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阅读教学中德育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从品词嚼句中渗透
品词嚼句是语言文字训练常见手段,但要抓住有机因素精点品析,使思想教育与语言文字训练起到最佳的效果。语文教材不论是描写美丽富绕的祖国山河的课文,或是革命战争年代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还是借物喻人、喻理的文章,每篇课文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一些词语、句子都是作者精点所在、感情聚焦。只有认真细致地引导学生剖析品味,才能有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桂林山水》一文的开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指导学生注解“都”“、甲”在句子中的意思,明白在语言中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解义品词,懂得通过这两个词表达了作者对挂林山水的赞美之情,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得以教育培养。如学习《詹天佑》一课,指导学生读了第一段:“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启迪学生:通过这一段的学习,我们明白了什么?为什么说詹天佑是“爱国的工程师”、“又是杰出的工程师”?通过剖析詹天佑创造“中部凿井法”扩大工作面和设计“人”字型线路的典型事例,激发学生明白京张铁路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詹天佑主持修筑了第一条完全没有外国人参与修筑的京张铁路是何等的骄傲、自豪,同时激起学生对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侵略、欺侮的痛恨。学完整篇课文之后,作出必要延伸: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什么教育?学生激情倍增,心潮起伏,纷纷发表自己的感想,明白今天自己的任务,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增强了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爱国主义感情潜默化地得到培养。
二、在朗读训练中渗透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教材中有很多语言优美、感情丰富的文章,特别是诵读优秀诗文,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如:《桂林山水》、《草原》等。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由读生情,从而在思想上受到美的熏陶和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的教育。
三、从质疑归纳中渗透
阅读教学中,分析归纳是在完成各个部分或整篇课文的语言文字训练之后,小结和总结时作出必要的延伸,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是阅读教育中的常见手段。但教师要适时地把握动机,以起到最佳的效果。如教学六年级上册《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时,紧紧抓住“父亲总是很慈祥的”、“可是今天却是这么含糊地回答我”,父亲的一反常态和“在局势非常紧张的时候,母亲还几次劝他离开北京,父亲为什么不离开呢?父亲又说:我是不会轻易离开北京的。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这里的工作为什么重要?比生命还重要吗?父亲为了革命的胜利,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崇高品质,学生从不理解到深受感动,心潮澎湃,思想得到了升华。
四、在读写结合中渗透
俗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从读到写,是语言文字训练的最终目的,同样也要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在积累过程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得以熏陶。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课文第一段是参加追悼会时所看到的情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来参加追悼会呢?为什么伯父会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中举了几个例子加以说明。教师在学生感悟例子后,让学生以“我的×××”为题进行小练笔。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感悟语言文字的同时,又得到了练笔的体验。
五、在直观欣赏中渗透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直观的教学手段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教师通过运用教具直观、声像直观、板书直观、活动直观等手段进行教学,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从而使其有效地掌握基本知识,形成能力。如:学习《桂林山水》、《草原》等课文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利用听录音、范读、观看投影片等方法,让学生在学文时如临其境,真正领略到祖国河山的壮美,从而增强其美感。如教学《詹天佑》“人”字形线路一段时,学生对“人”字形线路是什么样子的,火车怎样爬上“人”字形线路,怎样上坡,上了坡以后又如何北上这一连串的问题无法理解,这时教师可适时点拨:让学生借助文中“人”字形线路的插图,利用橡皮擦、尺子等文具,代替火车,作上坡的爬行,加以理解。这样直观、形象的教学,实现知识的迁移,使学生在乐学中理解了课文,掌握了知识。
六、在剖析性格中渗透
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剖析人物性格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教学环节。通过剖析人物性格,可以熏陶学生意志。语文教材中课文里的人物个性大都鲜明突出。教学时,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的个性,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杰出人物的意志品质,而且可以使学生从这些人物身上受到感染,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教学《草船借箭》一课,可以剖析诸葛亮的知己知彼、神机妙算和虚怀若谷的特点。
七、在释疑探究中渗透
在阅读教学中,应多注重引导学生生疑、释疑,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1.找依据。
如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中,进行“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怪他,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有人要违背人类真理吗?”教学时,在这句话中设下问题:到底有没有人怀疑过亚里士多德?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争执不下,有的说有,有的否定,但都说不出理由。于是,便因势利导,要求学生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他们的依据。一个学生说:“我认为有,如果没有,怎么会有责备的话呢?”另一个学生反驳说:“我认为没有,因为文中用了‘要是……就……’这个关联词表示假设,说明还没有人怀疑过亚里士多德。”另一个学生补充“:我也认为没有,因为当时人们非常信奉亚里士多德,而伽利略是第一个敢于怀疑他的人。”通过细读课文去找出依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学生自己解开心中的疑问。
2.找联系。
即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寻找上下文的联系解决问题。如:《跳水》一文,文章开头小猴子的放肆与船长儿子跳水存在什么联系?不写猴子不行吗?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思考,进一步了解猴子与船长儿子跳水的联系。这样,学生思维的连贯性得到了发展。
3.作比较。
在教《詹天佑》一文时,我教到詹天佑对八达岭和居庸关隧道所采用的开凿方法,先让学生画示意图,进一步让学生作比较,在作比较的过程中,学生对詹天佑的设计意图有更深入的理解。我们持之以恒鼓励释疑,不断培养探究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新风尚。
八、结语
总之,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渗透品德教育的途径还有:介绍背景时渗透,作业设计中渗透……希望广大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作者:林端惠 单位:福建省南靖县和溪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