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德育教学分析(4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大中小学德育衔接中的阶段性问题
1.管理衔接缺乏阶段性。
大中小学在德育管理衔接的过程中,尽管在逐渐深化,但依旧是以三好、四有、五热爱、遵纪守法及行为规范为中心思想在进行。理论和实践水平没有明显的台阶划分,对各阶段德育主体的身心特征过于忽视。所以,在德育主体的管理方面的科学衔接不够系统,或者总是以一套管理条例对各个阶段的德育主体同时实施,使得德育管理方面的衔接紊乱无章序。小学德育大纲认为,培养学生最原始的情感和优秀的德性,严守相关规范和塑造优雅行为,形成优秀的气质人格和爽朗的脾性,坚守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这些都是将来把他们培养成为在理想、道德、文化、纪律上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做好该有的前期准备。中学德育大纲规定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遵纪守法的公民。对比而看这两者的德育严重缺乏层层递进的衔接。中学德育能激发每位学生开始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点点地增强自己的悟性,最后挑选一部分尖子生在未来作为重点培养的共产主义者,这明显是阶段颠倒,这本该是大学阶段该培养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规定现阶段党的指导思想及指导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意识理论性太强,实践性不够,空洞没有根据,更容易把德育主体引入错误的轨道。把他们培养成为在理想、道德、文化、纪律上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这与小学的德育既重复又小儿化。德育管理是对德育活动进行的具体规范,是对德育工作质与量的规定。由上述可以看出,目前对我国大中小学的德育管理缺乏阶段性,衔接也不到位,对各个阶段学生的管理目标不明确。
2.评价衔接缺乏阶段性。
德育评价是对德育结果的评估与价值性判断。小学生处于儿童期,是行为养成的基础阶段,然而目前小学的德育内容,除了开设一些抽象的不被重视的到期中、期末考试时还被语数外等学科霸占的思想品德等理论课之外,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活动课,所以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上述所学的德育理论课的具体内涵以及怎样与实际行动相结合。处于初中阶段的德育主体正值发育期,很容易有逆反心理,部分学生的自我控制力极差。现今初中阶段的意识仅仅存在于累计知识的层次上,对德育具体情境的设置极其不够,实践的落实严重滞后于理论的更新。踏入大学校门的学生对学习、生活、择业、做人等方面渐渐的开始有了自己的正主意,但在德育中的指导未能匹及其中所出现的矛盾,导致学生在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道路上崎岖潦倒。通过以上大中小学的德育现状来看,出现了严重的重复倒挂现象,缺乏衔接性,较为死板。导致最终德育的结果有所偏移,在对德育进行评价时也就脱离了应有的轨迹,严重影响德育效果的有效呈现。
3.方法衔接缺乏阶段性。
德育方法是指实现德育教育要求采用的途径和手段。现在我国对于德育方法的实施集中表现在,充分利用所有的环境条件,在学与教,管与理,服与务方面均得以落实,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纠正养风、混风的风气,加强校内、校外的力量,形成一张密切的网,把落实德育的行动延及家庭社会中。但却冷落了对阶段的划分,而是统一进行教育,完成度与效率合格线严重不搭边,所以对体系的衔接无从涉及。因为个人素养的形成和熏陶是一个多维度相排斥与相吸附的过程,所以德育方法的制定也要以此为依据,通过多方面体现出来。然而现今在教育进行时,小儿化与成人化没有明确的分界线,未触及到上述特征,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承受力相违背,显得僵化、零散,不成线,不成面。
二、大中小学德育衔接中阶段性问题的解决对策
1.科学管理,增强各阶段的衔接性。
德育环境是学生德性人格成长的“生态园”,是学生社会习得的“操练场”,更是实现各阶段德育目标的“软实力”。不管是在学校、家庭,还是在社会中,德育的关键点不能遵照任何价值标准来塑造学生的品德,给他们乱贴标签,而是要以科学规划来设立塑造学生品性的纲纲目目,来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激发学生的正当行举。在当今这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创建科学的大中小学的德育管理条例甚是重要。教育者更多的应强调以把关心他人和学会尊重作为依据,把人们的生活情感、德育动机以及善解人意的品质作为前提,让不同生活环境下长大、不同知识背景下成长的主体以标准的社会准则和自己适合的形式去接受德性教育,塑造成高尚的道德感受力、判断是非力、科学选择力并能快乐自然地融入社会的合格人才。对于德育主体来说,他们有自己的理解理念,所以可以通过加强理论方面的教育引导他们,再者给已成年的学生合理的社会实践的时间与机会,让他们感受学校与社会的差别,做好走出校园的准备,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推进受教主体的政治意识、思想水平、科学规划标准、文化知识和心理素质全面发展。
2.有效评价,制定合理的评价机制。
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隐形工程,在一定社会环境下,德育拥有附属性,它以理论为指导,以完善认知、提高品行为目标,织就出一张相激励而连续走向平衡的衔接网,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建立起完善的德育常识,使得生活德育化。教育工作者应密切、及时的关注国家出台的相关纲要中关于教育方面的内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德育教育评价机制。各个阶段德育主体道德发展的水平对德育评价的设置也起到一定的相关作用,所以德育评价应是来自日常生活中道德实践的真问题,而不是想当然的假问题,它是对人生事务问题的提炼和总结。再者、不分阶段的对德育评价的无限拔高,把高层次或者低层次的道德境界教育作为统一的评价水平,要求人人为尧舜或者使得大多数孩子都变为道德境界的低民都是不科学的。这就需要对各个阶段制定泾渭分明的德育评价机制,培养符合当代社会的与人才。
3.落实措施,探索符合受教者身心特征的德育方法。
