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共5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共5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共5篇)

第一篇: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德育功能

一、红色歌谣的艺术特征与育人功能

红色歌谣对于当代大学生的育人功能不仅是内容上的鼓舞,而且从思想及精神等内在层面引导学生追求更加崇高的精神契合,彰显生命存在的价值。红色歌谣所表现的是一种时代精神与革命精神的融合,其中的战争情怀只有细细品味作品中的内涵方能够体会和了解。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歌谣在当代高校德育教育中的渗透是对普遍教育的有效补充,同时这一教育模式无论是内容设计还是形式安排都不同于以往的高校德育教育,让人眼前一亮。红色歌谣中不少针对劳动人民描述的乐句真挚、恳切、有血有肉,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其鲜明的政治主张和坚定信念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红色歌谣在高校公共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功能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歌谣的德育功能不容忽视。无论是革命英雄主义的赞歌,还是民族爱国热情的颂扬,都是高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红色歌谣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播,正是社会教育力量的最好体现。

(一)“时代主题”———红色歌谣在艺术创作上的教育特征

丰富的艺术创作手法是红色歌谣的显著特征,构成了民族文化的艺术珍品。红色歌谣融合了写意和写实两种创作技巧,在民族音乐旋律中彰显着时代主题,巧妙地在歌曲中表现了现实主义革命生活与浪漫主义时代韵味相结合的双重感受。紧扣时代主题,选择广大民众喜爱的歌曲演绎形式,在反复修改和补充之后形成的红色歌谣在艺术创作上风格鲜明,琅琅上口,堪称传统文化艺术经典。在革命年代,红色歌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时至今日,红色歌谣仍然可为高校德育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内容参考,为德育效果的提升提供必备的精神养料。其歌曲创作的素材来源于革命斗争时期,反映了特定历史阶段内人们的美好愿望与憧憬。无论是“打倒地主与豪绅”的直接叙述,还是“梭镖闪闪放银光”的间接表达,都将民众内心渴望和平、憧憬未来的理想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外,具备浓厚教育特征的红色歌谣既饱含了轻柔婉转的传统民间音乐韵律,又体现出革命年代音乐节奏的昂扬斗志,这一紧扣现实主题的艺术创作方法与传统民间歌谣显然不可同日而语。革命斗争时期的人民对于生活有着深刻体验,思想政治觉悟清晰,对于艺术歌谣创作有着深厚的生活基础,精炼的语言使得红色歌谣更易传颂和弘扬。如今,这一特殊的音乐形式已经成为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素质教育与音乐教育有机统一,对于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大有裨益。学生的精神财富需要累积,红色歌谣的传递正是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出发,凸显艺术领域中的育人特征。

(二)“润物无声”———红色歌谣在道德品质中的行为力量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树立是极为重要的,这就需要高校德育工作能够真正发挥其实践价值。革命年代遗留下来的红色歌谣当中饱含着浓烈的民族爱国情感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和平与解放而表现出来的不畏艰辛、不惧牺牲以及团结奋斗、互助友爱的道德品质鼓舞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学生,正是这样磅礴的道德力量构筑出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是行为力量在道德颂歌中的继承和传扬。无论是《黄河大合唱》中涌现出来的豪情壮志,还是《义勇军进行曲》当中饱含的深厚革命热情,都是中华民族勇气与坚定决心的最好诠释,也是民族精神奋斗不止的一种体现。音乐教育中红色歌谣的引入,其德育价值不可忽视,社会影响极为深远,无论是音乐教育的质量还是德育教育的效果,都显著提升。那些催人奋进的红色歌谣在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建设中产生了巨大的行为力量,促进了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对提升大学生群体的品德修养与民族自信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关于红色歌谣的搜集与整理工作也在一些高校悄悄地展开,这绝非仅仅是音乐教育题材的扩展,而是一种民族热情和道德行为的延伸,是革命精髓在高校德育中的渗透。

