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德育论文(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生德育论文(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大学生德育融入高校军事理论课探析

一、大学生德育在高校军事理论课中地位

1.高校军事理论课有利于实现大学生强国梦

在军事课中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实现大学生的强国梦。军事理论课中进行的国防教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教育,通过对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国防演变学习,使大学生感受到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曾经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水平,而在近代中国却遭受着领土被宰割,财富被掠夺,人民被屠杀,民族尊严被帝国主义列强践踏肆意。大学生能够深刻认识近代国防的脆弱性,领会到国家想要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保卫国家安全就必须要有强大的国防,强大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激发学生建设强大祖国的热情和激情,继承前辈的奋斗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

2.高校军事理论课有助于大学生培养集体主义观念

在《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2006年修订)》课程目标中的第二条明确指出:"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储备合格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基础。”军训对大学生进行严格的军事化要求,在这一严格要求过程他们组织纪律性、集体主义感会大大增强。大一新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军训,大学校园中的校风、校纪会得到大大提升,同时会形成良好的培育大学生道德的氛围,为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打好基础。

3.高校军事理论课有利于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一个军队需要有拼搏奋斗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需要一种为了共同的理想而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奋斗精神,这应该是在社会主义提倡和主导的人生观,应该成为民族的灵魂。军事理论课有利于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的树立。大学生通过军事理论课的学习,能够感受到人民军队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种精神能对提高他们保卫祖国的国防意识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重要意义。人民军队具有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是任何敌人所无法拥有、而是人民军队所独有的政治优势,因此,大学生要向人民军队学习。

二、德育融入高校军事理论课的途径

1.改革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规定的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涵盖了军事学的各个方面,为了使军事理论课教学形成特色的课程体系,高等院校应根据军事理论课的知识内容结合教师的授课经验形成各自的教案、讲稿、课件。精炼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难点,重视国防教育的同时,也要侧重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奉献精神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例如,中国国防这部分讲解应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和责任感为重点,使学生树立牢固国防观念;军事思想这部分讲解应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军事思想发展史和主要人物军事理论的基础上,去把握古代与近现代军事思想的精髓;国际战略环境这部分应以我周边安全环境和国际热点问题为重点,增强学生的危机感,提高国防意识等。

2.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军事理论课

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被提升到新的高度。近代中国的血泪史和屈辱史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刻骨铭心的教训,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我国安全面临着巨大挑战,这要求把爱国主义必须融入到军事理论课中。学生在了解我国的解军事思想。我国的国防,军事高科技,国人民解放军共同条令等等,这些军事理论知识能够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更具有组织性和纪律性,将国家责任感、自豪感和归属感融入到自己的意识中,在大学生群体中逐渐积淀而成的一种国家主人翁责任感、自豪感和归属感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3.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军事理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它不仅涉及到社会科学领域还涉及到自然科学领域。所以军事理论课教师应具备良好的综合学科知识结构,又应有不同学科特长的教师构成,从这一方面应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而且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因素,不仅影响在校学生,而且影响学生的一生。特别是军事理论课教师所讲授的知识、表达的情感都代表着国家的意志和威严,所以军事理论课教师应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用自身的言行和高尚品格去影响大学生感悟大学生。要组织军事理论课教师经常性的培训,包括到军事基地体验生活,参观军事基地,学习最新的军事理论知识,在军事理论课教师内建立起奖罚、监督与评价的机制。

三、小结

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军事理论课所具有的德育功能,使大学生国防教育与德育两者相促进、相协调、相统一,在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的同时提高大学生的德育素质,进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王春雪 单位:黑河学院

第二篇:手机微信中大学生德育运用探析

一、手机微信给大学生带来的积极因素

(一)手机微信有利于拓展大学生的个人社会关系

微信雷达加朋友的功能和面对面建群,以及和QQ和手机联系人强关系链接都可以把这些人加为自己的微信好友,还可以通过摇一摇、扫一扫把周围1000米附近正在微信的陌生人加为好友,这种方式改变了大学生传统的交友观念和传统的交流平台和渠道,极大地拓展了大学生的社会关系,突破了人际信息交流的单一模式。大学生可以通过微信互诉心声、阐述自己的观点,也可以把自己心情和生活照片及时地晒在朋友圈和签名栏里,也可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同学们通过这些互动和参与,一方面无形中维持了大学生群体的人际关系也缓解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二)手机微信有利于保护大学生的个人隐私

