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教育论文(共9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职德育教育论文(共9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中职德育教育论文(共9篇)

第一篇

一、现阶段中职学生的特点

1、家庭背景。父母忙于赚钱养家糊口,很少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匮乏的精神生活导致了思想的沟通只限于朋友之间,而周围的朋友和自己的情况基本一样,孩子之间形成的错误观点和作用得以延续,父母苦口婆心的说教换来的却是孩子的叛逆和反感。孩子眼中只有自己那点可怜的认知观,也不会轻易接受老师的说教。

2、知识背景。由于中职生源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基础差的学生入学后听不懂课,又不肯吃苦,加上外界的诱惑太大,如网络、游戏、电子产品等。让学生无法静下心专心的学习。学习目标和方向模糊,人生的规划不明朗。有的中职生,老师强制学生练了二节课的字,学生当时对老师说,老师,我读完初中也没有今天写的字多。当然部分的中职学生喜欢动手操作、相对理论课,学生在上实操课的时候会相对认真。

3、社会阅历。基本无社会阅历,不熟悉周围的社会环境和求职环境,也不愿意接触社会,即使有过短时间的社会实践的经验,终也因怕吃苦而中途放弃。无法给自己正确的定位,职业理想也往往脱离实际。有些对自己的将来甚至没有想过,现在所想的只是网络、游戏,平时所谈论的也无非是这些相关的。

4、心理因素。叛逆心较强,心理也较脆弱,遇到问题不懂处理。社会上的一些不健康思想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实利主义等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一些中职生,尤其是中职生经常出入娱乐性网吧,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出现了狭义、偏见、嫉妒、暴躁、孤独、抑郁、固执、攻击等不良个性的心理特征,经常逃学、旷课,甚至一部分中职生毫不犹豫或毫不内疚地说谎、欺诈或偷盗,做一些违纪违法的事情。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简单。

二、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

大部分的中职学校为了追求学生的就业安置效果,尤其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的提高,把专业技术的学习作为评价教师和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依据。学校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把理论知识教育、专业技能培养摆在了首位,把育人问题摆在了次要位置,因而使学校德育工作流于形式,难以适应当前中职生思想的发展变化。虽然学校开设了礼仪、职业生涯、法律与道德等课程,但德育教育的收效却不佳。其根本原因是没有根据中职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德育教育方案。

1、课程设置不科学。德育课的老师在授课时基本只停留在理论的学习中,老师上课也是90分钟从头讲到尾,老师讲得无趣,学生也因缺乏社会阅历、家庭教育而无法理解书本上的含义,久而久之就厌倦了上德育课。在课程安排上,德育课属于基础考查课,学生认为学分少,或是选修课没有专业技能操作来得重要和实用,因此并不重视。学校或班级体针对本学期安排的德育课程安排配套的德育实践活动,使德育教育具有可操作性,不要只停留在书本上。因此学生缺乏对德育知识的实质认识,学校也并不重视德育教育的社会实践工作。部分学校并没有开设心理咨询机构,随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方向。

2、学校重视不够。由于大多数学校并不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许多德育教育项目因缺少资金或有资质的教师而无法开展德育工作。同时有许多学校更会因德育教育工作收效慢而逐步减少投入,导致培养就业的学生素质不高,就业困难等现象的出现,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前景。因此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势在必行。

三、德育教育改革策略

学校应重视学生的德育培养,配合德育老师开展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德育老师要定期组织学习,交流经验。及时向班主任反馈学生的表现。具体操作如下:

1、基本礼仪课程要在全校普及,在此基础上,学校应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如学校与企业联合,安排学生利用周末或寒暑假时间去定点单位、企业实习。每个学期都必须要求学生参与。让学生从实践中不但学会运用在校所学的知识、包括德育理论,技能的运用等,这些过程中学生还能体验社会、加强认知的能力,了解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2、在学习方面,学生在实践中找到自身的问题后,会回到学校认真学习,在书本中或通过咨询老师得到解决,从而提高自身。这种方式既能让学生防止与社会脱节,也能推进学生向社会发展的进度。针对学生的不同阶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配合开展职业生涯设计活动,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工作,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3、德育课的教学模式改为公开讨论形式,老师可以就社会最近发生的热门事件让学生展开讨论,这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自主开动脑筋,分享自己的看法。老师就学生的评论作指正和引导,逐步让学生养成关心社会动态,更培养学生学会动脑的习惯。学校应经常组织班主任及德育老师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参与社区服务工作、扶贫、下基层体验生活等。实践结束后要开展相关的主题班会讨论、演讲比赛、歌咏比赛等,加强学生们对思想教育的理解。

