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德育论文(4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高校文明寝室建设德育研究
一、高校文明寝室建设背景与现状
浙江省从2012年始实施文明寝室建设工程,积极推进学生公寓和文明寝室标准化建设,通过各高校努力和省教育厅检查、验收,在服务设施、队伍建设、安全卫生、公寓文化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从当前高校学生公寓状况来看,仍存在许多问题:
(一)部分高校对公寓工作重视不足。高校公寓管理只是学校基础性工作,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更新慢,管理服务水平不高。
(二)寝室内违章电器屡禁不止,安全隐患长期存在。因新型电器层出不穷、网络购物方便,学生使用电饭煲、电水壶等大功率电器现象较多,且常会躲避检查时间。
(三)寝室卫生脏乱差情况整体有改进,但反弹、重复快。这与90后大学生卫生打扫、物品整理的习惯与能力密切相关,从寝室卫生脏乱情况反映出大学生的自由、随性、集体无意识等特征。
(四)学生在寝室打网游现象仍普遍,学习氛围不浓,文明礼仪意识淡薄。
二、生活德育及其与高校文明寝室建设的关系
(一)生活德育的概念。
生活德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利用和创设有价值的生活场景,以直接影响人的德性发展的教育活动,是以有价值的生活经验为起点,力求在生活情境中开展德育,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道德规则、感悟与建构德性。
(二)生活德育的原则。
生活德育的基本原则是体验性原则、幸福性原则、人文性原则。体验性原则强调教育管理者和学生对有价值的生活内容的感悟、体验;幸福性原则强调教育管理者和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感悟、对个性化幸福的不断追求;人文性原则强调教育管理者应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主体人格,积极创设宽松、温情、诗意、人道、便于生活叙事、便于沟通交流的人文环境。从德育角度看,加强文明寝室建设其实也就是在强调德育生活化;强化生活德育,就是进一步教育大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共处、学会高雅等。生活德育视角下的高校文明寝室建设,更强调以人为本,充分引导大学生主体参与、体验,不断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生活德育视角下文明寝室建设长效机制形成途径
(一)在思想上,学校上下、各二级学院与职能部门要重视文明寝室建设工作。因学生三分之二时间是在寝室度过的,寝室生活、学习与课堂学习、专业学习关系密切,学生安全事故、卫生问题、心理问题、人际矛盾多发生在寝室,寝室工作属基础性工作,基础不牢,文明难继,人才培养质量势必大打折扣。
(二)在理念上,确立生活德育论,将生活德育化,将德育生活化,将公寓生活和文明寝室建设作为提升大学生文明情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重要平台,作为支撑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在服务上,充分体现以生为本、人性化服务理念,不断完善与更新生活设施设备,不断创设与时展相适应的物质环境,如空调、热水、开水配置完善,建设洗衣房、晒衣被处、学习休闲吧、学生厨房等。
(四)在互联网思维运用上,开发、建立、完善公寓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包括寓情通报、设施报修、安全提醒、寝室星级申报、水电费交付等等,甚至可以开发微信平台的公寓服务和手机公寓服务APP。
(五)在管理队伍建设上,加强管理人员对公寓管理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风险意识。一是坚持辅导员入住学生公寓制度;二是充分发挥公寓学生干部参与作用
;三是要提升宿管人员的服务水平。
(六)在管理措施上,坚持公寓管理制度、星级寝室和文明寝室评比制度,坚持寝室表现情况与学生评奖评优挂钩,在具体方法上要坚持“三严三勤”,即严标准、严检查、严落实;勤指导、勤督查、勤研判。
(七)在公寓文化建设上,一是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介和宣传板报做好公寓工作正能量的传播工作;二是积极开展特色寝室建设活动,如党员示范寝室、温馨小屋、学习型寝室等评比活动;三是开展公寓“我爱我家”征文比赛、趣味运动会、厨艺大比拼、化妆比赛、文明上网和安全用电签名等文化活动。
作者:皇甫贤昌 单位:宁波大红鹰学院
第二篇:中国传统教化思想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一、概念与特点
明晰中国传统教化思想的概念和特点,在理论上可为我们研究其思想和方法夯实基础,在实践上为德育工作方法的创设、运用、创新提供指南和有益借鉴。
(一)概念
中国传统教化思想起源于先秦时期,成熟于汉唐时期,并在宋明时期得到了新的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教化”简单说就是教育和感化,是人类的一种实践智慧。中国早在古代社会就形成了通过推行教化来调节人际关系、改善社会风俗、维护统治秩序的传统。在古代汉语中,教从“支”,以手持杖或持鞭,化从“匕”,取二人相倒背之形,意为变化。《说文解字》释“教”为“上所施,下所效也”,其本身也包含了教学相长之意;释“化”为“教行也”,有感化、效化、变化、潜移默化之意。中国传统教化与德行、风俗、礼仪联系紧密,它是一种上施下效的教育活动。对统治阶级而言,它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有关思想政治和道德观念的教育;对民众而言,它是一种学习模仿和感化熏陶,是观念行为、风俗习惯的养成过程。“教”与“化”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并统一于教化的过程之中。其最具代表性的政治目标就是“尊礼守法”“化民成俗”,促使民间风俗淳厚,和睦有序,使社会成员融入政教伦理之中,建立清明和稳定的社会秩序。在当代社会,教化仍是与德育紧密相关的概念,有教育感化之意。它侧重于利用环境、文化对人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与熏陶,注重对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引导和对人们心理情感的陶冶,以及对社会不良风气的禁防,其目标是塑造人的情操、德性与品格,进而使人们用当前社会政治和道德方面的标准自觉指导实践。它与教育的区别在于教育强调的是对人的全面培育,而教化突出的是政治和道德方面的教育和感化,强调的是从外至内的化和实现从内至外的行,也就是强调通过教育者的言行承载教育内容,进而感化和训化教育对象。
(二)特点
