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德育工作思考(共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高校生态德育思路
一、高校生态德育的现状及视域局限
(一)高校生态德育的现状
1.从学术定位来看,拓展了高校德育新视域。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道德、道德教育囿于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范畴。高校生态德育作为一种新的德育观的传播,“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和互惠共生的生态观出发”,把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人际德育的道德关怀对象、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从社会领域扩展到自然领域,“自然界中的所有存在物、整体的自然和生态过程”都成为生态德育所关涉的领域。与之相适应,我国高校生态德育的研究视野不仅从人际社会领域延伸到自然领域,而且从单纯地以提供获取保护和促进环境的知识、价值观、态度、责任感和技能机会的教育,拓展到社会、经济,最终延伸到人的思想、精神领域的意识形态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养成关心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研究的着力点侧重于在“生态创生”过程中积极探索人们接受、内化生态理念的机制和一般规律,树立生态道德新价值观、内化生态道德新原则和践行生态道德新要求。
2.从研究内容来看,彰显了高校德育前瞻性。
我国的高校生态德育一是解构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把人与自然关系纳入道德考量范围,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观、生态价值观、生态平等观、生态责任观和生态义务观;二是依据人的道德发展的规律,从“知”、“情”、“意”、“信”、“行”五个方面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理念的创新、生态意识的强化、生态情感的培养从而达到生态行为的指导,塑造理性的生态公民,提高大学生的生态素质;三是实现从“物的开发”向“心的开发”跨越,致力于“培育生态道德意识、完善生态道德规范和提高生态道德素质”,进而塑造大学生对自然和社会具有主动关心和高度负责的宇宙情怀和内在的精神信念。令人欣喜的是,高校生态德育已渐显把解决生态问题纳入人文关怀视野的曙光,“找回人淹没在技术世界的、失落的精神和个性”;以超越自我和浅近的视野自觉将自身纳入自然、人类和未来,以独特的环境视角和倡导的新人道主义与新生态伦理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反思现代德育体系的平台。
3.从方法探讨来看,强调了高校德育的实践性。
我国高校生态德育研究的另一可喜的进步是反思和扬弃了传统德育的灌输法和空洞说教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态知识的同时,日渐走出课堂,通过开展各种生动有效的生态道德实践来提高生态素养。如每年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国际生物多样性纪念日、植树节、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月和绿色校园等活动,提高了大学生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意识。从生态的整体性、系统性、实践性出发,探索一些新的生态德育方法,如渗透教育法、实践教育法、环境教育法和体验教育法,为创新高校生态德育、提高德育效率作了有益的尝试。
4.从研究的价值来看,凸现了高校德育的时代性。
高校生态德育作为一种新的道德观,把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人际德育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从社会领域扩展到自然领域、人文领域,赋予传统高校道德教育新的、具有时代特征和富有生命力的道德内容,指导人们科学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在生态系统中的正确位置,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通过生态德育,一方面提高大学生的生态认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行为、价值观念,最终使每个公民自觉维护与其自身生存和发展休戚与共的生态环境;二是引导大学生在重视人际道德的同时,防止和解决自身不和谐问题、人与人不和谐问题、人与自然不和谐问题、人与社会不和谐问题。通过生态德育的导引,教会大学生不仅要为自己的利益着想,而且要为他人利益着想;不仅要为当下的利益着想,而且要为未来的利益着想;同时要做一个和谐的人。这是人类道德进步的新境界,体现了人类自我完善的新发展。
(二)视域局限
生态德育在发轫之初主要是针对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来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哲学思考,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的是人的生态素养和生态精神,体现的是“防范胜于救灾”的工具理性本质。很显然,生态德育把人类道德共同体的范围仅限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并与业已存在的人际道德精神相分离,忽视人与社会以及人生命本体的关系,是与当下不断扩展和延伸的“生态”、“生态文明”等概念范畴不相适应的。广义的“生态”不仅指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还包含着人与社会关系以及人自身的内存关系。同样,“生态文明”也发展出两种思路:一是从提出生态文明的治国理念着眼,生态文明仅侧重于指向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并列为多维度体系;二是从人类文明形态的转型着眼,经过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后开始迈向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应该和能够达到最高发展形态,是人类摆脱贫困、污染,走向全面发展的“自由王国”。相应地,在这个层面上的生态德育,也应超越本原意义上的德育视域,囊括自然生态德育、社会生态德育(人际生态德育)和人文生态德育三重德育形态,内含自然、社会和精神三重价值的和谐。