4、法制宣传要开展,学校应经常聘请一些法律工作人员就青少年犯罪以开会的形式教育全校师生。强化道德规范教育和法制教育,是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明辩是非曲直、理清真善美与假恶丑、把握正确的正确方法。学校必须开设心理咨询中心,让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及时得到正确的引导和治疗。做好心理干预和预防工作也是中心的重要任务。

四、总结

中职学校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要把德育与技能的应用提高到同一个水平,学生的技能培训离不开社会实践,德育教育也同样需要实践的环境。让学生在工作环境中学会与同事相处,了解自己所从事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要求是什么,让他们的亲身经历,告之并理解礼仪、道德、法律的真实含义。只有认识了行动的意义,才能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学校也应根据学生的实践进度,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不同时期的德育教育,比如一年级以职业意识启蒙、树立职业理想为重点,二年级以职业意识强化、职业理想确立、职业道德行为养成为重点,在顶岗就业实习前以端正就业观念、增强创业意识、修正发展目标为重点,引导学生挖掘自身各方面潜力,形成奋发向上的动力,懂得珍惜在校生活,主动接受职业道德教育。总之,更要使学生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成为具有创新意识、探索意识的新世纪的技能型人才。中职教育的改革步伐就要加快,德育教育改革也应与时俱进。

作者:王峰 单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

一、教师要更加重视起德育教育,寻找最优秀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教学

传统中职德育教育得不到重视,课堂教学也显得枯燥无味,新课程改革之后,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那么德育教育也被提上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更加重视起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要在教学实践中有所体现,改变以往的以应试为目的的教学方式,要以个性发展为目标,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问题研究为手段的教育理念。德育教育课程之所以得不到重视,是因为中职学生对德育教育课程提不起兴趣,在大多数中职学生的心中,德育课程受不到重视,因为他们觉得德育教育课程可学可不学,只要考试之前翻一翻书,背一背知识点,完全可以考个不错的成绩,在课堂上不听课也无所谓,所以大多数的学生在德育教育课堂上,交头接耳,左顾右盼,如坐针毡,注意力不集中者也不乏少数,更有甚者,觉得无所事事,闷头就睡,最后却是教师讲得淋漓尽致,而学生听的是枯燥无味的结果,课堂质量得不到保证,更不用说德育教育课程的教学效率了。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就更应该去不断地改善和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要一直关注德育教育的最新消息以及动态,把握住最新的信息,然后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个性,找出最合适的德育教育的教学方式,激发起学生对德育教育课程的积极性,让他们产生好奇的心理,让他们有主动学下去的欲望。在德育教育的课堂上,一定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多设置一些悬念,抛砖引玉。在德育教育的教学中,也一定要多对学生提一些“为什么”,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二、教师要借助多媒体创设灵活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德育教学知识的主动性

以往的德育教育教学方式,一直都是教师主导地讲授给学生,而学生则是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地位,这样事倍功半的德育教育效果,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问题,所以,教师一定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手段和方式,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制作课件,来进行德育教学。在课堂上认真精心地去为学生创设生动灵活的德育教育的教学情境,这样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吸收德育内容,能够有效地达到教育的实践目标。利用多媒体,创设学习情境,可以更好地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课堂中来,多媒体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形象,更加具体灵活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产生比较深刻的印象和感受,更好地体验多媒体为德育教育课程带来的乐趣。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情境,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德育教育课程概念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也使学生更容易对德育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因为,多媒体可以与课本的教材知识结合起来,可以在中职德育教育的课堂上,给中职学生提供声像结合,图文并茂的课堂学习情境,利用多媒体具有的更加灵活性、整体化、全方位、多视角、具体化的优点,使中职德育教育课程的知识更加具体形象,更加灵活生动,使学生对德育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例如,在讲个人的道德品质时,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个反面素材和一个正面素材,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哪个是对,哪个是错,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对与错,从而知道自己该怎么样去做,对于对和错有一个分辨的界限,可以扩展学生的思考空间,学生也可以对德育教育课程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和牢固。当然,同时,作为教师的我们,也要不断地加强自身对多媒体技术的掌握,熟练多媒体技术,用自身的修养去给学生做榜样,这样才能不断地吸引学生,使学生对学习德育教育课程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爱学习了,德育教育课堂教学的效率也自然会提高了。

三、总结

总之,新课程改革下的德育教育工作,要求我们教师要以全新的观念去审视,以全新的眼光去观察,以全新的方式去教育学生,作为一名德育教育的工作者,我们必须重视起德育教育对中职学生的影响力,要不断地用德育知识武装自己,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德育教育的动向,立足于现实,去关注长远的发展,不断地创新自己的工作理念、教育理念,努力切实地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效率,正确地引导和努力地帮助中职的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李勤先 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第三篇

