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生活化与客体对象化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德育生活化与客体对象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德育生活化与客体对象化

1、德育内容生活化与德育客体对象化的关系

德育内容生活化与德育客体对象化之所以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是因为具体对象的生活背景、环境不同,并且表现出区域性、群体性特征,这种特性是由于客体对象的生活环境、生活文化的差异性所引起的。要求将德育内容生活化与德育客体对象化结合起来,就是考虑到不同客体对象在实际生活中建立起来的道德理念不同,即他们的道德、品德基础不同,有必要结合德育客体对象的实际(包括现有认识理念的实际和生活背景的实际等方面),将德育教育内容与教育对象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欠缺哪些方面的内容,就在德育教育中强化哪些方面的内容。

2、德育内容生活化与德育客体对象化相结合的必要性

通过对德育内容生活化和德育客体对象化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大多数学校的德育课在其发展阶段虽然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但是在取得良好教育成果的同时也还是存在着很多的缺点和不足。其主要表现为空洞的照本宣科比较多,联系实际比较少,经验型、文本式比较多,学生自主体验比较少等。导致大多数的学生每天都背诵那些规定的道德规范知识,根本就没有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和丰富性,甚至无法体验到生活中那些鲜活的德育内容。有些对象群体本身不欠缺的德育知识,却在德育教育中仍然反复重复,而较为欠缺的方面没有得到足够补充。大量的实践证明,只有从根本上取缔德育的弊端,更多的注重德育内容生活化和德育客体对象化,才能打造一个具有魅力的德育教育。

2.1德育标准共性与德育对象群体差异性要求二者紧密结合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过程中,德育与生活是一个整体,道德的存在要以生活为根基,因此,德育的生活化必须在生活中进行,即所谓的从生活出发并回到生活。德育生活化的根本依据是学生的实际年龄特征,基础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并学会从学生的认识、理解、感悟、交往、体验和实际出发。德育生活化并不是将德育消解在生活中。而更多的是以生活为依据,以生活中体验的、遭遇的道德性、社会性问题作为自己的切入点,让学生更多的去享受那种美而善的生活。近些年来,我国各学校的德育课程进行了实质性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将德育的教学更好的回归到生活中,即德育的生活化。对以往的德育教学进行分析和总结,可以得出德育教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将道德表现为一种观念,把道德看作一种知识,以往的那些德育教学是“知识道德”的灌输教育,这样的教学一般被认为是精英人士的某种“特权”。课程改革完成以后,我国大力倡导生活是道德存在的基本形态,即道德来源于生活又存在于生活中,为了生活,德育教学要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高尚情操,而意志、情感的培养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进行、才能实现。前人认为“好生活是好教育、高尚的生活是高尚的教育,坏生活是坏教育、下流的生活是下流的教育。”德育的生活化更好的促进道德随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生活不仅是德育出发的地方,也是最终德育要回归的地方。生活具有过程性,是随时间而不断变化的,因此德育内容也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出现新的特征。德育回归到生活是教育人过有追求、有理想,更加“真、善、美”的生活,是一种高于生活的德育回归。德育的生活化不仅仅是让人们“活着”,而是促使人们更好的在生活中“生活”。德育内容生活化与德育客体对象化之间的紧密联系主要表现在德育客体中的从众现象方面,德育客体在道德问题上的从众现象进一步促进了德育标准的共性化,但毕竟对象本身是具体差异性的,要在德育教育中很好的发挥这种“从众”的共性作用,就要针对对象的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有意识的强化某些重要的德育内容,并将其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德育教学过程中的从众现象是指德育的客体存在于群众的环境之中,由于客观条件的局限,其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果断放弃原来的态度和意见,以便更好的适合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也是德育客体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而做出的相关调整,同时也是德育客体对生存环境的一种适应。如果学校教学群体中德育客体缺乏一定的道德认知,将会很容易导致从众现象的发生。如果某个个体在道德判断方面遇到难题,又不能自己进行解决时,一个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将德育个体态度放在群体系统中,让德育个体的行为逐渐符合群体的评价标准。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为了追求完美、避免错误的发生,而更多的去遵从别人的指导,这种现象极易导致从众现象的发生。要想德育实践的成功就必须有效的把握德育客体的从众现象,并要求德育主体对德育客体主导道德观念的认同。如果德育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的重视从众现象的存在,将会严重降低德育教学实践的效率,因为有效的利用德育客体的从众现象,可以有效的推进学校德育实践的步伐。过去的德育教育更多的是强调其外在功能,与学生的主体价值相背离。德育的过程是对品德性生活的很好展开,在德育过程中如果给予他们更多的灌输与压服、控制与强化、功利色彩,这样会完全背离所谓的德育宗旨。作为德育教师我们要更多的站在生活的角度进行教学,促使德育内容的生活化。因此,我们要把握德育与生活的互动关系,以便更好的发挥德育的生活意义。