二、三重德育形态的融合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思想关系或社会意识形态,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人(社会)以及人的自身三重道德关系。因此,生态德育也不外乎从自然、社会和人的精神等三个维度对人们施加道德影响。
(一)自然生态德育
自然生态道德围绕着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来确立人保护自然生态的道德义务,相应地,自然生态德育以“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性”价值追问为主旨,将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纳入德育的整体结构,通过对人们进行生态知识、生态意识、生态伦理的长期教化和引导,启发、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控制人对自然的盲目行为,使人们自觉养成热爱自然、善待生物、保护环境的道德观念、道德意识和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其实质就是要求广大学生自觉地把人类的权利观、道德观推及自然界中,自觉应用生态道德准则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善待人类的生存环境,能动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它主要包括三个基本道德主张:一是自然的价值。现代生态伦理学认为,自然具有其工具性价值之外的、独立于人类评价者的“内在价值”,因而也就享受来自人的道德义务(人对动植物个体的义务、对物种的义务和对整个生态系统、大自然的义务)。生态德育倡导自然界和人一样也是自主的存在,也追求自己的生存,因而是有价值的,也是值得尊重的生态观念。二是自然的权利。自然界的一切存在物,作为自然整体中不可分割的因子都“拥有天赋价值”、“自身的善(it’sowngood)”,因而就拥有道德身份,就有“生存和繁荣的平等权利”。自然的权利是客观存在,而对它的意识是一种主观认识和反映,是人类所独有的。生态德育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要帮助人们正确理解自然的法律和道德权利,确立自然具有“生存和繁荣的平等权利”的意识。三是生态正义。生态正义(environmentaljustice)是指人类与自然之间实施正义的可能性问题,反映的是人类在开发利用生态资源过程中人与人在生态利益分配、责任承担等方面的关系的平等考虑。高校生态德育进行生态正义理念的传播,就是要使大学生确立这样的观念:第一,生态正义不应局限于种族层面,还应上升到代内人与人、代际的当代人与未来人的层面,涵盖社会所有的主体;第二,生态正义要求个人或社会集团的行为原则必须符合生态平衡的原理,以伦理的、负责的、平衡的态度来考虑当代人与未来人的资源及环境的分配公平;第三,生态正义要求将公共政策建立在所有民族、所有个体相互尊重和彼此平等的基础上,享有平等参与权和监督权。
(二)社会生态德育
社会生态就是指人们在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所进行的全部活动中,根据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等所建立的人类社会和各级组织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内进行的生态德育,就其内容和功能来说,实质上就是传统的人际德育,其德性视野是教会人处理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引导人们做出符合集体和社会需要的价值选择和道德判断,其核心是以公共的长远利益为尺度来调节、处理人和社会的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目前,我国传统的高校德育是一种涵盖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大德育”,主要包括家庭美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意在引导大学生学会如何处理人与人、个人与集体、集体和社会的关系,帮助大学生从思想深处树立起人格平等、相互尊重、关心集体、服从大局等意识,并培养和提高遵守人类社会形成的基本道德规范的智慧、意识和能力。
(三)人文生态德育
自然道德、社会道德的调节是受一定的精神指导和制约的,需要包括哲学、理想、信仰、科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精神道德伦理原则指导和行为规范。人文生态道德也称之为精神生态道德,是以“人与其自身的关系”为德性视角,过滤、传承社会文化,构筑个体、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精神家园,是通向人类精神圣地的有效路径之一。传统道德教育的失误就在于把个体“单一物”简单提升为“普遍物”,放弃了对人的实体性的信念和认同,以抽象的道德自由消解对伦理实体的信念和认同,形成个体主义和工具主义的道德理性。因此现代精神生态德育必须以人为尺度,以伦理信念和伦理认同为着力点,开掘主体生命内在的体验、感悟和直觉,突出人的德性主体地位,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在重塑个体的伦理信念的同时,重建社会的伦理信心。人文生态德育应该充分尊重人这个“精神性存在主体”及其道德权利,也就是说应充分尊重每个“精神性存在主体”的自我探索、自我肯定和自我发展之权利;主动引导他们把自身的诉求、自身的发展浸润于自然之中,使自身的精神变量耦合于自然的生态律动,崇真尚善臻美,使自身既富有高洁的人性,又充满非凡的灵性;主动导引他们独立思考,理性分析生态现象、生态价值、生态行为,并将道德知识和道德要求内化为自己的生态思想和生态情感,以实现人的身体生理素质、精神心理素质、生态道德素质的改善和提高,真正完成人由自在状态向自由状态的跃变,实现人的真、善、美的统一。