在大学生群体中,利用手机微信的交往的方式,具有较强的感性色彩,也具有一定的隐密性。微信服务以其隐秘性的特点,为大学生之间的交往,带来一定的便利条件,比如“面对面”不好用语言表达或者不好意思表达的内容,通过手机微信用语言文字编辑出来或者通过能表达其意思的图片展示出来,这样既能表达出自己的心声也避免了当面不好意思表达的尴尬。由于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自尊性比较强,更看重个人的隐私和名誉,而手机微信强烈的私人属性则可以满足大学生的这种需求。因此,手机微信的这个特点,被广大学生广泛应用。

(三)手机微信为大学生提供了廉价的选择

近年来,随着3G、4G网络和wifi的普及,微信在大学生群体中广为流行。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的价格大幅度下降,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能力拥有一部移动智能电话,低成本的流量费用也是大学生所能接受的,这也使校园微信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被广为接受。

二、手机微信给大学生带来的消极因素

(一)大学生直接沟通交流能力下降,从而导致人际交往障碍

随着微信的普及和应用,原本需要通过走动的亲戚关系和朋友关系被微信所代替,甚至连对话交流的电话也被微信语音和文字留言所代替,这种交流方式不但不利于亲情和友情以及爱情的维护,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也是极为不利的,因为情感的维系不是通过发几条短信或者群发短信所能解决的,时间长了会造成大学生群体感情淡薄,因为微信的发送量和感情的亲密度不成正比。更为严重的是,许多大学生几乎全天在线,在任何场地和时刻都掏出手机玩微信,久而久之便成瘾了。大学生如果把时间用在不停地发微信、刷朋友圈上,此举不但浪费学习的时间,还造成对周围的事和人不够关注,不愿意参加现实的社交和实践活动,整天独立于自己的微信王国里,造成孤立、封闭的个性,由此导致面对面沟通的障碍,与人交往的能力下降。

(二)微信的肆虐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随着微信的广泛使用,微信一方面给大学生带来了便利和快乐,但微信也给大学生群体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为一些大学生自控能力弱,不能正确地进行时间管理,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微信上,如果一会不玩就感觉少了什么,成了彻底的“微信控”,上课玩微信,课下刷新微信,躺在床上还是玩微信,影响了休息和健康。另外,由于大学生在心智上还未完全成熟,常常被动地接受别人的行为,无意识的浏览别人转载的信息,由于信息量比较大,往往跳跃式浏览,一目十行,不求甚解,这种碎片化的接受信息的方式也不利于大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往往造成大学生浮躁的心态和跟风的从众心理,使大学生容易受他人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丧失独立的思考能力和现实的批判精神,迷失在林林总总的微信世界里。

(三)手机微信容易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业

学习是一项需要集中精力来完成的脑力活动,如果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集中注意力来保证学习效果,不断地看微信和回复微信,就会影响到注意力的集中,影响到学习效果进而并最终影响学习质量。另外,由于微信传播的快速性和及时性,大学老师的“杀手锏”——临时点名制度在微信圈的快速传播和群发功能面前也丧失了作用,手指轻轻一按,“逃课族”立即逃回了教室。另外,由于使用手机的隐蔽性,大学生也有利用手机微信进行作弊的行为。手机微信在给大学生群体方便的同时,也助长了不当使用手机的后果,这些无形中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业顺利完成。

(四)手机微信也助长了大学生的攀比心理,消费支出增加

当前,消费方式的不同成为区别不同社会群体的一种方式。一些学生把拥有更加智能手机作为一种时尚、作为一种炫耀性的消费方式。不懂3G甚至4G,就无法与其他同学在这个平台上沟通和交流,这对处于青春期自尊性强的大学生是不能适应的,尽管经济条件不允许,特别一些经济困难的贫困生,即使要省吃俭用来也要购买更加智能化的手机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这样的攀比心理不但刺激了大学生群体的消费,也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是大学生的消费成本大大提升。

三、应用手机微信的优势,积极开展高校德育工作

手机微信的使用和普及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负面作用的同时,也给高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应用这一新兴工具来开展德育工作,是摆在每一位德育工作者的新课题。

(一)利用手机微信自由开放的平台,有效拓展德育内容

作为学生管理者的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实现对大学生的有效教育,必须走进学生,深入学生,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把高校德育内容拓展到新的媒介使用上,利用微信这个新的对话平台与学生交流,积极引导、渗透教育。“在新媒体时代,建立在教育双方理论与知识信息不对称基础上的相对优势格局被打破,教育对象获取信息由定格式被动接受转变为动态式搜索,由单一传递方式变为多向获取。”“高校德育主体要紧扣时代跳动的微脉搏,结合教育对象的微特点,与时俱进地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发展。”微信作为互动行很强的聊天工具,可以通过文字编辑、发送图片、也可以通过语音视频来发送德育内容,喜欢追逐新生事物的大学生更易于接受这种新兴、动感的德育方式,德育工作者也可以随时随地使用微信平台进行德育工作,突破了空间的束缚,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再局限于教室。德育工作者可以将任何有教育意义的东西传到微信中,通过朋友圈的转载功能和互动功能,来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德育工作者可以从实际工作出发,创作出更多的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微信。