(三)“德育摇篮”———红色歌谣在高校德育中的意识熏陶

金冉认为,红色文化的深入人心,需要注入更多红色歌谣这一新鲜血液。不同于以往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模式,红色歌谣自身的德育涵义绝非仅仅是通过说教的方式来达到一定的品德教育目的,而是在歌词的写作和旋律的构建上振奋人心,在潜移默化中指引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正是红色歌谣音乐语言的魅力所在。在德育领域中往往它比文字语言更加具有说服力,在旋律跳动的过程中舒缓紧张急躁的心理情绪,进行德育内容的意识熏陶。这样的熏陶也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作为一种情感与道德共存的音乐艺术形式,红色歌谣凭借其自身的音乐美感以及巨大的道德号召力量深入人心,无论是音乐艺术的情感认知还是道德观念的理性渗透都真正实现了德育教育的目的,使得大学生群体的道德行为得到了有效控制和约束。与以往的德育说教方式截然不同,红色歌谣的传唱不仅不会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反而能够在歌曲演绎的过程中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提升德育教育效果。因此,有学者研究指出,从高校德育教育的实践价值来看,红色歌谣中关于道德理念的意识熏陶也是其它德育方法所不能比拟的。

三、红色歌谣在高校公共音乐教学中的德育路径

红色歌谣在高校音乐技能教学中的应用,受到了学者的重视。徐恩煊、张承龙对红色歌谣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就做了很好的探讨。然而,如何发掘红色歌谣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功能,却仍有待加强。红色歌谣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演绎,音调以中高音为主,清晰明快的演唱风格,节奏分明的曲调控制,无不反映出革命年代人民的昂扬斗志,催人奋进。题材选择上,以真实的生活场景描绘拉近与听众的距离,虽然是时代政治发展下的产物,却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方针,在宣传革命的同时使得自身的红色政权不断巩固。高校教学的主体是青年学生,也就自然成为了红色歌谣传承和发扬的主要场所,使得高校音乐教育的内涵大大深化。

关于音乐教学中红色歌谣的选择,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不仅是学习演唱的技巧,更要切实体会歌谣中的人文内涵。如红歌曲目《五星红旗》,歌词旋律琅琅上口,教育涵义积极向上,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和价值观念,因此也受到了多数大学生的追捧。音乐教育当中的作品选择,既要考虑到音乐艺术理论与演唱技巧的讲授,还要考虑到作品本身所蕴含的感情,在以情动人的过程中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红色歌谣中的深厚感情正是培养学生浓厚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我爱你,中国》、《我和我的祖国》、《红星照我去战斗》等都属于这类题材。此外,红歌的选择还应凸显其时代主题,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一致。无论是通俗歌曲演唱还是红色歌谣演绎,教师在考虑到其教育特征的同时还应切实做到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内涵过大的红歌对于音乐教学来说也不妥当。教师自身也要及时更新自我教学理念,完善音乐教学模式,在提升音乐审美的同时贯穿必要的革命精神教育。要真正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切实了解红色歌谣的魅力,进而从思想上接受红色歌谣的教育涵义。关于红色歌谣教学方法的选择,可以从必要的演唱环境构建着手,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特征,在欣赏、分析和演唱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于红歌的演唱兴趣。高校音乐教学中,红色歌谣的演唱对于学生中低声区的基本功训练以及气息的控制极为有效,这一过程不仅优化了学生的声音效果,加深了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在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方面也大有裨益。

四、结语

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音乐素养的培育,也不能偏废德育工作的开展。具有深厚人文内涵的红色歌谣,是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重要素材,也是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借以开展德育工作的极佳资源。红色歌谣德育功能的挖掘及其在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的实践,可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伟大的革命精神和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充分发掘红色歌谣的德育功能,探寻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是当前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的课题。

作者:吕荤全 单位:赣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第二篇:德育助推高校校园建设

一、推动科学认知,使高校美丽校园建设内化于心

高校美丽校园建设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微观方面,是美丽中国的缩影,对美丽中国建设起着示范和引领作用。优美的环境文化不仅有利于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的人的生存与发展,产生极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一定环境之外的人乃至国外的人也会产生广泛的吸引力,这就是环境文化形成的软实力,正因为如此,优化文化环境就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美丽中国,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校园,引领美丽中国建设。高等学校校园,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学术功底、大师云集,集中体现了一座城市的精神风貌,往往成为城市的风景线与靓丽的名片,甚至成为城市的旅游景点。美丽校园建设的示范性,是指通过校园建设中体现出的生态美、人文美、和谐美与心灵美,对美丽城市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做出榜样,提供典范,供人们学习,起到示范作用。美丽校园建设的引领性,是指通过校园建设的成效,导引美丽中国建设的方向,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的思想引领,行为引领。