一、重视对中职学生的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的教养

礼仪是最基本的生活礼节,在中职学校开展礼仪教育能够让学生懂得如何与他人交流,在生活中如何尊重别人,如何更加宽容和真诚地对待别人。良好的礼仪教育能够让学生清楚地分辨是非,能够使学生的言谈举止更加大方、有礼。我长时间从事中职教育工作,发现大多数的学生对礼仪知识有一定的教育需求,为此我们应该在中职教育课程中设置礼仪必修课程,以便能够让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掌握必要的礼仪知识,树立自己的良好的个人形象,从而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行为。

二、教学中要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树立礼仪素养的榜样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教师不但在课堂中通过语言来引导学生学习和成长,而且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也会通过自己言行举止来影响学生的一举一动。尤其是现阶段的中职学生,他们拥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独立的学习能力,在生活中他们就会不自觉地去模仿别人。由于教师是学生比较敬佩的人,他们便会对教师产生崇拜的态度,于是在学生中就会十分欣赏教师的人格魅力和行为举止,于是便会默默地模仿和学习。可见教师在学生心灵及人格塑造方面的重要教育作用,为此我们教师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的礼仪细节,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以便给学生树立正确的示范,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良好的影响和教育,从而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形成自己正确的道德思想,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出良好的礼仪。教师备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现阶段教师更是知识的传授者和教育工作的引导者,教师用自己对工作的无私奉献之情感动和教育着很多人,也是我们各行各业学习的榜样。无论在任何时候,哪一个学习阶段,教师都用自己的优雅行为、规范礼仪和高尚作风影响和感染着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同时教师也应该以这样高标准的要求来塑造自我形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示范,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三、建立健全有效的评价制度,加强对学生的规范化管理制定

思想道德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够以正确、高尚的思想来支配自己的行为举止,能够形成自己良好的礼仪行为。这样才能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规范自己的言行,让自己的做事风格更加合乎情理,更加值得称赞。为此在中职思想道德教育和礼仪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靠教师的积极引导,更加需要一个完成的管制制度和评价制度。用更加明朗化的、全面化的道德规章制度和礼仪制度来约束着学生的行为,让学生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表,并且加强监督和反馈,让学生真正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和礼仪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能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我约束和自我克制,让自己永远保持高尚的道德行为。

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礼仪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提高自己的礼仪素养

校园学习环境和氛围会直接影响学生的道德思想健康以及学生性格的塑造过程。教师的说教工作远远比不上周围环境的熏陶和影响。为此教师一定要注重校园环境的塑造,一定要充分利用校园氛围这个隐蔽性的教学作用,通过创设和营造充满礼仪和高尚道德思想的校园,来加强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健康地接受礼仪和道德教育,能够把宽容、友爱、团结、自理、自强等精神注入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从而让校园更加美丽和谐。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礼仪竞赛活动,评选出比较优秀的学生,增强校园浓厚的礼仪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能够自我约束和自我提高,有意识地形成礼仪行为,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思想观念。有效提高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五、总结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任务就是要培养出技能和高素质为一身的人才,我们在重视技能培养的同时,也要看到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要通过各种礼仪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及人格素养。

作者:林相学 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第四篇

一、德育课教学生活化的内涵

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感受、理解、体验生活世界的机会,引导学生不断关注生活、认识生活、创造生活,在体验生活中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处理与生活世界的各种关系,努力将自己塑造成为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德育课教学生活化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它关注学生的情感和生命,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开发。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增强学生适应未来生活的能力。

二、德育课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一)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传统的德育课教学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未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大多采用满堂灌的形式开展教学,淡化甚至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成为简单的知识接受器,不能激发学生的有效思维,使德育课教学的效能无法最优发挥。德育课教学的生活化以学生为教学中心,以现实生活为源头,理论的教学充分联系学生的实际,实现了科学知识与生活现象的有机统一。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其中,在生活化教学中体验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形成认识,确立良好的道德观。

(二)有利于增强德育课的吸引力

传统的德育课教学模式较为简单、刻板、空洞,有部分学生感觉德育课枯燥、无用、尽是“说教”,对德育课毫无兴趣。而生活化下的德育课教学更能增加学生的兴趣,增强德育课的吸引力。因为生活是具体、生动、丰富、多彩的,散发着诱人的魅力,它触人感官,动人心魄。生活化下的德育课更能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与现实生活世界联系更加紧密,更加能使到学生感同身受,引起共鸣,激发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改要求把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体系,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德育课教学生活化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在生活化的教学中完成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正如陶行知所说:“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只有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德育课教学只有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实现德育课的核心任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德育课教学生活化路径的初步探索