自然生态道德、社会生态道德和精神生态道德是从自然、社会、人的精神三个不同的维度对道德原则、规范进行的解读和规定。三者的表现形式虽然不同,但各构成部分的本质联系却是类似的,都表现为一种“生态”的关系性存在,共同圆融于生态德育这个整体之中,作用于“人—社会—自然”。自然生态道德是重要的,因为一场道德革命首先是道德范围从人和社会扩展到自然界和生命本体,用道德的力量来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的。自然生态道德调节的对象是人、自然,覆盖包括所有生命体在内的整个自然界,规范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解决的是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生态平衡、发展问题。社会生态道德调节的对象是人或社会,涉及整个人类社会,规范的是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的关系,最终解决的是人类自身的协调问题。自然生态道德和社会生态道德都以人类为主体,关注人类共同的生态利益,追求其真善美的完善境界。因此,两者是统一的。自然生态德育是生态德育系统的核心。自然生态德育以人与自然的直接关系为德育视角,为社会生态德育和人文生态德育提供基本的价值理念、思维方法和德育实践场域,它支配和规范着社会生态德育和精神生态德育。社会生态德育是生态德育系统的关键。人类社会的经济、社会、民生、人文等方面道德关系、道德需要决定和规约生态德育的主要内容和目的,同时也正是通过处理人类社会的道德关系,遵守其相应的道德规范来彰显生态德育的功能和成效。人文生态德育是以人的生命本体和谐为旨归,是自然生态德育和社会生态德育的终极指向。它统摄自然生态德育和社会生态德育,体现生态德育的本质,是生态德育建设的终极价值。自然生态德育、社会生态德育和人文生态德育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交错、互为前提又互为结果的有机整体,共同构建生态德育大系统,
三、实现从社会生态德育向自然、人文生态德育的延伸
传统德育以人际关系为主要视域,强调共产主义理想、集体主义精神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而轻视或忽略了人的主体精神、人的全面发展,陷入尴尬遭遇困境。现代德育在对传统德育反思、批判和扬弃的基础上,立足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整体思维态势,关注并积极主张实现德育的生态转向,将自然和生命本体元素注入传统人际德育之中,拓展传统道德对象、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蕴涵,实现从人际社会领域向自然领域和人文领域的双向延伸。高校生态德育不仅要聚焦于人与人、集体、社会间的道德关系,更要关注和思考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生命本体的道德关系,使得人对自然的伦理关怀这一曾一度被认为是虚假的道德义务蜕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道德责任,从而拓宽人类行为的道德评价范围,把人类行为的道德评价置于社会和自然的大系统之中。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的生态德育经历了一个从环境教育、生态教育到生态德育的渐进过程。生态德育视野也从单纯地以提供保护和促进生态的知识、态度、技能、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教育,拓展到社会、经济,最终渗透进了人的思想、精神领域。目前学界就如何突破传统“人际德育”理念的局限,从生态整体和生态和谐这一更高远、更宏大的视界去观照人际行为,将自然生态规则、原则和生态价值观圆融于传统人际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之中,最终通过人的发展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已取得共识,其研究也日臻完善。研究范围从生态德育的学理背景、理念、主体、特征、意义、目标、内容框架到实践形式全方位展开;德育的内容也从生态知识、生态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传授扩展到受教育者的生态情感、生态意志、生态技能和道德决定能力的培养。但就德育的本质属性而言,德育是一门侧重“成人德性”之学,它应当是充满人文精神的。生态德育在培养人的生态情感、生态意志和生态人格的过程中也应充分彰显人文精神。当人类向着他所宣告的征服大自然的目标前进时,追求物质文明的过分膨胀的工具理性不仅催生人的“魔性欲望”,给人类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而且也侵蚀人的道德理性,污染人的内部环境即精神或心灵境域。正如池田大作所说的,“人一旦失去内心世界本来的韵律,生命能源就会出现不畅快的波动,变成破坏性的、攻击性的、支配性的欲望和总支的能源……外部地球的沙漠化与人类生命的‘精神沙漠化’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的高校生态德育必须从“物的开发”转向“心的开发”,从大学生自身去寻找原因,进行“人的革命”,注重人的精神状态和人的价值观、道德观的变革。生态德育不仅要关注于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还必须致力于人自身的内在心理、精神生态因子的和谐,使生态德育真正成为一种“显真性、寻真知、生真情、做真人(即德人)的交往过程”,实现从人际德育向生态德育、从社会生态德育向自然生态德育和人文生态德育延伸。
作者:朱国芬 单位: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1多元文化背景的含义
