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德育教育(共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生德育教育(共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学生德育教育(共3篇)

第一篇:大学生社交德育素质教育

一、微信对大学生社交行为的影响

(一)大学生使用微信的正面影响

2.借助微信能够构建和稳固人际关系。

另外,在调查中还发现有一半以上的大学生采用微信同好友联系,将近一半的大学生与陌生人的方式大多都是通过微信,超过十分之一的大学生每天都会使用微信与陌生人聊天,从时间和和空间的角度来说,微信打破了两者的界限,学生在聊天时,既能一对一,又能使用群聊功能进行一对多、多对多的聊天。

3.微信激发了大学生的创造性。

当今九零后的大学生还没有完全踏进社会,他们对周围的事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他们追求个性,希望被家人、朋友、老师所肯定和赞赏,坚持自己的观点。大学生能够通过微信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看待事物的观点,微信这个平台满足了大学生个性化的需求,由于这个分享平台的分享方式多样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分享方式,在这样一个轻松开放的交流平台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另外微信开放了公共账号平台,这个平台更让不少大学生有了自己的发挥空间、创业空间,五分之一的大学生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学生自己可以申请一个公共账号作为自己创业的宣传平台,这样的一个平台能够激发学生对创业的新想法、新思路,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多种可能。

4.微信让高校师生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沟通与交流是融洽师生关系的桥梁,通过沟通交流高校教师各方面的工作也会更顺利的开展,相对的,大学生也能更加配合教师的工作,积极发挥主体能动性。调查中显示超过一半的大学生愿意通过微信与教师交流,认为微信是两方进行更好交流的新型方式,只有少部分的大学生表示不同意让老师融入到他们的私人生活中。

(二)大学生使用微信的负面影响

1.大学生缺乏对不良信息的判断识别能力。

当今属于信息时代,信息的传递速度快,大学生对社交软件的依赖心理渐渐地减弱了他们对信息的判断能力,无法正确快速地辨别信息的真实性,学生通过微信这种社交软件,与陌生人聊天的机会加大,同时,大学生通过微信传递信息的同时,也能够接收到陌生人传递的不良信息。不良分子利用大学生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部分大学生在不能辨别信息真实性的情况下,传播不良信息。目前,微信中的不良信息尚未得到有效的监管。

2.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微信增大了大学生的交友圈,增多了大学生与他人交流的机会,由于微信功能的实用性,部分学生对其极其依赖,以致在上课期间还在不断刷朋友圈,看周围朋友的状态,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很多大学生通过微信与好友分享自己的生活照和生活中的真实信息,另外,部分学生喜欢点陌生好友分享的网络连接,这些行为为不法分子提供了进行诈骗的可能,调查显示有将近一半的大学生曾被陌生人骚扰,也有部分大学生通过微信被诈骗钱财。部分学生使用微信等社交软件后,大大降低了对他人的信任感,极少跟现实中的朋友交流,大多时候是通过微信软件。对微信的依赖感导致部分大学生手机不离手,即使在学习或者做其他事情时,都要时不时地拿起手机起来看,一脱离手机,心情就会变得极其低落。从数据来看,微信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有着消极的影响,影响了部分大学生的正常学习与生活。

3.微信致使大学生的交友圈存在潜在的威胁。

微信软件有“摇一摇”、“漂流瓶”、“附近的人”的功能,而且深受青少年的欢迎,相关数据表明,超过百分之六十的学生喜欢而且使用的频率高,五分之二大学生表示如果收到陌生人打招呼或加为好友的请求,一般情况下会同意对方的请求,超过百分之二十的学生会愿意与微信陌生好友会面,相互认识了解。虽然微信的功能可以扩大学生的朋友圈,但是同时为不法分子进行诈骗提供了渠道,严重威胁到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民众经常能在新闻报道上看到大学生使用微信而引发的犯罪案件,例如“浙江一‘高帅富’用微信约会强奸7名女大学生”,这起案件是嫌疑人通过微信的交友功能而达到目的的,嫌疑人运用微信加事主为好友,在聊天中渐渐地骗取事主的好感和信任后,将事主约至指定地点见面,伺机进行违法犯罪行为。可见,微信为大学生带来种种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盲目使用其交友功能,容易给自己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

二、微信对德育素质教育的影响

微信在被大学生广泛运用的过程当中,给他们的生活及交友带来很多好处的同时,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方式。