中国几千年来逐步形成的教化理念、方法、途径、效果等共同构成了我国传统教化思想的内容,其主要特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理解。中国传统教化思想的职能是德育。中国向来很重视“教化”的德育功能,致力于培养人们的礼义廉耻观念,提高道德水平和个人修养,以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汉代的教化开始超出了先秦道德教育的界限,突破了先秦多半在私学里进行的状况,而是有目的地通过官学把教化和巩固统治联系起来,让德育成为教化的一个根本职能,德育也从此被赋予了政治性内涵,并进入了政治家的视野。中国传统教化思想的途径是上施下效。“上施”的主体是有一定地位、资格、素质优势的君主、士大夫、族长、家长等管理者或教育者,施行的是思想、观念、文化、习俗等方面的言传身教。“下效”的主体是民众,即是民众在各种教导和环境的熏陶影响下通过效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因此,“教化”理论的主张不只是针对百姓,还针对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及其官吏。它一方面要求统治者要以教化民,另一方面也要求他们能够以自身的德行教化百姓。中国传统教化思想的核心是“内圣外王”。“内圣”指的是人对内修身以成圣,“外王”指的是对外治世以为王。“内圣外王”强调济世以修身为前提和基础,修身又以济世为目标,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反映了传统教化思想中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中国传统教化思想把个体的自省与修身作为实现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和前提,实现了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指明了理想人格的实现途径,有效地解决了中国古代分散的小农经济发展与封建社会要求集权统一的矛盾,具有典型的道德和政治教育功能。
二、主要方法
中国传统教化综合运用政教风化、教育感化、环境影响等有形和无形的手段,通过官府训导、学校教育、谕俗乡约、族训家规、文学作品和宣扬礼教等形式,以及立功德碑、树牌坊、传播通俗读物等多种措施,将政治思想和伦理规范在社会中推行。这些方法既注重向人们正面灌输道理,又注重结合日常活动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笃行。
(一)举国家之教,灌输思想、教化礼仪
统治阶级凭借政治权威和相应的体制机制保障,利用中央官学、地方官学以及书院、私塾等私学向社会大众灌输思想道德观念,培养“知书达礼”的封建士大夫。统治者极力推崇四书五经,并将其作为科举选拔人才的教科书,引导人们熟记于心、约束言行。通过编印《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增广贤文》《二十四孝图》等读物,以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和喜闻乐见的故事来传播儒家道德思想,普及主导价值观。同时,统治者对人们的生活、学习、社交礼仪约束严明,礼仪教化在维护等级制度、教化民众、凝聚宗族、调节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统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积极促进了中华民族尊老观念、家庭观念和亲情观念的形成。
(二)兴宗社之教,强化乡约、化民成俗
一方面,统治阶级通过制定乡约民规、设立地方保障实施机构,由乡族所认可的“能率众者”负责施教,通过加官晋爵、树立牌坊、修建祠堂等形式宣扬、表彰典型人物,巩固和强化相应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支持各姓宗族制定族规,将敦人伦、笃宗教、课子弟、正闺门、慎交游、勤职业、崇节俭、忍小忿、恤贫苦、睦乡邻等内容纳入其中,强制实行儒家尊礼奉孝的伦理道德。另一方面,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许多与生产劳动、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礼俗逐步形成,并在民间流传、普及,成为人们广泛接受和遵守的民俗。这种建立在社区、宗族的血缘关系、社会关系基础之上的宗社之教,产生了极大的道德约束与制约力量,对古代民间的思想道德教育、良好民风的形成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倡家长之教,身范感化、践履笃行
在封建社会“家国同构”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统治阶级宣扬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君主是大家长,长兄如父。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具有决定性的权威,要求臣民对君主、晚辈对长辈不仅要在理性上绝对服从,而且还要在感性上完全认同。君主、族长、父兄长辈等“家长”要知行合一、言行一致,注重每日“三省吾身”,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加强道德训练,通过自身践履笃行和言传身教,训导子女、后辈的德行。因此,中国古代社会对统治者提出了“圣人”的理想品格,希望其能全德、全智、全功;要求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也”“诲人不倦”,并要以自己博学的知识、高尚的品格教育学生、感化学生。
三、当代启示
中国传统教化思想虽然受当时意识形态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就其作为教育与感化人们,提高全民道德素质,维护社会稳定的方法而言,对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组织机构、施教理念、方式方法以及教职工的身教示范和学生的践履笃行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启示。
(一)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构建大德育工作格局
传统教化充分发挥了学校、社会、家庭的合力,强化了思想道德教育效果,且三者在教化过程中各有侧重,相互促进,使教育与感化的综合效力得以发挥。高校应深刻认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要求,按照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的要求,建立健全德育工作机制体制,将全员育人要求落实到学校每个教职工的岗位职责中,充分发挥教书、管理、服务的育人功能,形成“德育工作人人有责”的工作格局。加强专兼职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师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与德育工作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发挥党校、团校和各种学习小组的作用,调动师生参与德育工作的积极性。加强对各种学生会(含研究生会)和学生社团组织的领导与管理,充分发挥其自我教育、管理、服务与约束的作用。