(二)应用手机微信隐秘性特点,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随着高等教育有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持续走高,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出现一个又一个“最难就业季”,大学生就业压力增高,校园内发生突发事件和危机事件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德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微信私密性的特点,开展一对一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辅导工作。由于当代的大学生个性强,他们的思想和情感不会轻易在同学和老师面前流露,但他们却可能在微信的平台上反映出来,如通过晒心情、发送图片或视频,这就为德育工作者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提供了渠道,为更好地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提供了介入的机会。特别是一些特别群体,如单亲家庭、特困生、游戏成瘾的学生已经心理上有障碍的学生,他们一般不愿意在老师和同学面前直面自己的问题,但如果通过微信这个平台,可以避免当面尴尬,会使他们更易于敞开心扉,这样就会起到一个好的效果。当然,也可以把发现的同学们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通过班会或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一起交流讨论,也可以通过微信进行网上讨论,线下线上同时进行互动沟通引导,以此来增强德育的吸引力,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三)以健康向上的微信文化提升校园微信文化的品位

目前,手机微信沟通已经成为大学生群体的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而这种方式的普遍建立,成了一种群体的文化现象——微信文化。微信文化之所以盛行,除了方便和快速、价格低廉等优点外,同时具有休闲娱乐和社交的功能,但在实际运用中,往往忘记了自己的出发点,导致手机的资讯和学习功能弱化。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如何发挥微信的优势,通过微信文化在移动通信平台的传播,实现对校园微信文化的引导,提升微信文化品位,摆脱低俗的微信文化,是摆在高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大学生辨别真伪信息的能力,不盲目转载和传播不良信息,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大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就能有效地抵制各种负面信息的侵蚀。其次,鼓励大学生创作具有文化品位的作品,通过微信创作设计大赛展示具有思想品位的作品来引领微信文化,对健康有益的有吸引力的微信作品进行表扬,提升微信文化的高品位发展,抵制不良微信的侵袭。再次,把日常教育贯穿于微信文化中,比如平时的纪律情况,文明宿舍的评比情况,四六级考试注意事项,期末考试作弊情况等,还可以创作具有人文关怀的节日祝福、善意的提醒等内容。当然,编辑创作微信时要考虑大学生的接受程度,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微信平台展示出来,这样既利用了微信平台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也对大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四、小结

微信作为近几年新兴的交流工具,已经成为大学生群体的一种生活方式,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分析研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结合日常实际工作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作者:张颜梅 单位:商丘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第三篇:人为本的德育观与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

一、以人为本德育观的形成及其特征

以人为本的思想古已有之,春秋时期的管子在其政治主张中指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212汉代的贾谊也提出了“无民不为本”的思想。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其实质是“以民为本”,强调臣民状况对国家稳固与繁荣的重要性。但这种“民本”思想中也蕴含着重视人的价值,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的观念,与现在讲的以人为本思想具有相通性和一致性,是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传统文化渊源。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共产党致力于由“民本”思想向真正的“人本”思想的历史转换,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指导,继承了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吸收了西方人本主义的合理因素,建立和形成了新时期的以人为本思想。在建国初期,就提出“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1512“一切物质因素只有通过人的因素,才能加以开发利用。”34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增长曾一度被当成发展,这种“见物不见人”发展观,其实质是一种“以物为本”的思想。在对这种物本思想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回答了发展的目标与依靠力量。从哲学视角看,“以人为本”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从本体论意义上说,人及其实践活动是全部现实世界的根本和基础;一是从价值论意义上说,强调人本身的尊贵和重要,要求把人当作主体、本质和目的。以人为本是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的肯定,涉及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是“一种立足于解放人、为了人并实现人的现代化的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它要求我们在分析、思考和解决一切问题时,要确立起人(或人性化)的尺度。”追随社会发展的脚步,高校德育也明确了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变单纯强调政治要求为重视包含政治、道德、心理等全面素质培养,改单纯突出社会发展需要为关心包含社会和个体需求的全面需要。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就是以当代中国的人本思想为基础,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贯彻人是主体和目的的人本理念,一方面以学生为本,理解和满足其合理需要,培养和提高其综合素质,尊重和实现其个人价值,凸显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以教师为本,关注其各方面需要,重视其自身的发展完善,发挥其在德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并最终实现德育双主体的共同发展与完善。人本德育观“既是一种德育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也是一种德育方法论。”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人本德育观明确了人是高校德育的价值本源和前提,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提升人的生命价值,是高校德育的落脚点。德育中坚持以人为本,应该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养成学生的健全人格,最终促进其全面发展。作为一种方法论,人本德育观框定了德育过程和方法的特征,即双主体性、平等性和建构性。双主体性是指德育过程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为基础,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和满足教师个人的合理需求,注重发展其各方面能力,并针对传统德育的不足,尤其注重承认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其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主体性特质。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生命体验和现实需要是关注的重点,而人性的唤醒和个性的塑造是最终目的。这就要求在德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人格上各自独立,彼此平等,学生不再是传统德育中被单向灌输的客体,而是具有独特个性,能够进行自我价值建构的新型主体;教师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灌输与说教者,而是学生思想的激励者和引导者,是促进学生成长的引导主体,双方构成了一种平等、共生的关系。