(一)教学理念民主化,体现德育课教学的和谐性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指挥棒,在教学过程中能起到总揽全局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中职学生与过去中职学生已有不同,他们有着更广大的知识体系,更方便快捷的获取知识的途径,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教师不再一定是获取知识的先行者,这就要求现代的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师即权威”的教学理念,树立“民主、平等”的教学理念。“民主、平等”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既要注重教师“教”的主体性,又要重视学生“学”的主体作用,还要关注师生主体间的交流,实现师生心灵的对接,使学生在宽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配合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德育教学的目的真正落到实处。

(二)教学目标现实化,突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

教学目标是指教师通过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在教学结束后应该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中职德育课教学目标现实化要求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既要考虑国家开设德育课的综合教学目标,更要注重中职教育的特点和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实现“中国梦”与“我的梦”有机结合,完成德育课教学理想与现实的双重目标。中职德育课教学要从现实社会生活出发,结合大纲的要求和材料的具体内容,通过对大量的正反面生活事例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实现中职学生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并且在生活实践中提高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实现德育教学目标现实化,我们需要重点做好以下三点:1.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结合当今中等职业教育的热点问题和德育课教学的需要,通过不定时的对学生进行调查,动态地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并对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场景进行整理后运用到课堂教学中。2.关注学生生活体验。加强学生的实践环节,通过实地采访、情境表演等教学方式让学生走进生活,拓宽视野,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发现自身的不足。3.贴进学生生活实际。做到贴进学生以前、现在、将来可能的生活;贴进学生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贴进学生个人、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产生共鸣,使教学的课堂富有生气。

(三)教学内容具体化,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内容具体化就是教师在进行德育课教学内容选择时应该从贴进中职学生具体实际生活出发,采用学生耳濡目染或感同身受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具体现实案例触动学生,增加德育课在学生心中的信度,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理解生活、体验生活,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选择良好的道德行为,确立崇高的道德信仰,实现教学内容从抽象理论向具体生活的转化,使德育课教学内容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学生的心灵,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教学内容具体化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教学内容应该来源于具体生活,包括社会生活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要充分利用丰富多彩、变化发展的具体生活,把它们作为德育课堂教学生活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2.教学内容应该突出时代性和针对性。一方面教学内容需要引入大量的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参与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另一方面教学内容还需要针对职教的特色,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角度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3.活用教材,按照生活的逻辑来组织教学内容。叶圣陶讲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只有通过这个例子来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本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教学内容具体化要打破从知识的逻辑出发,灵活运用教材,采用符合中职学生生活进程的逻辑来组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体会生活,感悟生命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多样化,展现德育课教学的灵活性

教学方法多样化是指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只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诠释多样的生活。中职的德育课教学必须考虑中职学生好动、偏爱体验、讨厌说教等特点,通过深挖教材的生活元素,密切联系现实生活资源,采用学生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德育课教学的灵活性和新鲜感,引起学生思想和情感的共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中职德育课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应该包括:1.生活化的教学语言。教师要结合“90后”未成年中职学生年龄段的特点,了解他们的话语表达方式,运用具体形象、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生活化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时代化的教学模式。时代在变,学生也在变,德育课的教学模式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探索、尝试、采用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模式,如视频欣赏教学模式、小品表演教学模式、情境体验教学模式、主持访谈教学模式、开放式综合实践教学模式等。3.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现代科技日新月异,教学设备的现代化给予了德育课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可能。德育课的教学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手段,有效运用多媒体、网络、视频、音频、3D技术等,增加德育课的吸引力,使德育课理论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形象、具体,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教学评价多维化,保障德育课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评价多维化是指通过多个客观标准,多个测量维度,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进行客观衡量和科学判定的过程。教学评价多维化需要把评价的实施过程看成是一种生活历程,评价重结果,更重过程,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认识自己的不足,把德育课知识内化为自己做人做事的指南,确立新的目标,付诸行动,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从而保障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评价多维化的确立应从以下三点出发:1.终结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终结评价主要采用传统的期末笔试测试,侧重于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过程评价主要采用平时考查的形式,侧重于考查学生课堂表现与日常道德素质。德育课课程成绩由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各占50%的比例综合评定得出。2.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可以通过确立定量指标进行考核,把德育课课程考查指标分为日常行为表现、实践活动表现和成果、课后作业、期末考查,分别占总成绩的10%、20%、20%、50%。定性评价主要从学生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进行评价,可参照学生操行评定分,由所在班级的班主任负责把关,评定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等级,德育课教师再根据定性评价等级设定系数,德育课最终总成绩由定量评价成绩乘以定性评价等级系数得出。3.教师评定和学生评定相结合。教师评定包括德育课教师课程评定与班主任对学生日常操行行为评定。学生评定包括学生自评评定与学生互评评定。其中,德育课教师课程评定侧重于在终结评价和定量评价中体现。班主任评定和学生评定侧重于在过程评价和定性评价中体现。

