,使学生亲身感受未来职场环境,获得职场经验。八是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不断夯实实习教学基础。在省内外开辟一批技术先进、带教严谨的县级以上医院和具有一定规模、生产工艺先进、管理科学规范的连锁药店、制药企业、医疗保健机构作为校外实训基地。
作者:赵晓玲 单位:甘肃省中医学校
参考文献:
[1]郭永松,张良吉.医学人文教育:问题、挑战与对策[J].医学与哲学,2006,27(4):70-71.
[2]姜林芬.中等中医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与对策分析[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6.
[3]李鑫,安敬敬.中职教育中人文素养培育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23):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