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教育研究(4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德育教育研究(4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德育教育研究(4篇)

第一篇:高校德育价值情感教育研究

摘要:

情感是一种内心体验和态度,也是一种能力。情感教育理论主张,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情感因素。但当前的高校德育忽视大学生的情感发展需要,忽视对大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培养。本文认为,情感养成是高校德育的目标之一,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德育过程的重要环节,在高校德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情感教育;高校德育;价值

一、情感和情感教育的基本内涵

(一)情感

所谓情感,是个人或群体对自身需要满足状况的内在体验。简单地说,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我们通常所了解的情感有:自我认同感、责任感、正义感、自尊感、羞耻感、同情、爱国主义情感、国际主义情感等诸如此类多种多样的情感。从广义上来说,情感包括了人的各种各样的体验和感触,既包括原始的、自发的情感,又包括社会化的、自觉的情感;既包括非道德性的情感,又包括道德性的情感;既包括积极的正面情感,又包括消极的负面情感。不同的情感对人的实践活动和事物发展有不同的作用,亦即情感功能具有双重性。当情感调适正常、和谐发展时,它能够激发人的能动性、创造性,促进实践活动的顺利发展,促进人的身心和谐,有利于人全面发展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情感的正向功能发挥;但是,当情感调适不当畸形发展时,它会刺激人的消极性、偏狭性,阻塞甚至破坏实践活动的发展,也不利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情感负向功能的影响。情感的内涵十分复杂,难以具体界定。我国各类词典关于情感的解释甚少,其解释又往往语焉不详。朱小蔓认为,“情感是人类精神生命中的主体力量,它是主体以自身精神需求和人生价值体现为主要对象的一种自我感受、内心体验、情境评价、移情共鸣和反应选择……它又是一种能力,它主要是由内省性认知能力和交往性的交际能力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生存能力,爱己、爱人、爱国,正是个体的自我感、归属感和价值感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1]”。由此可见,情感虽然也包含自然情感,但是它的本质内涵仍然是社会性情感、道德性情感。社会性情感、道德情感是高校德育中情感研究的重点。

(二)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理念本源于西方教育理论,是建立在情感主义心理学基础上的一种教育理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被引入我国,并被运用于我国基础教育,后又被引入高等教育领域。情感教育主张,在教育过程中,充分运用情感手段,积极创设教育情境,挖掘人的教育内容的情感性,促进学生情感素质的生成;在教育评价中,注重教育过程的评价、整体性评价。情感教育理论认为,情感是人的这种现象的核心,是人的本质的最集中表现,是人类精神生命中的主体力量。朱小蔓说:“只有情感才是真正属于个体的,它是内在的、独特的,是人类真实意向的表达。从这一意义上说,人的本质正是其情感的质量及表达。确信一个人对某种价值认同、遵循乃至于形成人格,虽然需要以一定的认知为条件,但根本上是一个人情感变化、发展,包括内在情感品质与外在情感能力提升和增长的过程[2]”。情感教育理论认为,情感在教育过程中具有重要调节功能、动力功能、强化功能、感染功能、移情功能、信号功能等,在个体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育应该充分运用情感所具有的功能,发挥情感的作用,寓情感于教育之中。情感教育理论认为,情感不仅仅是达到教育目的的手段,它更是教育的重要目标。教育不仅要促进人的智能发展,更要促进人的精神、情感的和谐发展。培养人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而人是一个多重性存在,既是理性的存在,又是感性的存在,既是物质性存在,也是情感性存在。教育培养人,就要承认并发展人的多重性存在。甚至有学者认为,人类最精细的文明体现在情感的文明里,教育要发展和培养人的情感文明。

二、当下的高校德育中,一贯忽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德育过程是一个思想和情感的交流过程。情感成长也是个体成长的重要方面之一。情感应是高校德育中的重要因素,培养大学生健康、丰富的情感更应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目标。而当前高校德育中却忽视了这一重要因素,致使情感教育未能发挥其应有效用。

(一)高校德育忽视大学生的情感发展需要

大学生的成长需要既包括理智成长的需要,也包括情感成长的需要。青年大学生正处于情感最丰富的阶段,对情感发展的要求十分强烈。高校德育应充分关注大学生情感发展的要求,在德育目标、德育方法、德育过程及德育评估等方面体现并满足大学生情感发展的需要。但由于情感发展和需求具有个性化、内隐性等特点,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中针对大学生的情感发展进行教育和考查确实存在操作上的难题。从而导致高校德育往往把精力集中于较易操作的知识教育上去,忽略大学生的情感发展需要,阻碍了德育交流沟通过程顺利进行。这也是德育低效性的原因之一。