多元文化背景,是指不同群体、不同民族乃至国家的文化共存的一种状态,即在同一时间、同一个社会、国家或民族中存在多种文化,且它们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根据美国人类学家斯图尔德提出来的文化生态学理论,该理论“主要分析和研究了各种文化生态环境及其生态因子对文化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反映”。而教育作为整个社会文化生态中的一部分,势必会受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中的各种文化因子的影响。另外,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家维达和拉伯波特等人认为,“社会、文化和环境都是生态圈的一部分,因此,应该更多地强调文化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强调生态系统内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和彼此协调。文化生态学理论非常关注文化价值的冲突及其在教育上的表现问题,文化价值的冲突是教育文化生态平衡失调的重要表现,其原因是在多民族社会,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民族独特的文化价值取向,但作为个体原有的文化价值取向不能适应所处的社会文化变迁而发生冲突或者文化系统的各个组成因子在文化变迁中的不平衡性等原因导致的文化冲突,必然反映到学校教育中”。多元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多样价值选择势必会冲击着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还不稳定的青年大学生,因此,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注意当前形势下各文化生态因子对高校德育的影响。并应该根据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新形势,与时俱进的提出促进德育工作的新举措。
2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德育面临的问题
当前社会形势下,国内外交流的增多,中西方文化的融合,网络媒体文化的盛行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汇融合增多,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不少大学生在价值观上有一定的冲突和失衡,主要表现为:价值取向上的迷失、缺乏理想信念、责任意识的淡漠、自私自利、缺乏集体主义观念以及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等问题,多元文化背景不仅对青年学生产生了重大的冲击,同时对一部分德育工作者产生了影响,受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的影响,一部分教育工作者价值观开始动摇,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为高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而高等教育作为文化生态环境中的一部分,必然会受社会环境这一文化生态因子的影响,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清这一现实,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3对策与建议
3.1与时俱进,调整德育内容和形式
根据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形势的特点,适时调整德育内容和改进德育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德育的内容需要适时的改变,面对当前西方文化的冲击,应当在德育课内容中强调对优良传统文化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同时注重加强培育和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和价值观。德育内容只有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学生对德育的理解才能更加直观,对美和善的判断与辨别才能更加清晰,才能使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在亲身的经历和感受中得以养成。”同时,要根据当前学生的特点和社会多元文化发展特点,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如多媒体网络走进课堂、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等方式,针对不同学生特点通过开展生动活泼的主题教育形式来开展德育工作,势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德育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只重视知识传授的教育方式自然不能合乎多元文化环境的要求,因此,必须将理论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才能真正发挥德育的功效,学生的道德能力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3.2重视家庭教育在德育中的作用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课堂,学校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并向家庭和社会辐射。家庭教育是德育文化生态环境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有潜移默化的特点,父母的言传身教往往更为有效;应当充分发挥家长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家长期望值的高低及期望构成对学校德育产生重要影响,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在我国独生子女日趋普遍,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有过高的倾向,过高的期望值不仅从心理上给学生以重压,而且容易产生负面效果,又加上物质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的影响,导致家长在教育孩子上产生一定的迷惑,当前学生的价值冲突,很大部分受家长价值取向的影响。因此,学校德育必须要将家长因素考虑进去。应协调家庭教育资源,实现多种教育因素的有机结合,最终使德育发挥应有的作用。