作者:林金辉 单位:广州市医药职业学校

第五篇

一、案例教学法在中职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德育课中的运用

案例教学法也叫实例教学法或个案教学法,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它能创设良好、宽松的教学实践情景,把真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去分析、去讨论,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造能力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案例的选取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好的案例应该既能融会相关知识,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针对中职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学员所从事的职业多样化的问题,上课所选择的案例必须是既典型又贴近生产实际,既紧扣教学内容,又能吸引学员,这样才能激发学员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加深学员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在学习《劳动合同》这章内容时,我举了本地知名企业利胜电光源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例子进行分析,在我呈现了案例之后,学员畅所欲言,说出这家企业有同员工签订合同、知道试用期时间、员工待遇如何等内容。见此情况,我提出如下问题:(1)企业不和员工签订合同可以吗?(2)劳动合同试用期最长不超过几个月?(3)当你认为这份工作不适合你,想要去别家企业就业时,应该怎么处理?(4)辞职时是不告而别还是提前一定时间提出辞职?(5)书面辞职多长时间生效?(6)企业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解除合同?(7)在什么情况下不能解除合同?(8)劳动者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教学内容在案例中引出,于是师生开始进行积极互动,在民主的教学氛围下,各种观点在激辩中交错。教师从旁适当点拨,让探讨顺着逻辑逐步深入。在讨论中,教师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员的问题意识,师生之间要保持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消除学员在学习中、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展现个性,提高学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针对学员的年龄差距大的特点,上课所选择的案例内容必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涵盖的法律知识较多,这样的案例教学,学员通过听课后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有助于学员从各个方面对所学理论加以验证,从中得出正确结论。如果所举的是由教师主观臆测或虚构而举的实践中根本不会发生的案例,一旦被他们发现是假的、虚拟的,他们就会以假对假,把角色扮演变成角色游戏,那时教学质量就无从谈起了。如讲到财产继承关系处理内容时,可举央视《今日说法》栏目刚刚报道的案例,引出儿子以放弃遗产为条件不赡养父母,法律允许吗?在哪些情况下,继承人丧失继承权?在法定继承中,继承人的顺序是如何规定的?这些基本的法律常识,不管是刚初中毕业的十几岁的学员,还是爷爷级、奶奶级的学员都非常感兴趣,学员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到较高的水平,有利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再次,针对学员集中听课的时间非常有限的特点,上课所用案例主要可选自网络、电视、报纸等。一方面,这些案例是真实的,不是由教师主观臆测或虚构的,容易引起学员共鸣,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导学员利用课余点滴时间自觉去学习,养成时时可以学习,处处可以学习的习惯,解决了集中听课难的问题。现在是信息时代,网络是人们最喜欢的东西,而这些学员人人有手机且可以上网,他们集中听课的时间有限,但他们可以利用工作之外的点滴时间,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途径,来了解和关心国家大事。教师在课堂上及时地运用这些案例,在课堂上插播、讨论、点评和总结,学员兴趣浓厚,没看过的学员也迫切想去看,这样就激发了学员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二、应注意的事项

一是建立教学案例库。实施案例教学,要运用大量的教学案例,教师要十分重视收集和整理教学案例,建立教学案例库。教师一方面要坚持通过天天看报纸、电视等方式来收集案例;另一方面要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企业收集实际工作中的案例。二是所选案例要紧扣教学内容。案例分析的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所选案例必须是针对课程内容的。三是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它集幻灯片、录音、电影等多种现代化技术手段于一体,可以对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色彩等多种信息进行优化组合,具有大容量、超时空、交互式、多感官体验等特点。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教师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活跃教学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小结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它也有助于提高教师本身的素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我们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应努力实践,力求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郭玉娇 单位:华安县职业技术学校

第六篇

一、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教育目的模糊

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目的模糊。德育教育工作成为了部分学校的空架子,被长期忽视。在课程的设计上缺少明确的规划,依葫芦画瓢的从别的学校照搬一些固有的教育模式,并没有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从而导致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失去了原本的教育目的。

(二)德育教育管理混乱

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并没有认真的学习"教育产业化"的实际内涵,而是狭义的理解为教育金钱化,学校中的部分老师和学生因此受到了一些负面影响。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显然无法满足现代德育教育的发展。由于目前德育教育管理配套设施的缺失,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遭到了严重的挑战,出现了之前从未遇到的问题。

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更新德育教育工作理念

教育要发展,理念要先行。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长期的坚持下去。不断的更新德育教育理念,创新德育教育方法才能更好的完成德育教育工作,让学生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从而使学生从德育教育中树立优秀的道德价值观,实现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认同。与此同时,在德育教育工作实践中利用优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充分探索新的德育教育方法,完善德育教育培养体系,增强德育教育工作的趣味性,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效率,最大效度的调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于德育学习的积极性,逐步形成法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多种多样的德育教育体系。充分调动学生德育学习中的积极性和热情,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作用。

