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德育功能实现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音乐德育功能实现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音乐德育功能实现研究

摘要

高校音乐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音乐方面的才华,传授音乐知识,还要充分发挥出音乐教育在德育教育方面的功能。音乐课程具备轻松性与娱乐性,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并且通过其德育教育功能对学生的耳濡目染,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音乐德育教育能够通过潜移默化的教学方式,将德育教育内容渗透其中,在教授文化课程的同时将德育教育与其并驾齐驱,因此对于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校音乐;德育功能;实现途径

在高校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有利于充分发挥音乐的学科特性,让德育教育通过轻松的音乐课堂发挥其对于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功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塑造大学生的优秀品格;充分发扬大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意识;通过音乐审美的激发,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全面发展的当代大学生;还有利于对大学生的思维模式进行创新,打开大学生的认知视野。因此,高校音乐德育功能的实现对于大学生来说具备着实施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需要学校引起高度重视,通过适当的方式实现高校音乐德育教育的功能。

1高校音乐教育的主要德育功能

1.1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塑造大学生优秀人格

当前我国各高校进行的音乐教育,都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上进行的内容选材,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了解我国优秀音乐文化、培养音乐素养的同时,时刻感受到我国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在学习与我国建国和抗战历史相关的音乐时,更能够激发起爱国主义情怀,使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大学生们也能够身临其境般感受到革命先烈为保护国家所付出的努力与牺牲,对当前的和平生活产生珍惜之情。比如《黄河大合唱》作为一首爱国歌曲,学生在学习和演唱过程中会不自觉被歌曲的雄伟不屈而感染,在演唱时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其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便在此时能够被充分激发出来,此时老师不需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说教,只需为学生讲述此歌曲的创作背景是在国家处于危难之际、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时,学生通过联想当时中国人民奋勇抵抗的场景,结合歌曲中释放的强烈爱国主义情感,自然能将爱国主义理解得更加透彻。因此,音乐德育教育功能的实现是通过“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方式来体现的,这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优秀人格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

1.2发扬大学生团结协作风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合唱教学是高校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形式,也是音乐演唱形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合唱这种演唱形式,可以将全班学生集结到一起,进行同一首歌的演唱,因此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可以发挥重要促进作用。学生在合唱时,会首先对歌曲进行任务分布,这就需要学生之间进行相互了解,知晓自身以及其他同学最擅长的演唱部分,然后依据同学各自的优势所在进行任务选定,这对于培养学生宽容待人的品质也具备一定作用。学生在进行歌曲练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演唱问题,因为合唱考验的不是个人的演唱技巧,更注重的是所有人的合作效果,因此,大学生在合唱时会逐渐意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因此,他们会逐渐使自己适应集体的演唱节奏,不断完善集体演唱的效果呈现。在不断合作与磨合的过程中,只要同心协力,合唱效果便会逐渐趋向他们的目标,这时他们便会感到集体的伟大,因为合唱带来的视听震撼远远超过一个人的表演,学生因此也能真正体会到集体的重要性,更加注重集体主义。

1.3培养审美情趣,打造全面发展的时代青年

高校音乐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因此,学生通过音乐课堂的学习,能够掌握许多音乐知识,并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种类音乐的学习鉴赏,培养起一定的音乐审美情趣。音乐教育不仅诉诸听觉感官,更加倚重学生对于音乐的心灵感悟,考查学生能不能感受出音乐想要表达的真实情感,进而进一步对自己鉴赏音乐提供灵感。音乐是一种传达真善美的文化,学生通过学习音乐知识、演唱音乐歌曲,能够净化自己的内心,通过感受音乐纯粹的美,使自己暂时忘却世间的喧嚣吵闹,能够真正静下心来思考。音乐审美情趣是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一种情商组成,因此,音乐德育功能对培养大学生审美水平的功能,实现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的实现途径

