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论文(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德育论文(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德育论文(3篇)

第一篇:高校德育中目标管理运用

一、目标管理的含义

从字面意思来理解,目标管理就是对工作目标的管理,具体指的是对于工作的既定目标的管理,在目标管理中要设置各种考核和奖励机制促进目标的高效实现。该目标既包括细化的小目标,也包括总体的大目标,管理者对工作制定一定的目标,才能更好地了解员工的工作状况,才能进行更好地管理。目标管理最早被广泛运用是在企业管理中,之后,由于其管理系统的整体性、超前性、对于工作成果的重视性以及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有效性等特点,使得该管理方式逐渐推广,最终,在高校的各方面管理中也被广泛运用。

二、目标管理运用于高校德育中的作用

高校德育的过程是一个管理的过程,也是一个目标实现的过程,德育工作关系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如果能对高校德育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将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高校的德育资源,并且合理的推进高校德育的有效开展。具体来讲,第一,目标管理可以明确德育的各个目标,可以使德育工作的开展有更强的方向性,有利于学校德育方式的制定与改善。第二,目标管理在高校德育中的运用可以提高教师德育教学的积极性,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改进,可以调动学生德育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第三,目标管理可以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德育方式,发现学校德育的优势,使学校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进而探索出更多的德育方式以及途径,使德育能够更好地开展与普及。

三、高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高校对于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其工作也得到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在部分高校的实践中,对于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仍然存在认识上的问题,德育工作的改进与发展仍然跟不上时代的前进脚步。高校德育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德育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

很多高校对于学生的德育重视严重不足,只是一味的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对于学生的评价都集中在学习效果以及学习能力的提高上,而忽视了对于学生道德水平、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与提升。对于德育的不够重视致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得不到提高,心理发展得不到有效指导,最终导致一些学生表现出另类行为或者偏激行为。

2.学生的德育考核脱离德育主体

德育的主要目的使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通过学生对于道德观念的认知、体验、践行,使得学生的道德水平得到提升,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但是,大部分高校在进行德育工作时,将课堂教学看作德育的主要工作,让学生学习了很多的道德理论,而学生的道德观念的实践教学却存在很大的空白,在进行德育考核时,也只抓住了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状况,没有对于学生德育实践的考核。

3.对于德育的理解存在不足

很多高校都开设有思想政治课,思想政治课的主要目的是教育学生通过正确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以及道德规范来约束自身,使学生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去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偏向于对于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指导学生如何养成好的政治信仰,如何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而对于学生的道德行为的规范教育以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很多不足。

4.德育的内容缺乏更新

很多高校的德育工作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即使是进行了一定的更新,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价值观念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一些阻碍社会文明进步的价值观念盛行。然而学校却不重视德育的发展,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多采用的是时间比较远的已经被使用过无数次的例子,对于学生没有多大的说服力与影响力,影响了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形成。

5.德育目标定位不明确

有了正确的德育目标,才能是德育工作有正确的方向,使得德育工作达到应有的效果。但是部分高校在德育目标的设定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如将德育定位过高,在讲课的时候,往往会进行片面化的大道理的讲解,让学生觉得无法触及;对于道德观念的可操作性定位不足,不能对学生的不好的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有些学校的德育内容停留在道德规范等道德制度的学习上,没能对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观念产生影响;或者对于德育的目标的设定过于单一,所有的德育内容都向着一个目标前进。

四、目标管理在高校德育中的运用建议

1.明确德育工作的总目标

高校的工作繁杂多样,而且各个方面的联系非常紧密,在高校德育中运用目标管理,其管理要与各方面的工作紧密结合,对于德育目标的设定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设定的德育目标要符合学校德育的需求。在明确目标的过程中,首先,要设定德育工作的总目标,学校应该根据学校德育的实际情况进行德育目标的设定,该目标是学校德育管理的总目标,设置前一定要进行必要的研究调查,使其符合本校德育工作的进展。其次,在德育目标的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时调整德育目标,保证德育工作与学校各项工作和谐共进。例如,鉴于当前社会人们价值观念较大的差异性、极端性,以及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高校德育的总目标可以以形成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同时,注重对于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建设,和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然后根据本校各项工作的实际进展情况对总目标的偏重点进行调整,如学校员工管理中对于员工综合素质的管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各个学院对于学生的价值观念以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情况等。

