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创新探究(4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德育创新探究(4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德育创新探究(4篇)

第一篇:高校校企合作学生德育创新

摘要: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思想政治课、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等校内学生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地位,需要调动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和学生德育工作的积极性。从校企合作对高校学生德育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校企合作模式下创新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的路径选择等方面,论述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的机制创新,以期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

校企合作;高校;德育;创新

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加大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1]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提出:“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职业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才双向交流。”[2]由此可见,校企合作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大举措和重要成果。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校已逐步从注重学校发展和学生人数的增长转向不断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校企合作为核心的工学结合、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在高校中广泛推广开来。但是,随着校企合作模式的普遍推广,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等校内学生德育工作主渠道和主阵地地位逐步发生了改变,包括德育工作在内的高校教育教学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校企合作模式对高校学生德育工作带来的影响

在工学结合背景下,通过开展校企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而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心理素质和企业文化认同感等综合素养对现代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现代企业对员工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具有参与学生德育工作的现实需求。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3]可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已从“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向“高端技能型人才”悄然转变。同时,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和功能,从高等教育属性而言,与中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的重要区别之一在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德育功能尤为重要。校企合作模式下,企业具有十分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企业环境与学校环境的根本区别在于企业环境具有真实性和直观性。在企业环境和企业文化中,充满生产气息、社会气息、功利气息和现实气息。”[4]学生在顶岗实习和实训中,能够了解企业文化,感受企业文化,认同企业文化,融入企业文化。此外,学生在与企业员工尤其是优秀员工的接触中,能够切身感受遵纪守法意识、大局观念及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这是高校传统思政课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等校内德育工作的效果所不能及的。校企合作模式能够使学生通过“行”而不仅是“知”的层面践行作为“职业人”的思想道德规范,有助于学生在企业环境中逐步形成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增强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德育素质的转变。校企合作对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课堂教学是开展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而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缺乏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相适应的针对性。校企合作模式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学校“闭门造车”的灌输式教育,而是贯穿于学生理论学习和企业实践的全过程中。校企合作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无界化和无缝化,对学生德育工作主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育工作者及思想政治课教师应熟悉相关专业校企合作单位的企业文化、岗位需求、职业道德规范等,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高校学生生源结构复杂,学生思想波动大,职业自卑感较强,学生职业道德弱化,校企合作模式下德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高校学生生源主要是普高、职高和中专(技校)生,普高生文化课基础较好,但实践操作能力较弱,职高生文化基础知识较弱,专业基础和动手能力较强。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他们在学习态度、职业道德、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差异较大。此外,学生对校企合作认识存在偏差,顶岗实习往往与企业员工一起从事机械操作员、仓库配货员等基层一线工作,导致学生产生职业自卑感。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往往侧重于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导致学生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德育工作相对弱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复杂性。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创新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的路径分析