(二)高校德育忽视了对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

尽管在互联网时代,我国在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但高校德育的发展理念却变化甚少,在对情感教育的认识上仍显不足。在德育目标上,仍然忽视甚至否认情感因素的地位,至多是仅仅把情感因素当作德育的手段之一。在德育内容上,忽视对德育内容中情感因素的挖掘,仅仅着眼于所谓理性的推导和传授,否认道德情感应作为德育内容的一部分。在德育方法上,遵奉传统的灌输方法,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传授,而忽视对学生道德情感的激发和培养。

三、情感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价值

(一)情感养成是高校德育的目标之一

教育的目标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的命题,有着各种各样的答案。在当代,大家比较认可的回答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教育是为人的教育。但是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个问题。难道要继续培养“单向度的人”吗?“全人”教育理念把人们的眼光引向更加宽广的视域。教育必须关注人的完整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理智和情感协调发展的人。肖川教授认为,教育的最高境界当是灵魂的感召[3]。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完整的人的发展,任何一个教学活动与教学环节,都只能作为通向这个终极目标的步骤而存在。根据教育部规定,当前我国高校德育的目标是:“教育引导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同时,积极引导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4]。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德育目标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且内含有情感目标,如教育部要求高校德育要培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精神和各方面素质等,这些要求里都渗透着情感的因子,因为情感是理想信念的基点,是精神的内在部分,且情感性素质也是素质的重要指标。融合了情感,才使道德推理显得更加人性,才使道德理念得以实践。人类社会越来越显示出这样一条真理:人类要有正义和仁爱的生活。对情感、信仰提出要求的理性必然性才是真正的道德理性。道德教育作为输送道德理性的形式也就在于传递和造就合乎理性必然性的道德情感,即高尚的情感[5]”。因此,情感应该成为德育目标维度之一。

(二)情感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

情感具有体验性、私密性,这使人们很难把它和德育内容联系起来,并且长期以来作为德育内容之一的情感也受到忽视。但是情感尤其是道德情感无庸质疑应是德育的内容。有研究者认为,“道德情感是道德理性的实质内容。任何道德理性都是以道德情感为实际内容的,因为道德理性不是对实际道德生活的无限超越。……不同的社会存在有不同的道德情感,也有不同的道德理性;道德在不同的历史形态也具有自己不同的理性形态。在不同阶级、不同经济、政治地位的主体之间都有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或明或暗、或深或浅的道德理性[6]”。从高校德育情感内容的具体内涵上来说,可以划分为:自我认同感、自尊感、同情、责任感、正义感、荣誉感、价值感等。高校德育应围绕这些情感内容展开相应的理论和实践教育教学。

(三)情感教育是高校德育过程的重要环节

德育是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过程。情感作为德育中介、手段已是众所周知。情感给德性的形成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和情感支持。情感是德育过程的中间环节。在德性的养成过程中,情感拥有无可比拟的优越地位。如果主体能够把德性和情感有效结合起来,以情感来丰富充实自己的德性,就形成了黑格尔所谓的“真实的良心”,否则形成只是“形式的良心”。道德是社会的,但又是个体的。道德在社会和个体之间应达到某种契合,而其中社会和个体德性情感的契合是重要因素,也是德育成功的推进器。德育过程是一个信息传递、交流的过程。德育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不仅有理性的道德知识的传递、交流,更有感性的道德情感的传递和交流。在此过程中,德育把社会性、普遍性的德性情感传递给个体,力促社会和个体的情感契合,从而使社会道德具有深入人心的力量。但一般来说,德性情感的传递、交流是一个微妙的过程,是一个互动、内化的过程。内化的德性情感具有巨大的示范、命令、表率等外显功能。这一功能是德育有效性的心理基础。高校德育对象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我们要重视情感在德育中的作用,把情感教育的理念渗透到高校德育中去。作为高校德育对象的当代大学生的情感内涵丰富,社会性高级情感发展突出,情感倾向尚未完全定型,仍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当代大学生作为高科技的积极学习者和掌握者,其情感发展也亟待提高,以和高科技发展相适应。“提供业务发展和科技竞争的精神动力,保证物质利益的合理取向,增强高科技所需要的高情感、高责任感,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大量而经常的任务,应不断满足师生在理论、精神上的需要,培养大学生的高情感,推进高校事业与人的全面发展[7]”。因此高校德育应充分重视大学生的情感需求并对症下药,积极发挥情感教育在大学生德育中的动力作用,牢牢把握德育过程的中间环节,促进大学生的德性养成,实现高校德育的育人目标。

作者:袁勇睢 单位: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科研部

[参考文献]

[1][2]朱小蔓.情感是人类精神生命中的主体力量[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1).