(一)微信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对于没有完全踏进社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对社会的看法主要是建立在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之上,间接地表达他们各自的需求,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融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中去,才能正确引导他们的思想,建立良好的价值观。微信软件在大学生中很普及,已成为大部分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通过微信与外界交流,了解外界,向周遭展现最真实的自我。在这些情况下表明微信也能让思想政治教育走进大学生生活成为一种可能,教育者能通过微信这个平台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朋友圈”了解学生们不同的个性与思想,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们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具有有效性。

(二)微信有利于创新学校的班级管理模式

相比中学、小学的班级概念,大学的班级概念与之有着较大的差异,是学校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根据学科与专业而将学生根据对应的人数规模创建起来的教育群体。有观点认为,在大学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班级存在,大多学生是以宿舍为单位进行活动,管理不当的班级,学生的形象如散沙一般,缺乏团结性。另外,由于大学班级的组织形式趋向多元化,在大学里并没有固定的教室,因此全班统一活动的机会比较少,而且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关的选修课程,很多时候不会一整班的同学一起上课。学生除了上课,还有自己感兴趣的社团活动和其他计划,班级里一旦组织统一活动,学生的时间比较难统一。通过微信软件,可以建立相应的班群,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及时进行交流,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同时,方便班集体的管理,有利于班级思想作风建设和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提高班级的凝聚力。

(三)微信引发的失范问题对传统道德和法制提出挑战

微信的普及,成为很多大学生在手机上的必备社交软件。微信特有的交友功能,能够结交到周围的陌生人,对于陌生人的好奇心,学生会乐意的与其聊天沟通,增大了学生与陌生人交流的主动性,同时也加大了不法分子违法犯罪的机会,引发了一系列通过微信进行犯罪的事件,高校的思想教育者们需要引起重视。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可以通过讲座、校园报刊加强对学生社交安全问题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微信等社交软件,帮助学生树立防骗防欺诈的意识,谨慎交友,避免盲目交友。

三、总结

微信在给大学生带来很多便利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安全存在一定负面影响,高校教育者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微信软件,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谨慎交友,防止上当受骗;适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素质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护航。

作者:曹晓惠 单位: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第二篇:大学生生活德育教育观点

一、中国自古至今对“生活”的理解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对于“生活”的理解各有不同,例如:在《孟子•尽心上》:“民非水火不生活”中对生活的解释就偏重于“生存”;在《汉书•王莽传下》中:“明告以生活丹青之信,复迷惑不解散”。颜师古注:“生活,谓来降者不杀之也”,《后汉书•朱浮传》中有:“上下火焦心,相望救护仰希陛下生活之恩”。这里的“生活”就是“使活命”之意,而来自现当代一些文学作品中“生活”的涵义则被演绎的更为丰富,有时被解释成为“为生存发展而进行各种活动的经验”,有时被理解成“生活费用”。这些对于“生活”的理解让我们时而清晰时而迷惘,对于这一看似简单实际复杂的词语,不同人有着不同解说。中国生活学首倡者黄现璠认为:生活,狭义是指人于生存期间为了维生和繁衍所必须从实的不可或缺的生计活动,它的基本内容即为衣食住行。但是当代学者高德胜认为:生活是指处在主体间际的人与环境相互作用,满足需要,创造意义的过程。

二、国外学者对于“生活”的观点

“生活世界”是现代西方哲学中出现的一个重要范畴,自胡塞尔第一次提出这一个概念以来,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哈贝马斯都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对生活世界的关注。胡塞尔认为“生活世界”是前科学的,前逻辑的,未被课题化的,原初的和具有奠基性的世界,同时也是直观感性的和主体经验到的世界,它是先验主体的构造;而维特根斯坦认为“生活”是人的活动,“生活”的形式是给定的。哈贝马斯认为生活是人交往行动的背景,它的发展、运作和再生产也需借助交往行动,借助语言才能实现。杜威,20世纪学界公认的现代哲学大家,“生活”的概念是杜威“教育即生活”命题的基础,“生活”的概念贯穿于杜威道德和道德教育理论的始终,杜威说:“我们使用‘生活’这个词来表示个体的和种族的全部经验。‘生活’包括习惯、制度、信仰、胜利和失败、休闲和工作。同时生活是一种机能,一种包罗万象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机体与环境都包括在内,这里杜威对生活的理解与他对“经验”的理解似乎也相似。学者唐汉卫认为现代西方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表现出哲学由对自然界的关注转向了对人,人之生活的关注,关注人的生活世界的独特性,关注人类社会存在的问题,洞察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危机,意义危机等一切与人有关的危机需要从人与人的关系层面上,从人自身的活动领域寻求解决,而不是从自然中,从人的活动之外寻找原因和化解方式。因此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在根本上是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一致的。