目前,常见的校企业合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第一,“学校引进企业”模式,即将企业的一部分生产线建在校园内,可以在校内实行“理论学习”和“顶岗实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第二,“引进来、走出去”模式或“校企互动式”模式,即由企业提供实习基地、设备、原料,企业参与制订学校的教学计划,并指派专业人员参与学校的专业教学,让高校教师走出校园到企业顶岗锻炼。第三,劳教结合、工学交替模式或“1+1+1”模式,即第一年完成专业理论课及课程实训,第二年完成校内实训,第三年到企业顶岗实习。第四,“订单式”培养模式,即高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结合企业岗位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和实习计划,开设企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和实习课程,企业在具体的职业培训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在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应在理论学习、校内实训和企业顶岗实习等各个环节更加注重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更加注重学生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由“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首先,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思想政治课除了发挥好传统的德育教育功能外,更应该融入专业、融入学生专业学习、校内外实训和顶岗实习的全过程,更加充分地发挥好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教育功能。同时,针对高校办学规律和校企合作的特点,强化思想政治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教学与生产、科技工作及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作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也应了解相应专业的专业课教学、顶岗实习及社会实践基本情况,高校应在“引进来”(引进企业到校园)的同时,鼓励和支持思想政治课教师“走出去”(下企业),与学生一同参加顶岗实习。这样,教师既能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学生学习与实践的全过程中,又能使案例教学等教学环节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其次,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逐步适应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认知转变。在新生入学后,应广泛开展入学教育和专业认知教育,结合专业校企合作开展的情况,介绍相关行业发展的趋势和前景,介绍现代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专业技能和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综合能力的新要求,增强学生的职业自豪感和荣誉感。结合校企合作模式,组织学生参观、认知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此外,加强对学生企业锻炼和顶岗实习期间的思想动态跟踪,把企业实习学生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中,积极引导学生向企业先进典型学习,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第三,结合高校学业阶段的特点,有效利用企业德育资源优势。企业自身有着企业文化、敬业精神、优秀员工榜样的力量、职业道德规范等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企业的实践性价值是高校学校德育的有益补充,高校可以结合学生不同学业阶段专业课程设置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利用企业德育优势开展德育工作。大一:让学生了解企业,感受企业气息,增强文化认同感。大二:帮助学生熟悉企业,内化核心品质,提高行业归属感[5]。大三:到企业顶岗实习,融入企业,提升职业素养,实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通过校企合作的深入,使学生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后,基于校企合作和“学徒制”,积极构建企业德育导师制。《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提出:“企业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依据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完善双导师制,建立健全双导师的选拔、培养、考核、激励制度,合作企业要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担任师傅,明确师傅的责任和待遇。”[6]“师带徒”的“学徒制”作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载体,企业导师不仅仅是高技能人才,更应是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企业先进管理经验等优秀企业德育资源的挖掘者和传播者,企业导师既是技能导师,也是德育导师。建立德育导师制,高校可以聘请企业德育导师进入德育课堂,教授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也可成立“企业大讲堂”,邀请企业德育导师开设专门讲座,充分发挥企业管理精英、创业创新先锋、职业道德楷模等先进人物的模范作用,尤其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理想[7]。

三、结语

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德育工作机制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相一致,应与现代企业对岗位综合素质的要求相一致,应与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在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如何更有效地发挥高校和企业人才培养的资源和环境优势、高校德育工作如何贯穿企业顶岗实习全过程、如何激发企业参与学生德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都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和研究。

作者:贺珍佑 单位: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R].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新华网,2016-03-17.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R].2011.

[4]陈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德育教育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1,(19).

[5]刘珠润.校企合作背景下高校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当代职业教育,201,(7).

[6]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R].2014.

[7]陈国强.基于校企合作的高校企业德育导师制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8).

第二篇:高校资助大学生德育作用

摘要:

高校资助工作以“奖、贷、助、困、减、免”等资助政策,通过奖励优秀学生、帮助贫困学生等途径实现教育公平、鼓励先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目的。本文通过分析高校资助工作中加强德育功能的可行性和必然性,探索资助工作中科学合理的德育资源,以开拓大学生德育工作的空间及进一步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

高校;资助工作;德育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大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教育人、引导人,又要关心人、帮助人。”这表明了高校资助工作中包含了德育功能,也拓宽了高校德育工作的辐射范围。

一、高校资助工作中加强德育功能发挥的必然性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求,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①。

(一)德育功能是高校资助工作的本质要求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到物质需求只是最基本的需求,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才是人类高层次的需求。同理而言,高校资助工作不仅仅是从物质上帮助贫困学生,解决他们实际生活的困难,更重要的是丰富贫困学生精神世界,促进其全方面发展。原教育部长周济曾说:“各学校要做到物质上帮助学生,精神上培育学生,能力上锻炼学生,发挥资助与育人的双重功效”②。可见德育功能是高校资助工作的本质要求。

(二)目前高校资助工作中德育的缺乏

目前的高校资助工作呈现学生个人申请→班级推选→学院审核→学校审批→上报省厅→发钱的单向性流水线过程。这一过程看似公平公正,却缺少感恩、责任、诚信、自信等道德标准的传达和渗透。对于学生来讲,一方面受资助的大学生中部分还存在感恩意识缺乏、诚信意识淡薄、存在“等、靠、要”、自信心缺乏等现象;另一方面有些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羞于在同学间表达,致使未能帮助到所有真正需要经济帮助的同学,对这部分同学的德育工作很难得以开展。