[3]肖川.教育必须关注完整的人的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03).

[4]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Z].教社政[2005]11号.

[5][6]李彬.道德情感的伦理地位初探[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05).

[7]郑永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时代性课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3(21).

第二篇:移动互联网高校德育工作研究

[摘要]

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今天的移动互联网具有大众化、社交型和可视化等基本特征,使得大学生的学习、交流、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也使得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规模变大、成本变低、需求度增加、个性化程度提高等方面的挑战。作为高校德育工作主力军的辅导员,需注重将有形教育与无形教育相结合,在日常管理中不断提升个人魅力,加强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以便在互联网+时代更好地完成高校德育工作。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高校辅导员;德育工作

当今网络迅猛发展,人们已经进入到互联网+的时代,这使得人们的交流方式、信息获取方式、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系列颠覆性的变化。相较于传统的纸质媒体和广播电视,依托数字、网络、多媒体等信息传播技术的新媒介,以其方便、快捷、便携等优点越来越为人们广泛认同。在大学生群体中有80%的人在使用移动终端,同时使用移动终端和传统PC终端的有50%。①可见当今大学生群体中思维和习惯的形成既延续了传统互联网的思维模式也有新的完全不同的状态。

一、移动互联网的基本特征

(一)大众化的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的受众非常广泛,随着移动终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从城市快速地向农村发展,使原来的数字鸿沟和信息鸿沟被填平。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达6.88亿,互联网手机网民规模约为6.2亿。可以说今天的移动互联网已经是一个大众化的互联网,舆论话语权正由官方传统媒体向非官方自媒体转变[1]14。移动互联网非常重视用户的需求和体验感受,用户至上是网络运行模式的根基,网络供应商会千方百计用各种产品来吸引用户。我们所看到的各种各样的APP产品,评价其好坏一个最主要的标准就是是否得到用户的青睐,能否创造良好的用户体验,以便形成一个持续、稳定的用户联系。对于一个网络产品来说只要维持和把握了用户的关注度,就是产品的成功。这就是移动互联网用户至上体验为主的特点。

(二)社交型的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在原有的PC端构建信息传播方式的基础上使得人际交往变得更加即时,构建了一种全新的人际交往方式。网络极大的开放性使网络具有全球性[2]9,人人都是信息的者,信息从过去的一对一模式传播转变为多对多模式传播。人们更乐于用移动互联网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实现自我价值与认知。这种人际交往方式在网络平台上呈现了它特有的特征:传播内容的大众化和娱乐性;传播时间的短期和即时;传播方式的商业化;传播风格的戏谑嘲讽性。人们接触信息的方式已经从一元向多元化转变,由单纯使用电脑变为利用各种各样的移动终端,例如今天的微信,已经成为了人们交流信息的主要手段之一,成为了信息传播的大众化平台。这些都表明在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和表达情感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人们更多地倾向使用在线阅读等新的信息接收方式。

(三)可视化的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催生了多种新媒体,我们可以通过移动客户端获取任何需要的知识。与此同时,传统的媒体也在利用移动互联网扩展他们的关注群。2014年互联网中新闻客户端的影响力在不断加大,在各种各样的新闻客户端中,包括我们的主流媒体官方微博都获得了大量的粉丝。例如共产党员网拥有700万的粉丝,粉丝来自28个国家。央视网、新华网、人民日报网也都拥有2000万的粉丝。这种代表主流声音的权威官网力量在互联网中不断增加,提供了真实、权威、准确、公正的信息。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一)德育教育的规模变大,德育工作的范围从现实走到了网络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出现,特别是随着以慕课为代表的网络课堂的发展,借助互联网特别是手机移动终端,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获取更多的知识,而不再只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育。网络成为了一个更为广泛的传递价值观的平台,这样一种开放式大规模的海量信息传入给我们高校德育工作主力军的辅导员日常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由于网络的自由化和个性化,不同价值取向的内容都会大量存在于网络中,大学生还处在思想不成熟阶段,不完全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如果不能很好地加以引导很容易误入歧途,思想上产生偏差。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传统模式是课堂教学以及现实中与学生的互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场所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传统的时空领域,只要有网络,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获取知识和收集信息,即时参与他们感兴趣的活动。这也给了德育教育一个更广大的空间,今天开放的网络平台,可以使德育教育的空间扩展到网络覆盖的任何区域。