各年龄阶段德育主体的特点是相互牵连的,所以,务必要加强各受教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任何个体的身体、心理的成长都有一个成熟的关键期,并且存在不平衡性。在此过程中,对每个方面的培训均可取得一定的进步,且充分开发了个体在某一块的潜能。因此,教育教学人员一定要掌控每一个体的关键期,合理进行施教,以求用最少、最省时的力气荣获至上的成就。运用科学的实施方法,探究学生的优缺点,发扬优点,救济缺点,增强学生的成长信心和自我进步的觉悟。根据每一个体的个别差异性,对症施教,因材相对,定要尊重他们的异他性,最大程度的发展每一位受教者,积极向前地探究高效的培养措施。
三、结语
综上所述,正视目前我国大中小学在德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既要完善现代化德育衔接体系,加强大中小学各阶段之间的衔接,又要充分考虑到层次性问题,区分对待大、中小学各阶段的德育范畴,各有侧重,形成较为完善的德育衔接体系。必须以多、精、准作为考评准则,还必须合理巧夺天工地加入一些先天的素养基础作考评规范,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
作者:吕文华 苑璞 单位:东北石油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第二篇:小学美术教育德育渗透
一、认识:内在关联,同生共建
美术学科本身具备多方面的社会反映功能和体现社会的作用,具有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和丰富的德育内涵。其一,美术课中孕含着丰富的德育载体,有着其他学科所没有的优势和关连性。鲁迅曾说“:美术可以辅佐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于道德不尽符,然其立足于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以辅道德以为治。”也就是说美术除专业教育功能外,其功能更多地表现在对“道德”“、修养”的辅助方面。其二,从美术作品的角度来看,有些作品立意鲜明,具有明确的倾向性,有些作品纯是自然风光、生活中的无生命事物,但也寓含着作者的思想境界。清代文人画家郑板桥最擅长画竹子,他遵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实践方式,熔铸自己的主观感情,确立画意,笔下“萧萧竹”、“人间疾苦声”、“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笔一画间所流露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着实感人,集中体现着作者的思想情感、人生价值观。
二、实践:拓展延伸,情境实践
1.借题发挥、拓展内涵中引申德育。
美术教学过程中,在注重学生美术素质提高的同时,教师应积极挖掘,适时引入,以达到美术修养与思想修养双向提高。如五年级的《邮票的设计》一课,尝试设置这样几个问题:(1)邮票是怎么产生的?(2)世界上第一张邮票叫什么?哪一年发行?(3)中国的第一张邮票是什么?并要求学生收集一张邮票,观察一下邮票有什么特点?让学生根据平时积累讲述一下邮票诞生的故事。讲的同学有声有色,听的同学津津有味,在很自然的教学过程中提升了教育的层次。
2.在设置情境、解决困惑中感悟德理。
教学情境的恰当设置,可有力地助推教学目标的实现。如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爱护环境的意识,在课中,让学生欣赏一个flash动画《盛夏的果实》。短片描述了一个小孩曾经帮助过一只小鹿,并和小鹿有了很深的感情;小孩长大了,引来一个商人伐木建场,把家乡的树木都砍掉,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使小鹿无家可归。正当他数着赚来的钞票时,那个商人正用猎枪射杀了小鹿。男孩抱住受伤的小鹿,泪流满面,后悔不已。看到这里,很多学生都流泪了,但个别学生居然咯咯地笑了。针对这种情况,我课下分别找到那几个学生,了解他们“笑”的原因。我问他们,你们用心看了吗?他们都摇摇头。我又再次让他们欣赏,这次,他们没有笑,其中还有一名学生眼里含着泪花……有个学生还愤恨地说:“那个商人实在是太可恶了!”在教学中通过变换不同的教学方式,发掘教材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内涵,不放过任何一次德育渗透机会,就会产生“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3.在以小见大、聚微成巨中培育德行。
工艺课在教材中占了很大的比例,这里就包含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如何进行学生珍惜使用材料的节俭教育?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手工制作时,不懂得节约;引导学生废物利用,变废为宝,让他们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就应该成为工艺课的主题。如三年级的《变垃圾为宝》一课,通过制作环节技巧引导、材料拼接利用、适时组织评比讨论,学生不仅增强了环保意识,学会了废物利用,也在动手操作中培养了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4.在追忆过去、展望未来中坚定德操。
美术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最大不同点就是它特别强调趋异性思维,强调个性的保护与发展,强调学生对同一事物观察之后产生的不同的绘画表现和创造。“五年的小学学习即将过去了,在这五年里,同学们一定有许多开心而难以忘记的事,能讲给老师和同学们听吗?”这是一堂《美好的童年》的美术课的导入。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纷纷举手,讲述自己记忆中最难忘的事……通过在绘画前精心的导语设计,让学生找到了美的意境。接下去,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用画笔描绘了……又如教学《菊花》一课时,利用《礼记》“季秋之月,鞠有黄华”的记载,教育学生古代诗人常把菊花比作有骨气的人,是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激发学生热爱中国画,学习菊花志气凌人的好品格,并自觉转化为内在的动力,领悟出做人的道理。
三、思考:自然质朴,浑然天成
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是贴标签式的移植,必须是应时应景的交融渗透,必须把握时机、艺术渗透,做到自然质朴、浑然天成。
1.用美的教育行为营造美的课堂氛围。