2.2德育载体多样性与德育对象具体性要求二者紧密结合

在教育实践和实际生活中,德育载体多种多样,德育范围也不仅仅是学校。首先,德育的生活化是来自于亲身生活的道德体验和认识,因而比较深刻、真实和全面,其传授的知识内容也比较丰富、实用。因为在生活当中个体一直存在,它能够激发道德主体的情感,触动道德主体的心灵,滋润道德主体的身心。其次,人在生活中可以受到各种教育的洗礼,教育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并且教育会对道德的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发挥着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最后,任何道德教育都必须通过生活的实践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无论是认知的道德教学还是西方的德育理论教学的方法和模式,要想最终发挥作用,并对个体道德产生一定的影响,促使教育的成果成为个体德行的组成部分,就要加强个体的日常生活实践。不在生活中进行实践,就不能真正的实现德育教学的目的,进而导致道德的慢慢变化和消失。从德育对象的角度来说,如果德育客体在群体中不能获得较高的道德评价,往往非常容易从众现象的产生。生活在群体中的个体,都希望得到积极的道德评价,尽可能的避免遭到群体的排斥。在实际生活中,群体中每位成员都必须遵从群体的道德准则,遵循群体的意愿去办事,只有这样,才能在群体中站住脚步。如果组成德育客体的群体相对比较松散,个体之间的联系比较无序,这样的群体一般没有足够的向心力,最终导致个体对群众的依赖心里比较微弱,有效的降低了从众现象发生的概率。如果一个群体具有足够的行为榜样,个体之间具有较强的凝聚力,群体能为个体提供标准的道德理念,其中存在的缺点也会得到群体成员的理解,这些都有可能引起从众现象的发生。同时,德育群体的规模也会在一定范围内导致从众现象的产生,一般德育群体的规模比较大其产生从众现象的概率远远高于规模比较小的德育群体。除此之外,有些德育客体本身存在的一些特征也可能成为诱发从众现象的因素。因此,要想真正实现理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就必须与德育对象的具体性相结合来促进德育教学的生活化,否则,德育内容生活化就只是一种形式,而没有真正的实效性。

3、德育内容生活化与德育客体对象化的实施方法

3.1深入分析德育客体对象的类型

德育客体可以根据对象的地域、年龄、社会角色等方面进行分类。为了提高德育生活化的教育效果,本文从德育对象的从众特征进行分类。根据德育客体从众化性质的不同,可以将从众类型划分为积极型从众和消极型从众。积极性从众是指那些发生在德育客体身上,会给德育实践带来促进效果,符合德育主体心里预期,能够有效的降低德育实践的难度。消极型从众是指阻碍德育实践的实施,影响德育效果的实现,加大德育实践的难度。对于积极型从众,其还有一定的程度之分,即根据其程度可以划分为较强、中等、较弱三类,又被称为信念内化型、魅力复制型、功利趋向性。我们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对象,实施对象化的德育教育,根据具体对象将德育内容生活化。

3.2全面实现德育教学方法的现代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德育生活化教学的模式要求尽最大努力实现德育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按照思想道德发展和形成的规律进行相关教学工作,并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德育教学的新方法和新手段,大力发扬开拓创新精神。我们在对道德教育创新时,并不意味着对那些传统教学方法的全盘否定,相反,我们应该充分分析那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借鉴它们的优点,改善它们的缺点。我们还要大胆的借鉴国外的道德教育方法,以便更好的实现道德教育的现代化。时代是在不断的更新变化的,伴随着出现了大量的新技术、新科学和新知识,我们要充分的利用这些新技术、新科学和新知识来武装我们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觉悟。据调查发现。我国青少年中有3000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而且每年都呈上升的趋势。健康心理是人的品性和行为的基础,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素质有助于道德品质的提升和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手段,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其心理问题,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3.3大力推进德育教学实施载体的多样化

德育教学的载体是指承载德育教学信息或内容的形式,例如会议、文化建设、课堂教学、大众传媒等,这是实现道德教育主客体双向交流的有效渠道。德育教学载体的多样性可以促使学生生活世界变得丰富多彩,我们一般将德育载体划分为物质载体和精神载体、显性载体和隐形载体、课程载体和活动载体等。但是,如今的德育教学却深陷于重视物质载体、轻视精神载体,重显性载体、轻隐性载体,重课程载体、轻实践载体的错误。丰富德育载体,实现载体多样化,需要注重社会实践,增强道德和生活的联系。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只是关于道德知识的气泡和枯燥的道德语言符号,这样的结果会使学生学习到的道德知识不能有效的转化为坚定的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学校花费了大量的物力、财力和人力培养出来的学生,到了社会上却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现状,有些事情甚至无能为力。在学校教学过程中,要想构建一个行之有效和充满生机活力的德育生活化模式,就必须在德育教学载体上下功夫。

3.4不断促进德育向更广的生活领域延伸

德育范围也不仅仅是学校。德育生活化要更多的把握好生活的整体性,其主要体现在要将家庭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尽最大努力的结合在一起,而并不是出现问题的时候相互指责、相互推诿,甚至互相抵消的不良现象。在生活道德的教育过程中,不仅学生要接受道德教育,而且老师也要接受相应的道德教育,并且两者都要受到基本道德准则的限制。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我们要更好的给他们树立榜样,努力把他们培养成社会道德建设的榜样,不断的引领社会道德的进步。因此,老师和学生要更好的深入到生活中,把握好时代道德思想的精华和时代道德生活的主潮流,在道德生活中共同修养、共同进步。在此基础上,德育生活化不仅要贯穿学校生活的所有时段,而且要还要在出学校后继续延续。人生需要用有限的生命去不断磨砺、去追求崇高的境界、去体验生活、感悟人生,并不断的进行自我更新。德育的内涵蕴含在生活之中,社会为德育提供了终身的舞台,社会生活为德育提供了无限的内容和素材。

4、结语

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存在着多方面的缺点,导致大多数的德育个体根本就没有体验到德育教学的乐趣和丰富性,甚至无法体验到生活中那些鲜活的德育内容。因此,要想从根本上取缔德育的不足,我们就要在实际生活中针对不同的德育对象、不同的场合,采取有效的调节策略,更多的注重德育内容生活化和德育客体对象化,尽可能的建立一个具有实效的德育教育体制。而且,在德育教育中,要提高德育教育效率,更好地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就要强化德育内容生活化与德育客体对象化的理念,努力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在德育实践中,要充分利用德育客体从众现象的积极方面,努力消除德育客体从众现象的消极作用。

作者:周群英 单位:西南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