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德育文化的建设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生网络德育文化的建设,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学生网络德育文化的建设

一、大学生网络行为方式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1.网络娱乐:学校组织群体性减弱,私密性个性化增强

传播方式的革新为大学生个性化的网络娱乐创造了条件。网络新媒体具有交互性和跨时空的特点,使点对点的传播变为一对多、多对多的网状传播。信息传播成本较低,新媒体信息费用几乎等于零,受众使用多为免费,只需花费部分网络流量费。这些条件都促成了网络娱乐行为的不断增强。网络音乐、在线影视剧、网络社区、网络论坛、门户网站的娱乐版面、网络游戏异彩纷呈。微媒介凭借其简洁的信息形式、良好的即时互动功能受到大学生群体的追捧,已成为大学生信息、共享资讯、交流情感的重要平台,成为“晒”个人生活的重要媒介。学生通过微博、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可以随时随地自己的感受和见闻,通过微博的关注功能及时获取自己感兴趣的社会公众人物、明星生活、热点话题的最新消息,通过评论功能实时发表观点,通过转发功能实时与他人共享信息。在信息的、获取、共享过程中,大学生不仅将现实关系在微博中延续,也借助微博形成了新的个性化的趣缘群体。

2.网络社交:网络交往互动性增强,现实合作性相对减弱

麦克卢汉曾说过,任何技术都将倾向于创造一个新的人类环境。伴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和SNS社区的兴起,交往方式发生了改变,交往手段逐步升级,这影响着人的主体性的发展。不可否认,网络社区交往增强了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因为在网络交往中,他们不仅可以畅所欲言,还可以自由选择和变换交往对象,自由确定交往的时间和交往程度。然而,网络交往也使部分大学生满足于网络世界的虚拟人际关系,导致现实人际交往出现萎缩。斯坦福大学诺曼•尼教授说过,我们正在从一个认识所有邻居,认识所有身边相处的人,看见所有朋友,每天和许多不同的人打交道的社会,过渡到一个实用型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们的交往实际上隔着很远的距离。

3.网络表达:透明化约束力减弱,隐匿性自由度增强

网络所具有的匿名性、虚拟性、交互性以及主体的自由参与性等特点带来了无穷的想象和活动空间,但同时,哗众取宠、诈骗欺骗等网络非理性行为也肆意蔓延。作为网民构成主体的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的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极易成为网络非理性行为的参与者和推崇者。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心理倾向、道德观念、法律意识等方面更加应该引起关注。网络非理性行为是指,网民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将直觉、本能等非理性因素放在首要位置,在非理性因素支配下所表现出来的违反道德准则和法律准则的行为,既可能表现为群体性行为,也可能表现为个性化行为,行为程度和性质涵盖了从网络沉溺到网络失范甚至网络犯罪等。

4.网络商务:经济行为的自我约束性减弱,消费盲目性增强

伴随着网络商务的兴盛,大学生网络商务行为增多。调查显示,大学生用于网络通讯、电影话剧等方面的支出在消费总额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其中,很多大学生对智能手机、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iPad等数码产品的消费基本上是一次到位。网络购物的迅速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极大的生活便利,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网络购物时代。网络购物又恰恰迎合了大学生快节奏的生活、课余时间“宅”在宿舍的生活习惯。网络商务促成当代大学生产生两种网络行为:经营性网络行为和消费性网络行为。一些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开设淘宝店等网络店铺,从事网络商业活动,实施了一系列网络经营行为,既是创业实践的方式,又能够获得一些盈利。而大多数学生以消费性网络行为为主,网络消费的便捷性、互动性、快捷性,满足了大学生的消费需求,在为大学生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使得很多大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负”翁,在日常开支上常常不能自控、毫无节制,消费的盲目性不断增强,增加了家庭负担,产生了一系列不利于自身发展的连锁反应。

二、大学生网络行为现状引发的德育文化新问题

大学生网络行为的不断丰富与深化,对传统德育体系形成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道德养成路径体系、道德标准、德育成效等方面,形成了新的特点,带来新的改革动力。