二、高校资助工作中加强德育功能发挥的有效措施

资助是德育工作开展的有效载体,德育是资助工作开展的应有之义。在资助工作的有效载体上应充分发挥德育功能,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既解决实际问题又增强德育实际效果。

(一)坚持以人文关怀为视角进行高校资助工作

资助工作是以学生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帮助人的工作。在观察、调查、查阅资料、谈话等措施后确定受资助学生的名单,让真正有需求的学生都得到物质上的关怀;通过勤工助学岗位、社会实践帮助贫困生树立自信、认识社会、端正三观;通过给予充分的尊重、亲和的谈话疏通贫困生心理问题,让其感受到爱和关怀;通过多样的活动塑造贫困生自信、坚强、感恩、责任等道德品质,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提升其幸福感。从人文关怀出发的资助德育工作超越了传统填鸭式的教育,极大提升受资助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加大资助工作者与受资助者的交流

无论是资助工作还是育人工作都是在双方互动的过程中完成的。资助工作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的隐性德育方式。辅导员作为学院资助工作的主要负责人,除了向学校提交名单,制作发钱清单外,需要让受资助的学生了解资助政策,资助目的以及对被资助者的期待。通过交流让受资助的学生感受到国家和学校对他们的关爱,增强其感恩、责任、诚信等意识,明确成长成才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面对面的交流让资助工作隐性的德育方式外显,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为基础,让学生充分感受关爱和帮助的情境下,加大了德育工作的实效。

(三)扩大资助工作的德育辐射范围

目前获高校资助的学生仍是大学生中的少数群体。为了不让资助工作的德育功能仅限于受资助的少部分群体,高校需进一步扩大资助工作的德育范围。高校资助工作中的“奖”即是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激励该部分学生在优秀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自己。显然,高校资助工作仅仅是奖励优秀学生是不足够的,资助工作者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去宣传该部分学生的优秀事迹及其成就风采,吸引更多学生以他们为榜样,从而达到树立健康的三观,培养积极上进品质等。同样,高校资助工作对部分贫困生的帮助只能直接影响少部分的学生。资助工作者需要通过资助仪式、重大会议等重要场合以及新媒体平台将关爱传递给其他同学,用资助工作中的事例是感染他们,让他们虽未直接受到资助却能感受的资助过程中传达的力量和思想精神。高校资助工作中所包含着很多的德育资源,是我们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充分利用好这一载体,不仅开拓了高校德育工作的平台,同时也极大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作者:周小晓 单位:淮海工学院

注释:

①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128-129.

②周济.在2007年全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人民日报,2007-5-28.

参考文献:

[1]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128-129.

[2]周济.在2007年全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人民日报,2007-5-28.

[3]赵贵臣,刘和忠.在大学生资助服务指导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5):91-94.

[4]洪流.资助育人:高校资助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3(2):166-169.

[5]黄军利,李德福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思考与实践———以中国矿业大学资助工作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9):70-72.

[6]赵贵臣.我国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德育功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第三篇:社会转型期高校德育问题与对策

摘要:

笔者在下文中简要分析了社会转型阶段高校德育留存的难题,并且讨论了对应的化解举措。

关键词:

社会转型;高校德育;问题;对策

当前,中国正经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过渡的重要转型阶段,社会机构构成多样性、利益组成的多样性也对社会人群的价值观、道德观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并且凸显了其多样性;而经济社会的剧变对高校学生来说,影响深远,并且给德育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扰。所以,在社会转型阶段静下心来思考德育工作遭遇的难题,解析形成困局的原由,并给出对应的化解举措;在当下人心浮动的社会风气影响下,怎样对高校学生实施德育工作,是契机也是挑战。

一、社会转型阶段高校德育面临的难题

伴随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中国高校德育工作经历了一些坎坷,尽管获得了不少赞赏的声音,但是效果依然不甚理想。