(二)德育教育的成本变低,德育教育的时效性大幅提高

传统的德育教育是一种自成一体的比较封闭的校园教育模式,但是今天随着网络的发展,尤其是网络交流手段的多样化和网络课堂的趋于成熟,其低廉的成本和海量的信息越来越为广大师生所接受。只要有意愿,随时都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获取你想要的信息。对于高校辅导员教师来说能够在网络上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对学生的思想动态有一个及时的把握,在日常工作和教学中就更容易做到有的放矢,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

(三)德育教育的需求度增加,德育教育从他律转为自律

在移动互联网状态下,越来越多的学生更倾向于自主地进行学习,而不是必须在课堂上学习。学生对于网上知识的关注度来自于自己的实际需要,而不是强迫。这就对我们高校德育产生了一个非常巨大的挑战,如果德育只是空泛地讲一些大道理,不能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就很难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不能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相契合,将不能起到教育的真正效果,达不到教育的目的。今天的学生习惯于从网上寻找他真正感兴趣的内容,而每一个内容的呈现其实都是一种价值观的传递,对于高校德育工作来说就要研究如何更好地应用网络平台,占领网络这一阵地,真正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入手,制定符合实际的德育教育内容,让广大学生能自主地接受。网络上,真正被学生所关注、喜爱的一定是他们主观上感兴趣的内容。从发生学的角度看,道德教育原本是生活世界的一部分[3]10。因此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教育变得可移动,德育教育如何占据学生课堂以外的时间,从灌输变为对学生需要的关注,形成对学生课堂外学习时间的正向引导,是今天移动网络时代德育教育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

(四)德育教育的个性化程度提高,德育教育内容从一元向多元转变

网络的发展,使得学生可以在网上获取大量来自同一个主题却是不同版本不同样式的信息与资讯,而且也可以接触到在通识教育领域对许多人类共同的知识和价值不同的解读和评判,每一种样本的背后其实都是一种价值观的传递。甚至今天有更多人可以直接将自己的视频文本到网上做一个内容的分享。有学者指出:“失去控制和无组织的信息在信息社会里并不构成资源,相反他成为信息工作者的敌人。”“各种意识形态、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在网上充分集合、碰撞和交汇,在多种声音中也难免夹杂着有害的、破坏性的‘杂音’和‘噪音’”[4]15。所以在线教育的多元化、传授者的个性化和风险的可控性都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学生在网络上接触到的已经不再只是一种价值观的内容,而是多元复杂的甚至可能是相互冲突的价值取向的观点与资讯的共同传递。网络提供了一个平台,价值观的传递已经不再只是一对一,而是多对多。不同的声音、不同的价值取向都可能共同存在于网络之中,复杂多变、相互影响。这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做好高校德育工作的途径

今天的高校德育工作正处在这样一个移动互联时代的大背景下,对于我们高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高校辅导员来说如何应对这一新形势下对于学生德育工作的新挑战,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认为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可以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开展工作。

(一)有形教育与无形教育相结合

今天中国网民的数量已经占到接近一半的中国人口,越来越多的移动终端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接收分享、自我表达的主要途径。在这样一个移动互联时代,学生感受思想文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也从过去传统的课堂、课程转向了课外、网络,扩展到了无形空间中,学生对网络事件、网络视频以及网络红人等先入为主且印象深刻[5]56-57。如名人微博、微信中的朋友圈等,每一个人既是接受信息的受众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在这里传递的不仅仅是信息,也是情感。基于此,高校德育工作也应该利用移动互联终端的优势,将有形的教育向无形的教育感染转化。因为价值观念的传播对于学生来讲不是一个简单的接与收的过程,价值观念要真正影响到学生,首先要在学生中产生共情,让学生感同身受,要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其次要在学生中达成共识,让学生理解、认可教育者的观点。只有做到这两点才有可能最终和学生达成共鸣,学生才会最终认同教育者的观点。这也就达到了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青年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接受理解程度较高,每一代年轻人都有他们自己的流行元素,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理念上要加强与学生的相容性,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效果。

1.选择恰当的时机、选择学生需要的内容、选择学生喜欢的传播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

德育教育本质上是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构建,如何能把理论引入到生活中,不脱离实际,就要用一种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三观”。首先就要从内容选择和策划上真正做到从学生需求着手,发现学生真正需要的,以满足实际需要为出发点,设置课程或活动环节。这样才更容易和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继而达到互动的效果,也才可能最终达到教育的良好效果。