3.3注重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德育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参与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渠道,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将德育理论内化为自身行为规范。而高校共青团组织在此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德育工作开展和实施的主力军。因此,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今天,必须更加重视共青团工作的开展,将思想引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如“三下乡”、“展翅计划”等。结合志愿活动实践性较强,在德育教育中具有非常直观和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充分发挥其作用。
3.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德育教育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价值观的基础。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学生不仅面临价值选择上的失衡和信仰的缺失,同时,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形势和人际交往时,容易造成心理失衡,甚至产生一系列因心理问题而造成的恶性事件。因此,高校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在新生入学时,必须把握时机,做好学生在面对新环境的心理调适工作,另外应当通过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3.5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者队伍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一个关键便是必须具备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者队伍,包括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和从事德育工作的辅导员。高素质的德育工作者队伍是德育工作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之一。前者要求其对教学内容与手段必须改进,理论与教学水平必须提高,否则不能适应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的需求,除此之外,教师必须重视德育课程的效果,而不能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另外,从事德育工作的辅导员和共青团干部也必须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道德素质以及德育方法,高素质的德育工作者队伍是德育工作开展行之有效的保障。
3.6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网络新媒体工具已经成为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开展德育活动的过程中,德育工作者必须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在德育中的作用,要把握青年大学生网络心理和行为习惯,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积极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信仰;通过建立QQ群、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方式,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同时要加强正面宣传和榜样树立,在网络上唱响先进思想的主旋律。另外,要充分重视新媒体的宣传工作,结合日常工作实际和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发挥榜样带动作用,做好日常的监督以及管理。
作者:牛涵 单位:广东培正学院
第三篇:高校德育多元化建构路径
一、高校德育动力机制构建的意义
(一)德育异化的影响
马克思曾在一篇文章中描述了主体在自己生活中的发展,因为自身的活动可以反衬出与自己相反的另一面,相反的这一面作为一种外在力量来使自己反省自身的不足之处。德育异化已经不被人们所接受,其演变成了一种约束,使人受到限制的力量。德育异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中学德育异化。学生严重受到应试教育影响,都以考到好成绩、考上好大学为学习目标,严重忽视了德育的重要性,出现了重分数、轻德育的教育现象,使得德育不能够在中学良好地发展。第二,大学德育异化。大学是半个社会,学生在大学期间所面临的各种主义使其丢失了应有的大学生精神、应坚守的价值观,娱乐化以及工具化的立场造成了自身异化。本以促进大学生的德育发展为目标,却造成了大学生的迷茫与堕落,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发展,也引发了大学生德育危机。
(二)促进人的社会化发展