(一)过度凸显老师的主导作用,忽略学生的道德主体功能

当前,高校德育实践大部都使用老旧的“美德袋”的教育模式,其思想观念源自于赫尔巴特为表率的“美德传授式”德育形式。该观念的核心是:“将世人认为具有代表性的、值得称道的品德(例如诚信、职责感、友情、尊敬等)用讲授、说服、灌输等模式予以传达,并利用奖励与处罚并重的形式培育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在此类老旧的教育形式下,老师的主导功能能够凸显,但同时也疏远了老师与学生,老师成为了权威;学生的主体功能无法发挥。老师将该讲的、不该讲的都讲完了,“取消”了学生的发言权,控制了学生的思维,而学生成为了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只能被动学习,致使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创造性被扼杀。

(二)关注理论灌输,忽略实践活动

德育是高等学校的一门极具特色的育人教程,其不但要承担传播社会道德的职责,更要让学生能够形成自我约束以及自我反省的能力。笔者认为,德育工作关键点抑或核心在于:在考查学生德育成绩的时候,既要考察学生对德育理论的掌握情况,同时要考察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而恰恰是这个环节,一部分德育老师的德育课教授就显得不合时宜;这部分老师将繁杂的德育工作单纯地看成是思想品德课中的阐述道理、讲授知识点,过度注重道德理论的讲授,分不清“掌握”与“认可”的区别,将德育工作与实践活动相分离,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考核的时候通常考察理论,实践能力的考察少之又少。

(三)过度重视显性教育,忽略隐性教育

在长时间的德育工作中,以思政理论为中心的德育教程是大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主要途径,在大学生茁壮成长的过程中有着显著的影响。它的主导性功效极为显著,引发了相关专家和德育老师的关注。而调查数据显示,在德育工作中往往会忽略人文、社科教程的学习、抑或利用在异彩纷呈的社会实践和学校文化活动中所隐藏的德育契机。在这部分隐性教育的教程中,老师通常会重视理论的传授,片面地强调活动的举办,教育功能无形中被缩小。忽略隐性教育渠道,将德育教育有利的资源与途径一道“封闭”,德育效果不理想就顺理成章了。

(四)德育教育与现实脱轨,缺少时代性以及针对性

高校德育过度强调意识形态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交际、为人处世等等核心能力的培育不到位;对学生遭遇的困境无法有效化解,导致德育教育的育人初衷无法实现。大部分高校打造的德育教育系统,覆盖了学生三观、道德观、法制观等,却忽视了大学生的年纪特色、心理情况,与现实生活剥离,无法引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效果差强人意。而且,没有依照国际国内态势和大学生所处的背景对大学生实施德育教育,这亦是导致德育教育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

二、社会转型阶段高校德育的对应举措

笔者认为:反省目前中国高校德育的困境并解析其原因,努力弥补、强化德育教育效果才是王道。

(一)打造德育首位观

为了保障德育的首位观,高校应立足于“培育何种人”、“奠定道德标准”的理念,让思想意识与国内颁布的德育教育准则相呼应;需要强调德育的核心功能,而思政素质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需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高校德育管理制度的构建出谋划策等等。

(二)提高德育老师的素养以及技能

通常情况下,高校全部德育老师都应有过硬的教学能力以及良好的思想品德;并且,老师要担负起育人的职责,应让德育课程充满乐趣并且能够契合当下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而要做到该点,老师的素养以及教学技巧都是至为关键的。

1.老师要具备师德,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创建各类学习项目,例如座谈会、班会等,养成师德,并且打造学校管理层、同事、学生、家长为核心的师德监管体系,进而推动师德构建。

2.聘用高素质人才,充实老师队伍美国等西方国度的德育老师大部分都有着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硕士抑或博士学位。而中国对这部分高素质人才,也应礼贤下士,让其补充到教师队伍中去;并通过相互学习与相互交流,提升老师的教学水准。另外,应加强辅导员以及班主任老师能力的培养。

(三)实现德育教育的最佳配置

德育内容应紧贴生活,重视学生的个体生存、道德需求等等,关注学生性格的完善以及个性的形成,培育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及职责感,让其可以在以后踏入社会后站稳脚跟。此外,德育还应参考时代以及社会的特征、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情况,帮助其解决道德疑问,对其不理解、质疑的问题答疑解惑,并将德育教育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注重其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结束语

社会转型阶段是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例如主席提出的中国梦,就能够融入到高校日常的德育教育中;通过对中国梦的学习,学生能够与所学德育知识或理论相联系,让学生在德育学习中少走弯路。

作者:卢孟 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吕雯慧.近代家庭教育中修身教育的转型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J].新课程研究(中旬-双),2013,(6):155-156.