(二)树立人本教育理念,提高德育工作针对性
传统教化倡导儒家文化的“仁”,重视人的价值,讲求“恕道”,提倡“仁者爱人”“民为邦本”的人本思想。在当前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新形势下开展德育工作更需以人为本。首先,要强化平等沟通、以情入理的理念。更多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情感心理,把社会和国家对人才的共性要求融入学生的个性发展之中,使学生既有履行职责的共同素质要求,又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创新能力。其次,要确立尊重差异、开放包容的理念。提供不同专业学生相互交流学习的成长环境,帮助学生培养用不同视角看待事物和用不同方式思考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相互包容、全面发展和思维创新。再次,要强化知行互动,以行为本的理念。构建科学的德育评价机制,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以操行表现为道德评价的最终标准,积极引导学生在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的基础上,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
(三)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增强德育工作吸引力
传统教化既注重显性的“教”,建立严密的教化系统,又重视隐性的“化”,通过风俗习惯、礼仪规范、榜样示范等进行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的引导与潜移默化,使二者相互补充。其方式方法为高校德育工作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切实解决学生在成长中的思想、道德和心理上的困惑提供了参考。首先,要寓教育于生活,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是“大家”,班级、宿舍是“小家”,抓好“家风”建设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长远影响,因此要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和班级、宿舍文化,探索环境育人的有效举措,使学生受到良好熏陶。其次,要建立公平公正的制度,发挥制度的教化作用。建立健全相关奖惩制度,通过制度环境的创设与熏染,促进“知德”与“行德”的“知行统一”,培养学生的选择意识与责任意识。同时,继续通过校报院刊、校园网络等媒介做好优秀传统文化和身边典型的弘扬和宣传;发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优势,以直观、便捷的形式传递社会正能量。
(四)引导教职工重视德育,发挥身教示范作用
中国古代教化思想提倡言教身范,重视教育者通过“以身作则”发挥其表率作用和榜样力量。孔子明确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心智健康、行为习惯和道德品德都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因此,教师除必备的业务素质外,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在为学为人、敬业奉献等方面做好表率,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基层党组织要督促和引导教师正确处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关系,促使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德育工作;引导每个教职员工都以培养和服务学生为荣,着力解决学生生活、学习和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悉心的指导,以良好的师德师风感召和熏陶学生。
(五)倡导学生践履笃行,确保德育工作实效
传统教化不只要求将一定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通过各种形式有效地传递给个体,更要求促进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高校德育工作同样需要“化”和“行”,需要学生入心入脑、真学真用。这要求学生既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自身法制观念、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修养;又要明是非、知荣辱、辨善恶,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赵庆先 单位:北京交通大学政策研究室
第三篇:高校学生德育工作浅析
一、高校学生德育工作中贯彻法治精神的必要性
1、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的需要
这就要求在高校学生德育工作中要做到规范管理,真正做到实施依法治教、依法治学、依法治校。学生德育工作是以德治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学生德育工作置于依法治校的大背景下,当然要在法治化理念的指导下规范地进行德育工作,这是素质教育在新形势下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的更深层次要求。建设法治国家,培养法治人才和守法公民在现代法制教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把法治思想运用到学生德育工作中形成健全完备的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学生严格照章自觉维护校规校纪,使得学生德育工作彰显浓浓的法治色彩,这就在无形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学生在日常普通的生活和学习中就能够逐渐养成学法、守法、用法和护法的良好习惯,使得高校学生德育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改变学生德育工作面临困惑的需要