2.认真开展德育工作目标

德育工作的目标的开展应该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关系,对其管理要通过一定的过程来进行。其开展首先要将德育工作的总目标细化,分解成各个小的目标,分派给不同的工作部门和个人,以便于目标的有效实施。然后,要根据不同的目标探索出不同的实现方法、具体的策略。在目标实现方法的探索中一定要结合本部门的实际状况,找出本部门德育工作的问题,针对具体的问题研究具体的解决策略。最后,要对各个部门的德育工作目标的实现策略进行综合探讨研究,使其能够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具体的目标开展工作可以从各个管理人员入手,如学校的员工管理层要提高学校教职工的总体道德水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于师生的心理健康的关注,各个学院的领导层要加强对于本院师生的道德水平提升,各个年级的辅导员要加强对于本年级学生的道德水平提升,各个代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于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的引导等。通过这种层层递进、层层关联的目标设定,对于德育工作的实施会产生很大的作用。

3.有序进行德育目标实现策略的执行

德育工作的目标管理是否能够取得成功,其关键在于是否对于目标的实现策略进行了合理、有序的执行。在德育工作目标实现策略的执行过程中,先要做好执行前的准备工作,执行人员的安排、课程内容的安排以及执行场所、执行材料的安排等;然后要合理的进行策略的执行,要把握好执行的力度,能够自如调控策略的执行;之后就是要做好目标实现策略的监督工作,保证策略的执行按照正确的途径、正确的方式进行,对于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给予解决,确保目标按时完成。德育目标实现策略的执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具体的执行一定要依照各个管理对象的特点,如对于教职工的素养的提升应该采用的是对于职称的变动,而不能对其进行说教,因为教职工都已经是成年人,有了很深的社会阅历,其道德观念很难在被教育的情况下改变,所以,以职称的变动能够更好地约束其行为。而对于学生,就可以举出一定的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对其进行感化教育,再辅之以实践教学,效果会比较突出。

4.合理进行德育目标成果的评价

对于德育目标成果的评价应该是全方位的、客观公正的,要根据各个部门的具体情况,同时也要以德育工作的预期目标作为重要参考,对于各个部门目标的实现过程、实现方法、实现结果进行全面的评价。需要注意的是,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根据各个部门的实际状况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评价。如对于学校人员管理部门的目标成果的评价应该从教职工的平时行为等方面进行评价;对于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评价应该依据学校的师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来进行评价;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德育工作的评价应该从学生的笔试和实际表现来进行评价等。

五、结语

总之,将目标管理运用于高校的德育工作中,对于高校德育工作的进步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目标管理在高校德育中的运用既打破了传统的德育工作模式,又充分的利用了学校的资源,使得该校的德育工作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可操作性。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德育工作者对于德育的重视程度,调动其德育工作方式改革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而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引导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促进社会文明的快速进步。其有效的提高了高校的德育建设。

作者:张永成 单位:江苏省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后勤服务总公司

第二篇:高校德育破与立研究

一、高校德育教学的现状

1.以灌输式为主要特点的教学模式

在目前高校的各种德育教学模式中,占主导地位的就是教师的“独白”。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导者,通过讲授、讲演等方式将道德知识传递给学生。“教育变成了一种存储行为。学生是保管人,教师是储户。教师不是去交流,而是发表公报,让学生耐心地接受、记忆和重复存储材料。这就是‘灌输式’教育概念(‘banking’conceptofedu-cation)。”25事实上,灌输就是一种从外向内的教育影响过程,教育者按照思想品德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通过系统的讲授,将德育文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在教育的目的上,让学生接受和形成社会约定俗成的道德习惯和价值观念;在教育内容上,传授社会认可的道德规范;在教育方法上,采取讲授、规劝、说服、奖惩等方法。在这种“灌输”的德育教学模式下,教师是依靠自己的权威实施来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是分离的。