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人的社会属性要求人应该向社会化发展。社会关系包含了宗教信仰、政治文化、法律经济、亲属关系等多个方面,人的社会属性就是在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以综合式的形式让自己获得。就此方面来看,社会与人之间相辅相成,人与社会之间相互作用。就个体而言,个体融入到社会中,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首先要实现自身的社会化。对于社会而言,社会规则也需要个体的认可,实现个体社会化。每一个群体,不论是一个大家庭、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团体,都应拥有团结的理念,让其持续地取向财富。取向财富是经过全体成员认同的实质性规则。群体也将对成长中的成员加以要求,以此期待成员的社会化发展。所以,人的社会化发展也是德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德育动力机制的构建目标。德育动力机制可以促进德育动力的激发,这样可以使得德育受到教育主体的认可,而且更加优化了人向社会化发展的方式与途径,促进德育更好地向人类社会规律性、目的性的方向发展,也让个体能够全面掌握社会文化、道德属性,让人类社会更加道德化、规范化,形成独立的人格,实现人的社会化发展。
(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德育文化的共同发展
德育是一种文化教育,它对于人自身的人格陶冶以及培养有着重要的建设意义。德育动力机制建设要以面向人的文化建设为重点,一方面,德育动力机制可以保障其特有的精神文化以及知识文化,经过对精神文化的生产以及知识文化的生产塑造出人的精神世界结构;另一方面,通过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人的高尚品格,以此陶冶情操,保障德育,使其外在思想道德教育转变为人自身的教育修养需求,而不是外界施加的压力。德育是一种文化教育活动,它特指人精神世界的建设,尤其是人的思想道德的教育,培养高尚品格,陶冶情操等,其最终是为实现人精神世界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人的全面发展和德育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德育动力机制建设要注重德育文化的价值意义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进而实现德育文化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
二、高校德育动力机制多元化建构的路径
(一)主体维度的建构路径
德育动力的育人观鼓励全员参与,并认为每个成员都是德育主体。就德育动力机制来说,每位成员既可以是德育动力主体,也可以是德育动力机制主体。这适应了当下德育发展的需求,也体现出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德育工作不单单包括德育工作者的内容,也包含其他主体,比如带课教师、学校的组织管理部门、学生组织代表、社会主体等都含有动力要素,对德育动力机制建构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由于各门课程、各种职能部门、各个团体组织以及社会的服务载体都有德育功能,人的思想道德、性格、品质将在无形中受到影响。因此,全员参与到德育动力机制中,可以将德育工作的各项内容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构建有效的高校德育动力机制,让各部门能够密切配合,实现全民参与到德育工作中的新局面,使得高校能够从主体角度来推进德育动力机制建构。德育动力机制应该是教育主体、政治主体、社会主体等形成的一种全员参与的德育动力主体。
(二)利益维度的建构路径
德育动力的根本目标是为追求最大化的利益。马克思也曾经说,人们奋斗的一切都与利益有关联。所以,高校德育动力机制建构应将利益放在首位考虑。高校德育动力机制达到张力作用的一种方法就是利益驱动。就德育内动力机制来说,进行利益追求将是德育内动力机制的发展动力。对于教育主体来说,德育动力机制的利益驱动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教育主体的职业是德育,要做好本职工作,就要做好德育工作;另一方面,德育也是教育,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证明自己在教育中所做出的贡献,体现自己的价值。就受教育主体来说,物质利益是德育动力产生的源泉,追求利益,以求得精神上的愉悦,实现受教育主体的自我价值。在德育的过程中对于个体的物质利益与发展给予及时肯定,这将对培养个体良好的思想品德、提升德育实效性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政治主体而言,它的利益是加强秩序防范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三)价值维度的建构路径
教育的核心始终围绕着“如何培养优秀有用人才”的问题,这也是德育工作需要回答的具有价值的问题。否则,没有目标的德育,就丢失了德育发展的动力与意义。大众普遍认为道德是教育的最高点,也是最终目标,而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也正阐述了德育动力机制的价值。它的真正目的在于多元化价值取向能够互相协作、共同发展,实现自我升华,从根本来看,这也是德育主体的自我选择的发展。因此,德育的真正目标就是实现人的自我认知。德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作为指引方向的灯塔,其实质在于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以此得到更好的发展。德育开始于人,也最终归结于人,这是德育动力机制的精髓。德育动力机制体系的构建始终以人的价值为中心,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完整的德育动力机制体系。构建德育动力机制从人出发,最后回归于人。由此可以看出,德育动力机制构建是根据人的价值来进行的,构建的路径是根据大学生德育的发展与改革创新。在德育动力机制构建理论指导下,以人为出发点,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引导大学生进行人文意义上的发展。德育动力的关键是德育动力机制体系的构建,它直接影响着德育动力的效果与目标的最终实现。很多研究机构将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机制建构与改进上,缺少对机制价值意义的关注。
作者:李芳 单位: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