再次,高校美丽校园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特殊的组成部分。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人才培养,努力培养大量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德育是改造人的灵魂、塑造人性的重要途径,建设生态文明、普及生态文明理念必须加强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与教育。培养人们特别是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科学的态度善待自然,并使其成为一种道德自觉,这是大学德育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首要任务。通过美丽校园建设的实践,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在大学生中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增强大学生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二、注重实践养成,使高校美丽校园建设外化于行

把正确的思想认识转化为人们普遍遵守的行为规范,是生态文明理念、美丽校园建设落到实处的根本保障。在大学德育实践中,要着眼于抓养成、重践行、见实效,广泛搭建多种师生员工便于参与、乐于参与、勤于参与的美丽校园建设平台,引导师生在实践中自觉养成并切实践行美丽校园建设观念,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第一,注重高等学校校园的生态美建设,美化我们所赖以生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环境,使其具有“自然美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强调的正是环境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建设美丽校园,建设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逐步建成“绿化、美化、亮化、文化”的和谐并存的高校美丽校园是师生员工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大学校园作为文化与历史的载体,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时间或者说是过程的考验,记录着过去,描述着未来。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长期事业发展规划和阶段性的发展目标,校园规划应依据学校事业发展的最高目标来制定。其中,在校生人数是学校规划中保证教学、生活、科研等活动所需的基本建设依据;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等方面也应在规划中予以反映。校园规划原则要体现教学与管理相结合,塑造学术尊严;自然与人工相结合,达到协调共生,城市与大学相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学习与生活相结合,优化结构配置。要做好高校美丽校园建设的顶层设计,从办学理念的凝练,到校园总体规划的布局设计都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校园建设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第二,注重高校校园的人文美建设,构建富有文化底蕴的“人文美感”。要在高校校园中大力建设人文景观,营造人文氛围。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积极培育健康高尚的情感美,自觉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追求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个体层面实践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并在校园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校园文化软实力。这就需要赋予我们的生活环境以“文化内涵”,使得校园环境具有人文底蕴和“人文美感”,例如在大学生以及广大员工中大力宣传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现代生态文明理念,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变成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和生活方式,使得更多的人成为“环境文化的形象大使”;历史悠久的高校可以努力挖掘一些堪称“历史活化石”的名胜古迹、城墙街道背后的人文典故和历史传奇,以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神秘的文化传奇吸引人、打动人和感染人;校内的广场、园林以及建筑物的建筑构造和装修设计,要突出“以人为本、和谐、简约、责任、超越”的现代文化理念和美学思想,使得人们漫步其中能够感受到人性之美、哲理之思和艺术之趣。

第三,注重高等学校校园的和谐美建设,营造和谐相处的人居环境与人际环境,使其实现“和谐美感”。从人居环境的和谐而言,建筑要与环境和谐统一,为保证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基地这一最高主旨,规划设计以功能分区为出发点,主要考虑教学实验、行政办公,生活辅助、文体活动的分区布置,为使这一布置方式在强调功能性的同时不流于单调地用道路来连接,要努力营造美观典雅的生态环境。用美轮美奂、有文化内涵的园林景观来渲染和烘托主体建筑,将建筑、绿化、水面、球场小品等元素加以协调,形成“园在房中,房在园内,房中有园,园内有房”的丰富园林形态,创造舒适的校园人居环境。从人际环境的和谐而言,在校园内倡导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友爱、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邻里关系和社会关系;提高师生员工包括文化知识、思想道德、身体素质、社交礼仪、服侍装扮、文明用语等在内的综合文明素养,使得人人都成为生活中和睦相处、相得益彰的靓丽风景。