2.1加大对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更新音乐教育的教育理念

当前大多数高校对于音乐教育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表层,认为音乐课程的设置只是为了愉悦大学生的生活,使大学生在繁忙、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得到放松,没有意识到音乐教育独特的德育教育功能。而且,高校音乐在进行课程教学过程中,也只是设置了简单的音乐欣赏的讲课形式,只教授学生一些简单的音乐基础知识以及音乐欣赏技巧,对于音乐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也只是轻描淡写,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分析鉴赏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接受的音乐教育仅仅发挥了其对于培养学生简单的音乐素养方面的教学目标,并没有完成其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功能,因此使得大学生的音乐素养并不能作为支撑其自身全面发展的能力。因此,高校应该及时更新对于音乐教育的错误认知,深刻剖析音乐教育中所包含的独特的德育教育角度,为学生提供真正有深度的音乐教学,并能够使音乐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对学生德育素养的培育作用。

2.2优化高校音乐教育课程设置

音乐课在非音乐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只是出于选修课的地位,并且多数是理论型的选修课,这种课程设置首先便让学生在心理认知层面将大学音乐教育放到了不会特别重视的地位。而且单一的理论知识教学,虽然可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但是由于不能进行相关实践,学生无法对自身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效果检验,因此,高校的音乐教育也不能带给学生更多的有关德育教育的内容,德育教育功能无法突出展现。因此,高校需要对本校的音乐教育课程设置进行一定的优化,尽量将音乐教育课程上升为必修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其次,在教学内容的选定以及教学方式的选择上也应注重教学深度与广度,尽量将音乐教育的德育教育功能通过内容教学彰显出来,对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一定影响。

2.3建设创新型的音乐教师队伍

当今时代是注重创新的时代,对于音乐教学来说也是如此。因为当今的大学生生活在时刻高喊创新的社会环境中,他们讨厌一切陈旧不变的东西,尤其是一些陈旧的教学模式,不仅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可能对学生的创造力产生扼杀作用。因此,高校音乐教学德育教育功能的实现也应该体现出创新的特点,这就需要一支创新型的音乐教师队伍,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的不断改善,使得音乐教育能够时刻带给学生全新的感受,以此吸引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创新型的音乐教师队伍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还要对音乐的德育教育功能具备自己的独特认知,能够将德育教育与音乐教学内容实现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接受有关德育教育的内容,不会产生抵触心理。高校可以引进一批创新型的音乐教师队伍,也可以自己培育创新型的教师,为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能够接受先进音乐教学经验的指导,并为教师制定一系列的研究课题,使老师在思维认知层面达到能够实现音乐德育教育功能的相关要求,还要对老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进行相关考核,以考察老师的教学方式能否发挥音乐的德育教育功能。

2.4营造校园音乐文化氛围

校园音乐文化氛围的营造对于大学生的思维认知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正处于学业压力与就业压力的双重压迫中,因此极易产生一系列的负面情绪,这种情绪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要对大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与心理暗示,帮助大学生减少负面情绪对自己的干扰。所以,学校可以通过校广播台设立音乐频道,定期为学生播放一些舒缓身心的音乐,以此营造出轻松的校园音乐文化氛围,帮助学生疏导压力,阳光面对生活。此外,学校还要对校内的音乐社团进行管理,取缔一些宣扬颓废生活的音乐社团,积极鼓励健康向上的音乐社团的发展,并支持其举办音乐活动,通过音乐活动倡导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对学校的学生进行积极正面的心理教育。

3结语

音乐德育教育功能的实现应该基于对音乐文化的特性以及德育教育的特性的充分了解层面才能够保证其有效实施。对于大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外界很难将其改变,因此,音乐德育教育功能的实现不能单单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为评判标准,而应注重教学效果评判的多角度性,虽然音乐德育教育不能轻易改变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只要通过德育教育,能够对学生产生心灵上的一些启迪,能够对学生产生心灵触动,那么,音乐德育教育便是有效果的。另外,德育教育的实现也要讲究教学方法,最好将德育教育渗透到音乐知识教学当中去,以避免大学生对于德育教育产生抵触心理。

作者:丁晶 单位:河南警察学院

参考文献

[1]郝卫健.加强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德育渗透[D].烟台:鲁东大学,2013.

[2]郝冰.高雅音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D].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大学,2014.

[3]袁晓辉.音乐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4.

[4]李开蓉.时代变迁下高校音乐的德育功能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5.

[5]苏莉媛.德育和音乐教育的契合研究[D].牡丹江:牡丹江师范学院,2014.

[6]詹芳.高校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