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美术课堂中德育的渗透,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利用媒介丰富课堂内容,陶冶学生的心灵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媒时代的到来,美术教育不仅仅是画在纸上的几幅画作,更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向影像领域拓展。借助一定的媒介刺激的学生感官,是现代教学中常用且行之有效的办法。我在上《妈妈和孩子》这一课时,节选了动画片《宝莲灯》中“沉香救母”的情节放给学生看,让学生了解动画制作原理的同时知道中国传统美德“孝”,歌颂母爱的伟大,将品德教育渗透到美术课堂中来,这样可以贴近学生的实际,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情感共鸣。当然所谓媒介并非只有课件、投影仪等现代技术设备,教师要注意课堂媒介的多样性。小学美术教学中绘画课占很大比例,这类课程需要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如,在上《方形物品》一课时,可以在学生画画前总结方形的特征,四条边、四个直角、方方正正。告诉学生做人也要堂堂正正,踏踏实实。利用媒介渗透德育的方法有很多,老师们应该在实际课堂中把握机会,灵活运用,使这些媒介发挥最大的作用。
二、以善为美,加强引导,净化学生品德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同其他形式的教育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共同发展,提高审美教育有利于加速学生在品德教育过程中由被动地接受到主动改变的转化,提高学生对科学美的感知,达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目的。模仿是动物的本能之一,低年级的孩子尤其如此。因此,学生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他们从老师身上学到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注意对教师言行的模仿。这种潜移默化、言传身教式的学习对学生的影响甚至超过授课内容本身。因此,教师用自身的言行来教育学生是重要的。在教学中,教师每节课都要注意自己的外表和言行。不能因为美术老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有限就忽略这一点,要起到表率作用。在上课时语言要尽量做到简洁、准确,动作要保持规范,做到“语言美,行为美”,这是对学生的尊重信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调动学生的上进心,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组织实践活动,紧密联系生活,建构良好品德
美术课不是政治课,也不是思想品德课,不能靠说教和口号。要更加重视实践活动在美术课中的地位,紧密联系生活,在实践中渗透德育,使美术具有育人功能。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来帮助汶川,帮助汶川的孩子。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如何教育学生,使他们感受到生命的宝贵,用它们的画笔去展现他们的感受和心情,上一堂美育和德育结合的课,是每一个老师该思考的问题。在那天的课上,我和孩子们一起观看了地震现场发回的视频,让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了解灾难的真实面貌,然后要求他们每个人画一幅画,写上一句祝福语送给灾区的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心情。那一次的作业孩子们画得格外用心,每一个孩子的心灵都得到了一次净化。
四、总结
美是无处不在的,它不但存在于教学过程,同时融于我们的日常和社会活动。《亲密的一家子》《植树》使学生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劳动的快乐;《绘画日记》辨析真、善、美和假、恶、丑;《我的家乡》、中国古代建筑》让学生体验到祖国山河的自然美,科学知识的深刻、严谨,激发学生为祖国进步而奋斗的精神。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要从自身做起,随时随地渗透德育,发挥美术教育的育人功能。让我们的学生在美的境界中学会做人的道理,完善他们的人格。
作者:闫立杰 单位:辽宁省台安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