三、有关“生活德育”的理解

1、“生活”与“道德教育”的若即若离

从历史角度观察生活和道德教育关系,就会发现道德教育和生活的分和离并非自古有之,而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到多种外在元素的渗透与冲击而逐步形成的。在原始社会,道德是融合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的,只有当人类有了更高级的思想活动和丰富物质财富之后,才出现的分离。古希腊罗马时期是西方文明的开始,道德教育与生活的分化也从此时开始考虑。苏格拉底这位古希腊教育史上第一位系统思考伦理和教育问题的思想家,从他将哲学的探讨重心转向人,哲学才真正从思想领域回到实践生活,但他在道德教育上,强调对永恒的、普遍的道德知识的传授,道德教育过程的本质就是通过对话,讨论等方式来记住、理解道德知识,而不是实际地去生活和体验,他提出的“美德即知识”,即认为美德教育和培养的过程主要视为对知识的学习,可以看作这时已存在道德与生活实践相分离的倾向,而柏拉图在其老师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他的“回忆说”,再次将道德的根源归为人的理念,将理论与实践生活分割。中世纪西方出现的道德教育与生活的分离宗教神学认为道德教育上的主要目的是放在人死后的“超自然空间”—“天堂”,道德传播主要内容上多以宗教教义为主,这些教义仍然与现实生活遥遥相望。近代以来,自文艺复兴则在西方呈现出道德教育与生活结合与分离的错综交叉时期,但是更多学者是重视道德教育的意义及道德教育发展,忽视着道德教育的生活实践性。而中国道德教育从儒家道德教育看起,就将“仁”的思想贯穿始终,“爱人”和“忠恕”理念驱使其道德教育更主要的目的是要塑造“顺民”,所以儒教最终成为统治者手中的思想指挥棒。近代中国由于受到西方思想科学主义的冲击,再加上对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教条化学习的因素,在相当程度上我们的道德教育也逐步呈现出了二者的分离状态。

2、有关“生活德育”的研究现状

关于生活,杜威立足实践的角度看到了生活的作用,同时也看到了教育是一个经验的传递与沿袭,经验的交流与沟通的过程,而这一过程需要通过“生活”这种普通的方式不断延续下去,在生活中不断实践和不断“习得”,这就是真正的“教育”。因此,他总结出“教育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行动方式”。道德教育过程也是与生活过程同步进行的,而且道德教育只有在生活过程中实现才能体现出它真正的涵义和真正的魅力。因此在杜威看来,所有只要与人发生互动的社会机构都是教育性的。近代陶行知先生曾师承杜威,他认为“教育即生活”对生活的意义强调较轻,于是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主张,在《百侯中学复校十周年祝词》一诗中提出了“千教万教兮,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兮,学做真人”的教育目标。当代学者唐汉卫在《生活道德教育论》中有:所谓生活道德教育,是和脱离生活的尤其是科学化的道德教育相对而言的,它强调应该充分认识到生活之于道德和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不可因偏执于某一方面的追求而忽视了生活是道德教育的真正基础这一本体型的规定。简言之,就是生活道德教育或者说以生活为基础的道德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热爱生活、了解生活、亲自去生活的过程中培养德性,学会过一种道德的生活,而不是在现实生活之外的另外一个世界里去培养一个人的道德。

3、对于“生活德育”的个人看法

对于“生活”与“德育”我们不难看出这样三个主要切入点:第一,道德教育是一个与生活同步进行的活动;第二,道德教育只有在生活中才具有生命力,才更有意义;第三,道德教育在生活中进行的同时也成为调节生活的主要杠杆。因此对于“生活德育”,笔者认为:生活德育是使道德主体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自然地培养其道德德性,继而在实践性生活中成为一个有道德德性的人的活动,让实践生活的道德教育功能在此得到充分体现。

4、民族地区大学生“生活德育”的界定

民族地区高校是党和国家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而建立的综合型普通高校,是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是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基地。民族地区大学生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特征,民族院校大学生德育教育具有更加特殊的重要意义。因此,笔者认为民族地区大学生“生活德育”应该是结合民族地区文化背景和民族地区大学生的特点,使得民族地区大学生在其丰富的民族文化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自然地继承和培养其民族优秀道德品质和道德德性,使得优良的民族传统道德品质内化为调节社会生活的实践精神。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有助于我们在民族地区的大学生生活德育教育实效性的研究中做进一步的探索。