[2]张军刚.全球化和社会转型语境下大学生的科学马克思主义信仰重建[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9(1):101-102.

[3]艾兵有,范益民,伍家旺等.西南边境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基于云南省的实证分析[J].学术探索,2012,(12):163-166.

[4]戴玉琴,吉丹如.德育双主体教育模式的重新解读与实现路径——基于研究性教学视野的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16(6):68-71.

第四篇:高校德育教育与体育教育发展

[摘要]

当前高校体育教育内容目标比较片面,都是以追求休闲娱乐活动为目标,反而忽略了学生在道德品质以及体育精神方面的培育与提高,严重制约了学生在思想道德精神方面的发展。德育教育能促进高校体育的进步和发展,加强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可以实现“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良好思想道德品质,使其成为具有21世纪现代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体育教育目标,少年强则国家强,因此,高校体育教育不但要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更要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

[关键词]

体育教育;德育教育;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步伐的加快,在新形势下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有了新的概念,高校体育教育中必须构建体育教育环境和德育教育环境,全面提高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和体育素质方面的协同发展,使学生从心灵上得到净化和升华,本文主要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概述了德育教育与体育教育、德育教育与体育教育的特点与功能以及现阶段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和对策,为后来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建言献策。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以“自由、平等、公正、法制”表达对美好社会的愿望;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要求我们要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途,要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的感召力,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概念

(一)体育教育

关于体育教育,先来说一下体育,体育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主要是以身体行为和智力行为为手段,根据不同人的发育、技能形成等特点,达到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质、提高运动力、改善身体机能以及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而体育教育则是以人自身为媒介,以身体运动为手段掌握对某项基本动作要领为目的的实践活动。体育教育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锻炼身体与减轻压力为一体的目的,所以体育教育也是培养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最有效的方法。

(二)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进行概述。从广义上讲:德育教育是指对社会群众从思想、政治以及道德方面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影响,从狭义上讲:德育教育就是系统性的教育活动,学校可根据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方面进行系统性教育,让学生理解德育教育的目的。然而高校的德育教育是与当前社会所修相同步,通过教学大纲将一定的思想道德规范以文字的形式传授给被育者,让学生认识到思教育和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因此,德育教育为社会的统治阶级和强化社会道德意识所服务。

三、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的特点和功能以及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关系

(一)体育教育的特点以及功能

体育教学的特点是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与带领下,让学生通过肢体活动和思维活动相结合,在掌握一些基本的体育项目知识与技术为手段,最终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而高校体育教育活动则相对比较丰富,他较为注重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他的功能也比较多,主要有教育、教养、健身、美育以及社会化等各项功能。不过我国体育教学特点较为明显,它是在一定的规范之下统一学生的思想行为,让学生有意识地参加某项体育运动,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能够让学生具备严肃、公平、文明、诚信、公正、友善的优良品质,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思想素质。

(二)德育教育的特点以及功能

德育教育的特点主要是指对社会成员在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就行教育。它主要是传承和传递人类文明、社会道德、社会情感、行为为己任,为祖国的参与者树立远大理想。德育教育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主要包括教育功能、社会功能以及个体功能,三者相辅相成,共同发挥着德育教育的功能。