现代高校学生特别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基本情况发生了变化,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于农村,又多是“90”后,他们的自我意识很强。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通过学校自主招生或来自高考最后一批录取的学生,他们的文化基础普遍较差,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较弱,同时,他们经常接触如影视、网络等各种大众传媒,再加上他们认识上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等。所有这些,都给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难度。为了改变在学生德育工作面临的复杂的、不确定的困惑,仅靠传统的灌输式的思想教育方式,并不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将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这就要求在学生德育工作中运用法治理念,把社会公德和法律基础融汇到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中、融汇到自己独具特色的校本教材中,或在校园的宣传栏、校报上宣传法律与道德知识,把空洞、抽象的理论、概念变为具体、有形、学生易于接受的实体,使高校德育工作更加顺畅的进行。
3、学生与高校之间角色定位变化的需要
新形势下,我国高校改革已经进入全新的阶段,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工作不断推进和深入,学生与高校之间的关系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对高校学生德育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传统学生德育工作中,学校与学生之间是一种教与被教、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从法律角度来讲是一种纵向的行政法律关系,因此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一种被动的灌输式或家长式的教育,必然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不再仅仅是单纯的纵向行政关系,而是具有民事法律关系,因此在法治视野下开展高校德育工作就必须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他们的主体地位,多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这就要求高校用系统的整体的思维对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整合问题作综合的、动态的思考和改革。“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二者缺一不可。“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是党和国家在新世纪新阶段深刻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要求提出的治国方略,有着深遂的思想内涵,在理论上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基本方略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这一德法并重的思想也表现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中,表现在高校学生德育工作中,必须要在以德治国思想的指导下,通过依法治校把学生权利放在第一位,进而探索学生德育工作的新思路。
二、高校学生德育工作贯彻法治精神的新思路
把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置于依法治校的大背景下是高校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标志,是新时期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必须在坚持依法治校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要依法制定相应的制度,而且还必须不断完善学校对学生的道德考评机制和体系,培养合格人才,保障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健康的发展。
1、高校德育工作者提高依法治校的思想认识
高校德育工作者能否树立明确的法治观念,能否认清把学生德育工作置于依法治校大背景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是高校学生德育工作能否法治化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高校德育工作者要牢固树立依法办事、尊重学校章程、法律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建立公正合法、系统完善的制度与程序,保证学校的办学宗旨、教育活动与制度规范符合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然而一些官本位思想严重的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对学生德育考评时缺乏公开化、民主化,根本无法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同时不够重视学生应享有的权利,过分强调他们应尽的义务,大大缩小了他们行使权利的空间。这就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做到模范守法,依法用权,坚持正当程序原则,使高校德育工作在依法治校的背景下从无序到有序,从随意性走向标准化,从经验走向科学、民主,从而最终实现现代化、法治化。
2、高校学生要增强自己的维权意识
衡量大学生德育工作的一个标准就是学生是否能做到守法、用法、护法。高校的法治与德治是相辅相成的,要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就要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作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核心,在做好“三进”工作的同时,必须做好思想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等工作,同时根据“两课”的特点组织各种形式的讲座和报告会,不断延伸和深化法制教育的内容,使广大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的同时,对法制教育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进而增强其维权意识。高校学生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力时,也存在着有法不依的现象,比如,经常有学生由于学校设施质量问题而受伤,校门管理不严致使校外人员进入学校对学生造成伤害,学生的著作权、财产权,肖像权受到侵犯等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法治角度讲,学生尚未树立法治观念,对法律不熟悉,缺乏维权意识等。从德治角度来看,我国高校目前的德育工作机制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其他工作相比,德育工作往往被忽视,仅仅停留在重说轻做的形式上,其强大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使得受教育者在学校中的“机会平等”难以实现。这就要求高校在治校的过程中把法治与德治结合起来,法治是道德的坚强后盾,当道德劝导和说服无效的情况下,法治则以维护社会公正、正义和人权的姿态对道德规范以有力的支持和维护。高校要充分发挥法治和德治的各自优势,使法治和德治相互结合,相互依托。