2.激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校园思想政治文化传播不只是一个参与的过程,更主要还是一个情感互动的过程。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策划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采用他们喜欢的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3.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要注意收集学生的关注热点,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入手设置教育环节,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加强与学生的课下交流,将教育者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交流方式为学生所接受,使抽象的理论变成学生生活中的标准。这需要教育者对所传递的内容进行一个很好的策划,寓教于娱乐中,用浅显的方式传达其后蕴含的核心价值观。

(二)有形管理与个人魅力的价值引领相结合

1.做好自身定位,达到有效互动

高校辅导员不论是作为大学生的知心朋友还是其人生导师,都是一种角色的定位,辅导员的职业要求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能在工作之外提升个人魅力,让学生更认同教育者的观念,继而对学生产生更大的影响,值得我们去研究。大学生群体接受信息的渠道,既有课堂教学,又有活动参与,但更主要的是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的主观感受,通过与朋辈之间的情感交流、人际交往来认知这个世界。大学生朋辈间的相似性有利于增强德育教育的可接受性[6]102,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要真正形成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关键就在于教育者合理定位自身,不能只当学生的老师,还要是学生的朋友、长辈、有时甚至是伙伴。要让学生能够和辅导员之间进行一个有效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将德育教育深化到无形之中,做到润物于无声。

2.通过沟通提升辅导员的价值引领性

每个人都有梦想,通过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指导性的选择,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沿着梦想健康起飞是教育工作者的心愿。在这里沟通很重要,沟通能形成共识,加深理解,不论是用什么样的载体进行沟通,对于教育者来说最终的目的应当是通过沟通形成一致的立场。这就需要在沟通的过程中,在传递信息的时候要真正做到彼此理解。只有做到了有效的沟通,才能对学生做到有效的引导,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高校辅导员所承担的德育工作使命重大,责任艰巨,在移动互联这一信息互通极度发达的时代,如何能够把主流意识形态鲜活生动地通过我们的传递深化为学生自觉内省的心理感受,让学生做到知行合一,将主流意识形态扩展为群体认同的哲理,这是一个课题,也是所有德育工作者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标。

作者:王艳妮 郭福娥 单位:长治医学院临床医学系 长治医学院社科部

[参考文献]

[1]郭璐.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舆情传播特点[J].科技传播,2012,(9).

[2]赵珑.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9.

[3]邓奎伟.高校德育生活化路径新探[J].河南教育,2012,35(12).

[4]赵志立.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形成舆论引导强势[J].信息网络安全,2007,7(10).

[5]杜永兵,许敏燕.网络媒介在高校德育课对话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8(1).

[6]左凯旋,单亚.高校德育教育中的大学生朋辈教育[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18(3)

第三篇:高校学科德育渗透启示

摘要:

美国的学科德育渗透是美国德育的重要特色之一,不仅注重在普通课程、人文学科中渗透德育,而且注重将德育寓于理科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对美国德育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高校德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处于初级阶段,美国成功的德育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

学科德育渗透;高校德育;美国;中国

1美国学科德育渗透的内涵及特色

1.1学科德育渗透的内涵:

关于学科德育渗透,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朱小蔓提出,当下各式各样的价值观纷纷涌现,面对“价值丛林”,诸多困惑逐渐在教师的教学中显现出来。赫尔巴特认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一般而言,学科渗透德育主要指将道德教育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中,从而实现各学科与道德教育相融合的一种德育形式。

1.2美国学科德育渗透的特色:

在美国,学校德育不是通过开设独立的道德课程向学生传授既定的道德理念,而是通过以“社会研究”课程为中心的全学科和全部教育活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1.2.1美国学科德育渗透对教师素质提出很高的要求: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教师的教学每时每刻都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如果在道德教育方面存在问题,大多是受整个学校的气氛和教师品格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没有将知识与道德教育进行有机结合。杜威认为要寓道德教育于学校生活和各科教学中,同时也明确提出对教师素质的更高要求。在高校,将德育课程融于学科的教学之中是对教师能力的重大考验,在中国若开设政治和社会制度课,教师在组织教学及其活动过程中,往往把他们既确定又隐蔽的意图贯穿其中,不向学生提供现成的道德标准,却想方设法让学生按照他们的导向“自己”作出判断。

1.2.2美国学科德育渗透在其传递方式和方法上表现为全方位渗透:

在美国长春藤名校斯坦福大学,迈克伦南教授在MBA课程的最后阶段开了名为“商业世界:通过文学的道德和精神追问”的课程;学生们在感受着诸如名作《流浪者之歌》等作品的同时,与学友分享着自己的梦想与挫折,这是渗透融合德育的典型美国式教学。美国大中小学校的德育目标比较开放,呈多元化、多样性的特点,且是一种“大众型”的目标,强调健全人格和个人完善,其政治性要求寓于学校德育目标之中,力图使学生成为具有爱国、守法、积极进取精神和健全人格的美国公民。

2中国高校德育面临的困境

2.1德育目标单一,远离现实生活:

中国高校德育注重方向性,目标过高,缺乏时代性和层次性。德育作为一种价值教育,意识层面上要充分考虑客观事实,只有德育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2.2德育内容枯燥乏味,缺乏特色:

调查显示,学校政治教材中的基本理论框架大体一样,在难、易程度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循序渐进。形成了“对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对中学生进行革命传统和法制教育,对大学生只进行文明行为规范教育”的倒金字塔格局;另外大学专门的德育课程较少,起不了很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2.3德育课程实效性低,学生难以内化:

中国高校德育强调追求崇高理想,注重理论说服和灌输,忽视了追求目标中的过程教育。有些教师缺乏对学生个性的认识和理解,没有把德育工作看成是与学生双向交流过程,不善于引导学生间的平等交流。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难以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美国学科德育渗透对中国高校德育的启示

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开展学科德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党的十八大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并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2014年上半年,教育部先后出台了相关文件,对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作出了明确要求,并对学科德育的开展提出了清晰的指导意见,推进学科德育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关键举措。2015年全面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会议,更强调德育在高校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因此,中国学校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借鉴国外经验,有助于不断发展和完善学校德育课程体制,提高德育的效果。

3.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师德师风是评价一个教师综合水平的重要指标。教师是学生与知识之间的重要桥梁,因此教师的素质对学生学习效果影响颇大。

3.1.1提高教师的学科德育素养:

严格教师的入选考试。教师资格考试注重知识教育而忽视了道德教育,将教师的学科德育意识、能力、素养等作为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环节的组成部分,可以从制度上保证教师具备学科德育素养,从源头上提高任课教师的学科德育素养。

3.1.2重视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

学校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教育。组织学习教师各种职业道德规范,开展教师“师德师风”演讲比赛,使全体教师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提倡教师自查,及时改正自身缺点;建立师德监督机制,考核教师的师德水平;建立师德奖惩机制,以促进教师共同学习,相互激励。

3.2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方法:

在教学内容上,各科教学应当重视挖掘学科中的价值因素,实现知识教学与品德教育的有机融合。“把学科内容及教学活动中的德育因素转化给学生,形成学生自己的思想品德”。如思品课上不必费力宣传各种道德观念,只需将一个个充满着道德智慧的故事、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现出来,学生在学习中自然而然地感受体会,达到知识与思想有机的结合。在教学方式上,中国高校课堂教学上教师讲得多,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自学能力差,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很少发挥。因此,必须增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人格意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中国高校的德育目标和内容,大部分通过“两课”进行,在专业课中很少渗透。因此,要把传授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与道德培养结合起来,对每一门专业课都要尽量从社会、道德等多角度进行学习和分析,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文明素质。

作者:任莎莎 董迪 单位:新疆石河子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万莉.试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D].[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13.

[2]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3]王德广.当前中国高校德育面临的问题与困难[J].中国电力教育,2004(2-3)

第四篇:高校社团参与式隐性德育课程探析

摘要:

隐性德育课程是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形式,它将德育教育内隐到开放的教育场域中,使受教育者获得渗透式或体验式的无形教育。参与式管理源于企业管理,本文将其移植到隐性德育课程中,以衢州学院X社团参与到学校管理中为个案,发掘出参与式管理在德育工作中发挥着价值导向功能、情感陶冶功能、行为引导功能、潜能发掘功能,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隐性德育课程模式。

关键词:

高校社团;隐性德育课程;参与式管理

高校德育工作历来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难点和重中之重,网络频曝的突破道德底线的事件,让教育相关部门不得不反思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在苏格拉底看来,“知识与德性都不是固定的东西,不是通过一定的办法由教师来交给学的人,教化之弦只有在灵魂深处奏响。”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隐蔽,就越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将教育目的隐藏起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耳濡目染中体验德育的教化,并内化为行为规范,能够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一、高校隐性德育课程