第四,注重高等学校校园的心灵美建设,彰显校园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各类主体的“内在美感”。人的美应该是感性的自然形式美同内在心灵美的和谐统一。人们既要注重外表美,更应注重心灵美。心灵美既体现智慧与美感的价值,又体现作为一个社会人的价值。心灵美是人美的基础和核心,是人美的更高层次、更高境界的美,是人最本质的美。心灵美不仅昭示了人美的社会性,心灵的美化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而且使人的美更具丰富性、持久性和深刻性。青春活泼的大学生作为美丽校园的主人,要打造自身的美,首先就要塑造美好的心灵,这正是高校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和教师的工作职责和育人使命,更需要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语与行为的示范影响。

三、强化工作部署,使高校美丽校园建设稳步推进

美丽校园建设,要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切实抓好典型引领,努力使美丽校园的观念和行为在舆论上获得褒奖,在政策上获得激励,在制度上获得保护,使高校美丽校园建设稳步推进。

一是将美丽校园建设贯彻到学校改革发展的全过程。作为大学文化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校园环境的美化和建设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整洁、优雅、文明的校园环境既能激发人的求知欲望,使师生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促进师生积极进取,还可以增强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所以在校园总体现划上,高校应特别注重建筑布局和美化布局的相互映衬,使其达到完美与和谐的统一。“这样让学生的思想境界在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美的陶冶,让他们的精神领域和知识水平同步提高,真正成为一个思想上与时俱进,精神上丰富多彩,知识上超凡脱俗的名副其实的当代大学生,使他们的知识与环境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让环境这一教育的补充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能,促进学校的发展,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是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将美丽校园建设纳入大学德育活动。在美丽校园建设中,“大学德育要立足我国以往发展方式的反思,顺应现代文明发展的潮流,加强以生态环境保护和人文环境优化为核心内容的生态道德教育,这成为大学德育的拓展性内容。”一要通过大学德育实现生态文明的观念现代化。树立生态危机意识、生态善恶意识、生态平等意识和生态审美意识,培育师生员工的生态道德素质。二要通过大学德育培养青年学生的生态情感。要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道德关怀的视野,自觉承担起对自然环境的道德责任,培植生态善恶感、生态良知感、生态正义感和生态义务感,教育和引导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敬畏自然、善待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体现人类道德进步的新发展,展现人类自我完善的新境界。三要通过大学德育规范青年学生的生态行为。采取切实的行动,引导师生树立适度、绿色、节俭、公平、和谐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形成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方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总之,生态道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使这一教育目标得以实现,需要将道德教育、规范约束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推进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

三是将美丽校园理念体现在高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美丽校园建设意识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学校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十分注重育人的功能,特别重视对师生环保意识、节能意识、美化绿化意识的培养,在育人方面发挥了良好的教育示范作用。同时,学校还要定期开展节能减排校园行的主题活动,坚持节能减排的宣传教育,使绿色低碳的概念渗透到学生生活和学习中。大学采取的一系列节能减排、绿色低碳校园建设工作既节约了资源、又减少了常规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教育示范效应等综合效益。其中,更重要的是教育效益——生态文明理念对社会传统理念的影响作用不可估量。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成效。

四是将美丽校园建设的教育活动贯穿在学校教书育人的各个方面。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培养。高校要结合每年3月22日的世界水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开展环保校园行活动,每年组织开展学雷锋青年志愿者美化校园行活动,开展“节约一粒米、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张纸、节约一度电”“四个一”的节约行动等等,通过一系列活动平台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在节能环保、绿色校园、美丽校园道路上不断发展前进。从美丽面貌、素质提升到能力加强,全面培养高质量的管理人才,从加强养成教育到加强纪律观念、加强校风建设、加强学风建设;从加强养成教育到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加强养成教育到加强学生个人品德、加强学生的“做人、做事、做学问”的“三做”教育做到人人皆知,人人参与,增强活动的全员性、全程性、针对性、生动性、实效性。

四、总结

总之,只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坚持不懈地推进“高校美丽校园”建设活动,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阵地的高校就会变得更加文明、和谐、充满活力。同时,充分发挥高校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示范作用和引领作用,祖国一定会变得更加美丽,社会主义大家庭一定会变得更加文明与和谐。

作者:张丽 刘娟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第三篇: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的有效衔接