2.绝对化的知识观

知识观决定了教育观,所以,灌输式的教育观就是产生于传统的“绝对化”的知识观。这种知识观将知识视为人类对客体的普遍性的认识成果,从而赋予了知识真理性的品质,坚持历史与逻辑相分离的思维方式,将知识定位为人类对客体唯一的、准确无误的认识成果。在这种观念下,道德知识是永恒不变的,教师的根本任务就是将确定无疑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只是接受者,而无法成为知识的建构者和创造者。于是,教师以知识权威的身份,施行“独白”式为主的教学方式,学生成了接受道德知识的容器,没有权利提出新的道德规范与价值取向,更没有办法通过道德实践活动去体验快乐与满足。学生就像是工业流水线中的产品一样,以统一的标准进行着大批量生产,原本独特的个性与鲜活的生命被打磨得一模一样,从而成为教师眼中的“合格产品”。

3.封闭的师生关系

在“独白式”的德育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封闭式的,是不平等的。教师只关心自己的权威是否能够被服从,而不关心学生的反应。封闭式的师生关系主要表现在重视课堂教学,忽视体验教育,德育与学生的生活相脱节;重视说教,忽视实际效果;重视大道理,忽视小环节,德育的切入点过高;重视知识的硬性灌输,轻视柔性渗透,教育方法单一。这种封闭式的师生关系势必会造成“物化”的德育观,把学生当成是被动接受的“物”,而不是主动探索的“人”。

二、高校德育“对话”的价值意蕴

对话是相对于“独白”的一种教育理念,它的内涵很丰富,具有认识论、存在论的意义。德育中的“对话”被赋予了哲学的意义,“对话便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对话以人及环境为内容,在对话中,可以实现所思之物的逻辑及其存在的意义。”这里的对话,不只是言语之间的交流与应答,而是主体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的一种沟通。德育中的交往,就是以“对话”为前提,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的、民主的、开放的交往,实现德育的目标。它强调的是一种接纳、倾听、共享,提倡师生之间的共同学习、共同体验和共同发展。

1.人本价值

人是教育的根源,教育应该是关乎人的教育。“‘教育即生命’是对教育本质的一种新认识,它不仅实现了工具式教育轴心的转换,而且深化和明确了‘教育以人为本’的真正内涵,因此,它表达的是‘本真教育’的本质。”所以,对话式德育就是一场关照生命的教育,它要求教育者把受教育者当成有差异的个体来看。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德育首先应该是关注“个人”的道德教育。“对话”与“独白”的根本不同就在于它把人看成是具有独立人格、自由思想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成长经历和教育背景,只有“对话”才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个共同的学习平台,才能够让他们发现自己与别人的分歧,在分享经验与观点的过程中,使他们得到价值确认。因此,对话式的德育尊重欣赏个体的生命价值,而个体的差异也为“对话”提供了教育资源,有利于对个体潜能的激发,有利于生命意义的追寻与关怀。

2.共享价值

道德的意义是通过人与人的交往体现出来的,从实质上看,德育的价值就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所以,对话式德育的共享价值体现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经验、知识、态度、情感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共享。共,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己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享,体现出德育过程不是一种规则与约束,而是一种对愉悦生活的追求。“人的美好生活是在寻求美好生活之中度过的生活,对这种追求所必需的美德是这样的美德,即它使我们理解人的美好生活是什么的美德。”共享,实质上就是将美德与个人的生活联系起来,在愉快的情境中,主体双方达到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相契合,心理上相悦纳,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收获一种乐观的道德生活态度。