(一)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内涵

首次提出隐性课程的是美国教育社会学家菲利普•W•杰克逊,他在1968年的专著《班级生活》(Lifeinclassroom)中提出这一概念。他指出学校生活中的群体、表扬与权威这三个特征对于学生有着无形的影响与支配作用,形成了隐性课程。杰克逊提出,学生从学校生活中不仅学到了读、写、算等文化知识,而且获得了态度、动机、价值和其他心理的成长。这些态度、动机、价值、规范,就是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它并不是从学术课程中获得的,而是经由学校的非学术课程即隐性课程传递给学生。②由此可见,与知识层面不同,情意层面的提升,隐性课程能够发挥更好的效果,亦即隐性课程作用对象主要是个人的情意层面。美国道德教育家柯尔伯格在《学校的德育环境》一文中指出,“隐性课程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比显性课程来得更为有力,唯一综合性考虑隐性课程的方法是把它看作道德教育。”由此隐性课程正式引入道德教育领域。笔者认为隐性德育课程是与显性德育课程相对的德育方式,它是教育主体通过内隐的方式,使受教育者在开放的教育场域中获得渗透式或体验式的无形教育。隐性德育课程颠覆了传统的主客体,教育主体可以是教育工作者,他们通过设计教育场域,将大学生引导到教育情境中从而受到熏陶;教育主体也可能是大学生自身,他们在所处的情境中受情境影响,在自我体验中得到正向的教育。隐性德育课程的教育客体是大学生。隐性德育课程的教育场域即教育情境,或教育载体,它具有开放性、多样性、灵活性,可以是校园建筑、图书等物质文化,可以是实践活动、某个事件等行为文化,可以是班规、校纪等制度文化,可以是学风、校风等精神文化。

(二)高校隐性德育课程模式

笔者根据隐性德育课程作用方式的独特性,将隐性德育课程归纳为三类:

1.渗透式,笔者认为渗透式是隐性德育课程最典型的模式,这种模式是用科学而又隐蔽的方式将道德观念融入教育载体之中,对教育客体进行熏陶感染,经过长期浸润,反复暗示,使教育客体不知不觉逐渐接纳教育主体所倡导的道德观念,进而达到德育目的,实现教育客体道德素质的提高。

2.激励式,笔者认为激励式是隐性德育课程中与显性课程比较相似的模式,这种模式同样是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与显性课程不同的是,这种模式是教育客体通过主动吸取身边具有优秀品质的人或事的优秀品格和事迹,进而净化自身的品格,此时教育载体即榜样并非是教育主体刻意宣传和树立的典型,激励作用是教育客体自发的模仿和学习。

3.体验式,笔者认为体验式同样是隐性德育课程中比较典型的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教育客体参与、实践和探究,在角色扮演和实践活动中获得亲身体验,从而实现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素质的提升。

二、参与式管理

参与式管理是一个管理学概念,早在20世纪上半叶,一些学者和企业家就提出了参与式管理的管理思想。③1920年德国国会通过《职工参与企业管理法》,规定职工代表直接参加企业的监事会和董事会,参与企业的决策和领导,或通过由其代表组成的企业委员会参与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④由此产生参与管理这一概念,直到二十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西欧发生大规模的青年和学生运动,才第一次把“参与”口号引进文化教育领域。⑤何为参与式管理?《教育大辞典》对参与管理的定义是:在管理过程中,不是把下属或学生作为被动的、消极的管理客体,而是作为自觉的,能动的管理主体。一言以蔽之,学校的参与式管理就是让教育客体主体化。观念的形成,思想的内化,通过角色扮演更容易达到,参与式管理所具备的特点,为高校有效开展德育工作有一定的启发作用。第一,参与式管理体现人本的管理理念。参与式管理由人群关系学派衍生出来,人群关系学派是行为学派的分支。20世纪30年代,行为学派创始人发现此前一直被管理者忽视的人的社会和心理属性对生产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行为学派将注意力从“事物”转移到“人际”上,将“人”作为管理研究的核心。参与式管理延续“人本”管理理念,在管理中尊重人,重视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增加员工的隶属感,进而提高组织效率。第二,参与式管理具有民主性特点。参与式管理“赋予部属决策参与权,并让下属在自己的职责上拥有较多的选择权和较大控制参与式管理,而不是采用监督命令的控制方式。”⑥部属或员工可以以较为平等的身份参与到部分管理中,可以在组织管理中表达自己的想法,拥有部分决策权,不再仅限于命令的接受者,变为管理的主动参与者。第三,参与式管理具有激励性特点。参与式管理中部属或员工获得部分授权,体现了对部属或员工的尊重与重视,代表了管理者对他们能力的肯定。行为科学理论认为,管理者对员工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足够重视,可以给予员工有效的激励,增加员工的归属感,使员工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统一起来,使管理更有活力。