(三)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关系

早在之前,就提出过关于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方面的问题,他强调“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让学校改变体育状况,提高我国民族素养,为下一代的健康发展以及提高全民生产力,提高国有素质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在以后的体育教学中,不但要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体育教育要改变以往教学现状,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体育的看法,正确树立学生对体育和德育价值观的认识,使两者相互交融,共同发展。所以,体育教育并不是简单的德育教育,他们之间虽有联系但又有区别。德育教育主要是将教材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为主体,不单单是传统的德育教育内容,这更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社会主义品质。但是高尚的思想品质必须要在社会实践中进行。因此,我们要坚持发掘体育本身的优点,通过体育锻炼,提升学生强身健体的意志力,为未来社会需求打下坚实的基础和高质量的思想道德标品质。

四、当前我国体育教育中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近年来我国体育教育现状以及根据数据调查可以得出,制约我国体育教育中德育教育的发展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多数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缺失

现如今,学生已成为社会的主角,学校也不再成为人们口中的“牢笼”,就拿目前情况来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令人担忧。据不完全调查指出,当代大学有80%的同学对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识不足甚至是不了解,他们缺乏社会责任与担当,怕吃苦怕失败,而且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不强,自私、虚伪在他们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就拿我们最常见的体育运动打篮球就可以看出,他们的个人英雄主义非常强,往往不顾大局,篮球只要到自己手中,完全凭个人思维进行打球,结果可想而知。在篮球比赛中,难免会有碰撞的现象产生,他们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前去搀扶甚至最起码的对不起都没有,这就表明当代大学生缺乏涵养和文明礼貌。因此,我们在往后的体育教学中,除了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还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锻炼他们的意志力。使学生在实践中不但提高了身体素质还提高了思想素质。由此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在道德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诸多。

(二)高校体育教育中德育教育渗透力不强

目前,多数学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只重视专业教育忽视德育教育的现象屡见不鲜,他们还是以传授技能为主。虽然在体育教学中也有提到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协同发展的教学模式,但他们的德育教育目标都比较广泛,仅仅是在口头上或者是理论上进行说教,并未深刻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三)体育教育教学目标趋向娱乐休闲活动

现在多数高校的体育教学都是根据学生的个人爱好而进行开设,大多数趋向于休闲娱乐方面,更多的是以兴趣体育、快乐体育为基本手段,忽略了体育教育本质上的意义。曾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指出:“教育方针应该让被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使他们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因此,体育教育并不只是为了休闲娱乐,它更能锻炼人们吃苦耐劳的品质,“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所以,体育教育为打下学生坚实的基础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五、改善高校体育教育中德育教育现状的措施

(一)改善学生和教师在体育学科中的核心价值观意识

学校应积极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在学生和教师的核心价值观方面着重培养,以致提高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培训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座和观看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电视,通过类似的活动倡导爱国主义精神,不怕困难、坚持勇敢。促进他们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是德育教育与体育教育共同发展。

(二)加强体育教育中德育教育的力度

学校在体育教育中应积极倡导以体育思想道德标准为题材的各类活动,有效地将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鼓励学生参加各项大型体育赛事的志愿服务工作,要求学生积极参加校运会,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服务意识、能力以及专业知识,让学生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三)加强培养学生体育精神

学校的体育教学课程要全面覆盖全校师生,大力培养体育精神,积极开展符合时代步伐的体育项目,将具有“望而生畏”的体育项目可以保留的要保留下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体育精神的所在。,从社会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让学生在不断学习和探索中,具备更高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加强高校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协调发展显得十分重要,它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高校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水平,是现代教育体系的意义所在,也是推动体育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手段,我们要借体育教育这一特殊教育的手,改变学生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将德育教育很好的融入到体育教学中,为祖国的发展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李江红 单位:武汉华夏理工学院体育课部

参考文献:

[1]郭聪聪.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高校德育教育与体育教育的协同发展[J].浙江体育科学,2013(6):58-60.

[2]赵敏.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3]王双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4.

[4]张娅婧.新时期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5.

[5]陈晓燕.新时期高校德育创新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

[6]张光辉.高校德育环境建设的当代境遇[D].郑州:河南大学,2014.

[7]梁龙.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及对策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4.

[8]郭宏宇.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隐性德育课程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9]张明雪.高校德育视野下的大学生犯罪防控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3.

[10]刘旭,杜冰,张帆,边龙龙.高校体育教育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5):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