3.发展价值

生命的发展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对话式德育的发展价值体现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当中。一方面,对话有益于教师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丰富其教学智慧,使审美意识和能力得到发展,从而走向教育的更高境界。另一方面,对话有助于唤醒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将其创造力、生命力、价值感唤醒,激发生命的活力。这种发展不是机械的,而是具有创造性的,它不是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进程去发现既定的知识,也不是为了去探索终极的真理,而是在对话中进行反思、质疑和批判,以建构新的道德体系。对话超越了单纯的意义传递,而是一种动态的意义生成,是师生共同创设教育情境,张扬出创造的活力。

三、“对话式”德育的实现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认为:“一切能发展有效地参与生活的能力的教育,都是道德的教育。这种教育塑造一种性格,不但能从事社会所必需的特定的行为,而且对生长所必需的继续不断地重新适应感到兴趣。对于从生活的一切接触中学习感到兴趣,就是根本的道德兴趣。”在杜威看来,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学校的德育就是一种“养成”教育,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良好的性格。道德是一个意义世界,是人理解自己与社会关系、与自然关系、与他人关系得出的结论,因此,道德来源于社会生活,来源于人的存在状况。道德的价值意义也是因人而异的,当主体理解到某种道德与自己是有关联的或者是对自己有价值的,那么学校的德育就发挥了作用。在现实的德育中,学生不感兴趣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发现道德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有什么联系。“对话式”德育就是要建立起一种联系,这种联系是关乎自然、关乎社会、关乎生命的一个过程,也是理解世界的一种活动。具体地说,德育中的对话包括三种,即人际对话、人本对话和自我对话。

1.人际对话

人际对话包括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是从“师道尊严”走向“师生平等”的一种进步。“通过对话,教师的学生及学生的教师等字眼不复存在,新的术语随之出现,即教师学生(teach-er-student)及学生教师(students-teachers)。教师不再仅仅是授业者,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本身也得到教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反过来也在教育教师,他们合作起来共同成长。”[1]31在对话中,师生针对各自不同的道德规范进行平等交流,教师可以运用讲故事、摆事实等方法让学生认识他人所持道德规范的合理与否,目的是为了达到相互的理解。只有师生双方相互信任、相互倾诉时,对话才能发挥作用,正所谓“亲其师,信其言”,在一个轻松自如的情境中,才能完成道德教育的实践活动。生生对话是一种经验的融合与扩大。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拥有的经验和价值观也不一样,通过对话扩展彼此的道德经验视界。教师可以创造一种“理解沟通情境”,让学生把真实的自我展现出来,在对话与反思中,了解彼此的成长经历,从而获得新的身份认同。人际对话就是要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人的生活与故事,从别人的故事中得到自己无法得到的经验,取其精华,内化为自身合理的思想道德规范,也为价值观的形成奠定基础。

2.人本对话

人本对话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经验、知识和情感去体验和建构道德价值意义世界的过程。一方面,学生依据自身的知识背景、人生体验等已有的知识去认识道德规范,体验道德情感;另一方面,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中,体验和处理实际问题,产生意义共鸣,加深对道德的理解。学生在体验不同的道德情境的过程中,既保留了个性,又发挥了创造性。我们知道,社会规范、戒律、法度等道德内容与学生之间不是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而是以一种积极态度参与的双向交流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学生与道德认识相互融合,相互沟通,这是一种无声的交流,是一种经验的扩展、价值观的印证。在对话过程中,学生可以对约定俗成的德育内容进行肯定、质疑以及否定,并获得新的认识。因此,人本对话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他们在主动的探索过程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享受文本的活灵活现,将自己的身心解放出来,在对话中感受道德生活的美好,重温生命的灵动。

3.自我对话

自我对话包括教师的自我对话和学生的自我对话。自我对话就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自我对话的实质是自我对过去所沉积的经验、历史、思想等的反思性理解。这种对话使自我清醒地认识到现在的存在状态……通过这种对话关系,在人与人交流、交往的过程中,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个体确立既不同于他人又与他人紧密联系的自身。”通过自我对话,学生对已有的道德经验、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等进行反思,然后做出判断和调整,从而形成新的道德经验、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自我反思,是需要具有批判性思维的,需要对“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进行否定、修正,通过不断地调整人生坐标,实现着自我价值和自我完善,从而形成一个全新的“我”。