作者:孟崴 刘晓丽 单位:赤峰学院

第三篇:大学生德育思想人格培养启示

一、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现存状况

道德人格就是人们通向道德生活意识到自己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以及人生价值的意义,从而自觉选择自己做人的范式,培育自己的道德品质,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内心世界,体现出人区别于动物的内在规定性。当前大学生的道德人格状况总体上是积极乐观、健康、向善的。但随着大学生数量与日俱增、外界环境的影响、学校和家庭德育教育的缺失及错误价值观念在校园中的滋长蔓延,使其道德素质良莠混杂,道德冷漠、道德失范等现象频繁出现。

首先,大学生道德的知与行脱节。

道德认知是道德行为的基础和前提,道德行为是道德认知的外在表现。大学生群体接受了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拥有比其他社会群体更加渊博的知识和辨别是非的独立思考能力,他们对道德行为能够作出真善美与假恶丑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但因他们缺乏道德自觉意识和自我内心的激励;缺乏内化道德规范的主动性、创造性;缺乏实现道德价值和展示道德人格的平台。部分大学生在现实复杂的社会条件下把握不好“利”与“义”的尺度,言语上表明重义轻利、诚实守信,行动上却表现出急功近利、见利忘义、背信弃义;言论上忠心爱国、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实际工作中却以自我为中心,置国家、集体利益于不顾;在修养方面,部分大学生缺乏自律意识,明知修养的重要性,却显现出言而无信、不讲公德的行为。可见,“知行分离”是大学生道德人格缺陷较为严重的表现。

其次,大学生道德信仰迷失。

随着全球化速度加快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西方社会思潮不断涌入,势必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的形成产生影响。部分大学生崇洋媚外,把西方的人权思想、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新自由主义等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并将其纳入个人道德体系建构之中,成其执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目标。他们因长期受利益驱使,利益至上,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思想吞蚀了他们义以为上的道德信仰,腐蚀了他们纯洁的心灵,变得丧心病狂,甚至为了个人私欲背信弃义、损人利己、丧失原则、出卖灵魂。另外,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贫富差距、社会腐败等现实问题,与他们业已形成的传统伦理价值观念发生冲突。他们不再满怀激情地崇尚道德,而是泰然自若。当根深蒂固的旧道德信仰被连根拔起,新的道德信仰尚未建立时,道德信仰岌岌可危。

最后,大学生道德情感淡薄。

“道德情感是对道德理想目标和道德规范体系的敬重、虔诚、向往等强烈的情感”。因当代大学生缺乏理想的价值标准以及社会生活中道德冷漠、道德困惑事件频繁发生,使大学生对社会道德丧失信心,造成他们内心形成的原有道德价值系统崇敬感的消失,道德情感逐渐淡化。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表现的催化剂,积极的道德情感是滋生积极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是培养健全道德人格的关键要素。反之,道德情感的淡化会阻碍意志品质的形成和优良品德修养日渐退化。道德冷漠使大学生形成了卑劣的道德情感,滋生出喜恶厌善的不良倾向,心理上逐渐与社会要求的崇高道德品格背道而驰,形成冷漠的道德心理情结。因此,道德情感是道德人格形成至关重要的关节点。大学生在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活动中,努力把自己变成真善美的崇尚者,假恶丑的抵制者,重拾信心,培养乐观豁达的道德情感。

二、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缺失的成因分析

大学生道德人格缺失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势必会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塑造造成极大的阻碍,亟需探讨并分析问题存在的影响因素,才能探究出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以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首先,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

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使整个人类社会被深深打上了市场化的印记,而人格也不例外。市场经济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给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发展蒙上了阴影。凡事以金钱为主,为了获得经济报酬,出卖灵魂、躯体也不足惜。“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种华而不实的市场经济,一味地追求徒有虚名的外表,轻视里应外合的精美内涵,使表里不一的道德情感弱化。大学生为了适应变幻无常市场的虚假需求,不断包装和改造自己,真我的存在也就在市场角逐中逐步丧失,道德人格的认知与理解随即陷入迷惘。而市场经济变幻不定,缺乏对自我道德人格的认同和自信,使大学生失去了自我道德心理稳定感和掌控力。另外,鱼目混珠的网络信息对大学生道德意识的腐蚀性也很强,特别是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渗透,逐渐向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发起挑战,动摇了传统道德规范的主导地位。使部分大学生具有的传统精神和理想信念丧失,出现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危机,也使他们漠视道德底线,弃道德和幸福终究可以合一、善人终可战胜恶人、公理必将战胜强权的信念于不顾,道德信仰岌岌可危。