三、总结
总之,在法治视野下开展大学生德育工作,探索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新思路对高校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有力的协调作用和坚实的保障作用,对全面提高高校学生道德素养,培养他们的守法意识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强有力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作者:汪鹤 桂水淼 单位: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生态德育研究
一、高校生态德育的解读
关于生态问题的研究,从德国的生物学家海克尔1869年最早提出生态学,迄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生态问题的日益凸出,有关生态的理论研究也不断丰富,研究者进一步把生态环境与教育联系起来,1976年美国学者劳伦斯•克雷明提出教育生态学这一概念,此后,对二者的研究日益发展。我国首次提出“生态教育”这一概念的是在1998年,是由刘惊铎、王磊在《教育评论》中提出的。此外,随着生态问题的不断出现,还呈现出对生态学的研究日益跨学科性,生态学不断与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交叉在一起,生态道德、生态德育、生态政治、生态行政等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生态道德是从生态的角度来思考道德,是针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结合当下社会转型时期我们国家面临的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而提出的新型的道德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顺利实现,需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相应地,生态问题的解决除了靠法治方式来解决外,还要发挥道德的辅助作用,当然还要依靠相应的科技、行政等手段,这样生态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生态德育不同于生态道德,生态道德强调的是一种规则、标准,而生态德育则是以生态道德为标准而进行的一种活动,生态德育是把生态道德与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以生态道德为教育内容的活动。如果说以往的德育是“人际德育”,解决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那么我们这里所强调的生态德育就是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生态德育突破了人际德育的局限,把德育所涉及的范围从人与人的关系拓展到整个生态系统中。对于生态德育的概念,目前来说,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本文参考刘惊铎和王磊两人提出的生态德育概念,“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引导受教育者在生态活动中遵循生态道德行为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品质”。高校是教育的基地,高校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我们坚持科技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就是要大力发展教育,为国家现代化培育出高素质、高技术含量的新型人才,为此,把生态道德融入到教育中,把高校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的基地,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生态德育,是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发展生态文明和生态德育顺利展开的必然选择。
二、高校生态德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构建和谐社会党的十八大报告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看成是兴国之魂,看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决定力量。并非常明确地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次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即是从国家层面的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即是从社会层面的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从个人层面的倡导。这24个字是新时期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简要核心的概括,使核心价值观的目标更加具体深刻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践行提供了基本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培育与构建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中国梦的实现,能够引领社会思潮、凝聚全社会力量,有力地应对了西方价值观的冲击和挑战,切实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有效应对西方的文化渗透。高校生态德育,是结合时代背景,拓展了德育的范围,丰富了德育的内容,是对以往德育的新发展,代表了新时期德育的发展方向。