1.大学生网络行为结构变化易于造成传统道德养成路径架空化

随着大学生网络行为结构的不断变化,传统道德养成路径逐渐向浅层化方向发展,即对大学生的目标影响在缩减,网络行为正在不断消解传统道德教育所彰显的价值和意义。调查表明,有35.0%的学生每天浏览新闻门户网站超过1小时,有24.4%的学生每天浏览购物网站超过1小时,有61.3%的学生每天使用即时通讯工具超过1小时,有10.7%的学生每天浏览各大论坛超过1小时,有50.9%的学生每天浏览社交网站超过1小时,有7.9%的学生每天浏览教育类网站超过1小时,有4.8%的学生每天浏览校园BBS超过1小时。在这些学生中,36.1%的学生上网主要是听音乐、看电影、聊天社交、网络游戏,14.4%的学生上网主要是学习或查找相关资料。网络音乐、在线影视剧、网络社区、网络论坛、门户网站的娱乐版面、网络游戏等充斥着大学生学习以外的大部分时间,也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价值观念、身心成长等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网上悠扬悦耳的音乐旋律、丰富生动的影视图像、惟妙惟肖的动漫形象、魅力无穷的网络小说、新颖刺激的网络游戏都对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令他们流连忘返。

2.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易于造成主体异化及道德标准的模糊化

由于网络世界的隐匿性特点,在监管制度、技术还不成熟的情况下,网络行为更多地依靠网民的自律。然而,调研表明,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情况不容忽视。大多数学生有过翻墙浏览境外网站、浏览色情或暴力网站、冒充他人、使用作弊器、说粗话、谩骂他人、散布广告邮件、窥探他人隐私、下载盗版软件等网络失范行为,只有22.6%的学生表示“从来没有发生过以上行为”。失范行为的惯常性发生会导致人的“异化”。按照马克思的理解,异化是主体产生出统治自己的异己力量,集中体现为活动目的与活动结果的背离所造成的人性扭曲。这种异化的结果会使大学生在现实生活和虚拟网络中采用双重道德标准。双重道德标准在实践行为作用于人心灵时,会导致道德标准模糊,而网络失范最终将导致现实生活中道德标准不断降低、心理阴暗面不断放大,从而将大学生引向现实失德甚至犯罪。

3.大学生网络行为主体间性易于造成传统德育系统有效性碎片化

主体是一个关系的范畴。人是主体还是客体,取决于人自身所处的关系。当人积极主动时,人就是主体;当人成为活动过程中的对象时,人就是客体。不同的教育过程,产生了不同的主客体关系。网络平台模糊甚至打破了传播者和接收者的界限,把在传统媒体下的受众从单纯被动的旁观者的角色中解放了出来。每位网民既是网络信息和文化的接收者,也是信息和文化的制造者和传播者。调查显示,有40.7%的学生看到有意思的信息时会群发或分享给1~10人,有12.7%的学生会群发或分享给10~20人,有6.4%的学生会群发或分享给20~50人,有12.0%的学生会群发或分享给50人以上。网络舆论能够消解宏大叙事的意义,人们更注重选择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人物和事件。这种对话语权的解放,使得大学生享有根据自身需要选择信息的自由和发表意见的权利,受众和传播者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其角色甚至可以互换,可以互为传播的主体,因此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大为提高。在时间与空间上,微媒介传播是裂变式、几何级的扩散与传播,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在社会观念与社会行为的影响上,微媒介传播往往是自下而上的传播,每个用户既是信息传播者也是信息接收者,“草根”的网络行为更加容易引起网民的共鸣。在媒介影响力上,任何网民都能发出吸引眼球的信息,甚至能引发社会性的群体行为,以至影响或改变社会观念。传统德育的系统化成效,逐渐被碎片化舆论所稀释,最终也走向碎片化倾向,对个体产生的整体、连贯、一致的系统有效性大幅下降。

三、基于大学生网络行为方式构建高校网络德育文化

我们处于日益开放的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已成为一种常态,而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方式也将不断丰富。面对这种趋势引发的传统德育有效性弱化的问题,当前迫切需要构建高校网络德育文化。