作者:李娟 单位:湖北科技学院临床医学院

第三篇:高校德育供求关系视角探究

一、供求关系对于分析高校德育的意义

“经济人”假说是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假设,也是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一种重要范式。其核心是假定每个独立的个体或者单位集体,都可以被看成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主体,普遍意义的“经济人”假说如今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德育市场中的供求双方也不例外。在我国高校,德育的供给主体主要有授课教师、辅导员和党团组织等三大部分,需求主体则指的是接受德育的学生群体。大学生德育供求双方,在不断的博弈中努力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基于“经济人”假设,对于学生而言,德育的积极意义在于提升个人形象,成为受人尊重和社会认可的人。同时,也是满足个人更高层次精神需求的手段。对于供给主体而言,除了职责要求外,还存在个人职业发展等有利因素。高校德育市场虽然不像经济市场上,通过价格与销量的博弈达到均衡,但是其中也不乏相似性。高校德育的需求方即大学生,在自我需求和国家政策的影响下,将大学期间的道德教育主要委托给高校。德育供给方,即授课教师、辅导员和党团组织,根据国家政策与大学生需求提供道德教育。德育的成果通过大学生的形象表现出来,从而影响高校形象、教师和辅导员的评价与晋升以及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形态,从而制约与调整德育的供给,进而实现德育市场的相对平衡。只有明了德育市场中供求双方的利益博弈,才能找到德育供给过剩与短缺并存的现象的根本原因。

二、高校德育供给方式与现状

供给在经济学中是指在一定价格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能够卖出的产品。它形成的基本条件有两个:一是生产者有出售的愿望;二是生产者有供给能力。高校在授课教师、辅导员和党团组织的协同作用下,根据国家和社会的德育需求,组织多方人、财、物的力量,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供给。虽然各个德育供给主体的主要目标都是一样的,即培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素质、高品德的社会主义人才,但具体到实施方式还是大有不同。

(一)授课教师———课堂授课

在高校的德育工作中,授课教师占据最重要的位置,其中尤以思政教师的作用最为明确和直接。思政教师通过课堂,对学生进行广泛的道德教育。但目前大部分教师采取照本宣科的方式,学生对其课程产生明显的应付甚至抵触心理。其原因主要是授课内容的空洞、重复以及授课方式的机械化。课堂上的德育出现了类似买方市场的现象,即德育供给方的产品和服务不能推销出去,产生了供大于求的矛盾。这一矛盾是由供求总额之间的矛盾和供求构成之间的矛盾派生出来的。在不同时间、地域或者空间上,学生的德育需求是不同的或者变化的,思政教师却没有充分关注到学生的时代需要、年龄结构特点与特殊需求等。

(二)辅导员———课后谈心

高校辅导员职责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思政政治教育、班级管理、咨询服务。辅导员的德育方式主要是课后的谈心与沟通。在当下的我国高校辅导员中,对于德育有积极贡献的主要是思政教育和咨询服务,其中咨询服务的效果在现实生活中显得最为明显。课后谈心这种教育方式比较个性化,可以更加针对性的解决学生的思想道德等问题,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和意见。其缺点是效率较低,且易忽视部分学生。同时,我国高校辅导员大多存在身兼数职现象,因此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德育需求,这种供不应求的现象也说明了我国高校对于德育的投入不足。辅导员方面的德育供给情况,与经济学里的卖方市场十分相似,卖方掌握着积极主动性,占据着最主要的优势或者起到主导作用,表现为供不应求。在卖方市场下,辅导员的德育作为就显得格外有分量。(三)党团组织———党团及学生社区建设党团组织所进行的德育工作主要是通过学生党团活动、规章制度、文件讲座、党团知识竞赛、社会实践以及各类学生社区建设进行的,无可置疑,这类活动对学生有很多积极的帮助,比如获得荣誉证书、完善个人简历、扩充人脉、扩大视野等。党团组织作为高校德育的最高施教者,控制着德育意识形态的最终话语权。但一方面由于一些活动带有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作风,压抑了很多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其权威性和不可质疑性,导致其容易忽视学生真实的德育需求,组织的活动更是经常出现千篇一律、“流水线”化的操作模式,缺乏创新及与时代的接轨。