高校大学生是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较高素质、较高层次的人才,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是我国社会培养与输出优秀、合格人才的重要举措,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有效途径、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然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文明”、“和谐”、“生态”等价值目标,因此,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生态德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高校生态德育凸显了文明的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提出了的文明的倡导,把文明作为一种社会主义追求的价值目标。“文明”一词一方面是指人类创造的包括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在内的一切财富的总和,尤其指精神文明。另一方面也指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到较高级阶段所显示出来的状态。从文明的含义看,精神文明是指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过程中取得的一切精神方面的成果总和,它主要由两方面组成: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为此,精神文明建设既要求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又需要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生态德育是生态和德育两者的结合,内在地包含了精神文明的内容,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从文明的涉及范围看,文明不仅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还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道德教育正是对以往只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德育的升华,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引入到道德教育中,体现了文明的真正内涵和时代精神。因此,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生态德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文明追求的要求。
(二)高校生态德育彰显了和谐的理念
从古至今,和谐社会一直是我国无数人心中所追求的理想状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我国的战略目标,这就为把这种理想状态变为现实提供了可能性。新时期党的十八大再一次强调了“和谐”,并从国家层面把“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重要内容提出来。党提出的和谐,不仅要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谐,还要求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缺乏人与自然的和谐就不是真正意义的和谐。党和国家还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一切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六大基本特征之一。在高校进行生态道德教育,遵循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这一基本准则,体现了对待自然应有的正确态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高校生态德育迎合了公正的诉求
公正是一种道德要求和品质,生态本身不具有公正,生态公正是从生态的角度来看待公正问题的一种综合性的观念和学说,它是在处理生态问题时,采取有关的公正理论对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进行调解。它主要由两方面组成:代内公正和代际公正。代内公正主要是指处于同时代的当代人之间的公正,这种公正主要体现在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对各种资源的使用上权利与机会等利益的均等。代际公正主要指当代人与下一代人之间的公正,强调的是当代人不能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牺牲下一代人的利益,当代人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遵循适度原则,处理好当代人与后代人、眼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利益关系。党的十八大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遵循公正的要求,在高校进行生态德育,迎合了公正的诉求,体现了对待生态问题的正确态度,要从公正的视角看待生态问题,既要处理好当代人与当代人之间的利益,又要同时照顾到后代人的利益,调解好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利益,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三、高校开展生态德育的对策
高校在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任然存在着问题,如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中存在着生态道德意识薄弱、重理论,轻实践的理论与实践脱轨、忽视师生的共同作用等。研究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对高校生态道德教育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更好的对症下药,指明高校生态德育的出路,促使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得以有效开展。
(一)高校开展生态德育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淡薄
生态道德、生态德育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生态道德意识薄弱,也会影响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成功。思想决定行动,理论指导实践,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生态道德理论的丰富,为了使生态道德教育在高校取得预期目的,有必要提升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增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丰富其生态道德情感,最终,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引导大学生积极加入到生态道德的实践活动中。