1.价值引导提升大学生网络德育文化素养

建设教师网络教育新阵地。高校网络德育文化建设与管理的关键价值在于要建立自己的阵地,向大学生精确传递主流声音,增进对不良事件和信息的“免疫力”。高校网络德育文化阵地建设要让学生和教师产生有效联动,这是一般商业网站所欠缺的。通过日常网上互动,教师与学生建立起深厚的“网上感情”,关键时刻,就能在网上起到“意见领袖”舆论引导的作用。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大学生是我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网络道德素养反映着网民的素质。应通过将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行为教育纳入第一课堂、融入第二课堂以及加快学校网络行为规范制定,有效提高学生对于网络的认识能力,提升学生对于网络的运用能力,增强学生对于网络行为的自律能力,营造良好的、健康的高校网络德育文化氛围。弘扬和彰显网络价值观。无论互联网如何发展,互联网行为最核心的本质是价值观,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基于互联网特质,弘扬和提倡“平等、透明、沟通、诚信、服务、分享”的互联网价值观,以价值观为统领,将现实和网络统一起来,实现主体道德体系在网上和网下的整体性、连贯性与一致性。

2.制度设计规范大学生网络德育文明

宏观上,加强高校网络德育文化制度设计。本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扬校园网络文化主旋律,提高校园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氛围的基本考量,高校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部门的文件精神,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制订出台诸如《校园网络管理办法》、《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的规定》、《校园网络新闻管理的规定》等规章制度。通过相关制度和机制建设,确保网络德育文化建设的规范性,使学校的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有章可循,为校园网络文化乃至于整个校园文化的蓬勃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高校在制定相关管理办法时,要进行具体、细节化的针对学校网络德育文化管理情境的制度设计,要在各级相关配套的制度文件中,进一步健全网络违法违规的处置规定。只有将制度设计做得具体和明确,大学生网络道德文明才能在自律之外还有一条制度红线来保障道德底线。

中观上,增进各项校级管理制度、机制的有机协同。为加强相关建设和管理,在建立学校党委统一领导、相关校领导直接负责、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的领导体制的前提下,在相互配合的基础上,高校党委宣传部门具体负责校园主网站建设与维护、网上舆论分析与引导、网络信息监控、网络文化建设等工作,并对全校各二级网站的内容进行日常监督、协调、管理、指导。学校网管中心负责建设和维护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平台,保证校园网络安全平稳运行,并对校园网内的二级域名资源进行统一分配和管理。校内各单位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部门网站进行日常管理和信息监控。为加强对于网络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高校还应建立舆情分析机制和网络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学校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舆情汇集、研判和快速处理的职责。高校应进一步改变客观上存在的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提供与使用方面的条块分割的状态,真正实现共建共享,构建全方位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微观上,促进相关制度与时俱进的动态调适,以不断契合和满足师生需求。把握好、引导好、发挥好网络舆情的信息传递功能、建言献策功能、舆论监督功能、惩处腐败功能、宣传引导功能,不断提高管理虚拟校园的水平,这是新时期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升工作能力的需要。相关负责同志要了解网络、熟悉网络、走进网络、引导网络,不断提升与时俱进的知网、用网能力,尤其是要通过深入了解大学生利用网络的现状和网络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深入了解校园网络文化显性、潜在的影响及其演化趋势,并对此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为进一步调整、改进、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和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据,从而牢牢把握网上工作主动权,增强工作的预见性。

3.建设“环境友好型”的高校网络德育文化

坚持与社会商业网站差异化发展。高校网络德育文化氛围的营造,要充分结合当今大学生热衷表现个性、展示自我的性格特点,贴近大学生网络生活喜好,满足大学生对学习、就业等的核心需求,通过在传统教育活动中植入网络环节焕发传统教育的时代魅力,通过开创网络主题教育活动挖掘网络教育功能,让原本热衷于商业性社交网站的大学生逐步回归校园网络,把高校网络文化平台建设成为大学生喜爱的网络精神家园。寻求校外支撑力量。高校网络德育文化建设与管理发展还需要吸引和凝聚更多社会资源,如整合教育部、通信管理局、工商局、知识产权局等有关部门在机房、带宽、短信网关、商标注册、专利保护等方面的资源,给予高校网络德育文化建设与管理必要的外部支持。

四、总结

加强拓展高校网络平台服务育人的规模效应。社交网站具有跨地域、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显著特点,其功能发挥及影响力扩散具有规模效应优势。高校网络德育文化建设与管理要研究增强内驱力和内聚力的发展路径,以便逐步在更大区域发挥作用,深入拓展其服务育人的规模效应。

作者:楼巍 单位:上海戏剧学院党委