美术教师要对所从事的工作充满热情,对学生充满热爱,用一颗善于发现美的童心,跟学生一起去寻找发现生活中的点滴美丽、课堂上的点滴成长,共同创造美的作品。如教学《家乡的历史和发展》一课,我充分依托郊游、写生等户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形象的空间,面对一池水、一片云、一棵树、一缕炊烟、一条小径……不失时机地讲解其美的所在,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启发他们的认知,形成更多的情绪记忆和形象记忆,并基于此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讨论怎样发现和表现事物的美。根据这些具体的形象得到的信息,有的学生画了《我给家乡拍张照》,有的画了《明天会更好》,有的画了《手拉手心连心共建常熟》……在学生有了充分的构思基础上去创作,作品就生动诱人得多了。
2.用美的个人魅力感召学生对美的追求。
教师的人格魅力最核心的要素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当你如同信手拈来一般,将学生看似很难表达的一个艺术品两三下就可以有个大概的时候,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征服大片学生了。这时学生渴望通过你的教导学到这样的本领,这就有了吸引学生上好你的课的重要魅力了。观摩学习过程中,美术教师寥寥几笔勾勒一道风景,激起学生无比的惊叹和信服;美术教师精美的剪纸艺术或者变废为宝的美好创意,唤起学生无穷的探究欲望和创造乐趣……
3.用美的渗透追求润物无声的效果。
美术课是一堂美的教育、美的欣赏、美的创作课。技术的学习、德育的熏陶、两者合而为一的重生,也成为美术课的三重境界。如三年级《彩墨游戏》利用赏析法创设游戏来赏析名画,引导学生先欣赏艺术大师吴冠中早期江南水乡作品,再欣赏他的另一幅抽象画《吴家作坊》;由具象提升到抽象欣赏,不求形似,但求神似,再次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察分析作品的能力。最后让学生从优秀同龄人的作品中获得更多的启示,感受墨线在宣纸上变幻出的曼妙身姿,让他们浮想联翩。通过配乐诗朗诵欣赏,领略水乡常熟的风光美、意境美。由此既得到爱家乡的德育熏陶,又让创作水到渠成。教师在美术课堂带领学生欣赏美和创作美的过程中,随机渗透美的行为、美的思想的教育,无影无形,但又如影随形,用智慧的教育组织灵动的课堂,激励学生学习美术技能、感受创造快乐、陶冶思想情操。
作者:吴青艺 单位:江苏省常熟市虞园小学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学德育渗透
一、结合小学数学中的内容渗透德育
小学数学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德育教学内容,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国,数学成就显著。如:计算圆周率,汉朝时的张衡、魏晋时期的刘徽、南北朝的祖冲之等多位数学家,为之进行艰苦探索,得出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准确的圆周率。解放以来,数学家苏步青、华罗庚和陈景润等对人类数学发展的贡献,都是爱国教育的生动教材,以激励学生立志献身祖国建设事业,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态度。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用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和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感受祖国发展的时代脉搏,从而激发学生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热情。
二、不失时机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所揭示的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也是关于自然发展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在漫长的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积累了一整套数学的科学思维规律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这些规律和方法无不充满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恩格斯指出“数学是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连初等数学也充满着矛盾。”如数学概念中的正数与负数、常量与变量等,都表现对立的形式,又各以它的对立而存在,在数学中要揭示这一关系。正因为数学中充满着辩证法,教师应不失时机地予以启示,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同时为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打好基础。
三、通过数学训练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数学知识本身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精确的数学语言。在我们平时的数学训练和实际应用中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来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例如学生常常会遇到一些难题,有些同学就会主动放弃,没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和毅力,这时要结合数学家成长的经历教育学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要有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坚强毅力。通过这些良好品质的培养,以后走入社会参加工作,才能对自己要求更高更严,才能把工作干得更好。
四、结语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有其必要性,我相信在教学中教师只要做有心人,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研究学生思想品德状况,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抓好德育渗透点,潜移默化,使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做到和谐统一,就可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作者:郭江红 单位:内蒙古托克托县五申镇第一小学
第四篇:中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思考