一、丰富德育指导思想,树立教师的自觉衔接意识

德育承担着传播主导政治意识、引导学生政治行为的重要作用,它通过传播符合社会进步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法律规范,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其自身的政治判断力、鉴别力,促进学生形成较高的政治意识,从而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当前部分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开展工作的实际方针仍存在倒挂现象,中学阶段由于升学压力的影响,教师以应试为导向将很多的大学德育课程内容填鸭到中学德育内容中来,一方面易陷入中学生理解少、死背多,为分数学政治、为考学受教育的怪圈;另一方面,大学生之前没有形成应有的道德情感与知识积淀,需大学教师回头从素养与能力方面补课,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因中学和高校德育工作绩效考核和晋职升迁的标准不同,教育者往往各自为政,缺乏沟通。中学德育工作者较少掌握前沿的科研动态,高校德育工作者由于授课班级大、内容多,无暇顾及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中国梦”思想从国家、民族、人民整体层面引领社会思潮,强调德育工作者应从学生终身发展和自身教学过程的阶段性、层次性与连续性出发,整体把握德育全过程。树立实现“中国梦”的自觉意识成为开展高校与中学德育衔接的思想前提。德育工作者需认真领会“,中国梦”是中国人对于自己的国家、民族和个人未来前景的美好梦想,具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深刻内涵。教育者应运用整体、辩证的方法看待德育过程,既在理论上对“中国梦”与“帝国梦“”排他梦“”霸权梦”相区别,树立“中国梦”的自觉衔接意识,争做追梦的领跑者;又在实践中积极了解各自德育阶段教学特点,在中学德育中做好前瞻,在高校德育中注重后顾,在精、深、广、博上下功夫,以不同时期的学生知识储备、情感特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以实现“中国梦”、培育接班者的强烈责任意识,争做圆梦的践行者。

二、深化德育建设规律,构筑衔接基本内容

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于主客体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协调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只有通过社会实践与受教育者相联系,才有可能达到主客体的相互协调和平衡,使受教育者产生一定的思想品德认知。而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认知,只有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转化为思想品德行为及习惯,才是有意义的。中学德育是高校德育的基础和前提,高校德育是中学德育的发展和延续。从中学到大学的德育应体现由浅入深、由简到繁、不断深入的规律。在教育内容上,中学德育应通过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等几大板块,使学生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其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大学德育则应通过系统理论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使大学生成长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要做到“三个必须”: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因是对德育衔接体系的基本要求,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凝聚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由此必须增强大学和中学德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近代史教育。“中国梦”赋予德育建设体系更系统、更逻辑、更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为提升德育实效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丰富的内容。中学德育可通过开展“中国梦——我的梦”主题活动,使中学生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具有初步的认识,增强社会使命感和爱国情感,树立充实自己、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同时高校德育可通过多样的社团讲座,使大学生对“中国梦”的内涵、实现路径有更加清晰的把握,促使他们摒弃假恶丑,选择真善美,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对实现“中国梦”由最初的耳濡目染变为身体力行,把过去的个人梦提升至开放、包容、共享的国家梦,成就一棵从中学开始扎根,至高校枝繁叶茂,到社会硕果累累的梦想之树。

三、彰显德育建设主体,凝聚青年力量

德育活动是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思想、情感的双向交流和沟通的活动,教育目的只有在教育者发挥主导作用和教育对象发挥能动作用相辅相成的过程中才能实现。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要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着力培养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能力。青年彰显中国精神,青年力量凝聚中国力量。德育通过对学生进行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的引导,使学生理解个人梦是“中国梦”的坚实依托,“中国梦”是个人梦的坚实承载。青年精神代表中国精神,青年的未来就是中国的未来,只有广大学生自觉树立承担大任、完善自我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正确认识自我,科学设计自我,合理调节自我,自觉规范自我,实现自身知、情、意、信、行诸因素的和谐发展,才能为实现高校与中学德育的有效衔接,增强自我约束和合理管控。同时,德育工作者要客观看待不同时期学生的特点,避免“一刀切”与“揠苗助长”,合理制订不同阶段德育方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针对中学阶段学生心智有待成熟、青春期叛逆等特点,注重运用预防教育与心理疏导、思想转化等方法,善于寓教于管、寓教于情。针对大学阶段学生适应过程慢、不善自我管理、热情冲动等特点,注重运用疏导教育、感染激励等方法,善于寓教于行、寓教于境。这要求大学与中学德育者要定期沟通交流,了解德育建设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立足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倾听学生的心声,培育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过硬、怀揣理想信念,敢于追梦、勇于圆梦的中华学子。