(二)运用信息化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网络建设日新月异。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网络和信息平台的建设势在必行。德育教育工作应该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德育学习氛围。因此,中等职业学校不仅需要加强道德与法治教育,更应该运用网络平台积极宣扬我党先进的思想路线、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以及先进的文化。除此之外,德育教育工作还应运用网络平台疏导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于网络的沉迷等问题,让他们能够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

(三)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于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找准心理健康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的位置是我们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关键。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积极开展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早期发现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杜绝因此受到的伤害是非常必要的,这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在中等职业学校中有条件的开设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长期的心理咨询工作,组织不定期的心理健康讲座,对于提升学生信息,增加学生勇气,健全学生人格,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四)提高教师德育教育工作水平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是德育教育工作的主体,而德育教育教师在整个德育教育体系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作用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可见一斑。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应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为教师提供继续学习和深造的平台,让其在学术上能够与时俱进。不仅如此,也应当加强德育教育教师的道德建设,让其充分展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模范示人,以德服人的作用,让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更上一层楼。

作者:王吉文 单位:酒泉工贸中专

第七篇

一、中职传统德育模式的缺陷

面对多元文化给我国学校德育工作带来全面的冲击和深刻的影响,作为现代社会道德建设其中一环的中职学校德育也应做出积极的应对和选择,以更好地发挥对学生的道德引导和塑造作用,但传统德育模式的实施不仅效力低下,更难以适应多元文化价值观的不断冲击。大部分学生基本上都以个人的利益为出发点考虑问题,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就干,对自己不利的事情就不干。还有少数学生政治观念模糊,对国家的前途莫不关心,更谈不上有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二、中职传统德育模式难以打破的原因初步探究

笔者认为以下几个因素是影响德育模式改革的重要原因。

(一)我国传统教育观念影响根深蒂固

课堂教学是自古至今老师传道授业的主要方式,我们很多老师仍然依赖它,似乎离开了它没有别的办法了。如果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那就意味着传统课堂教学从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一直到教师角色、知识的呈现方式、学生的接受方式、师生的活动等都要彻底地变革。

(二)教师长期形成的依赖性思想影响德育教学的改革

德育课堂教学改革是需要教师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需要深人研究,不断尝试。但在实际德育教学中,有不少教师仍停留在一种人云亦云式的改革,仍在等待别人拿出成功的模式供自己模仿,甚至等待学校领导拿出改革方案。这明显是一种懒惰不作为的思想。

(三)原有的德育考核模式难以打破

目前,德育课程陈旧的考核模式,对创新德育模式是很大的阻碍。比如我们在评价学生学习状况时,仍坚持传统的考核方式———笔试,所以考试始终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不会理想的。

三、建立立体、开放的中职德育新模式

我国著名德育专家鲁洁教授指出:“应当承认的是,无论从理论或实践两方面看,我国的德育从主流方面看至今还处于一种传统的模式之中。”全面、彻底地提高中职德育效率,是大势所趋。

(一)立体、开放德育模式的内涵

立体、开放性德育模式指的是学校在开放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以主体教育为活动特征,以学生的主动发展、健全人格为目标,通过开放性的德育途径、方法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道德教育,以培养新一代具有创新精神、适应新时期道德发展需要的教育模式。

(二)立体、开放德育模式的原则与途径策略

1.立体、开放性德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在德育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主体意识,要给学生足够的信任和自由,让学生参与到德育的过程中来,学生是德育的主体,学生有选择德育内容、方式的自由。(2)体验性原则。道德养成是一个知、情、意、行并存的过程,中职生获得“知”的过程,不仅来自于教师德育课的知识传授,还来自于他们自己亲身的德育实践体验,而德育实践体验是德育认知的重要来源,也是德育活动的根本特性。(3)开放性原则。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自由的世界,各种信息传播迅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德育不能再局限在中职校园内,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要超越课堂、走出学校,必须到广阔的社会大环境中开展自由、开放的德育活动,才会获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2.立体、开放性德育的实现途径