二、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及人本德育观的作用

在实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根据中国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需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当前的重要国家发展战略。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摇篮,高等教育也必然要肩负起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历史使命。创新能力是主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已知信息等,结合个体的特有思维与体验等,创造某种新颖独特的具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理论、新方法、新发明、新产品的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是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创新意识是主体意识活动中自觉产生的进行创造活动的意愿和欲望,创新意识能激励和发挥个体所蕴藏的潜在能力,是创新的助推器,引领、统辖和强化着创新活动的过程。创新思维是主体在创新意识的驱使下,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信息进行选择、加工、重组等,形成新概念、新方法和新理论的一种综合性思维能力。美国著名创新思维学家波诺指出,“思维的目的不在于求正确性,而在于求有效性。虽然思维有效最终会导致求正确性,但两者之间有一个重要的区别:求正确性意味着总是正确,求有效性意味着只是在最后才正确”所以,创新思维是由一系列独特而符合科学规律的思维方法组成的开拓性的心理活动。只有具备了创新思维,才能生成独到而有科学根据的新观点、新理论。创新技能是主体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行为技巧和行动能力,是个体创造性的操作化、具体化和物质化。“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及物化能力等是创新技能的主要方面。”研究表明,在接近的智力情况下,非智力因素将成为影响创造力的关键因素。而德育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如道德品质、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健全的人格等。以人为本的德育观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独特个性,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从而为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作为一个具有生命活力个体存在,大学生本就是具有反思特性和能动性的主体。主体性是一个人不可让予的权利,即使是德育过程中处于被引导地位的学生也是一样。但在传统的高校德育中,学生的主体性被忽视,其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需要被漠视,教师凭借其拥有的丰富知识与社会经验,成为绝对的主体,以知识和人格权威代表的身份对学生的活动包办代替,德育方法简单化、运动式、命令式,严重抑制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以人为本德育观的双主体性,将矫正传统德育中的这种主体性不足,发挥教师与学生各自不同的主体性作用,尤其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努力造就独立、自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个性是创新思维的基础,以人为本德育观的建构性,将促进学生个性的张扬,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灌输的客体,而是积极进行自我价值建构的主体,其创造活力将被充分激发。“没有自由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即不能发扬真理,即不能研究学术……一切都是小事,惟此是大事。”519没有独立思考,不可能有创见。以人为本德育观的平等性,将以尊重、信任人为前提,从传授知识和灌输现成的结论,变为让学生“掌握批判的武器,培养其怀疑的意识和批判的理性,使其不盲从标准答案,不满足于已有定论,不屈从于外在压力,坚持自己的主张,养成自主学习、独立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维的独立性,从而形成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创造型人格。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人本德育路径