一、当前中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就目前而言,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在长期应试教育的背影下,教学质量是显性的效益,社会对基础教育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是教学质量,对学校评价的衡量尺度依然是升学率,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的现实。近年来,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强调的不少,但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评估与督查体系,督导流于形式,评价缺乏依据。在学校层面,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也普遍缺乏明确的工作的理念、科学的管理机制和有效的人员保障,教育的实效性与学生复杂多元的思想状态和层出不穷的心理问题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因学生个人品德和心理问题所次生的校园安全事件和师生矛盾也比较突出。在独生子女时代,学生心理发展正呈现着一种独特的群体特征,面对当前社会竞争压力增大、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的现状,社会主流价值观得到冲击,如何引导学生培育良好的心态、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得尤为必要。
二、正确把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孟子说,“心庄则体舒”,“尊德乐义,可以嚣嚣矣”。对青少年学生而言,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品质,才能准确理解、认同品德教育和道德教育,使德育产生内化功效。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校德育的目标构成,也是德育工作的基础。我们传统的德育方法以灌输和说教为主,过分强调社会对个人的政治、思想、行为规范的要求,这种方式显然是一厢情愿的,效果并不理想。只有转变德育观念,充分尊重学生在品德形成中的主体地位和内化作用,运用心理咨询、角色扮演、沟通分析等心理辅导方法,逐渐改变学生的认知行为,不断了解学生个性发展趋势,因势利导,才会减少思想工作的阻力,增强德育工作的效果。德育对心理健康教育也具有导向作用。德育的核心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就必然有什么样的思想和心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思潮呈现多元化态势,学生对主流社会价值观的接受程度、理解程度也存在很大差异。在这种大背景下,一些学生会以心理失衡的状态出现,而这些问题并不能简单归咎于心理问题,它往往与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等问题交织在一起。要帮助他们解决心理上的障碍,提高某一方面的心理素质,就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把他们的态度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因此,德育对心理健康教育会起到推动作用,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三、促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合
首先,要促进教育理念和方法的融合。德育工作要在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其身心发展特点,加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促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调动身心潜能,促进健康发展、全面发展。在德育方法中,也要注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改变过去那种单项灌输的教育模式,通过运用一些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使他们处于一种自觉自主的心理状态,让他们自己选择、判断、领悟和调适,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其次,要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一要整合教师资源。要通过校本培训,使每个教师掌握基本的德育工作方法和心理学常识,确保各学科教师既能胜任学科教学,胜任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其是班主任老师,要成为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力量,在班级管理与学生工作中自觉渗透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避免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两张皮”的现象。二是整合课程资源。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简单等同于几场体验活动和辅导报告,必须渗透到教育全过程和各方面。新课程实施以后,各科教材中都蕴藏不少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教学过程中也会经常出现有利于实施心理辅导和德育工作的教育情景,教师要细心挖掘、善加利用,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健康态度、积极情感和积极的价值观。
四、结语
总之,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二者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对学生来说,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培养健康心理的基础,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接受道德教育的前提。只有促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作者:陈振念 单位:甘肃省平凉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