(1)构建“开放性德育”的教育团队中职德育的成败与否,关键在于广大的德育工作者。为了建立立体开放的德育模式,首先,中职学校要摒弃德育只单纯依靠学校的德育老师的传统观念,学校只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场所之一,还要借助于家庭、社会等其他的媒介,建立立体、开放性的德育团队,其次,家长和社会自身也要积极的参与到学校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当中,家长和社会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构成一个立体、开放的德育网络,德育实效才会提高。(2)构建“开放性德育”的管理体系为顺利实施“开放性德育”,学校要确立了“‘以人为本,从未来需要育人’的办学理念和‘让每个学生成长,让每个学生成功、让每个学生成才’的育人理念,以培养具有健康身体,健全人格,高尚品德,个性鲜明,能创造和享受美好生活的新一代”。在这些理念的指引下,我们构建了立体式的德育管理体系:建立学校德育管理机制;建立学校、实庭、社会三结合管理网络;建立学生成长的长效管理机制。(3)构建“开放性德育”的评价体系传统中职德育评价过分注重结果性评价,评价主体是学校德育的教育者,受教育者(学生)没有自我评价的权利。为了提高德育实效,需要构建“开放性德育”评价体系。具体从以下两方面来做:评价原则:立足学生实际,注重全面发展、正面积极引导,要体现学生的主动性、自律性、自控性和创造性原则。

评价方式:一是学生自我评价与他人评相结合。在评价过程中,始终要把学生放在德育自我评价的主体地位上,因为德育的对象是学生,所以教师要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参与到自评当中。二是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不但要对学生进行终结性评价,更要对学生德育的形成过程进行评价,因为德育过程对学生德育的形成影响更大。

作者:何初贞 单位:福建省湄洲湾职业技术学校

第八篇

一、活跃课堂,开展德育渗透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创设熔炉似的情感氛围,创造一种使学生感到亲切的教学情境,营造师生相互关心、尊重、信任的教学气氛,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师生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获取教与学的双赢效果。教师要帮助学生让其思维在课堂上动起来,实现高效学习。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要面向全体学生并以学生为主体,尤其要注意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关注后进生的表现。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张扬,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挥,让每一个学生的信心都得到增强。另外,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优美的教态、纯正的发音、诙谐的语言也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在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参与、主动提升,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

二、挖掘教材,深入德育渗透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会注重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却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这使得德育教育在英语教学中体现很少,甚至没有。其实,职业院校使用的各种英语教材中,都有语言优美、教育性强的好文章,他们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最好素材。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知识、备学生、备教法,还要备思想,充分挖掘教材内涵,提升主题意义,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1.结合语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

教学大纲指出,“外语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机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德”。因此,在语汇教学中,教师可选用经典且具有思想性的例句来讲解,从而帮助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思想上也受到良好的教育,将德育置于知识积累中。如“per-fect”一词,在讲解中,笔者使用了谚语“Practicemakesper-fect.”进行造句。这句谚语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通过这句话,笔者告诉学生“熟能生巧”适用于各个领域,只要坚持练习,有毅力,做什么事情都会有回报的。再如词组“Giveup”的教学,通过例句“Nevergiveup!”也是在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在学习倒装句这一句型时,可以举例“OnlywhenIleftmyparentsforEnglanddidIrealizehowmuchIlovedthem.”在这类句子中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感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在潜移默化之中,学生的思想有所提升,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也体现了出来。

2.结合礼貌用语,进行德育渗透

英语礼貌用语的推广与职业院校提倡的养成教育不谋而合。养成教育包括道德品质的培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其中语言习惯的养成是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说“Hello”“Excuseme”等礼貌用语。在拒绝别人时,要用委婉的语言“I’msorry,Ican’t”;在表达自己观点时,要用“Inmyopinion”“I’mafraid”等语句。这样,学生在生活中大量使用英语,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素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中职英语教材第一册中,礼貌用语就非常多。如Unit2“It’seasytomakefriends!”,Unit7“CanItakeyourorder?”,Unit8“We’dliketocheckin.”,Unit10“HappyNewYear!”等单元中就有大量的礼貌用语。笔者注重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使用这些礼貌用语并鼓励学生把这些语言运用到生活中去,提高语言素养。对学生进行语言输入是其课下进行语言输出的前提,课堂上多渗透些习语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开口说英语,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如“Seeingisbelieving.”(眼见为实)教育学生不可信口开河,凡事要有依据;“Aslowsparrowshouldmakeanearlystart.”(笨鸟先飞)教育学生要勤奋,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总会成功的;“Oneisnevertoooldtolearn.”(活到老学到老)教育学生戒骄戒躁,不要满足于现状,要不断学习,终生学习。

3.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职业院校英语教材种类繁多,每种教材都包含大量思想性强的文章,这些素材本身就是不可多得的德育载体。英语教师要钻研教材、升华教材,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在语文出版社出版的中职英语教材中,大量的课文都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好案例。在学习Unit2“EnglishStudy”中的阅读课文LearningEnglish时,笔者不仅以课文为蓝本讲述学习英语的方法,而且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告诉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要有坚强的毅力,不断坚持下去,相信并记住课文的最后一句话“Wherethere’sawill,there’saway.”(有志者,事竟成。)其实坚持不懈不仅是学好英语的必备素质也是人生成功的必要条件。在学习Unit5“Honesty”中WhoseFault一文时,笔者适时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勇于说出事情的真相,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及时纠正错误。提醒学生时刻谨记诚信做人,诚信做事。在学习Unit11“CareerPlanning”时,笔者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指导。让学生明白,现在竞争如此激烈,必须全面武装自己才能在就业的大军中挣得自己的一席之地。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将会成为幼师,笔者就结合教师基本素养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作为教师,要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学生;要有扎实的专业课知识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这就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尽全力使自己优秀并习惯优秀。在英语课堂上和学生分享思想感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生乐于接受,这才能够提高了德育教育的质量。