2.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轨
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学校教育中存在着严重的重考试、重理论知识,忽视实践的问题。面对升学的压力,一方面,学校在教育中比较重视学生的应试能力,把学生培养成真正为了考试而考试的人,使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而往往忽视学生的德育发展;另一方面,学生自身为了应付考试,只注意死记硬背,而不断懂的灵活应用,即使学了生态道德理论也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不重视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外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使知与行出现分离,理论与实践脱轨,最终使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不能实现。
3.生态道德教育中忽视师生的共同作用
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一方面,学校师资队伍存在着参差不齐,一些教育者自身可能生态道德知识欠缺,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时,理论知识匮乏,专业素养不足,会影响教师在生态道德教育中引导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在生态道德教育中可能存在着教师只重视理论灌输,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种僵化的教育方式会使学生主体性丧失,学习变得被动,缺乏主动性,影响生态德育的效果。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必须既重视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又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高校开展生态德育的有效途径
1.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生态德育意识与树立正确生态道德观
为了使生态道德教育能够顺利进行,首先必须提升高校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摈弃传统的以征服自然,向自然宣战的“人类中心主义”理念,代之以人与自然友好和谐相处的新的理念,如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的消费理念,进行绿色消费。内化生态道德理念,丰富生态道德情感,强化生态道德意志,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发挥其价值引领作用,提高自身的生态道德能力与素质,最后勇于将生态道德外化为自己的外在表现,积极投身于社会活动中。
2.遵循教育规律,生态德育目标设定层次化
人们认识新事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由于处于不同的年龄段,理解能力的强弱,人们的道德水平呈现出层次性,这样,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要遵循教育规律,生态道德教育目标的设定一定要遵守教育规律,把生态德育目标层次化,有重点,分层次,降低生态道德教育的复杂度。此外,也应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方式、实现都要相应地体现出层次性。
3.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合力作用
家庭是人们的第一个教育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从小所受到的教育可能会影响其一生,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校是孩子从非正规的教育走向正规教育的地方,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比较深刻,学校就是是一个小社会。人总是要最终走向社会的,社会是一个大熔炉,是检验孩子的试金石。生态道德教育得顺利开展,必须要同时依靠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合力作用,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教育氛围,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发挥党员的先进带头作用,塑造生态道德教育的榜样人物,丰富生态德育教育内容,创新宣传形式,开展各种有利于生道德教育的活动,如以生态德育为主体的讲座、读书会、报告、征文等。还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在家庭、学校以及全社会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生态道德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态幸福感。
4.生态德育的实现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依靠教师的引导作用
一方面,大学生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的主体,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主体意识,在生态道德教育中不断自我教育、自我陶冶,自我升华。“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只有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其进行自我教育,学会把有关的生态道德意识进行内化,才能使生态德育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教育不光有教育的客体即学生,还要有教育的主体———教育者。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监督者,是文化的传播者,也是学生人格培养的塑造者。在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教育者的领导、组织、监督等作用,使学生在其引导下塑造成有着较高水平的生态道德者,从而达到真正的生态道德教育目的。
作者:李苗苗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