三、高校德育供求主体的整合

高校德育供求当中出现的矛盾不仅仅在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更重要的在于组织结构上无法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与循环。实现高校德育供求主体的整合与资源的合理配置,找到最有利于各方的“最小二乘法”和“帕累托最优解”,对于改进当前高校德育现状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建立高校德育的调节机制

1.党团组织是高校德育的顶层设计者

党团组织是高校德育的顶层设计者,高屋建瓴,统领全局。首先要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结合当代大学生实际的心理需求,制定合理有效的德育目标,并给予各方面的支持与关注。其次是统筹各方供给主体,做好彼此紧密有效的多方联动工作。最后在学生团体中要抓好基层组织的建设,切实发挥学生干部、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

2.思政教师是高校德育的执行者

思政教师在道德教育上,承担着执行者的角色。政策制定者不仅要强化思政教师的专业水平能力,制定有利于思政教师的各类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同时还要给予思政教师充分的自主空间。为了能够更好地传达党团组织的精神,提高授课质量和效果,思政教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选择自己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引入互动性的教学模式,例如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拜访道德模范、播放先进人物纪录片等。此外还可以充分挖掘网络时代的新特点,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更亲密的互动,引用鲜明生动的社会新闻来激发学生对德育的探讨。

3.辅导员是高校德育的调节者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一支特殊而重要的队伍。从上世纪50年代初我国高校创建辅导员制度以来,其角色定位由最初学生的“政治领路人”转变为当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特殊重要性和紧迫性。相比于思政教师,辅导员的德育工作方式更加灵活自主。要发挥辅导员的特殊地位优势,切实提高辅导员的专业能力水平,建立健全高素质的辅导员人才队伍。

(二)实现高校德育资源合理配置

1.高校德育供求制度的创新

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都有其具体的做事准则,目的都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在制度方面,经济学家提供了三种参考意见:市场比政府提供更有效;纠正政府对于高校德育供给的低效率;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成为高校德育的供给主体。同时引进多元化的德育供给主体,这是提高效率与实现公平的有效途径。作为准公共产品的高校德育,我们不能抹杀或者否定政府以及高校的作用,而是要在其领导下实现多元供给主体合力的最大化。非营利组织、其他高校、国际组织等团体组织,都可以成为大学生道德教育与建设的供给者。同时,要建立学生对于德育供给主体满意度的评价制度,建立德育信息服务网站,建立德育培养指导体系等。

2.高校德育供求资源的平衡

类似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党团组织在高校德育工作中要更加注重其方式的多样化。虽然高校德育具有准公共产品的选择,但也需要明白高校德育不仅仅是党团和高校的任务,应该积极引入其他的社会元素的参与,从而提高德育的水平和质量。党团组织、政府应该在规章制度等方面进行调控,促进实现高校德育公平与效率的并举。

(三)提高学生在德育互动中的主观能动性

高校德育工作的受教者是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后者对未来的向往与憧憬远比洗脑式的灌输意识形态思想更有兴趣。特别是,当前“90后”群体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组成部分,与“80后”、“70后”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社会环境的改变赋予了年轻的一代思想上更加多元化与个性化的特征,这些都必须引起德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德育工作者要紧密把握住新形势下的新特点、新规律,推进德育内容和方式的创新。提高学生在德育互动中的主观能动性,潜移默化,言传身教,以此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素养。

作者:沈晓月 单位:上海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