三、延展课堂,拓展德育渗透

德育教育并不局限于课堂上,而是延展到课堂之外的生活中。笔者结合每年的职业英语技能大赛和学校的艺术节活动帮助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歌曲比赛、记单词比赛、英语角等都是笔者常采用的课外活动形式。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潜能得到了激发,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又唱又跳,在娱乐中学习英语、使用英语。老师则起到了指导作用,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经过平时的努力和各种大赛的锻炼,学生提高了自信心,增强了自身素养,对其自身发展非常有益。

四、总结

总之,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反复的工作,必须常抓不懈,要抓住每一个瞬间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英语课堂作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更是责无旁贷。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同时,要谨记教书与育人同步,努力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

作者:张雪莉 单位:淮北师范学校

第九篇

一、现今中职德育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现今的中职德育教育,从实际的学校管理方面来看,其大都注重学生的校内教育与管理,却忽视了学生的校外教育,即职业素质、意识教育。中职学校一般都实行封闭式的管理,教师只是在课堂上讲述思想品德的重要性,职业素养的意义,对于学生真正职业意识的培养,其仍不具有实际的影响。因此,学生进入社会以后,由于社会中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以及自身职业素养与法律意识的缺陷,不能明辨是非,从而影响学生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二、新时代下中职德育教育的实践与应用

(一)注重学生的校外实践

职业意识培养与素质提升,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注重学生的校外实践与培训,同时,校外实践对于学生的专业技能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与方式。在校外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职业态度、工作方式等给予及时的指导,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工作中职业意识与态度的重要性;同时,校外实践还能让学生体会专业技能的实际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校外实践是培养学生独立人格以及优秀素养的重要方式与途径,其通过让学生体会学校与社会的不同,而让学生真实感受到行业中工作的纪律性与职业道德的要求,从而让学生逐步地了解社会需求,提升自身的职业意识。

(二)以课堂为基础,培养学生宪法权威意识

在当代社会中,职业素养与意识是学生就业、发展的基础,而基本的法律意识则是学生立足于社会的基础。宪法作为我国的最高权威,其最高的法律效力对于学生的行为规则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以课堂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宪法权威意识的灌输,从而让学生能够真正地立足于社会,能以正确地方式捍卫自身的权利。同时,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学习一些常用的法律,像是《刑法》《民事诉讼法》等,这些常用法律的学习与了解,可以让学生从根本上区分违法与合法,并了解如何以正确的方式来保护与捍卫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正确地保护自身,明辨是非,从而确保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职业素质与基本的法律意识,以及优秀的专业技能,使得学生在必备的知识技能方面已经初步符合当前的社会需求人才。但是,要让学生能够把握住就业机遇,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必不可缺的。所以,对于学生德育教育中的就业指导,我们也要加以注重,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来逐步培养、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尤其是就业心理素质。比如,我们可以举办模拟的就业招聘会,让学生通过对招聘会气氛、招聘会举办过程的体会等,来感受实际的竞争压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提升其受挫能力,以逐步地培养、提升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

(四)不断更新德育教育内容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我国的社会形势在不断地变换。同时,中职教育是对当代学生专业职业技能的培训,所以,中职德育教育要加强与时代、社会的有机联系,逐步丰富、完善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从而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学校教育对自身所处社会、时代有所了解,从而在其真正步入社会时,能够有所准备,以快速地融入社会,并以自身正确的价值观念来应对社会的各种影响与冲击。这就对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即学校德育教育内容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与教育潮流,并对自身教育内容进行不断地更新与完善,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对社会、时代的要求有所了解,并逐步提升自身能力,以高等的素养、优秀的技能以及坚强的心理来面对社会的压力,保证自身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三、总结

在当前社会发展中,中职德育教育中传统的理论知识讲述与道德思想培养已经明显不能满足学生未来成长、发展的需求,而当代中职德育教育要改变这一状况,使得学生能够适应社会与时代的发展要求,就必须时刻保持社会需求的敏感性,并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为教育基础,培养学生适应时代的职业素质与法律意识,确保学生的健康发展,并提高当代中职德育教育的实践有效性。

作者:陈生福 单位:甘肃省民勤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