四、应对德育建设痼疾,实现衔接目的

当前,在高校和中学德育衔接过程中,一些问题的存在与制度不善、沟通不畅、心态浮躁等多种因素有关。如中学教师之所以在德育课程中增添超纲学时,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必然与学生考试过关率、升学率、个人薪酬、升迁晋级存在密切联系。大学教师很少调查刚入校新生的学习基本状况、心理需求,就直接灌输讲授,缺乏师生沟通,必然与高校没有将德育衔接情况与学生评教、知识竞赛、职称奖励挂起钩来存在关联。一定程度上,是否去关注高校与中学德育衔接状况已成为教师的一项“良心活”。因而,要实现“中国梦”,必须结合实际,从运用试点到制度规定,多管齐下,着力解决高校与中学德育衔接不畅的问题,实现互相扶持、共同进步的教育目的。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开展工作。首先,建立高校与中学德育沟通机制,鼓励高校教师和中学教师分批次每年度互相访问和学习经验,定期召开座谈会,双方由专门的组织机构协商活动开展事宜。主要包括了解教学内容、课堂与课外实践体验、学习层次和教学效果反馈等。参加交流的人员不仅是双方一线教师,更鼓励教学管理者参与进来,从规章制订、活动开展、评价机制等多方面建立长效机制。其次,成立高校与中学德育衔接状况考核体系,要把落实高校与中学德育衔接状况纳入大学和中学德育工作者业绩考评点。一方面,可以通过工作者定期考评的书面材料进行测评;另一方面,必须以一、二年级大学生的评教效果测量指标进行反馈。再次,革除教育体制下部分学校以成绩论英雄、以科研论成败的错误倾向,创新形式,为学生营造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空间,为教师创造安心治学的动力源泉,回归课本,释放本性,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作者:刘颖 单位: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第四篇:高校辅导员德育工作的困境及路径

一、高校辅导员德育工作的困境

(一)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与理论知识的传授相分离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两部分:即理论知识的传授与思想行为教育。在具体操作中,一些高校将这两部分内容是分开进行的,并分别由两个不同的部门来负责,在这种情况下,两个部门的职责大多数是相互分离的,遇到问题时很难有效协调。另外,在很多高校中,德育的主阵地——“两课”的教学是由专门的部门来负责的,这些部门由于考虑到了自己员工的利益与工作量问题,有时并没有派专门负责德育工作的辅导员来完成,这就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两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的甚至会出现抵触情绪,这样明显违背了教学“两课”的初衷。

(二)一些高校辅导员的日常工作量大于德育工作量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并出台了相关文件规定了辅导员的工作范围。辅导员是实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辅导员应该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辅导员的工作范围日益广泛,工作量也越来越大,导致辅导员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学生的日常工作上,而根本无暇顾及学生的德育问题。

二、高校辅导员走出困境的路径选择与分析

(一)高校领导不仅要在思想上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还要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首先,校领导要把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看成是全体教职工的共同职责,而不仅仅是负责德育工作的专职辅导员的责任。从教学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从教室到寝室,再到食堂,每一个细节都要引起教育者的高度重视,所有的这些都是德育教育工作的涵盖内容。每个教职工的日常举止活动都会影响到学生,给学生的一言一行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每一位教职工都应严格要求自己。其次,高校领导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德育工作配备充足的人力、财力、物力。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在高校中配备国家标准数量的专职辅导员还是很难办到的,但是,这个问题并不是不能解决的。学校可以聘请一些编制以外的兼职辅导员、班主任,来缓解辅导员紧缺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减轻辅导员的工作强度与难度;在财力配备方面,虽然各个高校的财政开支由各地方的政府来做统筹安排,但这并不代表学校的财政吃紧,因此针对辅导员用于德育教育工作问题上的开支,学校方面要积极争取;在物力方面,学校领导应该为辅导员配备完整的设备,实现无纸化办公,以减轻他们的工作负担。