其次,学校德育教育的片面性。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尚未全面贯彻落实,学生主体性发挥尚未得到重视。第一,道德教育者在价值认识上的狭隘与功利,把道德教育片面地解读为学生思想与行为的限制与规范,教学内容千篇一律,缺乏层次性、创新性,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第二,道德教育目标不明确。道德教育须借鉴的教育资源应该是儒家德教思想的合理成分、完善的育人体系,并且道德教育内容应与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是能立竿见影的基本道德规范。而学校道德教育内容恰恰抽掉了这个基础,把概念化、理论化的教育内容搁置一边,使日常道德教育内容被简略涵摄在意识形态的政治教育之中,成为道德教育体系的稀缺资源,丧失了感染力和吸引力。第三,道德教育者把学生作为道德规范的被动接受者,普遍采用道德灌输的方法进行道德知识传授,缺乏创新性的教学方法。

最后,家庭教育不当。

家庭教育作为一种不同于学校和社会的特殊教育,其作用不容忽视。正如福禄培尔在人的教育中所说:“家庭生活在儿童成长的每个时期,甚至是人的一生中,都无可比拟的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道德品行对孩子健康道德人格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有些自身具有道德人格缺陷的家长,经常给孩子灌输一些非道德和反社会行为的思想,严重影响孩子的道德信仰和道德情感的培养。有些家长重智轻德,过分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轻视孩子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造成孩子知与行严重脱节。尤其现在独身子女多,因长辈过分溺爱和纵容,造成他们目中无人,自私自利的性格,健全的道德人格严重受损。

三、孔子德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启示

孔子德育思想是治国之道和为人处世的道德依据。在理论上引领着人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在实践中也彰显了道德行为的规范性。仁、义、礼、智、信是孔子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孔子所提倡的精神境界和人格修养,所尊崇的气节操守和道义担当,所重申的做人原则和治世原则,所阐述的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塑造均有不容忽视的积极影响。

首先,“仁爱”与大学生利他精神的培养。

仁爱是孔子德育教育的核心理念。他首先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视仁为人们安身立命之本,为人处事之道,并极力推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爱人之心,希望实现天下大爱的理想。而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身子女,因无兄弟姊妹,受长辈过分溺爱和纵容,使他们缺少互助合作容忍谦让的大爱思想,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知如何与他人和平友好相处,性格孤僻,人际关系冷淡,心理疾病出现,身心健康受损。鉴于此,塑造大学生健全的道德人格,高校须加强学生学习孔子“推己及人”思想,引导他们以积极乐观的爱人之心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学会换位思考,树立利他精神,养成乐于助人的良好道德品质,最终把推己及人与利他精神的高尚情怀升华为国家热爱情怀。

其次,重义轻利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孔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认为仁人志士不要为了苟活而去做损坏仁德的事情,为了保全仁德必要时应牺牲自己的生命。“义”是历来被社会所倡导和推崇的一种高贵道德品质,早已深入有识之士的骨髓,焕发出浩然之气。如今“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利益至上的社会态势以及重利轻义、追名逐利、自私自利价值观的普遍存在,这对思想不够成熟、价值观不够稳定的大学生极易造成影响。部分大学生因长期受市场经济功利化思想的熏陶,形成了急功近利扭曲价值观,在利益驱使下丧失了稳定的道德信仰。而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并稳定的最佳时期。高校急需把孔子舍生取义的忠君爱国思想注入道德教育之中,并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协调统一的显隐性道德教育,使大学生在觉与不觉中受教育。潜移默化地把重义轻利思想内化为他们的道德准则,并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卓有成效地践行,进而提升自身品德修养。

最后,信以成之与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

“诚信”是高尚道德品质的精髓,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底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同时也是孔子德育思想的核心内容。“诚信之意要求人们待人处事真实诚恳、以信取人,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如今大学生诚信状况不容乐观,在学习生活、日常交往和择业等方面诚信缺失现象蔚然成风。如考试作弊、弄虚作假、骗贷拖贷、背信弃义、履历注水、随意毁约等诚信缺失问题时有发生。所以,孔子的诚信思想急需与高校德育课程进行融会贯通,并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激发其道德热情和笃定其道德信仰。积极培育他们重信誉、讲信用、守诺言的诚信品质,旨在使他们真正做到真实无欺,诚信待人。

作者:蒋胜娟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