研究表明,大学阶段是个体的创造性曲线从下降转为回升的关键阶段,建设创新型国家又是中国目前的重要发展战略,因此,不论是从个体的发展来看,还是从国家的需求来看,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都是高校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来自主体性不足和思维与知识的固化。从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出发,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从德育主体、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的变革着手,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养成学生的创新人格。首先,应秉持德育的双主体性,以平等的师生关系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养成学生的创新人格。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旨的人本德育,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就在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认识到自身的独特价值,从而充分地施展自身的创造才能,发展其创新能力。为此,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威不可侵的老传统,抛开以教师为中心的旧观念,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共同融入德育过程。一方面要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积极创造条件给学生以学习自由,并让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德育实践;另一方面要克服对学生的掌控欲望和思想禁锢,与学生作平等的思想交流,鼓励学生的提问、质疑甚至否定自己的想法,对学生抱以欣赏的眼光,虚心吸取学生的意见和长处,以学养、品行和爱心让学生感受到自由、尊重与信任,使其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养成敢于并善于质疑、批判和超越教师和书本知识的创新人格。德育实践中,教师可以用先示弱的方式消除学生学生固有的德育主客体观念,可以通过向学生求助问题,消除学生对老师固有的学术权威高高在上、威不可亲的传统印象,营造出平等的德育氛围。德育过程中通过创设各种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其主体性和创造性。如开展“共读一本书”活动,通过一起探讨书中内容,师生间共同分享体会和感受,“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看法被重视,从而增长自尊与自信”,促进其人格的独立和完善。针对性格内向的学生对“深度思想交流的渴望,可引导学生自主建立并命名QQ群。”在这里,学生拥有真正的话语权,能够敞开心扉自由表达其思想观点。教师在这一平台参与探讨时,应保持对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的敏感性,并善于用机智幽默的语言深入打动学生,让其乐于敞开心扉。在QQ群中的这些参与和经历,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合作、责任和价值,有利于培养其主体意识和理性分析能力,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形成,为其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其次,应变革德育内容,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放性、时代性和生活性,培养大学生求真务实、灵活多变的创新意识。作为德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保证其权威性和政治性,其教材采用全国统编方式,但这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中却面临着学生的不同地域和专业特点的挑战。为此,必须以开放性、时代性和生活性为原则变革德育内容,以“一纲一本”为核心,针对地域特点、学校特点、学生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有选择性的增减。可以根据课程主旨开设网上教学案例库,将最新的、最有代表性的案例收入其中,供学生随时上网自由浏览、选择与学习。此外,也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特点,地域的特点,组织有经验的专家与时俱进地结合时代课题,编写一些具有不同层次性的校内导读教材,作为辅助材料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课本、课堂、教师为本位,强调对静态知识的传授与灌输,消减了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自主性和创造力,渐渐地磨灭了学生的质疑、否定、批判和反思能力,使本应充满创造快乐的学习过程异化为应付考试的机械训练,教育沦为模铸“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语)的工艺流程。其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同于一般知识的传授,它是对人的理想信念、道德水平、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的培育,是精神层面的教育。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加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人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所在,这就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马克思说:“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433,所以,在选择具体教学内容时,应避免“高、大、全”的人物和远离现实社会的案例,坚持时代性和生活性原则,选择学生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选择典型的当代人物和事件作案例。这样,学生的逆反与抵触情绪得以消除,更容易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从而为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奠定基础。第三,应变革德育的手段和方法,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发展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一直以来,思维的训练和智慧的培养,都没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得到充分重视。而这恰恰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和优势。应通过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性和启发性,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辩证思维与批判思维,炼就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马克思说:“人的类特征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地活动。”应创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模式中解放出来,发展个人的想象力和直觉思维,摆脱思维标准化的束缚。如通过课堂演讲、辩论、讨论等进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主研究和发现有关的问题,学会独立思考、分析和判断。针对大学生现在每天都用大量的时间上网的现实,积极利用网络平台,不断开发网上教学的新方式。教师可以利用微信、QQ等建立课外交流平台,将主要观点、主要问题发到网上,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由交流和讨论,教师亦可以参与其中。这样,充分的学习自由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激发其探索精神,从而提升其创新能力。教学实践中,应引导学生明白“学习的能力”和“思维的方法”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重点不在于对原理和知识点的掌握,而在于对分析问题的方法的领悟,即学会学习。应使团队学习、小组探讨等成为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学生们通过分享目标,探究合作,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授人以渔”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养成独立与创新精神。”应充分利用实践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以布置节假日的校外调研,如组织“三江地区环境保护状况”的调研、“毕福剑事件与言论自由的限度”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建立讨论或调研小组,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或调查,并选出发言人将结论作三分钟的课堂汇报。”此外,设置“课前分享”环节,也是一个调动学生自主性,培养其思辨能力的好方法。让学生在课前就自己感兴趣或有困惑的事情做分享演说,之后其他学生们再一起运用学过的原理进行点评和讨论。经过几次后,学生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争相预约做分享演讲,“有鬼吗———宗教问题论争”、“亚投行发起始末”、“‘穹顶之下’引发的思考”、“宿舍卫生中的旁观者”都成了分享的主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自信得到了长足地发展和提高。

四、总结

在以人为本的德育观指导下,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教师成为学生独立思考的助推器,教材成为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工具,课堂成为发展和展示学生创新潜能的舞台,而这一切都有赖于教师的优秀素质。陷于篇幅,关于教师素质的提升问题将另作文讨论。

作者:周文翠 雷明 贝丽静 李迎春 单位:佳木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牡丹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