三、X社团的参与式管理

X社团创于2003年,是隶属学工部的校级学生组织,该社团以学工部的职能为标准设置勤工助学部、就业与职业发展部、企划调研部、督察部、宣传部、心理部6个部门。X社团的部门设置与学工部的科室设置是一一对应关系,社团的建设宗旨一方面是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另一方面则是为广大师生服务,这一宗旨与学工部的工作职责相一致。X社团除了组织社团活动,在日常中需要协助学工部完成学校的各项工作,是学工部的一支学生骨干力量,相应地,该社团也参与到学校的部分管理当中。协助学工部开展班风竞赛。班风竞赛是衢州学院为推动班级之间的相互竞争与相互学习,进一步加强班集体建设和班风建设,促进学校优良学风的形成而开展的竞赛活动。学工部负责晚自习检查、特殊时段考勤、文明修养检查、校纪校规、宿舍文明五个版块的评比,其中的晚自习检查、文明修养检查和成绩的核算由X社团的督察部与部分学工部老师共同完成。协助学校开展勤工助学工作。学校的勤工助学工作由学工部下设的勤贷中心负责,X社团的勤工部协助勤贷中心做好相应工作。学校每学期召开校内、校外勤工助学招聘会各一次,勤工部负责招聘会的筹划和联系校外招聘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协助老师整理勤贷材料,搜集和兼职招聘信息,负责招聘单位与申请勤工助学岗位学生的沟通和协议签订。协助学校开展招生工作。学校专职负责招生的仅有一位老师,暑期招生录取工作需要X社团选派部分学生协助。招生录取人员负责解答考生疑问,接待来访考生,完成新生的录取。由于篇幅受限,笔者列举了X社团三种典型的参与式管理,X社团还参与到就业招聘会的筹办、心理工作的开展等一系列学生工作,在此不一一赘述。

四、参与式管理的隐性教育功能

(一)参与式管理的价值导向功能

杜威在《道德教育原理》中强调,信仰和抱负不能直接传播和灌输,要靠环境的作用,可见,对学生的价值引导要为学生创设一种合适的环境。学校的管理蕴含着学校倡导的价值理念,学校将学生社团纳入到学校管理中,学校所倡导的价值理念也会渗透其中,学生在参与学校的管理中会不自觉地受到学校价值理念的导向作用。X社团秉承为同学服务的理念,“为同学服务”是X社团成员进入社团后首先要内化到自身的价值理念,而由于社团是学生自我管理,他们是自愿接受社团的价值理念,其后产生的行为也切合社团的价值理念,使得学校倡导的价值理念、社团发展与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三者良性互动。

(二)参与式管理的情感陶冶功能

情感教育对于学生道德品德形成至关重要,然而情感培养非一朝一夕之事,情感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大难点。参与式管理在学校情感教育方面开辟了一条蹊径,学生在参与到学校的管理过程中受到全方位、立体式熏染。X社团在协助学校招生录取工作时,他们的服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代表了学校的形象,关乎学校的发展,责任的重大激发学生极大的责任感。在勤贷工作中,X社团成员需要协助勤贷中心帮助困难学生办理贷款业务,寻找勤工助学岗位,这样培养了学生无私奉献精神和关注弱势群体的仁爱意识,也利于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

(三)参与式管理的行为引导功能

X社团成员参与到学校的文明修养检查,他们反映,自己在平时也是非常注意自己的仪态仪表和举止,因为很多学生在盯着他们,如果自己做不好,怎么去要求别人呢?学生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其角色发生转变,由被管理者转变为管理者,由“客体”转变为“主体”,随着主体意识的增强,他们会自觉在行为上约束自我,由“行为被塑造”转变为“自己塑造自己”,因此,参与式管理能够发挥正向行为的激励作用。

作者:张莉莉 单位:衢州学院

注释:

①金生?:《德性与教化》,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4页。

②陈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研究》,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③张兆勤:《浅谈参与式管理》,载《兰州学刊》,2004年第2期,第110页。

④《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81页,。

⑤李双:《我国高校参与式管理模式研究》,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⑥谭竺雯: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引入学生参与式管理的探讨》,载《教育与职业》,第33期第63页。

参考文献:

[1]陈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1.

[2]郭雪花.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德育新模式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6.

[3]喻晓.高校学生社团隐性功能研究———以J校为例[D].吉林:吉林大学,2009.

[4]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5]崔荣国.参与式管理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与思考———以江南大学学生管理为例[J].江南论坛,200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