(二)合理安排“两课”教学人员,做好协调工作

关于“两课”的安排,学校要明确分工,合理安排辅导员来担任“两课”的教育工作,这样才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主动地配合辅导员的工作,同时也更有利于辅导员德育工作的开展。虽然主管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与思想行为教育的两个部门在名义上是分开的,但实质上它们都是在为学生服务,只要两个部门将工作做到位,相信它们是可以团结起来并肩作战的。

(三)明确辅导员的职责,强调以德育为重

国家已经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文件,明确规定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范围,各高校应该按照规定为辅导员分配任务,使辅导员的工作以学生的德育教育为重。

三、小结

学校的相关部门要积极地配合起来,对学生德育方面的工作负起相关的责任。而对于一些非德育工作,如学生的报道工作、学籍的注册、宿舍的卫生、学费的催缴、学生证的办理、户口的迁移等工作,可以由教学办、学生处、宿舍管理委员会、财务处、保卫处等相关部门来办理,不应将所有工作都堆给辅导员解决。这样就可以减轻辅导员的负担,使其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作者:葛玉芹 单位:河北中医学院护理学院

第五篇:高校学生公寓德育管理

一、高校学生公寓德育管理的作用

首先高校学生公寓德育工作的开展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具有非常鲜明的指导作用。德育管理与学生公寓管理相结合,更能跟上学生思想观念时代化、多元化的脚步,有针对性的引导其提高明辨是非、处理问题的能力。其次,将德育渗透进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可以纠正学生生活学习中的诸多不良习惯,帮助其改掉坏毛病,提高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能力,缓和与人交往间的矛盾摩擦,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网。最后,德育工作在高校公寓管理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锻炼自立自强的生活技能,养成自尊自爱的生活信仰,便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二、高校学生公寓德育管理工作的途径

(一)健全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机制,施行制度化管理办法

高校学生公寓管理要建立系统完善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行为的管理权限有明确说明,合理制约控制学生的行为,为每位学生提供一个和谐有序、稳定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在完善的管理机制监督下,学生的行为谈吐都会向着积极健康方向发展,从而形成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

(二)招聘任用文化知识水平高、年轻化人才参与公寓管理

高校学生总是走在时展的前沿,信息获取快、掌握多,知识储备较为丰富,这使得公寓的管理人员知识水平也必须有相应的提高,管理人员年龄也必须尽量年轻化。只有这样,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等各方面才能被管理人员深入了解,有的放矢的管理措施才可以有效实施,一旦学生遭遇到心理、感情等方面问题时,管理人员可以进行积极有效的帮助,使得其正确认识问题,直面生活中的挫折,鼓励其调整心态,积极乐观的迎接挫折和挑战,明确奋斗目标,合理规划人生。

(三)重视学生公寓文化建设

建设优质的学生文化是帮助学生简单学习、愉快生活的重要保证。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得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多样的学习方法,从而在复杂多样的课程学习中得心应手。浓郁的文化氛围还可以使学生具有乐观向上的生活追求,可以努力克服生活中的问题,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形成友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同时公寓文化建设也是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托。优秀的公寓文化在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和谐健康的公寓文化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和长远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四)注重德育,加强学生自我管理

在学生公寓内开展形式多样、意义丰富的德育活动,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水平。学校和管理人员要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积极采纳合理建议,让学生参与到公寓管理中来,加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服务管理意识,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公寓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其自身的意志作用于公寓管理的实践。强化学生自我提高、乐于助人的意识,让学生感受到帮助他人的乐趣,积极主动地承担辅助学生公寓管理的工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到高校公寓管理在学生德育工作上的重要性,因而必须要急切改变当前高校公寓管理的现状,充分认识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作出改正,以适应高校德育文化工作的深入开展。高校学生公寓德育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多因素相关联的工作,也是高校德育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建设和谐文明的公寓及校园文化的重要方面,因此必须十分重视高校德育工作在学生公寓的开展,将学生公寓管理与学生德育工作相结合,促进双方共同向更深入方向发展。

作者:侯丽娜 单位: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生物与食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